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

沿着池塘再往下走,只見一帶粉垣,數楹修舍。

再走進方見有千百竿翠竹掩映,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陳文義道:“這便是聽雨閣了。”

她進門的時候聽陳文義說過,這聽雨閣是在園中經過挑選之後,特特安排給她起居之用的院落。

就連陳希亥都說,這聽雨閣着實有趣。

陳文心倒覺着眼前的景象有些熟悉,彷彿在哪裡見過似的。

她一路走着,一路觀賞。

只見進門便是曲折遊廊,遊廊的頂上繪着各色寫意圖畫,有趙飛燕掌上起舞,還有李白醉臥酒家。

每一幅都配着詩句,趙飛燕那幅配的是“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李白那副配的則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每一幅都詩意盎然,一幅幅連着下去,是一個個精美的歷史故事。

陳文心一直仰着頭朝上頭看,陳文仁等人也配着她仰頭看,邊看邊評論畫作和詩句。

陳希亥走在後頭,忍不住咳嗽了一聲:“好生走路,仔細摔着。”

他這一開口,無論是陳文禮和陳文信,還是陳文仁、陳文義、陳文心和曾氏,都齊刷刷地低下了頭。

白露在陳文心身邊攙扶着,不禁咋舌。

陳家這位家主陳大人,話雖不多,一開口還是很有威信的。

陳文心低下頭和陳文義交換了一個眼神,曾氏則和陳文仁交換了一個眼神。

四人竊笑着,才見階下石子漫成雨路……

原是到了石子路了,怪不得陳希亥提醒他們要低頭看路。

只見地上的石子皆是六棱卵石,色彩各異,煞是好看。

走過石子路便見着一個圓拱形穿花門,門上一個小小的竹製匾額,寫着聽雨閣。

“原來這聽雨閣藏在重重翠竹之間,果然清幽,又涼爽。”

她忽然想到了,自己爲什麼會覺得眼前的景象有些熟悉。

這簡直和曹公筆下的瀟湘館,有異曲同工之妙處。

曾氏笑道:“姑奶奶進去就知道了,真正涼爽的還不在這裡。”

走過園中的大株梨花和闊葉芭蕉等,便聽得水聲嘩嘩作響。

陳文心不禁詫異,“這是什麼動靜?倒像是下雨的聲音。”

此刻晴空萬里,怎麼會有下雨之聲呢?

大清朝又沒有水龍頭,否則她必定以爲這是誰沒有關好水龍頭。

陳文義在前撥開一片巨大的芭蕉葉,道:“是這兒在下雨。”

眼前的一幕令陳文心愣在當場,一併連白露等四個丫頭,都驚詫不已。

只見這院中還有一處水池,池中有一個不大的石亭,飛檐高高翹起。

石亭的頂部有水流泄出,從中心自亭檐順流而下,如下雨狀。

這一幕完全不符合常理,陳文心愣了好一會兒才試探道:“這是……自雨亭?”

她曾經在野史書籍上看到過,唐朝起便有這東西。

把亭子周圍的水源設法汲到亭子頂部,然後再沿着亭檐流下,就像亭子自己在下雨似的。

所以名爲自雨亭。

這東西放到她前世來說,叫做噴泉。

放在大清朝,那可是件解暑的稀罕物,她還是頭一回見。

沒想到,念心園裡就有這麼一座。

怪不得陳希亥說,這聽雨閣着實有趣。

她忽然想明白了,這院落爲何要叫聽雨閣,原來聽的是自雨亭的雨聲啊。

“正是,念念到了夏日最怕熱,這園子裡怕是一時冰山供應不及,還有自雨亭可納涼。”

陳文義解釋道:“蘇州那個獅子園裡,可沒有這個。”

這園子說是按着蘇州的獅子園來修建,實際上比獅子園更要精巧許多。

單說這自雨亭,修建之時就費了多少能工巧匠來築造。

自雨亭之上有竹製引水管道,引的是後山的山泉。

這山泉水流到自雨亭下頭的池塘中,再通過引水管道汲到亭子頂部。

而後水澆於亭檐上,清涼山泉從亭子四周傾斜下來,映着千百竿翠竹,越發清涼。

陳文心果然十分喜歡,忙道:“不如移步亭中瞧瞧。”

亭子爲了自雨的效果,是修築在池塘中心的。

只有一條大塊青石鋪成的小路通向亭子中,這一小塊地方是沒有雨簾的。

亭中列有石凳石桌,亭外有水流彎曲,環帶左右,涼爽無比。

衆人在亭中隨意落座,陳文心道:“這樣絕妙之處,若不舉行一場曲水流觴的盛會,當真辜負美景。”

陳文禮唸了一段時間的書,也積極道:“三姐若是有意,也帶上文禮一個。”

陳文信最小,也不甘落後,“我也來我也來!”

陳文義挑眉,“四弟要來,只能抄詩,不能作詩了。”

先前陳希亥考察陳文禮和陳文信的功課,命他們作詩。規定時間做不出來的,就要罰抄。

陳文信才九歲,功課之上自然差些,每每就被陳希亥要求罰抄。

讓他抄寫的都是唐宋名家的古詩,什麼李白杜甫的,反而讓他把唐詩宋詞都背熟了。

現下陳文義拿這個來諷刺他,陳文信撒嬌地抱住他的大腿,“二哥最壞了,老是欺負我!”

這分明是看陳希亥夫婦都在,藉機告狀來了。

鄭氏嗔道:“如今都上學了,還這樣撒嬌,娘也替你怪臊的。”

叫告狀沒用,陳文信扁了扁嘴。

陳文心忙彎下身去摟住他,“五弟不怕,有姐姐在,不叫二哥欺負你。”

陳文信笑着拍手歡呼,“我知道,二哥最怕三姐了,哈哈哈。”

他是童言無忌,亭中諸人聽了這話,都笑了起來。

要說起來,陳文義從前連陳希亥都敢頂撞,也就是面對陳文心的時候,言聽計從。

陳文義勾脣一笑,拎起他的後脖子衣領,作勢要把他丟到亭子外頭。

他作出惡狠狠的模樣,“就你知道的多。”

陳文信笑呵呵地伸出手來,用小小的手掌接着亭上流下的山泉水,手舞足蹈。

“我纔不怕,三姐姐在這呢。”

三姐姐可厲害了,在阿哥所裡就連阿哥們都對她言聽計從。

其他授課的師傅說起三姐姐來,也是客客氣氣的。

從前他和陳文禮剛到阿哥所的時候,還常常被那個淘氣的二阿哥捉弄。

總是時不時給他們的硯臺里加點水,或是毛筆拔掉幾根毛之類的。

後來三姐姐來給他們上算學課,上完課後特特來和他們兩說了好一會子話,才離開阿哥所。

二阿哥就來和他們打聽。

“你們和勤額娘是什麼關係,她爲什麼和你們說話?”

阿哥們的侍讀多了去了,獨獨和他們兩個說話,肯定是有原因的。

陳文禮告訴二阿哥,勤嬪娘娘是他們倆嫡親的姐姐。

那以後二阿哥待他們兩就格外地好,不但不捉弄他們了,還時不時來和他們說話。

他給四阿哥送些點心吃的時候,也會順帶給他們兄弟兩一份。

陳文心笑着拍板,“那便這樣定了,過幾日我親自下帖子邀請各位,咱們也附庸風雅一回。”

她朝向陳希亥道:“父親也必定要來,替咱們幾個斧正斧正。”

孩子們聚會,他一個長輩參合什麼勁?

陳希亥原是該拒絕的,想着陳文心難得回一趟家,何必掃她的興?

鄭氏也一臉期待地看着他,他便點點頭。

陳文心又轉向曾氏,“大嫂嫂可也一定要來,不可推辭。我可聽母親說了,嫂嫂原先在閨中,也是錦繡才女。”

曾氏含羞,“才女我是不敢當,姑奶奶都這樣說了,卻之不恭。”

她原也是個極其端莊穩重的人,只是進了陳家以後,見着陳家人如此和睦,也被他們影響得會說些玩笑話了。

據她想來,一家人和睦說笑,總比表面上互相敬重,暗地裡互相有怨懟不滿好得多。

陳文仁和鄭氏也常常鼓勵她,在家中不必拘謹,陳家沒有那麼多的規矩。

她起先原以爲只是客氣,後來陪着鄭氏進宮一趟,見着陳文心就明白了。

她是高高在上的寵妃,對她這個出身平凡的嫂嫂也恭恭敬敬的,笑得親親熱熱的。

陳家這樣一團和氣的家風,讓她高興還來不及。

先前幾次回門,她家中父母長輩也說她,面色比從前紅潤了許多,性子還活潑了。

她父親還十分欣慰,說他果然沒有看錯陳家這門親事。

這就是陳文心說她,比從前更加風采動人了的原因罷?

日子過得輕鬆愉快,自然面色就紅潤光澤了。

白露見自家主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模樣,小聲提醒道:“主子,該到喝藥的時辰了。不如請諸位大人和夫人,同到屋裡說話罷?”

她從宮中出來,儀杖折騰了一番,又在園子裡遊幸了一番,想必是累了。

經白露這一說,衆人似乎才意識到,陳文心身上還帶着病。

鄭氏忙道:“是我糊塗了,都忘了你還病着,這時忙着遊什麼園呢。”

衆人聞言,都看向陳文心。

她這一路下來絲毫沒有虛弱模樣,反而因爲興奮面色紅潤。

衆人這才放心下來,想來那病症確實不要緊。

陳文心忙拉着鄭氏的手,“母親,都同你和父親說了,我這病症確實不要緊,你們如今可信了?”

陳希亥是心病,她又何嘗不是?

一離開皇宮,她有病也會沒病了。

鄭氏點點頭,“既然如此,咱們便到屋中說話罷?”

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作自受第一百六十三章 省親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穢亂宮闈(2)第二百八十七章 賀喜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臨永壽宮第十七章 陳希亥的日常第二百六十九章 薄荷油第六十八章 笑談親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迎回第七十九章 新年快樂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四十五章 動物第三百零四章 新人入宮第六十三章 議親第一百一十七章 美人救君第三百二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撞破雲雨第三百五十八章 包抄合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作自受第八十六章 五百隻風箏第三章 遷宮升級第一百三十五章 玉答應的出身第二百三十五章 證據俱在第二百七十章 二度南巡第二百六十二章 果然第二百三十章 週歲禮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樓第一百四十章 御史上書第二百二十四章 搶兒子第七十三章 古董鍋第三百一十九章 探病第二百二十一章  溫宜公主第九十三章 德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證清白第二百零九章 出征第十五章 吃貨聯盟盟友(2)第二百六十五章 水師大敗第二百零三章 再見海宏第一百六十二章 借病邀寵第八十四章 生辰第一百零七章 表露身份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一百零八章 開倉賑濟第一百七十五章 觀星第一百五十一章 推罪於家第一百九十一章 讓她回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一百零一章 泰山談詩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條船第一百九十九章 釋然第一百七十八章 另一個後宮第二十八章 發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遊園第二百六十五章 水師大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猜疑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舉第九十四章 巡遊河堤第一百四十八章 豔質濃香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竇頓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五十三章 送子觀音第三百八十二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二百九十五章  草原狩獵第二百五十八章 羣芳聚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罰跪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一百五十四章 患難見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舉第二百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一十一章 賜妾第七章 拜見德嬪第二百六十六章 撤職第二十四章 歉疚第一百三十一章 聖駕入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哥爭寵第二百一十五章 培植勢力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二百五十七章 五公主第二百五十三章 壯大樹根第三百四十五章 幫忙第六十六章 壽宴(1)第一百一十四章 乘船南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三百零一章 諡號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族第三百七十章 主持朝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心驚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兒失蹤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宮相見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一百九十四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八十章 聯句第九十二章 傷口第五十六章 蒼老第十章 賜字第一百二十一章 珍珠衣第一百二十八章 行刑第三百一十五章 鬧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團結惠妃
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作自受第一百六十三章 省親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穢亂宮闈(2)第二百八十七章 賀喜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臨永壽宮第十七章 陳希亥的日常第二百六十九章 薄荷油第六十八章 笑談親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迎回第七十九章 新年快樂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四十五章 動物第三百零四章 新人入宮第六十三章 議親第一百一十七章 美人救君第三百二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撞破雲雨第三百五十八章 包抄合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作自受第八十六章 五百隻風箏第三章 遷宮升級第一百三十五章 玉答應的出身第二百三十五章 證據俱在第二百七十章 二度南巡第二百六十二章 果然第二百三十章 週歲禮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樓第一百四十章 御史上書第二百二十四章 搶兒子第七十三章 古董鍋第三百一十九章 探病第二百二十一章  溫宜公主第九十三章 德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證清白第二百零九章 出征第十五章 吃貨聯盟盟友(2)第二百六十五章 水師大敗第二百零三章 再見海宏第一百六十二章 借病邀寵第八十四章 生辰第一百零七章 表露身份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一百零八章 開倉賑濟第一百七十五章 觀星第一百五十一章 推罪於家第一百九十一章 讓她回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水蛭第一百零一章 泰山談詩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條船第一百九十九章 釋然第一百七十八章 另一個後宮第二十八章 發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遊園第二百六十五章 水師大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猜疑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舉第九十四章 巡遊河堤第一百四十八章 豔質濃香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竇頓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五十三章 送子觀音第三百八十二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二百九十五章  草原狩獵第二百五十八章 羣芳聚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罰跪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一百五十四章 患難見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舉第二百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一十一章 賜妾第七章 拜見德嬪第二百六十六章 撤職第二十四章 歉疚第一百三十一章 聖駕入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哥爭寵第二百一十五章 培植勢力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二百五十七章 五公主第二百五十三章 壯大樹根第三百四十五章 幫忙第六十六章 壽宴(1)第一百一十四章 乘船南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搜查永壽宮第三百零一章 諡號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族第三百七十章 主持朝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心驚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兒失蹤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宮相見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一百九十四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八十章 聯句第九十二章 傷口第五十六章 蒼老第十章 賜字第一百二十一章 珍珠衣第一百二十八章 行刑第三百一十五章 鬧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團結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