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瑤池仙境。
元易與天帝昊天對坐,連雲霄此時都不在元易身邊,只有兩人在此。
“楊戩之事已然辦妥,長庚去見了楊戩,詔安一事,已經定下。
天眼已經與他大道相合,天庭便也不再收回。
作爲交換,他需要立下足夠的功勳,以功績證明他自身,再爲其冊封神位。
我欲讓他司掌天規律令,爲司法天神。”
昊天平靜地說着,元易只是聽着,並不表態。
事到如今,這件事他已經沒有那麼關心了,反正早已成了定局。
至於所謂功績,自是讓楊戩去斬妖除魔,正好楊戩的修行之道,與之契合,以戰入道。
同時,楊戩也處於一個蛻變的時期,真正踏上自身大道的時刻。
遊曾經爲仇恨,爲一家人團聚,轉向求己身大道。
但此時此刻的楊戩也不過只是太乙之境而已,元易贈送給他的神通《法天象地》都還沒有達到修行入門的底線。
在即將到來的量劫之中,能夠爲大勢做下決定之人,並不是楊戩。
“天庭清理掉的一批仙神,皆已打入輪迴歷劫,這也是給他們一個機會,或許能夠部分重返天庭。”昊天繼續開口說道。
事情的處理進行得很順利,符元仙翁真身沒有冒頭,元易便也沒有打草驚蛇。
這段時日,元易與雲霄她們短時間內留在了天庭,待在勾陳上宮之中。
元易也去看了看羅睺星君與計都星君的狀況,藉此窺探魔祖羅睺的些許根腳之密。
之所以沒有立刻回去自身道場,卻是天帝昊天說有事找他談一談,今日他方纔會在這瑤池之地。
而且,這般只有他們兩個人的情況下談事情,可見此事的非比尋常。
昊天簡單地說過了最近的天庭之事,以及洪荒天地的大勢,天庭所立之秩序等。
元易只是聽着,對此並未有表態。
“天庭能夠有今日,師侄居功至偉,諸多事情,皆有師侄的功勞在其中,多得玄門三教之助力,天庭方可重立。”
昊天目光看着元易,平靜而坦誠。
“以師侄的能耐,卻是比我更適合天帝之位。”
元易搖了搖頭:“天庭秩序建成的根基,我給不了,因爲師叔是天帝,天庭纔會是如今的天庭,我只是略盡綿薄之力而已,做不了更多。”
到了他們這樣的修爲境界,很多話其實不必說,都看得明白透徹。
元易確實有着足夠的能耐,但他行事散漫隨意,比起高坐天帝之位,更喜逍遙自在。
更重要的是,元易並沒有揹負天地衆生的那份心。
昊天並沒有否定元易的話,只是短暫的沉默了。
元易從果盤之中挑選了一枚賣相最好的蟠桃,靜靜地等着昊天開口。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昊天方纔幽幽地道了一句:“我如今的修爲境界,已至準聖圓滿。”
話語很輕,很平靜,卻帶着幾分複雜。
昊天目光此刻並未去看元易,目光微垂,似是在自語。
昊天修爲達到準聖圓滿,這在元易看來並不是什麼秘密,他又怎會不知昊天的修爲境界?
昊天此際特地說這一句話,自然不是單純在告訴元易他的修爲境界。
而是在這之後的東西,天帝昊天,道德圓滿,該是等待證道成聖之契機的時候了。
這也是他話語之中有一些複雜的原因,畢竟元易的心思,他早早便是看出了一點。
元易手上動作微頓,點了點頭,他心中已經有所準備。
“元易,我不知道你窺見了多少天地大勢,從通天師兄那裡又知道了多少事情。
你作爲天庭的功臣,很多事情理當告訴你,讓你知曉。”
“師叔請說。”
“關於洪荒天地的秘密,量劫的本質,你可知曉?”
“大道恆易,成住壞空,大神盤古演化天地,造化萬物,求存求續,卻如江心立石,道易如流水,磨損永無止息。”
昊天點了點頭:“不錯,洪荒天地是盤古大神演化而成,天道,便是支撐起這天地的框架。
盤古大神欲要扭轉大道之成住壞空,到底是失敗了,這洪荒天地的存續,同樣不易。
我等受庇護於這洪荒天地而生,但只是依靠洪荒天地,卻並不能在這大道的壞與空之中延續下去。
縱是盤古大神的道果,匯聚三千混沌魔神的本源與大道之力,也有磨損殆盡之時。
屆時天地歸墟,萬物成空,盡歸虛無。
天道,是洪荒天地存在的支撐。
但天道,也非一成不變的,天道的秩序與法則,也在無時無刻的演化着,適應着大道恆易的影響而存在。
而在這其中,衆生皆是演化參與者,只是生靈個體能夠產生的影響,並不相同。”
元易對於這些早已知曉,他也明白,洪荒天地如今對天道演化影響最大的,便是道祖鴻鈞與諸位聖人,他們的意志,幾乎可以決定洪荒天地的演化走向。
“天道受到的磨損,由聖人以自身力量補全。
不僅是聖人,各修士證道於天地之間,道果合於天地 ,當說是衆生皆爲此貢獻了己身的一份力量。
也是因此,修士自身對天地具備的影響力越大,反過來,其本身受到天地變化帶來的影響,也越大,我想元易師侄你已經感受到了這一點。”
“沒辦法,天塌下來,個頭高的總是得先被砸中。”
昊天聞言笑了笑,這話說得倒是簡單而直白,卻也正是此般道理。
“那元易你可知,若是無聖人合道支撐,補全磨損,到得如今,天道之力已經該是臨近磨損殆盡之時了。
這一番量劫,或許便是破滅。”
元易皺了皺眉,這話老師通天倒是沒有和他說過。
天道法則被磨損殆盡,那支撐起如今天道的,豈不是老師他們的大道?
“另外,同爲聖人,聖人與聖人所證之道,卻並不一樣。
而作爲天帝的我,所證之道,也與諸位師兄不同。
我之道,證於天地,卻成於衆生。
元易師侄道承玄門,所修之道成於天地,與我之道迥異,想來對此區別感受很明顯。”昊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