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朱景源:請陛下稱太子!

此刻已經事起,廣寒殿內亂賊步步緊逼,而廣寒門外已是喊殺聲一片。

朱景源安排的人想要封鎖通道,便與身邊的人動起手來,朱景洪安插的人或提前有準備,但更多人是處於懵逼狀態。

所以變動一開始,許多人就跟幹清門侍衛一樣,直接被這些亂兵們當場斬殺。

然後回過神來的侍衛們,便跟不知道是不是亂兵的人對峙,然後橋上便開始了混戰。

陳雲泰守在廣寒門外,此時他預備的二十名精銳校尉,正隨他一起進攻廣寒門。

與此同時,老六安插的人手,此刻也撇開了混戰,向着廣寒門方向靠近,爲的也是要控制住宮門。

至於許廣福及其手下人,也在聽到動靜後開始調動,要以最快速度趕赴現場,然後奪取石橋控制權。

時間,在這一刻很重要。

對太子來說,他給自己預留了一刻時間,在此期間他要把事情辦成,但現實他是半顆時間都沒有。

其實不只是皇城,太子和老六在皇城外也有佈置,他倆都用威逼利誘的方式,拉攏了部分五城兵馬司的將領。

在戌初宴會開始之時,有七名千戶就在調動部下,其中就包括孫紹祖所在的西城防衛。

孫紹祖手下有五名千戶,就有一人擅自調兵。

孫紹祖親自帶着幾十名士兵,打馬來到了軍營之中,而後看着已在集結的軍隊,呵斥道:“王千戶,誰讓你擅自調兵?”

孫紹祖反應這麼快,便在這位王千戶預料外,此刻他心中已有些忐忑,他比誰都清楚自己在幹什麼。

“孫大人,我是奉旨調兵!”王千戶壯着膽子道。

他們千戶所,不只他一人被睿王府收買,還有幾位百戶與王府牽扯極深,所以這位王千戶還是有些底氣。

他選的這條路無法回頭,此刻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所以這位王千戶,已對孫紹祖起了殺意。

然而在孫紹祖眼中,王千戶的殺意跟小孩子的威脅差不多,可以說是毫無威脅。

孫紹祖人品雖不堪,可畢竟是從戰場上殺出來,五城兵馬司的這些軍官,在他這裡是真沒啥分量。

“奉旨?奉誰的旨意?”孫紹祖冷冷問道。

“聖上今在西苑設宴,豈會調用你們?”

“都聽本官將令,所有人歸營,今晚之事既往不咎!”

孫紹祖是衛指揮使,他的命令無疑更具權威,一開口士兵都騷動起來。

王千戶怒吼道:“都不許亂動,孫紹祖造逆,聖上密旨調我等平叛,建功立業便在今日!”

在他發令的同時,與他一同被收買的百戶們,此刻也都出聲彈壓部下。

王千戶繼續下令:“來人,將此逆賊斬殺!”

現場的幾百名士兵,此刻全都面面相覷,只有二十幾名親信士兵在動。

但在孫紹祖也帶了幾十人,其中一部分還是從京營調來,僅從氣勢上就壓住了來襲之人。

現場緊張對峙,但只是王千戶單方面緊張,孫紹祖其實心態比較平和。

他現在憂慮的問題,自己居然未能管束住部下,這要是讓朱景洪知道了,那他孫紹祖可也就廢了。

“王喻,我真是小瞧你了,竟敢提兵造反!”

“你要造反,自尋死路也就罷了,何必要把手下弟兄帶上絕路?”

孫紹祖語氣前所未有嚴厲,聽得王千戶越發心顫膽寒,從孫紹祖出現他其實就預料到,自己這次算是完了。

現場士兵調不動,僅憑自己手下幾十號親信,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看着仍然待在原地,連拔刀都不敢的王喻,孫紹祖心中越發輕蔑。

就在此時,軍營外有大隊士兵趕來,這是孫紹祖調來鎮壓的軍隊。

這一刻,王千戶面如枯槁,他知道自己這算是完了。

“王喻,你這畜生,竟敢用聖旨矇蔽我等,害我等做下此等大逆之事……”

說話的人,乃是王喻的親信百戶,卻成了第一個出賣他的人。

老四老六確實不懂軍務,以爲控制了軍官就控制了軍隊,這其實是非常荒謬的想法。

在這種關鍵時刻,軍官含權量是倒過來的,比如小旗官能調動手下士兵,總旗也能調動手下士兵,百戶基本能指揮動下面人,到了千戶情況就不明朗了。

而在千戶之上,將領與下面士兵接觸較少,指揮下面人做“壞事”就更難了。

西城防衛的事情,在其他幾處衛所也在發生,雖然有一部分人失敗了,但還是有成功的情況。

原本太子和睿王,計劃調動有四五千人,可實際只調動了一千來人,而且軍心不整士氣低迷。

讓這些去封鎖皇城,這是很荒謬的事。

這是京城內的情況,而在京城之外,思陵這邊被重重守衛,襄王府衆人安危絕無問題。

至於京營和侍衛親軍,此刻則是絲毫未動。

朱景洪傳出的後續命令,就是讓侯璟等人控制軍隊,監視其他人不許妄動。

正如孫紹祖輕蔑王喻,朱景洪對兩位兄長的把戲,是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

再把視線轉回皇城西苑,這邊的混亂還在持續,廊橋上的戰鬥還在繼續,光線不好各方等於是在亂殺。

且說廣寒殿內,亂賊還在逼近。

亂兵沒有着甲,對上幹清門侍衛這些重甲士兵,外加朱景洪這位猛士,那真是來多少死多少。

當然,遵照朱景源的命令,這些亂兵是朝朱景洪猛攻,目的就是取他性命。

皇帝被四名重甲士兵擋在身前,身居高位觀察着現場情況,神色可謂是格外的肅然。

此刻朱景洪很佩服皇帝,面對變局從始至終竟未變色,須知這位對此事毫不知情。

至於朱景洪本人,此時依然持刀擋在皇帝身前,他已當場斬殺十一人,比左右六名侍衛加起來都多。

在次過程中,朱景洪刻意受了兩次傷,分別在左臂和右肩處,也算是做給老頭子看。

“老六,老六謀逆……老六這個混賬!”

“老六你聽着,你要做太子我讓給你,別傷了父皇和十三弟!”

這是太子的喊話聲,老六不知什麼時候溜了,他自然先把屎盆子扣過去。

太子他要做,孝子他也要當,當然老十三必須死,老六必須臭。

世人皆道皇帝聖明燭照,對大多數皇帝來說都是恭維,但朱鹹銘絕不身在此列。

“都給朕停下!”朱鹹銘聲如洪鐘。

皇帝始終是皇帝,統治着九州萬方,尤其如今大明四海皆定,皇帝在世人眼中近乎神明。

所有他這話一出,即便是造逆的亂賊們,都覺得心頭震動心感惶恐,總覺得悖逆將有災難發生。

這種惶恐的產生,不是因爲危及個人利益,這些人既然造反自然啥都不顧了,恐懼真就單純是因爲皇帝怒了。

不管怎麼說,大明傳承三百餘年,皇帝統御四海天威煌煌,已成了世人心中的思想鋼印。

皇帝生氣,自然會讓人生出害怕。

當然這種情況持續不太久,一衆逆賊在短暫惶恐後,又都神色陰鷙看向皇帝。

只不過,他們無甲且無破甲鈍器,此時已不敢貿然進攻,雙方處於對峙階段。

“老四,你倒是讓朕意外!”

皇帝突然冒出這句話,讓現場許多人都驚了,尤其是被“挾持”住的太子。

朱景洪也很意外,他也不知道老頭子如何看出的破綻,亦或者這位早就知道了。

若老子提前知道,我豈不也是個小丑?朱景洪心中叫苦。

可他稍微多想一下,就知道自己完全是想多了,老頭子還沒蠢到這種地步,會主動把局面搞得如此不可收拾。

“尋常武夫造逆也就罷了,你這文弱書生……也敢在朕的面前提刀弄杖,給我跪下!”

聽到這話,太子心中大爲震顫,被皇帝看破讓他很是侷促,甚至會覺得很羞恥。

羞恥的地方在於,這一切被皇帝看穿了。

但太子並不認命,而是打算再“負隅頑抗”一番。

“父皇,您喝醉了?兒子被挾持了啊!”朱景源面帶哭腔。

朱鹹銘當然沒有喝醉,只聽他徐徐說道:“老四……你什麼德性,朕是再清楚不過!”

“遭受如此大變,你卻毫無懼怕色,還能給老六扣帽子,真叫朕開了眼了了。”

朱鹹銘一直關注現場情況,太子的表現都被他看在眼中。

太子闇弱,乏謀少斷。

這樣的的人,在如此變局之中,還處變不驚就顯得太反常,這便是最大的疑點。

加之其他一些因素,皇帝懷疑太子就成了必然。

而在皇帝說出這句話後,太子本人的的辯解,反倒加深了他的嫌疑。

說到底,還是因爲太子被“挾持”後,他的所有表現都很反常,纔會被皇帝加重懷疑。

“你是太子,爲何要謀逆?”朱鹹銘冷冷問道,他已對太子很失望。

“父皇,兒子冤枉!”朱景源仍不認命。

嘆了口氣,朱鹹銘接着道:“想來你是遭人脅迫,此事於你無甚干係!”

朱鹹銘什麼都明白,此刻說這番話,爲的便是穩住太子,免得局面更加不可收拾。

可是,朱景源不可能背叛自己的人,所以他不能順着朱鹹銘的意思往下說,否則他當場就可能被弄死。

“爹,孩兒冤枉,這都是老六的陰謀……”

見老四執迷不悟,朱鹹銘仍沒有放棄,而是接着說道:“老四……你只要迷途知返,爹不會怪罪於你!”

皇家親情深厚,但白蓮教的人不是傻子,他們不可能充當耗材。

一旦太子順着皇帝的話說,白蓮教的人便會直接將他弄死。

所以在朱鹹銘話音落下後,朱景源肩膀上的刀子緊了幾分,於是情況從“演”脅迫變成真脅迫了。

脖子上的痛楚,讓朱景源大爲驚顫,此刻他已處於兩難境地。

如果跟皇帝認錯,他將被白蓮教格殺當場,而如果不認錯……他已被皇帝識破,嘴硬只會下場更慘。

“四哥,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跟爹說清楚,一切都可以挽回!”朱景洪滿是惋惜。

他的這番話,真的只是逢場作戲,真心實意幾乎等於零。

但在皇帝心中,則是另一方景象。

小兒子這是以德報怨,在知道老四造逆的情況下,還願意給他改過自新的的機會。

“老四……”

朱鹹銘還想再勸一句,卻被朱景源打斷:“爹……你既然都知道了,兒子也就不裝了!”

“我是嫡長子,且被冊立爲太子,皇位本就是我的……你爲何要扶持老六,然後又扶持十三弟?”

“兒子這太子做不安穩,都是因爲你偏愛老六,偏愛十三弟?”

這一刻,太子着實是放飛自我,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一股腦說了出來。

“爹,你既覺得兒子無能,就該廢了兒子太子之位,又何必要讓兒子待在這位置上難堪?”

“老四,你……你這是胡說!”皇帝仍然在勸,但自己語氣已然不堅定。

揮退了“挾持”自己的反賊,朱景源及接着問道:“爹,兒子很清醒,是不是胡說八道自己清楚!”

“爹……你自己說,你有沒有跟老六說過……‘太子多疾汝當勉勵之’這句話!”說到這裡,朱景源已帶有哭腔。

這句話,朱鹹銘豈止是說過,而是當着老六和老十三都說過。

廣寒殿是一處建築羣,參加宴會的宗室眷屬,以及負責娛樂的樂工等人,把剛纔的話全都聽了進去。

換言之,承認造逆的太子,如今算是徹底廢了。

再說太子朱景源,在心理防線崩潰後,他也徹底放飛自我了。

“爹,你既已全部的都知道了,孩兒也就不廢話了,只要你願意退位……兒子可以保證你的安全!”

聽到這句話,朱鹹銘氣得都笑了,太子比他預料中還要蠢,竟然認爲局面在自己掌控中。

“老四……”朱鹹銘還想挽回。

皇后過世不過兩月,事情就發展到這一步,朱鹹銘實在是無顏面對亡妻,所以纔想着不顧一切的挽回。

然而太子已經受夠了,此刻見老爹還是“執迷不悟”,於是冷冷道:“請陛下稱太子!”

這一刻,朱鹹銘終於死心了,短暫沉默之後,邊聽他開口道:“吾兒十三何在!”

被皇帝突然點名,朱景洪當即應道:“兒子在!”

“令你奉旨平叛,造逆者格殺勿論!”

“是!”

有了朱鹹銘這句話,朱景洪頓時化身爲殺神,提着刀就朝白蓮教衆人殺了去。

至於現場僅有的幾名侍衛,則是牢牢將皇帝護衛其中,可以讓朱景洪安心殺敵。

朱景洪的武藝,說是天下第一也不爲過,此刻衝向了太子陣營,當真稱得上是所向披靡。

太子所依仗的護衛,輕而易舉被朱景洪衝破,然後太子便被他解救下來,帶到了皇帝御座之前。

與此同時,陳雲泰率領手下衆人,重新奪取了廣寒門,校尉們涌入宮門後,進一步控制了局面。

“四哥,你跟爹認個錯,這件事就過去了!”

把老四帶到皇帝面前,朱景洪說出了這句話。

然而此時,朱景源卻是毫無畏懼,面帶笑容道:“老十三,成王敗寇,你別在這兒惺惺作態,我就是死也不認錯!”

聽到這些話,朱鹹銘更是受傷,但也是無可奈何。

“爹,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兒子絕不皺眉頭,好讓您看看……兒子有多孝順,到底配不配做您的兒子!”

朱景源的這番話,更是讓朱鹹銘心感刺痛,可形勢已經無法挽回。

220.第220章 妯娌們1352.第352章 我來擔着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第494章 釵黛秘語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370.第370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276.第276章 初見湘雲第152章 甄琴進宮第539章 連襟第94章 提攜第660章 臨危受命第622章 仲謀何能及吾兒第797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442.第442章 貌似老十三也不錯第83章 歇腳處第159章 都怪十三爺275.第275章 摔玉249.第249章 二龍相見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第818章 使臣哭廷第821章 編修宋子瑜第539章 連襟第682章 我可自取之第791章 朱雲笙的悲傷第678章 夕陽無限好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57章 判案第55章 太祖之怒第802章 王培安的質問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398.第398章 親迎279.第279章 腦補甄245.第245章 風險小收益高461.第461章 談成第28章 給你主持公道第533章 聯姻第492章 運籌帷幄朱景洪7.第7章 太子的憂愁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第493章 流言起第670章 賈雨村:攪吧攪吧!3.第3章 暴揍薛霸王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318.第318章 兩兄弟265.第265章 功成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470.第470章 十三吃了沒第632章 襄王府的馮管事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第717章 虛虛實實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第756章 儲位空懸第714章 十三走了第776章 辭拒弗獲第786章 消失的應俅446.第446章 陳雲泰的選擇第519章 陰差陽錯第488章 朕可沒他這麼勇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380.第380章 六哥永遠支持你第152章 甄琴進宮184.第184章 十三弟糊塗啊第644章 謎團第177章 全是關係戶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第735章 火燒起來了第689章 欲以十三爲嗣第672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741章 八月十五353.第353章 斷腿347.第347章 寶釵訓兄第28章 給你主持公道第732章 襄王歸京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345.第345章 金玉良緣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第541章 說好做一輩子姐妹272.第272章 柳湘蓮的智慧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恭順的漢城第656章 公主出嫁472.第472章 再見諾敏第166章 天上掉下個楊妹妹第51章 學子的要求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第512章 聖壽節第181章 朱雲笙的條件第526章 歸來仍是父子第776章 辭拒弗獲第687章 慶功宴第731章 皇帝親審23.第23章 好一個薛家第691章 穿龍袍的是爹
220.第220章 妯娌們1352.第352章 我來擔着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第494章 釵黛秘語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370.第370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276.第276章 初見湘雲第152章 甄琴進宮第539章 連襟第94章 提攜第660章 臨危受命第622章 仲謀何能及吾兒第797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442.第442章 貌似老十三也不錯第83章 歇腳處第159章 都怪十三爺275.第275章 摔玉249.第249章 二龍相見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第818章 使臣哭廷第821章 編修宋子瑜第539章 連襟第682章 我可自取之第791章 朱雲笙的悲傷第678章 夕陽無限好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57章 判案第55章 太祖之怒第802章 王培安的質問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398.第398章 親迎279.第279章 腦補甄245.第245章 風險小收益高461.第461章 談成第28章 給你主持公道第533章 聯姻第492章 運籌帷幄朱景洪7.第7章 太子的憂愁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第493章 流言起第670章 賈雨村:攪吧攪吧!3.第3章 暴揍薛霸王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318.第318章 兩兄弟265.第265章 功成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470.第470章 十三吃了沒第632章 襄王府的馮管事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第717章 虛虛實實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第756章 儲位空懸第714章 十三走了第776章 辭拒弗獲第786章 消失的應俅446.第446章 陳雲泰的選擇第519章 陰差陽錯第488章 朕可沒他這麼勇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380.第380章 六哥永遠支持你第152章 甄琴進宮184.第184章 十三弟糊塗啊第644章 謎團第177章 全是關係戶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第735章 火燒起來了第689章 欲以十三爲嗣第672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741章 八月十五353.第353章 斷腿347.第347章 寶釵訓兄第28章 給你主持公道第732章 襄王歸京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345.第345章 金玉良緣第542章 我也想要啊!第541章 說好做一輩子姐妹272.第272章 柳湘蓮的智慧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恭順的漢城第656章 公主出嫁472.第472章 再見諾敏第166章 天上掉下個楊妹妹第51章 學子的要求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第512章 聖壽節第181章 朱雲笙的條件第526章 歸來仍是父子第776章 辭拒弗獲第687章 慶功宴第731章 皇帝親審23.第23章 好一個薛家第691章 穿龍袍的是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