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遊幸清華園

北京農曆八月的天氣,已經有些涼意了。皇上說今年政務繁忙,沒能帶後宮去熱河避暑。

所以趁着天氣還沒完全涼下來,他要帶後宮諸人去京郊遊幸。

皇上的旨意隨即傳來,除了有孕的宜貴人不宜走動,佟貴妃掌管後宮還要照顧宜貴人的胎,也不隨駕去。

其餘諸位大小嬪妃都在隨駕的名單上,連禁足的定常在都在,只除了德嬪。

皇上給的理由是,佟貴妃辛苦,德嬪留下幫襯她管理後宮事宜。

德嬪聞得此消息面如死灰,她早前還抱着僥倖心理。如今皇上連遊幸都不帶上她,可見是厭棄她了。

合宮大小嬪妃都去了,佟貴妃和宜貴人都情有可原,只有她的理由莫名其妙。

什麼叫幫襯佟貴妃管理後宮?

從前人都在的時候,佟貴妃管理後宮也沒有需要人幫襯。現宮裡主子都去了大半,佟貴妃反而需要她幫了?

皇上給的這個理由,就像是一記耳光狠狠地打在她臉上。

除了妃嬪以外,皇上的四個阿哥一個公主也都跟去了,只有德嬪的七公主尚在襁褓沒有帶去。

王公大臣也都跟着皇上去了,各地的軍務都轉送到京郊新修的清華園裡。

永和宮裡正殿冷冷清清,陳文心的西配殿,卻忙亂地收拾着去清華園的東西。

她由得白露她們去忙亂,又遣小桌子去和小廚房孫太監說一聲,多多地做上些她愛吃的玫瑰圓子帶去。

孫太監是個非常優秀的大廚,不僅能把御膳模仿個差不離,做起各種點心來更是好吃。

他不光能做宮裡的點心,還能在陳文心的引導下做些比較特別的。

比如這個玫瑰圓子。

陳文心不知怎麼的,有一日就想吃紫薯圓。

她把孫太監叫來,憑着自己的記憶給他描述了一下,是用紫薯煮熟壓成泥,和糯米粉混在一起,然後搓成個小球可以保存好幾天的那種。

要吃的時候就取出來一煮熟,倒上點牛奶,撒上紅豆葡萄乾什麼的。

孫太監問她:“紫薯是個什麼東西?”

她:“……”

雖然不知道紫薯是什麼,但根據陳文心的描述,他已經有些明白了她要的是什麼東西。

用番薯代替陳文心說的紫薯,孫太監成功地做出了番薯圓。覺得口味單一了些,他又弄來其他甜味的東西,做出了芋頭圓,葡萄圓,牛奶圓,玫瑰圓……

煮出來後給陳文心一嘗,反而是芋頭圓和玫瑰圓最合她胃口。

皇上說,到了清華園是可以去打獵的。京郊不僅有林子,還有草原。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

在這樣美妙的環境裡……

烤一隻羊,該多香啊。

三日之後,御駕浩浩蕩蕩地出了紫禁城,向西行往京郊而去。

一路上所經過的街道,都用明黃色的帷布遮擋起來。好奇的百姓在侍衛的阻攔下不敢造次,只在下跪行禮時偷偷看一眼。

我的乖乖,皇上的御轎大得跟個房子似的!

皇上的明黃色御轎在前,後面緊跟的是後宮一衆嬪妃和皇子公主。

太皇太后因年邁而不出宮門已有許多年了,起先幾年皇上還要勸太皇太后去散散心。

後來連皇上都覺得,太皇太后確實老邁到不宜走動了。每年再有出宮避暑、狩獵之時,他便只稟報出行之事,不再請太皇太后同遊了。

陳文心的轎子緊跟在榮嬪之後,轎中卻只有貼身服侍的白露和白霜,大眼瞪小眼。

而陳文心自己,正舒舒服服地半臥在皇上的膝上。皇上在寬敞的御轎之中翻閱書籍,陳文心則剝着葡萄,十個裡有八個喂進了自己嘴裡。

在陳文心又一次要往自己嘴裡送葡萄時,皇上不滿地瞧了她一眼。

陳文心沾着葡萄汁水的手就湊上來,皇上忙把自己的書移開,生怕陳文心把葡萄汁兒滴上去。

她不好意思地縮回手,還是把剝了皮兒的葡萄送進自己口中。

皇上的嘴湊了上來。局勢膠着不下,雙方交戰如火如荼。

她輸了。

陳文心嘟着小嘴不滿地瞧着皇上,直到皇上擦了手,親自給她剝了葡萄才罷。

“啊——”她誇張地張着嘴。

“餵我!”

隊伍從紫禁城出發,行了一個時辰纔到京郊清華園。

下車的時候,皇上得意地對陳文心道:“這御駕隊伍羅嗦,後頭跟着那麼些車啊轎啊的。要是朕自己個兒騎馬來,半個時辰足以!”

陳文心越發覺得,皇上其實還是很愛得瑟的。

一衆妃嬪和皇子公主先下了轎,在御轎之外迎候皇上。

王公大臣則在園門外頭候着,只有皇上親信的部分大臣,被賜予清華園周邊小園的住處。

其餘的臣子是白天要在清華園外頭伺候,晚上再回到京城的家中。

這樣奔波勞碌着實是慘,但更慘的,是壓根沒機會來伺候的那些人。

“皇上下次帶臣妾騎馬,我自己不會騎……”

她說着,自掀開轎簾,李德全在外面端着手接着。她扶住李德全的手,下了御轎。

衆人只見皇上的轎簾內,伸出一隻光潔如玉的手,待那人探身出來——

一身淺淺素色的衣裙,卻華彩奕奕,原來是陳常在。

她今兒穿的是一身上下分離的旗裝,用的是皇上賞的天蠶絲。

天蠶絲的料子異常珍貴,織出來就帶着潤澤的銀光。染了顏色反而破壞了光澤,所以陳文心只保留原色,繡上些豔色的百花紋樣。

這料子連佟貴妃等人都沒得,除了陳文心,也就是宜貴人得了。

宜貴人命人染了鮮豔的水紅色,衆人看了也不覺得和普通蠶絲有何區別。

待見了陳文心這一件,才知道天差地別。

幸好今兒宜貴人不在這,否則氣得胎像不穩都是有可能的。

同樣的料子,她穿就顯得普通,陳文心穿起來卻光彩熠熠。

她是最不能忍受別人比她耀眼的人,何況是位分還低於她的常在。

有好事者心思乍起,想着回了宮定要把這個風聲傳給宜貴人。

陳文心下了轎,在邊上迎候皇上。皇上下車後拉了拉她的袖子,她就一路跟在皇上身邊進去。

原來這清華園是明朝外戚李氏留下的一個園子,在明朝滅亡以後荒廢了許久。不知何時戶部想起來了這個園子,呈上了佈局圖。

皇上一看,深贊這園子好。便下令整修一番,還把附近的幾個小園子也整修了起來。

陳文心想,這會不會就是後來的暢春園、圓明園的一部分?

她隱約記得,自己前世去北京旅遊時,圓明園的舊址就是在這個方向。

衆人穿過庭院,進了高大巍峨的正殿。

正殿自然是留給皇上聽政之用,嬪妃們所居之處還在第二道門之後。

皇上命惠妃帶着五公主住了春暉堂,榮嬪帶着衛答應住在春永殿。章常在和定常在住在瑞景軒,陳文心則住了離衆人稍遠的觀瀾榭。

大皇子跟二皇子住在湖邊上的承露軒,三皇子四皇子住在討源書屋。

觀瀾榭也在湖邊上,正好和皇子們的住所隔湖相對。

這回出門,據皇上的意思,少則住一個月,多則可能就在這待到過年了。所以陳文心幾乎把自己的家當都帶來了,五個奴才也都帶了出來。

皇上問她,不需要留個人看屋子嗎?

陳文心豪邁一笑,值錢的東西我都搬出來了哈哈哈……

皇上覺得這丫頭神經真是粗的可以,不過她身邊伺候的人也確實太少了。所以悄悄讓李德全派人盯着陳文心的屋子,以防有人搗鬼。

陳文心進了觀瀾榭,只見一座古樸的二層木樓立在湖邊,四周圍繞着整套的單層實木建築。

有趣的是,所有屋子外頭都有一個帶頂蓋的走廊,上頭垂着裝飾的茅草。

陳文心跑上二樓,發現連二樓外頭都有!

這不就是現代的陽臺嗎?原來康熙朝就有了,還能做得這麼漂亮!

她趴在護欄邊兒上向下眺望,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當真是美如畫卷。

遠山如黛,湖水清清,素色衣裳的少女美如謫仙,欣賞着如斯美景。

——卻不知道有人,在身後欣賞她。

皇上站在二樓的拐角處,看着她興奮的模樣,嘴角含笑。

冷不防,她被人從身後抱住。轉頭一看,原來是皇上。

“喜歡觀瀾榭嗎?”皇上問。

“喜歡呀,這裡景緻正好。”

“也只有你覺得好。”

皇上的聲音低柔,他稍稍曲着自己的身子,把下頜靠在陳文心肩上,感受到一種寧靜的美好。

他那句話漏了兩個字。

也只有你……和朕,覺得好。

約莫一二年前,他看過清華園的佈局圖之後,就很喜歡這方小湖邊上的建築,尤其是觀瀾榭。

這裡既清幽,又有雅趣,景緻動人,雖樸不拙。

當時榮嬪在他身邊伺候,他隨口一問:“喜歡觀瀾榭嗎?”

榮嬪湊上來細看,道:“這處偏僻又窄小,離正殿也遠得很,臣妾不喜歡。”

她喜歡的是堂皇富麗,更親近皇上的地方。

不是親近皇上這個人,而是他所象徵的權力。

何止是榮嬪呢,宮裡哪個女人不是這樣。

只有一個陳文心,彌足珍貴。

陳文心隱約明白皇上的意思,卻又有些不明白,她還來不及問,皇上牽着她就下樓了。

“還有一處好地方你沒瞧見呢!”

皇上又開啓了愛得瑟模式。

原來小樓之後,有一小片湖灘。因爲湖灘土質稀軟,無法建築,園子原先建築時就留在那邊不管。

皇上看見了這一小片湖灘突發奇想,貼着樓建了一處吊腳水榭。

在湖灘淤泥中深深地釘下木樁,再在這些密集的木樁子之上構建地基,一處幾乎貼在水面上的水榭就建成了。

湖水漫上來的時候,人在水榭邊觸手就是湖水,就彷彿在湖中似的。

陳文心果然喜歡得不得了,又張羅着要在這四處透風的水榭上,掛上各種顏色的紗簾。

初秋的微風輕輕一吹,輕紗亂舞,更是好看。

想了想又道:“只是掛不了幾天,眼瞅着天氣要涼了,那時這裡就太冷了。”

“那又何妨。”

皇上道:“只需在四周密密地掛上棉簾子,再把這地臺也用棉花隔上一層,裡頭薰上爐子,保管比外頭還暖和。”

“皇上想的真周到!”陳文心毫不吝惜地讚美他。

皇上果然得意地笑起來,點點她的額心。

“小馬屁精。”

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哥爭寵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議太子第三百五十章 母子爭執第三百五十章 母子爭執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婦隨第二百五十六章 劫富濟貧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婦隨第三百二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養母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好榮嬪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哥爭寵第二百八十七章 賀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溫宜公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遊園第一百八十章 聯句第三百五十六章 所謂姊妹情深第二百三十七章 斥責惠妃第三十六章 冷戰第四十七章 整修宮殿第五十五章 轉移注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萌娃笑鬧第三百零五章 聚宴第四章 永和宮第一百五十四章 患難見情第八章 攆轎第二百零五章 嗑瓜羣衆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概不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迷惘第二百八十四章 王妃入宮第二百二十一章  溫宜公主第三百七十一章 主持朝政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三百章 主持喪儀第二百五十七章 五公主第三百零九章 知音之言第二百九十六章 篝火夜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雞兔同籠第二百零一章 重歸於好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七十四章 掛燈第一百六十一章 真病假病第一百三十章 回京第二十三章 宜貴人有孕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二章 侍寢第二百二十四章 搶兒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賞賜鮮果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樓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一百八十章 聯句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拳打倒第一百四十七章 抗旨不尊第四十五章 動物第一百八十五章 賞賜鮮果第二百五十二章 勢微第三百一十三章 誤解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上病倒第三百零五章 聚宴第二百四十三章 證據第三十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一章  溫宜公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妄圖儲位第一百三十九章 比試算學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九十二章 傷口第二百九十五章  草原狩獵第三百一十五章 鬧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難產第二百一十七章 恭親王鬧氣第三百二十一章 秘密懿旨第一百二十六章 證明清白第二百八十九章  賞菊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迎回第一百八十一章 懲戒第九十八章 查辦第三百七十四章 司馬昭之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恭親王府第二十章 談話第六十五章 萬壽節席位第三百一十章 夜來私語第五十章 翊坤宮第二百八十八章 哄騙佟貴妃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婦隨第二百三十七章 斥責惠妃第二百九十六章 篝火夜宴第七十四章 掛燈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第二十章 談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青梅微澀第一百二十四章 柳嵐招供第一百三十九章 比試算學第三百五十七章 中秋家宴第二百一十章 初掌大事第二百六十章 捐銀紛紛第一百六十四章 燈火依舊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上的處置第二百零六章 廢妃博爾濟吉特氏第一百七十章 風光離宮(2)第二百零三章 再見海宏
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哥爭寵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議太子第三百五十章 母子爭執第三百五十章 母子爭執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婦隨第二百五十六章 劫富濟貧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婦隨第三百二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養母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好榮嬪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哥爭寵第二百八十七章 賀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溫宜公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遊園第一百八十章 聯句第三百五十六章 所謂姊妹情深第二百三十七章 斥責惠妃第三十六章 冷戰第四十七章 整修宮殿第五十五章 轉移注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萌娃笑鬧第三百零五章 聚宴第四章 永和宮第一百五十四章 患難見情第八章 攆轎第二百零五章 嗑瓜羣衆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概不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迷惘第二百八十四章 王妃入宮第二百二十一章  溫宜公主第三百七十一章 主持朝政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三百章 主持喪儀第二百五十七章 五公主第三百零九章 知音之言第二百九十六章 篝火夜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雞兔同籠第二百零一章 重歸於好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七十四章 掛燈第一百六十一章 真病假病第一百三十章 回京第二十三章 宜貴人有孕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二章 侍寢第二百二十四章 搶兒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賞賜鮮果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樓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一百八十章 聯句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拳打倒第一百四十七章 抗旨不尊第四十五章 動物第一百八十五章 賞賜鮮果第二百五十二章 勢微第三百一十三章 誤解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上病倒第三百零五章 聚宴第二百四十三章 證據第三十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一章  溫宜公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妄圖儲位第一百三十九章 比試算學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九十二章 傷口第二百九十五章  草原狩獵第三百一十五章 鬧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難產第二百一十七章 恭親王鬧氣第三百二十一章 秘密懿旨第一百二十六章 證明清白第二百八十九章  賞菊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迎回第一百八十一章 懲戒第九十八章 查辦第三百七十四章 司馬昭之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恭親王府第二十章 談話第六十五章 萬壽節席位第三百一十章 夜來私語第五十章 翊坤宮第二百八十八章 哄騙佟貴妃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婦隨第二百三十七章 斥責惠妃第二百九十六章 篝火夜宴第七十四章 掛燈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第二十章 談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青梅微澀第一百二十四章 柳嵐招供第一百三十九章 比試算學第三百五十七章 中秋家宴第二百一十章 初掌大事第二百六十章 捐銀紛紛第一百六十四章 燈火依舊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上的處置第二百零六章 廢妃博爾濟吉特氏第一百七十章 風光離宮(2)第二百零三章 再見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