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 道.6

裂開的大墳周圍站着一些人,一個個面露恐怖之色。我擠進圈裡,看見了墳坑裡那些骨架,那些重見天日的骷髏。他們誰是共產黨、誰是國民黨、誰是日本兵、誰是僞軍、誰是百姓,只怕省委書記也辨別不清了。各種頭蓋骨都是一個形狀,密密地擠在一個坑裡,完全平等地被同樣的雨水澆灌着。稀疏的雨點淒涼地敲打着青白的骷髏,發出入木三分的刻毒聲響。仰着的骷髏裡都盛滿了雨水,清冽,冰冷,像窖藏經年的高粱酒漿。

鄉親們把飛出去的骨殖撿回來,扔回墳墓中人的頭骨堆裡。我眼前一眩,定睛再看時,墳坑裡竟有數十個類狗的頭骨。再後來,我發現人的頭骨與狗的頭骨幾乎沒有區別,墳坑裡只有一片短淺的模糊白光,像暗語一樣,向我傳達着某種驚心動魄的信息。光榮的人的歷史裡羼雜了那麼多狗的傳說和狗的記憶、狗的歷史和人的歷史交織在一起。我也參加了撿骨殖的工作,爲了衛生,我戴上一雙雪白的手套。鄉親們都憤怒地盯着我的手。我慌忙摘下手套,塞進褲兜。在撿骨殖的道路上,我走得最遠。我走到了離大墳百米遠的高粱地邊緣。那裡的掛滿雨水的綠色矮草中,躺着一個半圓形的破碎頭蓋骨,那平展寬闊的額頭,說明死者絕非等閒之輩。我用三個指頭把它捏起來。踉踉蹌蹌往回走。那邊草叢中又有一線微弱的白光。這是一個狹長的頭顱,咧着的口腔裡殘存着的數顆利齒,使我馬上意識到我沒有必要撿它。它是跟在我身後的藍色小狗的同類。它也許是一條狼。也許是狼與狗雜交的產物。但它分別是被爆炸的氣浪掀出來的,它沾帶着的土屑和它嶄新的顏色說明它在大墳裡安睡過數十年。我終於把它也提起來。鄉親們把死人的骨骸毫不珍惜地扔進墓穴,骨殖相碰,斷裂破碎。我把那半個人頭骨扔下去。我提着碩大的狗頭骨猶豫着。一個老人說:扔下去吧,那時候的狗,不比人差。我把狗頭骨扔進裂開的墳墓。重新修築好的“千人墳”和沒被劈開前一模一樣。爲了安慰被驚動的鬼魂,母親在墳墓前,燒了一刀黃表紙。

我參加了修築墳墓的工作,並隨着母親,朝着墓中的一千多具屍骨,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母親說:“四十六年啦,那時我十五歲。”

那時我十五歲,日本人包圍了村子,你外祖父和外祖母把我和你小舅舅吊進枯井,再也沒見個蹤影,後來才知道,他們當天上午就被打死啦……

我不知道自己在井下蹲了多少日子了,你小舅舅死了,屍體有了味道。癩蛤蟆和黃脖領毒蛇一天到晚盯着我,我快要嚇死了。那時候我想一定要死在井裡頭了。後來,你父親和你爺爺他們來啦……

爺爺把十五支“三八”式大蓋槍用油紙包起來,用繩子捆起來,扛到了枯井邊。爺爺說:“豆官,四下裡望望去,看有人沒有。”

爺爺知道冷支隊和膠高大隊還在打這些槍的主意。昨天夜裡,在圍子下臨時搭起的窩棚裡,爺爺他們正睡覺,瞎子坐在窩棚口,聽着動靜。半夜時,瞎子聽到圍子的漫坡上,白蠟條樹叢被碰得索索細響。後來,又有非常輕微的腳步聲往窩棚這邊靠過來,瞎子辨別出這是兩個人,一個膽大,一個膽小。他聽到了這兩個人的呼吸聲,他把那隻馬牌擼子搶攥緊,大吼了一聲:“站住!”他聽到那兩個人慌慌張張地趴在地上,並且倒退着往後爬,他估摸方向,一摟槍機,子彈嗖地一聲飛出去。他聽到那兩個人打着滾退到圍子邊,鑽進白蠟條樹叢裡。他對着響聲,又開了一槍,有個人叫了一聲。爺爺他們被槍聲驚醒,提槍追趕,看到兩條黑影躥過壕溝,鑽進了高粱地裡。

“爹,沒有人。”父親說。

爺爺說:“記住這個井。”

父親說:“記住了,這是倩兒家的井。”

爺爺說:“要是我死啦,你就把槍起出來,拿着當晉見禮,去投八路吧,這夥人比冷支隊要好一些。”

父親說:“爹,我們誰都不投,我們自己拉隊伍!我們還有挺機關槍呢。”

爺爺苦笑一聲,說:“兒子,不容易啊!爹乏透了。”

父親把破轆轤上的繩子絞上來,爺爺扯過繩子頭,把槍攔腰捆住。

“是枯井嗎?”爺爺問。

“是,我和王光下去藏過貓貓的。”父親說着,把身子探進井口,父親看到黑咕隆咚的井裡有兩團灰黯的影子。

“爹,井裡有人!”父親大叫。

父親和爺爺跪在井臺上,用力往黑暗中看。

“是倩兒!”父親說。

“好好看看,還活着嗎?”爺爺說。

“好象還鼓搭鼓搭喘氣——有一條大長蟲在她身邊盤着——還有她弟弟安子——”父親說,父親的聲音在井裡迴響着。

“你敢下去嗎?”爺爺問。

“我下去,爹,我跟倩兒可好啦!”父親說。

“小心那條蛇。”

“我不怕蛇。”

爺爺把轆轤繩子從槍上解下來,拴住父親的腰,把父親順進井。爺爺按着轆轤把子,讓繩慢慢地下滑。

“小心點。”父親聽爺爺在井上喊。他尋了一塊高磚踏住,立住了腳。那條黑花蛇猛地揚起頭,敏捷地吐着分叉的舌頭,對着父親噴涼氣。父親在墨水河裡捕魚捉蟹時,練就了一手降服蛇的本領。他還吃過蛇肉,跟羅漢大爺一起,用幹牛屎燒着吃的,羅漢大爺說,蛇肉能治麻風病。吃了蛇肉後,父親和羅漢大爺都感到渾身燥熱。父親站着不動,等着花蛇一垂下頭,他伸手拽住了蛇尾巴,用力抖動着,蛇身上的骨節叭叭地響着。父親又攥住蛇頸,用力擰了兩下子,然後高喊一聲:“爹,我扔上去了。”

爺爺往旁邊撤身,一條半死的蛇飛上來,像根肉棍子一樣跌在井口旁邊的空地上。爺爺感到毛骨悚然,罵一句:“這鱉羔子,賊一樣的大膽!”

父親扶起我母親,喊:“倩兒!倩兒!我是豆官,救你來啦!”

爺爺小心翼翼地絞動轆轤,把我母親絞出井。把我小舅舅的屍體絞出井。

“爹,把槍絞下來吧!”父親說。

“豆官,你靠邊站着。”爺爺喊。

轆轤繩子嘎嘎吱吱響着,把那捆槍吊到了井底。父親把繩子解開,捆住了自己的腰。

“絞吧,爹。”父親喊。

“你捆好了嗎?”爺爺問。

“捆好了。”

“好好捆緊,別馬虎。”

“絞吧,爹。”

“系的是活釦是死扣?”

“爹,你怎麼啦?倩兒不也是我捆住絞上去的嗎?”

父親和爺爺看着躺在地上的倩兒,她的臉皮緊貼在骨頭上,眼窩深陷,牙牀凸出,頭髮上像撲了一層白粉。她的弟弟的手指甲蓋是青色的。

母親在瘸腿劉氏的精心照料下,身體漸漸復原,她與我父親原來就是好朋友,添上井底相救這層關係,更像姐姐弟弟一樣親切。爺爺得了一場嚴重的傷寒病,生命幾近垂危。後來,他在昏迷狀態中聞到了一股高粱米飯的香氣,父親他們立刻採集來高粱米,劉氏當着爺爺的面,把高粱米飯煮熟了,煮爛了。爺爺吃了一碗高粱米飯,鼻子裡血管迸裂,淌了好多黑色的鼻血,從此竟有了食慾,身體慢慢復原,到了十月中旬,竟能拄着棍子慢慢挪到圍子上,曬一曬深秋裡溫暖的陽光了。

在這段時間裡,聽說冷麻子的隊伍與江小腳的隊伍在王幹壩附近發生了一次摩擦,雙方都有很大損失,爺爺病得死活不顧,也無心思去想其它的事了。

父親他們,在村子裡搭起了幾間臨時住處,他們從廢墟里尋來了日用傢俱,又到田野裡採集了夠吃一冬春的高粱米。從八月底開始,秋雨綿綿,高粱地裡黑土成泥,被雨水漚爛了的高粱秸有一半倒在地上,脫落的高粱米粒都紮根發芽,高粱穗子上的米粒也一齊發芽,在衰朽的灰藍色和暗紅色的縫隙裡,擁擠着嬌嫩的新綠,高粱穗子像蓬鬆的狐狸尾巴一樣高揚着,或是低垂着。夾雜着大量水分的鉛灰色烏雲從高粱地上空匆匆忙忙飄過去,高粱地裡滑動着一團團朦朧的暗影。堅硬的冰涼雨點打得高粱秸稈刷啦刷啦響。一羣羣老鴰困難地搧動着溼漉漉的翅膀,在村前的窪地上空盤旋。在那些日子裡,陽光像金子一樣珍貴,窪地裡整日籠着粘膩的霧氣,有時稀薄一些,有時厚重一些。

爺爺病倒後,父親稱王稱霸,他率領着王光、德治、瘸子、瞎子、倩兒,持槍荷彈,與前來窪地裡吃屍的狗展開了殘酷的戰鬥,父親的槍法,就是在打狗的戰鬥中練就的。

爺爺有時候有氣無力地問幾句:“小子,你打算幹什麼?”

父親眉宇間凝結着惡狠狠的殺氣,說:“爹,我們打狗!”

爺爺說:“不打也罷。”

“不行,”父親說,“不能讓這些狗吃人。”

窪地裡集中了近千具屍首,八路們那天只不過把屍首聚攏成一堆罷了,根本沒來得及認真掩埋。那些潦潦草草蓋過幾抔黑土的屍首,也被淅瀝的秋雨把泥土沖刷掉,或是被狗扒出來。不緊不忙、下下停停的秋雨把屍首泡腫了,窪子裡漸漸散出質量優異的臭氣,烏鴉們、瘋狗們瞅着機會,衝進屍堆,開膛破肚,把屍臭味折騰得更加洶涌地擴散。

狗的隊伍極盛時,大概數字在五百條與七百條之間。狗隊的三領袖是我家的紅狗、綠狗、黑狗。狗隊的基本力量是我們村莊裡的狗,它們的主人,幾乎都躺在窪地裡散發着臭氣。那些時來時去處在半瘋狀態的狗,是鄰村有家可歸的狗。

父親和母親一組、王光和德治一組、瘸子和瞎子一組,分散在窪地三個方向。他們伏在用鐵鍬挖出的掩體裡,緊盯着從高粱地裡延伸出來的三條被狗爪子踩出來的小路。父親抱着“三八槍”,母親抱着馬槍。“豆官,我怎麼老是打不準?”母親問。“你太着急,慢慢地瞄準,慢慢地勾槍機,沒有個打不着。”

父親和母親監視的路口是從東南方向爬過來的,小路有二尺多寬,彎彎曲曲,呈現灰白顏色,倒伏的高粱在路上支起屏障,狗們一鑽進去,就消逝得無影無蹤。在這條路上出沒的狗隊領袖是我家的紅狗。屍體的豐富營養使它的厚厚的紅毛燦燦生輝,不停運動使它的腿上的肌肉健壯發達,與人的鬥爭鍛鍊着它的智能。

太陽剛剛冒紅,三條狗道安安靜靜,一股股霧氣在路上繚繞着。經過一個月的拉鋸戰,狗的隊伍逐漸縮小,大概有一百多條狗被打死在屍體旁,二百多條狗開了小差。三股狗合起來約有二百三十條左右,狗羣有合併的趨勢。父親他們的射擊技術逐漸提高,狗們在每次瘋狂的襲擊中,都要扔下幾十具屍首。在人與狗的鬥爭中,狗已明顯地露出智力上和技術上的劣勢。父親他們是來等待這一天裡狗羣的第一次進攻的,它們在鬥爭過程中養成的規律難以改變,它們早晨進攻一次,中午進攻一次,傍晚進攻一次,好象人類按着鐘點開飯一樣。

父親看到遠處的高粱棵子聳動起來,便低聲對母親說:“準備,來了。”母親悄悄扳開保險,把腮幫子貼在被秋雨打溼的槍托上。高粱棵子的聳動像浪潮一樣滾動到窪地邊緣,父親聽到了一片狗的喘息聲,他知道,那幾百隻貪婪的狗眼齊齊盯着窪地裡的殘肢斷臂,鮮紅的狗舌頭舔着脣邊的餘腥,狗胃咕嚕咕嚕響着,分泌着綠色的胃液。

像下了一個命令似的,二百餘條狗從高粱地裡狂叫着衝了出來。它們全把頸上的毛豎起來,發出憤怒的嗚嗚聲。鮮明的狗毛在白色的薄霧和血紅的陽光中閃閃爍爍。狗們把屍首撕咬得噗哧噗哧響。每個目標都在劇烈運動。王光和瘸子他們已經開火了,中槍的狗哀鳴着,未中槍的狗抓緊時機噬咬着。

狗 皮.1高粱殯.4狗 道.1高粱殯.3高粱殯.8紅高粱.7高粱殯.1高粱殯.7野 種.4高粱殯.1高粱酒.11狗 道.1高粱酒.2狗 皮.1狗 皮.1野 種.6狗 道.9野 種.4野 種.6狗 道.3狗 皮.5狗 道.4狗 道.8紅高粱.7高粱殯.12紅高粱.10野 種.1狗 皮.8紅高粱.3狗 皮.6高粱酒.9野 種.1狗 道.8高粱殯.7狗 道.3高粱殯.9野 種.2紅高粱.11高粱殯.12野 種.6高粱酒.10高粱殯.4紅高粱.10高粱殯.9高粱殯.8高粱殯.6狗 道.2高粱酒.4紅高粱.1野 種.4紅高粱.6紅高粱.9高粱殯.2狗 皮.3高粱酒.1狗 道.9高粱酒.8狗 皮.8紅高粱.7紅高粱.4野 種.4高粱酒.3狗 道.4狗 皮.7狗 皮.6高粱殯.4野 種.5高粱殯.4紅高粱.11野 種.5紅高粱.11紅高粱.11狗 道.2高粱酒.9狗 道.2紅高粱.1高粱殯.8狗 道.2高粱殯.5野 種.4高粱殯.7高粱殯.9野 種.4狗 道.10狗 道.10紅高粱.7狗 道.2狗 道.2高粱殯.11高粱酒.4高粱殯.12狗 皮.5高粱殯.6高粱殯.6狗 皮.2野 種.1野 種.2紅高粱.4紅高粱.8
狗 皮.1高粱殯.4狗 道.1高粱殯.3高粱殯.8紅高粱.7高粱殯.1高粱殯.7野 種.4高粱殯.1高粱酒.11狗 道.1高粱酒.2狗 皮.1狗 皮.1野 種.6狗 道.9野 種.4野 種.6狗 道.3狗 皮.5狗 道.4狗 道.8紅高粱.7高粱殯.12紅高粱.10野 種.1狗 皮.8紅高粱.3狗 皮.6高粱酒.9野 種.1狗 道.8高粱殯.7狗 道.3高粱殯.9野 種.2紅高粱.11高粱殯.12野 種.6高粱酒.10高粱殯.4紅高粱.10高粱殯.9高粱殯.8高粱殯.6狗 道.2高粱酒.4紅高粱.1野 種.4紅高粱.6紅高粱.9高粱殯.2狗 皮.3高粱酒.1狗 道.9高粱酒.8狗 皮.8紅高粱.7紅高粱.4野 種.4高粱酒.3狗 道.4狗 皮.7狗 皮.6高粱殯.4野 種.5高粱殯.4紅高粱.11野 種.5紅高粱.11紅高粱.11狗 道.2高粱酒.9狗 道.2紅高粱.1高粱殯.8狗 道.2高粱殯.5野 種.4高粱殯.7高粱殯.9野 種.4狗 道.10狗 道.10紅高粱.7狗 道.2狗 道.2高粱殯.11高粱酒.4高粱殯.12狗 皮.5高粱殯.6高粱殯.6狗 皮.2野 種.1野 種.2紅高粱.4紅高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