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

會場中的一衆復社官員全都陷入了沉默當中。

劉錫命情真意切,這一點大家都能夠感受到。

但是想想大明國運三百年,此刻倉促間讓大家知道自己效忠的對象直接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大家從心裡上還是很難接受。

竇玉泉仔細看了看會場內衆人的臉色,擡眼示意黃宗會上前加一把火。

站在會場最後方的黃宗會立刻會意,右手背後穩步走向前場。

“諸位兄長請聽小弟一言。”

黃宗會一開口,果然吸引了一衆復社官員的目光。

他的身份最爲特殊,一來他是大儒劉宗周的學生,二來他又和黃宗羲、黃宗炎是親兄弟。

“我覺得大家都搞混了一件事情,你們是否覺得我劉氏一統天下,就代表明國要消失了?這一點完全不存在。”

黃宗會此話一出,全場皆驚。

這他孃的是什麼神仙說法?

古來還有代國而不滅的朝廷嗎?

黃宗會迎面看向衆多渴望的眼神笑道:

“這句話還是要回到我劉氏一統天下的法理上來說,現如今位於南京的南明小朝廷已經徹底滅絕,這一點大家都同意吧?”

陳子龍等人聞言點頭。

江南、福建都已經被攻下,又沒有聽說有哪個宗室繼承旗號,這確實是覆滅了。

“那現如今這天下便只有武昌朝廷了,也就是百姓所說的西明。可是你們也看到了,這西明除了一兩百個朝廷大臣,實際上就是一個空殼子。”

黃宗會笑着指了指蘇謹和曹變蛟兩人。

“論民,現在武昌朝廷名義上控制着的湖廣、四川、河南、江西、山西和陝西實際上是控制在我劉氏手中的,只要無疆兄公佈身份,這些地方立刻就變成了呂宋之民。”

“論軍也是如此,曹都督、邵都督等人代表軍方,全國60萬大軍俱已向我劉氏效忠,只要易幟,正興朝連兵都沒有了。”

“至於官員更不用說了,正興朝第一屆科舉完成,整個地方上的官員實際上已經替換爲了我劉氏之臣。”

“這說明什麼,說明大明國已經空有其名而無其實,從法理上來講,大明實際上已經失國。”

“只要我劉氏能夠從韃虜和流寇手中收回華夏疆土,這天下天然地便歸屬到呂宋一方。”

“到那時,無疆兄憑藉他手裡實際掌握的軍民百姓,直接宣佈稱帝即可,而不用像你們想象的那樣,還要從明國手中獲取天命。”

黃宗會這番話繞來繞去,將不懂邏輯的陳子龍、黃宗羲等人繞的有點兒眼暈。

竇玉泉見狀趕緊笑罵道:“說人話!”

黃宗會嘿嘿一笑,“說句實在的吧,就是說我劉氏建國根本就與明國無關,因此建國之後也不會對明國大行殺戮,朱慈烺繼續保有他的國號就好了。”

“但是明國既然沒有了百姓和軍隊,連土地都不存在,恐怕他只能自行削去帝號了,否則豈不是貽笑大方?

無疆兄已經表明態度,如果朱慈烺願意向劉氏稱臣,那麼到時還可以在海外給他封土一塊用作建國,有明國舊臣願意繼續效忠的,自跟着他去便是,如此是不是兩全其美?”

會場上再次爲之一滯。

黃宗羲都快被自家弟弟說的這一通騷操作搞瘋了。

天下之主這樣的大事還能夠這樣玩?

細思一下,復社衆人卻又覺得似乎有幾分道理。

如此一來,呂宋並非取代明國,而是自行通過驅逐韃虜、光復中華來建國,無疑從正統性上站穩了腳跟。

更爲關鍵的是,陳子龍和顧炎武等人對視一眼,這樣一來的話,是不是意味着大家就不算背主了?

黃宗羲一臉震驚地向劉錫命確認道:“無疆兄,澤望方纔所說可是當真?你真不打算折歿帝室?”

劉錫命一臉懇切點頭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在這一點上,澤望所說的可以完全代表我的意志。”

會場當中的氣氛頓時爲之一鬆。

不少復社官員心中緊繃的一根弦有些鬆了。

劉錫命見狀繼續笑道:“所說我投效明廷乃是以小事大、以弱事強,但是崇禎畢竟對我信任有加,我此前便立誓,要爲崇禎保全血脈祭祀,如此方不負一場情誼。”

“不然你們以爲我爲何要替我兩個弟弟求娶長平、坤儀兩位公主?如果可以,自我劉氏建國以後,朱氏也當與我朝共享太平,互通血脈。”

“呼”

黃宗羲驀地吐出一口濁氣,原本顫抖的身子現在也不抖了。

“無疆兄天縱之資好生了得,所圖之久所謀之大,我等前所未聞,你好像從一開始就知道大明沒救了一樣,這等眼界和魄力世間絕無僅有,若是有機會真想跟你大幹一場。”

黃宗羲喟然長嘆,”奈何天不遂人願,我師蕺山先生乃是當世大儒,他是斷然不會投效於你的,我身爲蕺山學派親傳弟子,自然也不能做出如此背棄師門的事來。“

看了一眼有些愕然的黃宗會,黃宗羲低頭指了指他道:

“澤望素來狂放,他若是要向你效忠我也不攔着,但是定要稟明師尊,將他逐出師門。”

“無疆兄有吞吐宇宙之志,想來方纔所說放過明室一說當不是虛言,若是無疆兄真能踐行諾言,黃某願隨師尊跟隨當今左右侍奉……”

“哈哈哈,好一個蕺山學派。”

劉錫命不等黃宗羲說完便直接大笑將他打斷。

再讓黃宗羲搞一場演講,自己今天這會就白開了。

劉錫命笑着捋須道:“太沖兄品行高潔,劉某着實佩服,不過你這話一出,只怕又有許多人要人頭落地、家破人亡了。”

“你!”

黃宗羲、陳子龍等人驚恐地看向劉錫命,他現在就要食言不成?

劉錫命莞爾一笑雙手向下壓了壓示意大家不要緊張。

“你們想到哪裡去了,再怎麼說我們也是朋友一場,我如何對你們下得了手。”

“那你說這般恐嚇之語又是爲誰?”

劉錫命返回主席臺坐下笑道:

“黃太沖方纔的話中講的全是忠君之道,顯然,在他心中忠君要大過一切,不過在劉某看來,在忠君之外的,還有民族大義、國家興廢這些大義可以與之並列。”

“這麼推而廣之,劉某突然想到了京師和南京的許多人,這些人不止向李自成投降,現在又向滿清投降,可謂是真正的叛臣,而且還是漢奸,這樣的定義應該沒錯吧。”

竇玉泉已經明白劉錫命要說什麼了,這是要誅心啊。

他當即笑着接話:“那是自然,天下人全都看的明白,否則如何會有榆園義士出於公義殺衍聖公府全家,可見天下人自有評判。”

劉錫命聞言點頭。

“嗯,是了,要是按照太沖兄這樣的標準,這些人不死也得死了。”

“我起初還認爲,這些漢奸走狗固然可惡,但是其委身於敵畢竟還有一些現實原因。

現如今照太沖兄的標準來看,不忠君已然十惡不赦,當了漢奸更是萬惡之首,那將來我等只能將他們斬盡殺絕,家人投入教坊司了,真是可憐。”

“你,你這是歪曲我的言論!”

黃宗羲一聽大急,京師和南直隸投降的官員中不乏他的熟識,如果真按劉錫命說的這麼去做,只怕要血流成河呀。

黃宗會一臉心痛地在一旁補刀:“哎,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真是悔也。”

黃宗羲氣得差點兒吐血。

劉錫命一臉奇怪道:

“這怎麼能說歪曲你的言論呢,難道在你們的心中不忠於君王不是最大的原罪嗎,否則你們怎麼還要避居海外呢。”

“在你們這兒來看,爲不爲國家考慮,爲不爲天下百姓的福祉考慮,爲不爲我華夏文明發揚光大考慮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忠君啊,現在怎麼成了我胡說了。”

第七章 賣菜準備第十六章 小人潑婦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第三百零四章 獻忠兵至(十)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漢中風雲(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四十章 商業聯盟(一)第六百六十章 呂宋漢王(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興師第四百二十三章 彈劾天官(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建船廠(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新朝氣象(八)第三百八十章 崇禎問策(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驅逐韃虜(六)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離火(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滅(六)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攻取江南(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學金泉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六百零八章 督師中原(九)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二十八章 製作火藥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六十九章 招攬人手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處理俘虜(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結社!結社!第一百一十七章 處理俘虜(一)第四百六十章 佔領呂宋(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氣象(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討要屯田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動(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喬遷新居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府城角力(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征服蒙古(二)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兒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七百二十一章 征服蒙古(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七百零四章 驅逐靼虜(十六)第三百八十章 崇禎問策(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佔領呂宋(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實力威嚇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難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鳳陽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四十六章 長槍突擊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關於治理(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一百九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
第七章 賣菜準備第十六章 小人潑婦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第三百零四章 獻忠兵至(十)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漢中風雲(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四十章 商業聯盟(一)第六百六十章 呂宋漢王(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興師第四百二十三章 彈劾天官(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建船廠(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新朝氣象(八)第三百八十章 崇禎問策(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驅逐韃虜(六)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離火(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滅(六)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攻取江南(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學金泉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六百零八章 督師中原(九)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二十八章 製作火藥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六十九章 招攬人手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處理俘虜(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結社!結社!第一百一十七章 處理俘虜(一)第四百六十章 佔領呂宋(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氣象(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討要屯田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動(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喬遷新居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府城角力(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征服蒙古(二)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兒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七百二十一章 征服蒙古(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七百零四章 驅逐靼虜(十六)第三百八十章 崇禎問策(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佔領呂宋(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實力威嚇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難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鳳陽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四十六章 長槍突擊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關於治理(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一百九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