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蘇氏兄弟

劉陳氏看到這一幕,臉色終於緩和了不少,對着陳翊定說道:“好歹還是收了些人心,可見錢花的有用,二郎自小便主意多,想來他自有打算。”

“那倒是,起先爲兄還以爲他年未弱冠,恐怕撐不住家裡的場面,卻沒想到竟然有這樣的手段,看來以後還是聽他的安排靠譜一些。”陳翊定經歷了這麼多事情,總算放下了長輩的面子,當着劉陳氏承認劉錫命治家的本事。

陳翊寧聽到大哥和妹妹的說話,嘿笑着湊過來:“話是這麼說,但是這家裡還是要咱們這些長輩幫襯不是嘛,大哥,你看看現在家裡好多外人都當了官了,什麼時候你給二郎說一聲,讓我這個二舅也做個一官半職的。”

“哼,休得胡鬧,就是因爲你是長輩,才更不要讓錫命爲難,先好好學些東西,他自有打算。”

陳翊定趕忙把陳翊寧按了下來,長兄如父,對這個弟弟他太清楚不過了,爲人倒是不壞,只是往常讀書時不肯用功,結果只能去種田,這倒也罷了,關鍵是他那媳婦,整天就知道攀比,東家長西家短的,搞得家裡沒個安生。

不過他要是一直鬧的話那也沒辦法,算了,回頭找機會和錫命說說這事,看能不能給他安排個閒差鍛鍊一下,陳翊定想到。

劉錫命還不知道後院要出問題,這會兒他只顧着村子裡的人繼續說道:“談完封賞,再來說說懲罰的事,昨天有148人當了逃兵,這當中有龍驤曲的35人,自今天起,這些人全部驅逐出隊。”

“撲通”

“二少爺開恩吶”

“他還是個孩子啊”

這幫逃兵一聽這話嚇得兩腳一軟跪了下來,他們的家人也跟着不停地磕頭求饒。

劉錫命也不理會他們,依舊說下去:“鑑於昨天已經將爾等打過板子了,而且保寧衛來襲時,爾等還知道一起防守,因此我便不會將你們驅逐出村去,但是往後這148人只能到工房做工或者到農房務農,其他職務一概不予接收。”

最後這一條在劉錫命看來纔是最狠的,劉家村現在處在事業上升期,大把的職位空缺,一旦任職,將來至少可以混個風生水起,這幫人卻是與此無緣了。

不過眼下這幫人哪裡知道他們錯過的機遇,一個個聽說還能做工和務農,頓時將心放回了肚子裡,又是一陣感恩戴德起來,加上劉錫命怕他們以後被人蠱惑,專門許諾以後有立功之人,還是可以破除禁令,這幫人的心思又是愧疚,又是感激涕零。

蘇謹被安了個參贊職務,此刻也和蘇言坐在前排,聽到劉錫命將整個村子裡的事務安排的明明白白,又見幾千號人被弄得一會兒笑一會兒哭,他心中對這少年的好奇更甚。

非是世代的達官顯貴培育不出這樣的人傑,但是聽說劉家也就是曾祖父考上過舉人,卻不知道他這一身本事從何而來。

待聽到劉錫命要給這麼多人發放賞格時,蘇謹差點兒沒從椅子上跳將起來,他真想衝上去問問命,你知道這是多少錢嗎?

蘇家也不是沒發達過,在漢中的時候,他家也是有良田千畝的,但是他那會兒都不敢像劉錫命這般大手大腳。

不過看到衆人對劉錫命異常信任的眼神,蘇謹也只好將心頭驚訝按下,聽劉錫命說起他最關心的流賊俘虜處置問題。

“此戰共計俘虜1221人,其中丁壯還不到200人,其餘大多是老弱婦孺,按說他們也都是苦命人,本不應再受苦難,然則無規矩不成方圓,若是讓他們這幫從賊之人待遇和其他人一樣,只怕其他人也不會心服,從今天起,除卻醫師、識字者、匠人之外,這1200號人中的其他人算作服勞役三年,期間不領薪資,但由我家供給飯食衣物房屋,三年後則與常人無異,倘若有人表現出色,也可以減免勞役期限。”

蘇謹聽了這番說辭,心中的擔憂總算散去,這個結果還算不錯。

老劉自己卻知道自己有多奸詐,他打的一手好算盤,正好趁着這個功夫把用人成本降下來。

“雖然他們要服勞役,但是除卻我所說的幾點以外,其他權利與衆人無異,嚴禁有人歧視、侮辱他們。我今天聽說有人嘲笑這些女子被流賊玷污過,以致有些女子想要輕生,所幸被旁人救了下來,從今日起,再敢有人亂嚼舌頭,直接趕出村去,聽明白沒有?”

“明白了”

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龍驤曲卻直接回應了起來,唬得人羣當中別有心思的人心神一震。

“何人不是父母生養,橫遭大難本已是人間慘事,如今卻有人還想傷上撒鹽,此等禽獸之舉天地不容,只要我還在家中主事一天,就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劉錫命差點兒把社會主義價值觀講了出來,不過他這一根棍子一個甜棗的手段用的確實不錯,俘虜中的婦孺都比較感性,此刻聽了他這番話,一個個眼淚婆娑。

蘇謹聽到這個也是精神一震,他在流賊羣中見慣了人間醜惡,本以爲世情也就如此了,卻沒想到這麼一個小小地方的主人竟然還有這般心腸。

待聽到劉錫命將宣佈新建醫房,完善主事、護衛、醫師、匠人、農民工資等級,並將所有勞動力全數納入工資體系後,蘇謹心中如同掀起波濤巨浪,這種管理方法真是聞所未聞。

但是他回頭看了看劉家村村民放光的眼神,卻知道這種管理方法必有獨到之處,這又弄得他心裡癢癢,迫切想要知道劉錫命的全盤計劃。

下午舉行的這場劉家村大會隨着劉錫命明確各項制度也落下了帷幕,劉家村村民全都被劉錫命這套工資體系弄得興奮難耐,一個個邊走邊討論自己能拿多少銀子一個月。

“兄長,咱們回去吧”

蘇言見自己大哥還在發愣,拍了拍他肩膀示意散會了,蘇謹楞了一愣,發現人都走的差不多了,這才趕緊跟着弟弟往回走。

眼下村子裡又多了一千多號,住房條件進一步緊張,好在之前蘇言因爲救了劉錫命的關係,分到了一間單間宿舍,如今既然兩兄弟重逢,見蘇謹一時半會兒也安排不上單間,蘇言便直接邀請兄長和嫂嫂一同居住。

劉家村的宿舍差不多有20平米大小,在中間拉上一道布簾還是可以將就一段時間的。

等回到家裡,蘇言見蘇謹還在發愣,趕忙問他道:“兄長可是嫌棄這屋子太小了?眼下只能先將就一下了,聽說二少爺早已安排人在修建什麼樓房,到時候想必就寬鬆了,我看二少爺似乎對兄長頗爲看重,說不定你還是第一批分房的呢。”

蘇謹被弟弟這話打斷了思路,笑着抱起自己侄兒道:“我哪裡是在想這些,如今雖然艱難,但是又哪裡比得上在流賊之中困苦。”

“那兄長是在想什麼,我見你從開會就有些出神。”

蘇謹想了想,畢竟是自家親兄弟,沒什麼好隱瞞的,他放下侄兒,踱步把門掩上,直接問蘇言道:“你來了個把月了,你覺得這位二少爺值不值得託付?”

“不錯”,蘇謹挺身站立,面帶傲色,“想我苦讀數十載,本打算將這身本事賣於帝王家,孰料時運不濟,科考屢次不中,又遭流賊禍害,如今只能苟存性命,爲兄實在是心中不甘。”

“之前本以爲要流落鄉野,荒廢半生,卻沒想到近日所見所聞大出意料,甚至可以稱得上大開眼界,這位二少爺劉錫命,年方弱冠,指揮軍馬如臂使指,村人無論賢愚盡皆臣服,望之頗有成大事之相,若真是值得託付之人,便將此身付與他又如何。”

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二百五十七章 錦衣衛所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九十九章 再鬥黑虎 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行安排第十八章 還清欠債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虜闖王(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四百四十章 英國商人第五百零五章 賑濟京城(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縣(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院試(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六百三十九章 另立新君(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縣(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四處擴張(二)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爲紅顏(二)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四百七十六章 四處擴張(二)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達成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一百六十五章 永凱當官(六)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二百四十八章 長腿美女(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繼續北伐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佔領臺灣(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三百一十九章 漢中風雲(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氣象(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三十六章 求學鄉里第三百七十二章 拯救皇陵(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舅老爺第五百二十七章 佔領臺灣(四)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開關(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柳氏主僕第三十六章 求學鄉里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掃尾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錢票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亂(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九十九章 賑濟京城(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二百九十九章 獻忠兵至(五)第二十章 崇禎七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權第三百一十七章 動身北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府城角力(十)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嘗試調查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七百一十六章 繼續北伐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村排查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八年第十四章 縣學疏通第八十四章 理念衝突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裝交易(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村排查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三十七章 拜師入學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
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二百五十七章 錦衣衛所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九十九章 再鬥黑虎 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行安排第十八章 還清欠債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虜闖王(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四百四十章 英國商人第五百零五章 賑濟京城(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縣(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院試(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六百三十九章 另立新君(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縣(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四處擴張(二)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爲紅顏(二)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四百七十六章 四處擴張(二)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達成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一百六十五章 永凱當官(六)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二百四十八章 長腿美女(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繼續北伐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佔領臺灣(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三百一十九章 漢中風雲(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氣象(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三十六章 求學鄉里第三百七十二章 拯救皇陵(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舅老爺第五百二十七章 佔領臺灣(四)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開關(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柳氏主僕第三十六章 求學鄉里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掃尾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錢票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亂(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九十九章 賑濟京城(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二百九十九章 獻忠兵至(五)第二十章 崇禎七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權第三百一十七章 動身北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府城角力(十)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嘗試調查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七百一十六章 繼續北伐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村排查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八年第十四章 縣學疏通第八十四章 理念衝突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裝交易(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村排查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三十七章 拜師入學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