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 皮.6

天近黃昏時他才挪到公社的大門外。大鐵門,每根鐵棍都有大拇指頭那般粗,鐵棍的頂端打成銳利的梭標形狀,年輕小夥子也休想翻越。從鐵柵欄的縫隙裡,他看到公社大院內的積雪都是烏黑的,骯髒的。院子裡穿梭般地走動着穿新衣戴新帽,肥頭大耳,滿嘴油光的人。他們有的提着褪淨了毛的豬頭——豬耳朵梢子都是血紅的、有的提着銀灰色的帶魚、有的提着宰殺好的雞鴨。他用龍頭柺杖敲打大鐵門上的鋼筋,敲得當啷噹啷響,院子裡來回走動的人好象都忙得要命,對他投過冷冷一瞥,便繼續走動。他憤怒地嚎哭起來:“官長……領導……我冤枉啊……我要餓死了……。”

一個年紀輕輕、上衣兜裡彆着三支鋼筆的小夥子走過來,冷淡淡地問:“老頭,你在這兒吵嚷什麼?”他一見年輕人胸前別了那麼多鋼筆,以爲大官降臨,便雙膝跪在雪裡,手把着鐵柵欄門上的鋼筋,哭訴道:“首長,俺大隊的支部書記卡了我的糧草,我已經三天沒吃飯,我快要餓死了,日本鬼子十八刺刀都沒刺死我,我快要餓死啦……”

青年人問:“你是哪個村的?”

他驚訝地問:“首長,你不知道我?我是耿十八刀啊!”

小青年笑了,說:“我怎麼知道你是耿十八刀?回去吧,找你們大隊領導去,公社機關已經放假了。”

他敲了好久鐵柵欄門,再也無人理睬他。大院裡的窗玻璃上射出了溫暖的黃光,鵝毛般的大雪花在那些明亮的窗戶前無聲無息地飛舞着。村子裡響了幾個爆竹,他恍然想起,辭竈的時候到了,送竈王爺上天彙報工作的時候到了。他想回家去,但一挪步,就一頭栽倒了,好象被誰從後邊猛推了一把似的。他的臉觸到遍地積雪時,感到積雪異常溫暖。這使他想起了母親溫暖的懷抱,不,更像母親溫暖的肚腹,他在母親的肚腹中閉着眼,像魚兒一樣自由自在地遊戲,不愁吃,不愁穿,無憂無慮。能夠重新體驗在母腹中的生活他感到無限幸福,沒有飢餓沒有寒冷他確實感到非常幸福。村子裡朦朦朧朧的狗叫聲使他迷迷糊糊地意識到他早已離開母腹來到了人世。公社大院裡金黃的燈光和支部書記家院裡火紅的臘梅,像快速遊動的火焰,把通天之下都照亮了,他感到到處明亮得扎眼,雪片像金箔銀箔一樣嚓嚓地磨擦着、旋轉着,各家各戶的竈王爺都騎着紙紮的駿馬在半空中向着遙遠的天堂飛跑。在強光照耀下,他感到周身燥熱,像着火一樣。他急急忙忙地扒掉了自己的破皮襖,熱,他又脫掉了棉褲,熱,他脫掉破棉鞋,熱,摘掉破氈帽,熱,他一身赤裸,像剛從母腹中落地一樣,熱。他伏在雪裡,雪片燙着他的皮膚,使他輾轉翻滾,熱啊,熱,他大口吞着雪花,雪花像盛夏炎陽下的砂石一樣燙着他的咽喉。熱啊!熱啊!他從雪裡爬起來,一手抓住一根公社大院鐵柵欄門上的鐵棍,通紅的鐵棍燙得他手裡冒油,他的手粘在鐵柵門上,拿不下來了,他最後想叫喊的還是:熱啊!熱!

胸前鋼筆很多的小夥子清晨起來掃雪,偶爾擡頭一瞥鐵柵門時,不由得大驚失色。他看到,昨天晚上那個自稱耿十八刀的老頭赤身**地把在大門上,好象受難的耶穌。老頭的面色青紫,肢體舒展,瞪着大眼盯着公社大院,乍一看,誰也不敢相信他是個凍餓而死的孤獨老人。

青年人特意數了數老人身上的傷疤,果然是十八塊,一塊不多,一塊不少。

成麻子帶領鬼子兵轟炸完畢村裡的草鞋窨子後,終於獲得解放。香色呢禮帽嚴肅地盤問他:“還有沒有草鞋窨子啦?”他肯定地說:“沒有啦,真的沒有啦。”呢禮帽看了一下日本人,日本人點點頭,於是他聽到呢禮帽說:“滾吧!”他點頭哈腰地倒退了十幾步,然後急轉身、意欲飛跑,卻腿軟心跳,怎麼也跑不動。胸脯上的傷口熱辣辣地痛,褲襠裡的屎尿粘膩膩地涼。他倚在一棵樹上喘着氣,聽着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鬼哭狼嚎聲,腿自動地萎縮。他的背擦着柳樹枯燥的皮,一滑到底。村子上空瀰漫着一團團煙霧,那是手榴彈爆炸的濃煙吧。日本人往村子裡十二個草鞋窨子裡投了幾百顆小甜瓜狀的黑色炸彈,從窨子的天窗投進去,從窨子的出口投進去。投完炸彈的鬼子兵都無動於衷地環繞窨子而立。窨子裡響起悶雷般的爆炸聲,連腳下的土地都哆嗦,強勁的濃煙伴隨着沒炸死者的慘叫從窨子的天窗上冒出來。日本兵用亂草塞住天窗,窨子裡的喊叫聲變得非常細弱,用力才能聽到。他領着日本人炸了十二個窨子。他知道村裡四分之三的男人都在窨子裡編草鞋,過夜,這些男人只怕一個活不成了。他忽然感覺到自己罪惡深重。村東頭偏僻角落上那個草鞋窨子,要是沒有他帶路、日本人是不會找到的,那是村裡數一數二的大窨子,每天夜裡窨子裡都聚着三十二十的男人,一邊編草鞋,一邊說笑。日本人往這個窨子裡投進去四十多顆炸彈,強大的氣浪把窨子頂蓋炸塌了。爆炸過後,窨子就成了一個頹平的墳墓,只有一根支撐頂蓋的柳木棍子從泥土中伸出來,像槍口一樣指着紅彤彤的天。

他後怕。他也後悔。他好象看到那些熟識的面孔在團團包圍着自己,怒斥着自己。他努力爲自己辯解着:是鬼子用槍刺逼着我乾的,我不帶路鬼子也會找到所有的草鞋窨子並往裡扔炸彈。那些被炸死的人面面相覷,悄悄地退了。他看着那些人殘缺不全的身體,雖然自覺心中無愧,周身卻如泡在冰河裡一樣,從裡到外都涼透了。

他掙扎着回到家裡時,發現他的漂亮的妻子和十三歲的女兒躺在院子裡,衣服被剝得精光,肝腸塗了一地。他眼前烏黑,直挺挺地摔倒了。……他躺着,有時自覺死去了,有時又覺得還活着……他往前追趕着,向着西南方向。西南方向玫瑰色的天空,漂游着一大片圓圓的紅雲,妻子、女兒,村裡許多熟悉的男女老幼,都站在上邊。他在地上飛跑、仰着臉、追趕那片緩緩移動的雲。雲上的人都不理他。都對着他啐唾沫,連妻子女兒也對着他啐唾沫。他急急忙忙地辯解着,說自己給日本人帶路是怎樣萬般無奈。可是那雲裡的唾沫更像雨點般落下。他眼見着雲團越飛越高,終於變成一個血紅的亮點……妻子漂亮、年輕,麪皮像細瓷一樣光滑,嫁給一個麻子使她委屈……他在她們村子裡住店時,每天晚上都把一支嗩吶吹得哭哭啼啼,吹得她情腸寸斷……她是嫁給他的嗩吶的。嗩吶反覆吹,聽厭了;麻子臉本來就厭,這時就更厭了。她跟着一個販布的跑了,但被他抓了回來。他打腫她的屁股,打倒的老婆揉到的面。老婆一心一意地過日子了。先生了一個女兒,後生了一個兒子……他醒過來後又開始尋找兒子,八歲的兒子頭朝下腳朝上立在水甕裡,身體僵硬如一段棍棒。

成麻子把繩子拴在大門框上,挽出一個圓圓的圈套,把腦袋伸進去,腳踢倒凳子,繩套勒緊了他的咽喉,一個小夥子高舉一把腰刀、橫着把繩子斬斷。成麻子的身體跌在大門檻上。小夥子堵着他的屁眼揉巴了半天,他才緩過氣來。

小夥子生氣地說:“麻子大叔!日本人殺咱還不夠嗎?你怎麼還自殺?活着去報仇啊!大叔!”

成麻子對小夥子哭訴着:“春生啊,大侄子,你嬸子和蘭子、柱子都死了,我是家破人亡啊!”

春生提着刀走進院子,出來時他臉色發青,雙眼發紅,他一把扯起成麻子,說:“大叔,走啊!投八路去!八路膠高大隊正在兩縣屯一帶招兵買馬!”

“我的房子,我的家產呢?”成麻子說。

“老糊塗!剛纔你要是吊死了,房子家產給誰?走吧!”

一九四○年早春,天氣異常寒冷,高密東北鄉的所有村莊都成了廢墟,孑遺的百姓們像土撥鼠一樣在地窩子裡苟活着。逐漸壯大的膠高大隊被寒冷和飢餓扼住了咽喉。病號大量出現;從大隊長到普通隊員,都餓得面黃肌瘦,瑟縮在一兩件破破爛爛的單衣裡發顫。他們躲在鹹水口子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裡,每當太陽上來,隊員們就一堆一堆地躺在斷牆邊上抓蝨子曬太陽。白天不敢行動,夜晚寒氣逼人,想出去騷擾敵人只怕不被鬼子打死也要活活凍死。這時,成麻子已是膠高大隊裡有名的虎膽英雄,深得大隊長江小腳的信任。成麻子不願用槍,只願用手榴彈,每次戰鬥,他都衝到最前邊,把一枚枚的木柄手榴彈閉着眼亂扔。距離敵人七八米遠,他也敢扔手榴彈,而且從不彎腰躲避,說也奇怪,那些彈片像飛蝗一樣從他身邊飛過,卻從沒碰傷過他的肉體。

爲解決寒冷和飢餓問題,大隊長江小腳召開幹部會議。成麻子愣頭青一樣闖進去,蹲下,板着麻子臉,一句話也不說。江小腳問:“老成,你有什麼辦法沒有?”

成麻子一聲不吭。

一個書生氣十足的中隊長說:“就當前形勢看,我們龜縮在高密東北鄉,無疑坐以待斃。我們應該跳出死地,到膠南產棉區去搞棉衣,那裡盛產紅薯,吃的也不成問題。”

江大隊長從懷裡掏出一張油印小報,說:“據特委通報,膠南一帶形勢更加嚴酷,鐵路大隊被日軍包圍,已經全軍覆沒。比較而言,高密東北鄉還是最理想的游擊區。這裡地面寬闊,村莊稀疏,日僞力量薄弱,去年的高粱多半沒有收割,勉可藏身,只要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我們就能堅持鬥爭,並伺機打擊敵人。”

有一臉色枯黃的幹部說:“這可能嗎?哪裡有布匹?哪裡有棉花?哪裡有糧食?每天吃一捧發芽的高粱米,人都要吃死了!依我看哪,咱們來個假投降,去投僞團長張竹溪,混上棉衣,補充足彈藥,我們再拉出來。”

書生氣十足的中隊長憤怒地站起來:“你要我們去當漢奸?”

那幹部辯解着:“誰要你當漢奸?假投降嘛!三國時,姜維搞過假投降,黃蓋搞過假投降!”

“我們是共產黨,餓死不低頭,凍死不彎腰,誰要認賊作父,喪失氣節,我就和他刀槍相見!”

那幹部也不示弱,說:“共產黨就是要把人餓死凍死嗎?共產黨是最聰明的人,應該機動靈活,小忍爲大謀,只有保存革命力量,才能贏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江大隊長說:“同志們,同志們,不要吵,有話慢慢說。”

成麻子說:“大隊長,我有一條計。”

成麻子說出那條計來,喜得江小腳連連搓手叫好。

膠高大隊採納了成麻子的計策,趁着暗夜,偷走了我父親和爺爺釘在村裡斷壁殘牆上的一百多張狗皮,又盜走了爺爺藏在枯井裡的幾十支鋼槍。他們依樣畫葫蘆,四處打狗,補充了營養,恢復了體力,籌齊了避寒衣——每人一張狗皮。那年的漫長寒冷的春天裡,高密東北鄉廣闊的大地上,出現了一支身披狗皮的英雄部隊,他們打了十幾次不大不小的仗,使日僞、尤其是使張竹溪的僞二十八團聞狗叫而喪膽。

第一場戰鬥發生在古歷二月初二日,傳說中的龍擡頭的日子。身披狗皮、手持鋼槍的膠高大隊潛入了馬店鎮,包圍了張竹溪二十八團駐守馬店的第九連與一個日本小隊。日僞的兵營是馬店鎮原來的小學堂。有四排青磚瓦房,一圈青磚高牆。高牆上拉了一圈鐵絲網。鬼子三八年修築在四排房屋中央的炮樓子因修建時基礎未打牢,去年秋天大雨滂沱,地基下陷,炮樓傾斜,日本小隊搬出,炮樓被推倒。緊接着寒冬到來,無法動工,日本人和僞軍第九連就住在那四排瓦房裡。

僞軍九連連長是高密東北鄉人,心狠手毒,面上卻整日掛着甜甜的微笑。他從冬天就開始催磚催石催木料,爲重建炮樓做準備,在籌料過程中,他發了橫財千千萬。老百姓恨之入骨。

馬店屬膠縣西北鄉,與高密東北鄉接壤,離膠高大隊的營盤有三十里路。膠高大隊是日頭將落時離的村,村裡有人曾看見過當時情景:在血紅的暮色裡,二百多個土八路哈着腰出了村。他們每人披一張狗皮,狗毛朝外,狗尾巴拖在兩腿間。陽光照得狗毛燦爛,五顏六色,美麗而古怪,恍若妖兵羣魔。

第一次身披狗皮出戰,膠高大隊隊員們心情也鬼怪妖魔,他們看到陽光血一樣塗在戰友們的皮毛上時,腳下都如騰雲駕霧一般,走得忽快忽慢,確如狗行。

大隊長江小腳身披一張碩大的紅狗皮——那一定是我家那條紅狗的皮,走在隊伍前頭,小腳蹀躞,狗毛翻滾,粗大的狗尾巴夾在雙腿間,狗尾巴梢尖拂動着地面。成麻子披着一張黑狗皮,胸前掛一個布袋,布袋裡裝着二十八顆手榴彈。他們披狗皮的方式都是一樣的:狗的兩條前腿皮用麻繩捆紮,套在人的脖頸下;狗皮的肚腹兩側,穿兩個洞,拴兩條麻繩,兩根麻繩在人的肚臍處打結。

高粱酒.2狗 道.4高粱酒.9野 種.5狗 道.4紅高粱.5高粱殯.8高粱酒.3狗 道.8野 種.4紅高粱.1狗 皮.1高粱殯.10紅高粱.11高粱殯.9高粱殯.7狗 道.1高粱酒.5狗 皮.2高粱酒.9狗 道.9狗 皮.1高粱殯.2高粱酒.6高粱酒.3高粱殯.4野 種.4紅高粱.7狗 皮.4高粱殯.5狗 皮.4狗 道.1狗 皮.8野 種.2狗 道.4高粱殯.10狗 道.9高粱殯.8高粱酒.4紅高粱.7紅高粱.11紅高粱.2野 種.4高粱殯.9高粱酒.3高粱殯.2狗 道.3狗 皮.5高粱殯.5高粱酒.4高粱酒.11高粱殯.3高粱殯.4狗 道.9狗 皮.5紅高粱.2紅高粱.10高粱殯.8紅高粱.3狗 皮.4狗 皮.7紅高粱.1高粱殯.7狗 道.6狗 皮.3高粱酒.1紅高粱.10紅高粱.6高粱酒.8狗 皮.1高粱殯.5狗 皮.2狗 道.5野 種.2高粱殯.9紅高粱.8狗 道.3高粱殯.9紅高粱.1狗 道.6野 種.2高粱酒.4野 種.5狗 道.8紅高粱.1高粱殯.6高粱殯.5高粱殯.8高粱殯.2狗 皮.6狗 皮.3紅高粱.2高粱殯.3野 人.1野 種.6野 種.4高粱殯.11
高粱酒.2狗 道.4高粱酒.9野 種.5狗 道.4紅高粱.5高粱殯.8高粱酒.3狗 道.8野 種.4紅高粱.1狗 皮.1高粱殯.10紅高粱.11高粱殯.9高粱殯.7狗 道.1高粱酒.5狗 皮.2高粱酒.9狗 道.9狗 皮.1高粱殯.2高粱酒.6高粱酒.3高粱殯.4野 種.4紅高粱.7狗 皮.4高粱殯.5狗 皮.4狗 道.1狗 皮.8野 種.2狗 道.4高粱殯.10狗 道.9高粱殯.8高粱酒.4紅高粱.7紅高粱.11紅高粱.2野 種.4高粱殯.9高粱酒.3高粱殯.2狗 道.3狗 皮.5高粱殯.5高粱酒.4高粱酒.11高粱殯.3高粱殯.4狗 道.9狗 皮.5紅高粱.2紅高粱.10高粱殯.8紅高粱.3狗 皮.4狗 皮.7紅高粱.1高粱殯.7狗 道.6狗 皮.3高粱酒.1紅高粱.10紅高粱.6高粱酒.8狗 皮.1高粱殯.5狗 皮.2狗 道.5野 種.2高粱殯.9紅高粱.8狗 道.3高粱殯.9紅高粱.1狗 道.6野 種.2高粱酒.4野 種.5狗 道.8紅高粱.1高粱殯.6高粱殯.5高粱殯.8高粱殯.2狗 皮.6狗 皮.3紅高粱.2高粱殯.3野 人.1野 種.6野 種.4高粱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