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大二,是華東大學學生會的外聯部部長。
一直以來,外聯部都是比較水的部門,能夠利用的資源非常少,有限的外聯也是出賣學生的勞動力。
一個商家幾千的贊助,已經是不小的數字。可是一場大型的活動,燈光、舞臺、音響和演員服裝,都不是一個小數字。很多活動最後還得相關部門撥款,這就讓話語權淪落到了輔導員手裡面。
陳豐大一的時候就拉過一單高達兩萬的外聯,贊助方是建設銀行魔都分行。代價就是陳豐給分行拉來了超過一千個信用卡用戶。戰績輝煌是輝煌,可是深刻想一下,其中學生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纔是無價的。學生們擁有的資源太少了,就算是讓商家進入學校進行宣傳,也是需要得到學校相關部門的同意,程序上面,學生是無權決定的。
接任部長之後,陳豐也在思考,怎麼才能夠在擺脫掉廉價的學生勞動力和學校掌管的資源情況下,拿到足夠的贊助。
想來想去,陳豐找了一份華東大學優秀的校友的名冊,尋找能夠合適的目標。
華東大學作爲華東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在各行各業都有着不少優秀畢業生。不過從事研發工作、從政等等方面的校友,顯然是不合適提供贊助。那麼剩下的選擇就不多了,要得開辦企業,還需要和學生密切相關。
杜嘉逸,就進入了陳豐的選擇對象中。
逸嘉集團向華東大學做過一定的贊助,說明杜嘉逸個人對華東大學是有一定感情的,這讓陳豐覺得能夠打動杜嘉逸。
陳豐是在逸嘉集團總裁辦公室看到杜嘉逸,他正在批閱文件。辦公室裡面開着暖氣,杜嘉逸只穿着一件純色的襯衫,看起來非常精幹。
艾瑾萌示意陳豐在一旁等待一會。
杜嘉逸想看看這個小學弟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人,所以才故意晾着他。要是陳豐這個小學弟不明白什麼叫做沉穩,杜嘉逸是沒有興趣聽他的大計劃的。
好在小學弟比較沉穩,乖乖地站在旁邊等着杜嘉逸。
在最後一份文件上面簽上自己的名字,艾瑾萌過來幫着把文件都給收拾了起來。
“坐下來吧”
“我看了你遞交過來的外聯策劃書,是不是有些太空洞了?”杜嘉逸雙手交叉,等着陳豐的回答。
陳豐遞交過來的策劃書非常大衆化,只是探討了華東大學龐大的消費市場,卻少了細節上面的描述。
“大學生是最富有創造力的團體,卻被條條框框限制住。根本就在於,學生團體沒有足夠的資金。百校聯盟更像是學生團體的聯合,以巨大的市場爲基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陳豐說道。
杜嘉逸點了點頭。自己也當過學生,當然知道學生羣體。大學生是最具有活力的團體,也是消費能力很強的羣體。每年會有六百多萬人考上大學,那麼全國就有超過兩千萬的大學生。
大學生對於電子產品和社交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這和逸嘉集團的產品相當契合。
陳豐開始陳述自己的想法:“百校聯盟的定位是不盈利的公益組織,利用學生資源獲取商戶們的支持,再反哺給各個高校。”
單打獨鬥,難成規模,想要從大一些的商家手裡面拿到資金贊助,難上加難。可如果能夠有一個專門聯繫資金的組織,學生的話語權就會大一些。
“公益組織?也就是說啓動資金是由逸嘉集團來出嘍?”杜嘉逸問道。
“逸嘉集團一年的廣告費支出絕對不是小數目,百校聯盟如果能夠搭建起來,那麼影響力是巨大的,能夠給逸嘉集團省下不少費用。”
“我想,這筆支出肯定要比廣告費低一些吧?”
逸嘉集團是非上市公司,只需要對公司的股東負責就好了,不需要對外公佈。陳豐再有能力,也是不可能知道逸嘉集團廣告費的支出究竟幾何。
大學生做事情,非常容易衝動,卻很難堅持下去。這個百校聯盟的公益組織,聽起來規模龐大,影響力巨大,可是如果內部出現問題,很容易就會崩潰。書生做事,有時候會忽略實際,加上學生的能力和性格差異巨大,前景非常迷茫。
逸嘉集團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到頭來卻化爲烏有,杜嘉逸覺得自己會心疼死的。
陳豐對這次的贊助是有龐大的構思的,限制於文筆,在策劃書裡面的表述其實不過其二三,更多的想法是在和杜嘉逸交流的過程中才提出來的。
按照陳豐的構思,百校聯盟更像是一個公司,只不過是專注於高等教育。從商品的推廣渠道,到爲學生提供生活保證,提供勤工助學,還有創業資金……
杜嘉逸沒有在意這個聯盟的盈利能力,通過學生市場固然能夠賺得不錯的利潤,可是需要花費的地方也不少。真正讓杜嘉逸動心的,是這個組織背後龐大的政治意味。
上千萬大學生能夠接觸到,並且從中得到益處,對逸嘉集團來說,是一個結實的盾牌。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踏上社會之後,很多人都會成爲社會的支柱,連帶着逸嘉集團的影響力也會得到提升。
只是陳豐太過於年輕,很多東西沒有考慮完全,只有一個簡單的構想。計劃不能實施,就只是停留在紙上。何況陳豐的計劃過於龐大,實施起來需要多方的統籌和協調。
“我把這份計劃留下來沒問題吧?”杜嘉逸問道。
“沒問題。”陳豐以爲杜嘉逸是認可了這份策劃案。
“我看你的策劃案中,華東大學很快就有一場晚會,逸嘉集團可以贊助這場晚會。逸嘉娛樂公司有舉辦演唱會的經驗,一個學校的晚會還是非常簡單的。”杜嘉逸保證地說道。
陳豐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那場晚會,什麼百校聯盟其實只是陳豐一個構思而已。晚會能夠得到杜嘉逸的贊助,陳豐已經是達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