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之上,元易到來。
七寶池邊,師兄弟二人對坐。
此際的多寶道人寶相莊嚴,恢弘磅礴的氣象,自有普度衆生的慈悲意。
一冊金書擺放在元易手邊,元易尚未翻開。
元易目光打量了一陣多寶,難得的有些複雜。
“師兄,你身上的氣息,似乎變了許多。”元易開口道。
“因爲我所修之道變了,也做不到師弟那般,修萬般大道,皆成自我之道。”
多寶笑着迴應道,平和而寧靜。
“師弟一身大道早已圓滿,固然有參悟過我佛門之道,卻也只是參悟,而非修行,這並非一件事,所見也不會相同,師弟應該明白的。”
元易點了點頭,他確實明白,不過看着變化如此之大的多寶,還是有些驚訝。
多寶道人是個不錯的大師兄,但要說普度衆生?這與之無緣。
“我曾經是截教大師兄,截教萬仙來朝,同門遍佈洪荒。老師傳道,欲爲天地衆生截取一線生機。
說來慚愧,我這截教首徒,心中從無蒼生,即便是關照同門,也只是因爲我是大師兄,老師讓我管理截教。”
元易沉默,他當然知曉這些,多寶道人在意截教與同門,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於對老師的敬重。
如此再見,元易在多寶身上看見了諸多曾經沒有的東西,也看見了許多消失的東西。
多寶道人多爲截教首徒,一身道行卻反倒算不得拔尖。
不說元易,雲霄、金靈、無當等,修爲都趕超了多寶。
而此際,元易在多寶身上,看見了圓滿的跡象,周身瀰漫着空寂氣息,自身之道,在空寂之中孕生。
正是斬盡三尸,由我而生道的狀態,就差了臨門一腳,便道入圓滿。
“元易師弟,那隻猴子,是你選中的人?”
元易搖了搖頭:“是我教的他,但算不上我選中他。”
“也是,以師弟的性子,並不喜歡這等事。”多寶笑着道。
“......”
“師弟爲其賜名悟空?”
“他想要求得長生,卻受困因果業力不得脫身。”
“所以,他的道果一部分,當在我佛門之中?”
元易沒有否定,拿起手邊的金色書冊。
妙法蓮華經。
這是多寶修佛道,所有的參悟寫下的一篇經卷,闡釋其自身大道。
元易翻開書冊,大道之音響徹,莊嚴浩大,神聖磅礴,又帶着幾分“空性”的超脫,自成一道。
“師弟雖然只是參悟佛道而不曾修行,卻是直取此道之根本。
悟空悟空,我佛門之道的根本其一,確在這一個空字,堪破萬般之妙有,得見緣起,而悟性空,於無盡的變化之中,求得永恆不變之緣。
無常無我,萬物非有,亦非無,而假有顯世,萬法皆由心識生,唯識所現。
無自性,破我執、法執,目可見衆生相,生同體大悲之心,普度衆生。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元易聽着多寶道人......如來的說道,手中翻閱着經卷。
這佛門之道,他參悟過。
當初他便看出來了,此道所求的性空,與太上忘情,頗有幾分相似,但卻是完全不同的道路。
不同的登山之道,抵達的山頂相同。
而那核心概念的緣起性空,故生大慈悲之心與普度衆生之道,更不用說,乃至基於衆生而成就道路。
因爲這條大道的根基,就是世間萬事萬物間不可分割的聯繫。
一切存在之妙有的誕生,皆是因緣際會而成。
所謂的同體大悲之心,便是從此而來,將自我的存在,建立於他物的“緣”所聚集之上。
悲他人,即是悲自身,度人即度己,是以普度衆生,便是修己身之道。
只從此道教義來看,毫無疑問,是真正的普度衆生之道,堂皇大道,世間真極樂。
但也正因爲此,一念可生佛,亦可墮魔,我與衆生齊,還是衆生唯我一,不過一念之差。
元易揣摩着手中經卷,良久方纔將之重新合上,放下。
“我這道,師弟以爲如何?”
“師兄大道已成,道已將生,何必問我。就像師兄說得那樣,我修什麼道,到頭來都只剩下我自己的道,修什麼,不是什麼,我只像我,不像旁人。”
“所以師弟早就悟得無自性窮盡萬般變化,真我唯一卻永恆不變。”
“恭喜師兄,大道將成。”
元易將手中的《妙法蓮華經》遞了回去,道了聲賀。
大師兄還是要比小師弟和小師妹先證得準聖圓滿,趙公明和龜靈都還未曾走到這一步。
他們這一批聖人親傳弟子,皆有修成圓滿的希望。
多寶此行受益不淺,造化深厚,當真成就一道之祖的尊位了。
元易目光轉向靈山之外,神識瞬息之間,將天地盡收眼底。
曾經截教東來的衆人,原本西方教的弟子門人,以及被西方教度化而來的諸多人物,皆在其中閃過。
卻是都有了一番全新的氣象,不復往日。
這靈山之上,金光籠罩,闡音不絕,比之天庭都更顯神聖莊嚴,又帶着平和與肅穆,輝煌浩大,是與曾經玄門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不過元易從一開始便知道,規矩約束的存在,之所以約束,正是因爲這歧途長存。
清規戒律,也約束不了所有的人。
道不存,而以秩序約束。
所以,當初大師伯太清聖人現世之身才會對某位問道之人說,失道而後德。
搖了搖頭,元易並未對此多說什麼。
反正大師兄多寶已經有了他自己的道,不需要旁人置喙。
“對了,元易師弟,你此來,不該是單純尋我敘舊吧?”多寶突然開口道。
“師兄說哪裡話,我自是專程來看望師兄的。”
“師弟這話,換做是趙公明與龜靈師妹,或許會信。”
多寶輕笑一聲,身上的威嚴肅穆爲之一消。
元易師妹性子他會不知道?
若是沒什麼事找他,定然在道場之中陪着雲霄三姐妹,而不是來此陪他這個師兄。
“趙公明也就算了,龜靈師妹可不好騙。”
“難說,師弟不擅長應付師姐,對於師妹倒是很擅長應付的不是嗎?”多寶笑呵呵地道。
“行吧,確實有事要找師兄,師兄證得圓滿,只差一個契機不是嗎?我來,正是爲師兄送契機的。”
“哦?”
元易掐指算了算,目光看向東方,卻沒有立刻迴應,似是在等待着什麼。
多寶不解,看了看東方,依舊一片平靜。
“時機差不多了。”
突然,便聽到元易輕聲道。
多寶疑惑,順着元易目光望去,隨即臉色大變,身上的莊嚴氣息散了個乾淨。
“怎麼回事!那是大師伯的煉丹爐?這......”
只見一道流火橫過天穹,如烈日劃過,自東方向西飛來,橫跨天地。
多寶看得清楚,那神火之中包裹的東西,分明就是大師伯太清聖人煉丹的一口丹爐。
目光向東望去,這丹爐是從天庭之中掉出來的?
誰那麼大膽,敢砸大師伯的丹爐?
難不成是玄都師兄?
不對,多寶神色變幻,目光看向了面前坐着的元易。
“師弟,此事該不會與你有關吧?”
“沒有,怎麼可能有,我可不敢砸大師伯的丹爐,師兄你可別胡說,這件事與我全無關係,一點都沒有。”
元易毫不猶豫的否定了,而且,這是實話。
誰能砸大師伯的丹爐?就像誰能去偷了大師伯的仙丹這個問題一樣。
雖然大師伯仙丹已經被外人偷過兩次了,丟東西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