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恭親王鬧氣

“好!”

皇上拊掌大讚,叫衆人一頭霧水。

陳文心也笑着站起身來,“恭喜皇上。”

不知情者哪裡知道,皇上就是要讓科爾沁先行開戰的。

陳文義做到了這一點,就完成了皇上交託的一半任務。

“都下去吧。”

兩個傳遞軍情的士兵都下去了,翊坤宮的宮人也都退下了。

皇上拆開了陳文義的書信,看後喜道:“好個蘭襄!想不到他年紀輕輕,就深諳兵不厭詐之道。”

“他先是暗中指使周邊各部售賣糧草給科爾沁,讓達忓爾王爺以爲糧草無憂,他就有恃無恐了。其後他又帶領士兵們飲酒作樂,叫人以爲他掉以輕心,是個只知玩樂的紈絝子弟。”

陳文心草草看了一遍那信,接道:“這裡頭也有玄燁的智謀,你先時讓科爾沁的暗探告訴達忓爾王爺,二哥是個大臣之子。仗着有個好妹妹當娘娘,才能擔任主將。”

這種先入爲主的印象,讓達忓爾王爺看不起陳文義,認爲他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二世祖。

陳文義再來個飲酒作樂的假象,他的心就浮動了。

原先不敢打大清的軍隊,現在一看主將這麼沒用,那還說什麼?

打!

等他們真的打進陳文義的軍中,才發現那些酒罈子裡不過裝的是清水罷了。

得知中計的科爾沁人想退兵,已經來不及了,被陳文義來了個甕中捉鱉。

“科爾沁首戰就告敗,軍心渙散。何況他們出兵不義,竟然偷襲皇上派去斥責達忓爾王爺的軍隊。想來,這一戰不用多久就能結束了。”

陳文心這樣說着,心裡期盼她二哥能早些回來。

皇上笑着點點頭,“是啊。看來很快就能傳回捷報了。”

這原就不是一場戰爭,而是達忓爾王爺偷襲清軍,不義之戰,必將自取滅亡。

這將是後世史書上的說辭。

陳文心卻有疑惑,“爲何軍中會傳出兩份軍報呢,分明是前後腳的事情,怎麼不一起通報?”

皇上便知她會問這個,方纔那兩個傳報的兵士一看就不是一撥的。

他耐心地解釋了一番,“按大清的兵制,每一個主將帶兵,都需要有一個監軍挾制,以防主將有何不測行爲。”

所謂的不測行爲,小到主將謊報戰功,大到帶兵謀反,都有可能。

陳文心一點就通,“哦,所以先來是那個士兵,是監軍派來告狀的?”

既然監軍在軍中,稍稍用心就該知道,陳文義這只是在設計,並非當真。

可他派來的人只說陳文義的罪狀,分明是想誤導皇上,讓皇上以爲陳文義真的如此荒唐。

真是其心可誅。

“玄燁,這監軍是何人?他豈可如此胡言亂語誣陷我二哥?若非後來的軍報傳來,豈不是真被他矇蔽了?”

皇上面露爲難之色,“是朕的五弟,恭親王常寧。”

皇上一向是極爲看重手足之情的,他僅有這麼兩個兄弟存世,待他們格外恩典。

只看去歲裕親王福全的王妃駕薨,皇上加恩的儀典有多麼奢華,便可見一斑。

陳文心也沉默了,是誰誣陷她二哥不好,偏是恭親王。

她雖然心中不忿,也只能看在皇上的面子上假裝不在意。

“既然皇上的弟弟,堂堂恭親王,那就當臣妾沒說過吧。”

她說話的時候不自覺用了敬語,皇上眉頭一皺,“這裡又沒有外人,怎麼又這樣陰陽怪氣地說話?”

陳文心忽然大笑,“陰陽怪氣?照玄燁這麼說,滿宮裡嬪妃豈不都是陰陽怪氣?”

哪個嬪妃不稱他爲皇上,不自稱臣妾或者嬪妾呢?

皇上一敲她的額頭,“旁人朕纔不理,念念這樣說話,就是陰陽怪氣。”

“朕實話和你說罷,不是朕的弟弟動不得。恭親王也未必安心要給蘭襄使絆子,他一個親王,真的想栽贓陷害,不會把事情做得這麼粗糙。”

他嘆了一口氣,“他只是對朕心有不滿,鬧鬧脾氣罷了。”

這也奇了,皇上待這兩位手足兄弟一向好,恭親王爲何對皇上心有不滿。

陳文心仔細想了想,試探道:“難道,是因爲皇上要收格格爲養女的事情?”

前些時日皇上倒是提過,說要收裕親王府的大格格爲養女,等年後晉封章常在和衛答應之後就行宗廟大禮。

在大清朝,說到皇上收養皇族女子爲養女,目的何在是衆人皆知的。

還不就是送去蒙古和親麼。

皇上年紀尚輕,公主夭折了一多半,就活下來了一個五公主。

五公主今年才十二歲,還不到出嫁的年紀。

皇上要預備着這回換任科爾沁達忓爾王爺,給新任的王爺送去大清的公主和親,鞏固兩邦聯姻。

這個人選,自然就是裕親王正當妙齡的大格格了。

皇上已經擬定封大格格爲和碩溫宜公主,接入慈寧宮在太皇太后膝下伺候。

待科爾沁戰事一完,便可送去和親。

只是這幾年裡,皇上不能沒有其他人選送去蒙古各部和親,所以皇上也在考慮收養恭親王的格格之事。

恭親王大約就是爲此,對皇上不滿吧?

這樣想來,陳文心也釋然了,“恭親王骨肉親情,捨不得自己的女兒去蒙古和親,所以和玄燁使性子。是嗎?”

皇上點點頭,“恭親王家裡有兩個適齡的格格,一下子得知她們都要去和親,他心裡難受。他難受,朕就不難受了嗎?”

“朕膝下的公主要是都能養活,也不必去煩他恭親王!”

皇上也有些怒氣,“朕自己的五公主將來也是要送去蒙古和親的。怎麼,朕的公主能去,他恭親王的格格比朕的公主還尊貴?”

滿蒙聯姻是勢在必行的,皇上爲了政權穩固,拒絕蒙古女子爲後。

若是連大清的公主都不送去給蒙古,那滿蒙就徹底斷了聯姻了。

蒙古騎兵驍勇,無論距離滿人的老家盛京,還是京城,距離都很近。

臥榻之側,只能交好,不可交惡。

否則,豈非寢食難安?

就連西蒙古那一邊,諸如準格爾部的不臣,都讓皇上難以鬆懈。更何況是近處蒙古東南部的這些部族?

“好了好了,玄燁。消消氣。”

陳文心安慰着皇上,想着送公主去蒙古和親這事是沒有解決的餘地的。

除非皇上像前幾代先王一樣,娶蒙古女子爲後。

這對大清的國政干擾更大,甚至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繼承人。

皇上日後,也是要將自己親生的公主源源不斷地送往蒙古的。

她輕嘆了一口氣,拍着皇上的手,“與恭親王相比,裕親王可真叫人敬佩啊。”

他的大格格最先入宮,卻不曾聽聞他有什麼抱怨不滿。

皇上提到裕親王,臉色緩和了許多,“裕親王是朕的兄長,無論品德還是才幹,都堪當表率。他對朕的行爲一向是很支持的,這也是朕偏信他超過恭親王的原因。”

“所以啊。”

皇上衝她一挑眉,“派恭親王去監軍,只是不想他在京中給朕使壞罷了。朕瞭解蘭襄,無論恭親王說什麼壞話,朕都不會信。”

皇上說的好聽是讓恭親王監軍,實則只是找個差事把他遠遠打發了而已。

陳文心對恭親王此人並不瞭解。

先帝年紀輕輕就駕崩了,留下的子嗣並不算多。

除了皇上以外,現下就剩了這兩位。

他們可謂是大清的鐵帽子親王了。

地位雖高,並無實權。

皇上吸取了前幾代大清皇帝的教訓,沒有給親王授以實權,只是加以虛銜罷了。

比如裕親王領着一個監管刑部、吏部的職責,恭親王領着一個監管戶部、工部的職責。

都是虛的。

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反而是替皇上籠絡這些皇親國戚,做人情上的交際。

誰叫他們是愛新覺羅家中,除了皇上以外地位最尊的人呢。

裕親王一向勤勤懇懇替皇上辦事,這個恭親王就顯得桀驁不馴許多。

“對了。”

皇上忽然道:“朕先前原打算把和碩溫宜公主,送去太皇太后的慈寧宮。誰知皇祖母她老人家不忍見她被送去蒙古和親那一日。朕想了想,不如就送去惠妃的長春宮和五公主作伴。”

五公主年僅十二,還未備着和親,所以連封號都沒有。

陳文心道:“這樣也好,和碩溫宜公主定然是知道自己要去和親的,讓她給五公主先做做心理準備,也好。”

五公主過兩年長成了,是必然要去和親的。

一個庶妃所出的女兒,若非皇上的公主都夭折了只剩她一個,這滿宮裡誰能想得起她呢?

大清朝的公主原就命途坎坷,再沒個好額娘好母族,只能孤零零地去和親了。

“至於恭親王家那兩個格格,等日後送進宮來就由你照管吧。”

什麼?

陳文心瞪大了眼,她爲什麼要去照顧兩個跟自己差不多大的侄女兒啊……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失蹤第二百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八章 發怒第三百零六章 準格爾使臣第九十六章 打砸第一百九十五章 二奪鳳印第一百三十三章 贈禮於阿哥第二百九十八章 太皇太后病危第三百六十章 回去吧第二百一十章 初掌大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墮胎藥第一百四十四章 彎亦有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聚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賞賜鮮果第四十六章 擇宮第二十四章 歉疚第三百六十二章 專找洋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下毒第十七章 陳希亥的日常第二百二十二章  斷袖之癖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六十六章 壽宴(1)第四十三章 皇上駕到第二十五章 習字第六十三章 議親第一百三十一章 聖駕入宮第二百零二章 腦子有坑第三百章 主持喪儀第一百六十一章 真病假病第一百零三章 救人第五章 改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一百八十章 聯句第二百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三百六十七章 金雞納霜第十二章 吃個痛快第三百六十二章 專找洋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燈火依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外使入京第二百五十八章 羣芳聚宴第二百零六章 廢妃博爾濟吉特氏第九十一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好了還是沒好?第二百六十三章 換防第三百四十六章 錯誤第一百五十一章 推罪於家第九十章 夜宿驛站第四十八章 胖子第三章 遷宮升級第二百七十一章 定氏母家第三章 遷宮升級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六十一章 花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當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好了還是沒好?第一百四十四章 彎亦有道第八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六十章 捐銀紛紛第三百九十一章 誅你第二百七十一章 定氏母家第六十六章 壽宴(1)第八十九章 永清縣第三百零六章 準格爾使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劫富濟貧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哥爭寵第三百五十六章 所謂姊妹情深第一百五十八章 母子不同席第三百七十一章 主持朝政第三百四十二章 線索第十六章 施恩陳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炮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二十七章 內鬼(2)第三百五十章 母子爭執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四十八章 胖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族第一百七十五章 觀星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臨永壽宮第一百六十九章 風光離宮(1)第二百二十八章 妄圖儲位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第三百三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十四章 吃貨聯盟盟友(1)第二百九十六章 篝火夜宴第三百七十五章 納蘭明珠的私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中秋家宴第八章 攆轎第三百七十一章 主持朝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第七十八章 守歲第三百七十章 主持朝政第三百章 主持喪儀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上很雞賊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婦隨第九章 御膳第八十九章 永清縣第三百七十四章 司馬昭之心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失蹤第二百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八章 發怒第三百零六章 準格爾使臣第九十六章 打砸第一百九十五章 二奪鳳印第一百三十三章 贈禮於阿哥第二百九十八章 太皇太后病危第三百六十章 回去吧第二百一十章 初掌大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墮胎藥第一百四十四章 彎亦有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聚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賞賜鮮果第四十六章 擇宮第二十四章 歉疚第三百六十二章 專找洋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下毒第十七章 陳希亥的日常第二百二十二章  斷袖之癖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六十六章 壽宴(1)第四十三章 皇上駕到第二十五章 習字第六十三章 議親第一百三十一章 聖駕入宮第二百零二章 腦子有坑第三百章 主持喪儀第一百六十一章 真病假病第一百零三章 救人第五章 改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一百八十章 聯句第二百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三百六十七章 金雞納霜第十二章 吃個痛快第三百六十二章 專找洋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燈火依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外使入京第二百五十八章 羣芳聚宴第二百零六章 廢妃博爾濟吉特氏第九十一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好了還是沒好?第二百六十三章 換防第三百四十六章 錯誤第一百五十一章 推罪於家第九十章 夜宿驛站第四十八章 胖子第三章 遷宮升級第二百七十一章 定氏母家第三章 遷宮升級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六十一章 花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當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好了還是沒好?第一百四十四章 彎亦有道第八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六十章 捐銀紛紛第三百九十一章 誅你第二百七十一章 定氏母家第六十六章 壽宴(1)第八十九章 永清縣第三百零六章 準格爾使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劫富濟貧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哥爭寵第三百五十六章 所謂姊妹情深第一百五十八章 母子不同席第三百七十一章 主持朝政第三百四十二章 線索第十六章 施恩陳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炮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二十七章 內鬼(2)第三百五十章 母子爭執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四十八章 胖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族第一百七十五章 觀星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臨永壽宮第一百六十九章 風光離宮(1)第二百二十八章 妄圖儲位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第三百三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十四章 吃貨聯盟盟友(1)第二百九十六章 篝火夜宴第三百七十五章 納蘭明珠的私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中秋家宴第八章 攆轎第三百七十一章 主持朝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第七十八章 守歲第三百七十章 主持朝政第三百章 主持喪儀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上很雞賊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唱婦隨第九章 御膳第八十九章 永清縣第三百七十四章 司馬昭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