第653章 宣戰

見到文月收下這些作爲“禮物”的女孩,豪族們鬆了一口氣,在他們看來,這算得上是一種投效,運氣好的話,出一兩位貴妃,應該就足以再保家族三世富貴了。

文月沒有給這些人解釋帝國宮廷制度的想法,她也沒把懵懵懂懂的女孩們還回去——反正她是做婦女工作的,給她們找些工作並不困難。

帝國始終是渴求人才的,哪怕是舊式人才,只要誠心誠意接納帝國,帝國就會給她們機會。

爲了加快速度,文月和徐代灼一行人乘坐的船隊直接出海,在外海與等候多時的帝國海軍會合,然後改乘軍艦北返。

文仲、徐世鬆、包拯等人都沒有沿途攔截的計劃,隆道皇帝和童貫有沒有不知道,不過沒有前面三人的同意,他們想攔也攔不住。

……

“爲何走的如此急切?”海軍的運輸艦上,一個明目皓齒的少女疑惑的問:“咱們路過金陵,也不能回家看看嗎?”

“還回家看什麼?”另一位少女似有些不滿的說道:“你當咱們是去江北做什麼的?咱們現在跟婢子沒什麼兩樣了,跟着主家你還想隨時回家看看?你以爲自己還是大家小姐呢?”

“湘雲也不要說的如此刻薄。”第三個女孩說道:“我倒覺得不回家也沒什麼不好,家中上下一個個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回去看又有什麼意思?”

“如今是要打仗了,不論如何咱們趕快離開那是非之地沒什麼不好。”

聽到這話,一個女孩問道:“探春你平時最關心這些事,你覺得大周和北朝比起來誰厲害?”

“打起來的話,大周是肯定不行的。”被稱作探春的女孩搖搖頭,篤定的說道:“就是不知道文大人、徐大人、包大人他們能頂住多長時間。”

“真希望幾位大人能馬到功成。”

“呵呵,希望他們成功?你現在在北方的船上,卻希望南方勝利?”

“可是,咱們家畢竟在南方啊……。”

探春冷笑道:“咱們現在相當於許了人了,哪有許了人的姑娘還老唸叨孃家的道理?何況,其實他們打的越好,對天下人就越不好。現在北朝還念道同族情誼,但若是死傷太大,你看他們會不會報復。若是報復,咱們家都是最肥的豬。”

“其實也沒有那麼肥。”剛纔被探春稱作湘雲的女孩嘆道:“家中看似繁花似錦,其實早就蛀空了。”

“可惜,外面人都不知道,北方人就更不知道了。”

探春出自金陵賈家,湘雲出自史家,還有薛、王兩家以及其他一些略小的豪族家的小姐也都在。

史湘雲說的,差不多是她們幾家的共同狀況了,只是有些姑娘知道,有些姑娘不知道罷了。

“咱們這樣,看似離家千里,孤苦伶仃,其實還算是好的。”

賈探春嘆息着說道:

“好歹咱們在北方,算是遠離了江南的大漩渦,看看林家小姐吧,他在我家住着能有什麼好結果?”

離開江南越遠,賈探春就越敢說話,畢竟不論她現在說什麼,賈家都沒法懲罰她:

“四大豪族說起來威風,其實早就敗絮其中了,我家接她進家,其實就是看上她家的銀錢。”

“那姑娘現在還想着嫁給我家寶玉以後掌家呢,呵,其實她那嫁妝,嫁給誰不是嫁啊。”

“好了好了,快別說她了,考慮考慮我們自己吧。”薛家的小姐寶釵輕聲說道:“江南是漩渦,對咱們來說,北方其實也不承多讓——那可是皇家,走錯一步就萬劫不復了。”

賈探春知道薛寶釵也挺喜歡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因此有些聽不得林家小姐與賈寶玉之間的事情。

“我們萬劫不復只是有可能,林家小姐的將來,呵呵……。”

賈探春最後還是忍不住出言諷刺一句。

……

天下局勢按部就班的發展着。

文月順利返回北方後,帝國立刻派遣使節前往江南,向隆道皇帝遞交國書。

華夏帝國宣佈,帝國國內有民衆控訴大周太上皇當初對女真稱臣,根括民衆的行爲。

帝國給自己的民衆做主,要求大周交出已經隱居了快十年的建興皇帝到北方接受審判,同時帝國提出大周皇室對當時因根括而破家的民衆大約兩億貫經濟賠償。

帝國的這份國書讓建興皇帝憤怒不已,他覺得北方真的是太無恥了!

人人都知道北方要南下了,這沒什麼問題,不管怎樣,皇帝應戰就是了。

可開戰的理由居然是翻十多年前的舊賬!

這未免就太過分了。

而且還要隆道皇帝交出自己的父親去北方受審!

無論是作爲天子的尊嚴還是作爲人子的孝道,隆道皇帝都無法接受這個要求。

只是作爲皇帝,隆道天子覺得自己應該比北方那些蠻子一樣的叛逆更有天家的道德。

於是,在大周的朝堂上,隆道天子命令文仲以一篇文采飛揚的文章駁斥了北方的無理要求,同時斥責北方背信棄義的行爲,認爲北方從稱帝開始就已經是叛逆了,而現在居然以如此荒謬的理由試圖攻擊真正的天子,這更是天下人人可以誅之的罪人,而且罪行將來必然會永載史冊,爲世人所唾罵。

北方的使節認真聽取了隆道皇帝的宣言,直到他確認大周不會接受北方的要求後,他當場對大周皇帝遞交了宣戰書。

這是這個世界的戰爭史上,第一次有人在開戰之前對敵人正式宣戰。

之後,北方的使節轉身離開,臨走之前,他以個人的身份的隆道天子和大周滿朝文武說道:

“論文采,帝國大抵是比不過大周的。”

“不過文采再好也寫不死韃子,也沒法讓天下百姓吃飽穿暖,安居樂業。”

“大周當初拋棄江北南遷,本就是自己把大義名分丟掉了。帝國挽狂瀾於既倒,消滅各路韃子,重振華夏雄風,這就是最大的大義。所以我們完全不在乎以什麼理由開戰,因爲只要開戰,我們必勝——我們纔是王師!”

“諸公,好好想想吧。”

……

共和1795年五月,華夏帝國對大周王朝宣戰。

帝國的統一戰爭終於開始了。

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70章 信使第512章 擊發槍1第400章 降服5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546章 軍改3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568章 北行記3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425章 決心第574章 北行記6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142章 談話第270章 反擊1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382章 背叛第250章 鄉紳第203章 問題第144章 福船第629章 去江南第574章 北行記6第500章 春天7第219章 祝家莊6第288章 狗第105章 背叛第36章 女權第405章 信第148章 麻煩第733章 混亂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374章 憂心第227章 留人第193章 戰鬥第726章 天子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721章 大帝國5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675章 統一第124章 宣言第398章 降服4第233章 天下3第666章 暴秦6第432章 從容第440章 朝廷第659章 釣魚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124章 宣言第446章 薩廉第144章 福船第71章 徐世柳第53章 炮灰2第738章 陰謀2第725章 麻六甲2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234章 分裂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717章 大帝國2第762章 更替第327章 旅順1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204章 炮擊第659章 釣魚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649章 政策第17章 莒州徐家第130章 破莒州1第251章 權利第99章 宣言第681章 大捷2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262章 戰黃河5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253章 大生產2第83章 結盟提議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751章 民心1第124章 宣言第500章 春天7第420章 移民1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55章 總攻開始第522章 五里驛第444章 烽燧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43章 塢堡民兵第69章 女權2第171章 人第439章 會議季2第327章 旅順1第272章 豬突1第210章 標杆第576章 如何治國
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70章 信使第512章 擊發槍1第400章 降服5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546章 軍改3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568章 北行記3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425章 決心第574章 北行記6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142章 談話第270章 反擊1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382章 背叛第250章 鄉紳第203章 問題第144章 福船第629章 去江南第574章 北行記6第500章 春天7第219章 祝家莊6第288章 狗第105章 背叛第36章 女權第405章 信第148章 麻煩第733章 混亂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374章 憂心第227章 留人第193章 戰鬥第726章 天子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721章 大帝國5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675章 統一第124章 宣言第398章 降服4第233章 天下3第666章 暴秦6第432章 從容第440章 朝廷第659章 釣魚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124章 宣言第446章 薩廉第144章 福船第71章 徐世柳第53章 炮灰2第738章 陰謀2第725章 麻六甲2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234章 分裂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717章 大帝國2第762章 更替第327章 旅順1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204章 炮擊第659章 釣魚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649章 政策第17章 莒州徐家第130章 破莒州1第251章 權利第99章 宣言第681章 大捷2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262章 戰黃河5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253章 大生產2第83章 結盟提議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751章 民心1第124章 宣言第500章 春天7第420章 移民1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55章 總攻開始第522章 五里驛第444章 烽燧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43章 塢堡民兵第69章 女權2第171章 人第439章 會議季2第327章 旅順1第272章 豬突1第210章 標杆第576章 如何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