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絕念

三月二十五,孝賢皇后梓宮奉移景山觀德殿暫安。皇帝率六宮嬪妃、親王福晉、宗室大臣同往,並親自祭酒。皇帝居中,嬪妃以如懿爲首,跪於左列,依次至答應。諸皇子跪於右列,以永璜爲首,自四阿哥永珹以下,皆由乳母陪伴在側。

皇帝哀慟之至,親自臨棺誦讀刑部尚書汪由敦所寫的祭文:“……尚憶宮廷相對之日,適當慧賢定諡之初,後忽哽咽以陳詞,朕爲欷吁而悚聽……在皇后貽芬圖史,洵乎克踐前言;乃朕今稽古典章,竟亦如酬夙諾。興懷及此,悲慟如何……”

汪由敦是本朝出名的文人,下筆文詞委婉,感人至深,更兼皇帝臨表涕零,娓娓讀來,更是動人心腸。在場之人都含了悲痛之色,見皇帝如此傷感,益發哀哀不止。一時間無人不涕淚縱橫。永璋原本尚有猶豫,回頭見永琪果然呆呆跪着,眼中一點淚意也無,一時間下定決心,生生把含在眼裡的淚退了回去,朗聲道:“皇阿瑪請節哀,勿再哭泣傷身。”

皇帝正在傷心欲絕,聽得這一聲,驟然轉過頭去。他這一回頭,見永璋殊無悲痛之色。永璋見皇帝注目,心頭一喜,道:“皇阿瑪節哀,您看大哥鎮定自若,毫無悲切,果然氣度非凡。”

皇帝眼風掃過,見永璜眼中乾涸,神情淡漠,唯在永璋說話時露出厭惡之色,想起海蘭言語,不覺沉下了臉。皇帝道:“永璋,你想說什麼?”

永璋磕了個頭,恭恭敬敬道:“皇阿瑪節哀。大行皇后棄世,多日來皇阿瑪一直沉浸於悲痛之中,兒臣心疼不已。但願皇阿瑪以龍體爲念,切勿悲傷過度。”

皇帝漠然道:“你好孝心!時時處處掛念朕。只是今日是你嫡母喪禮,你兩眼只瞧着你大哥舉動做什麼?難不成你大哥在你心裡比嫡母還要緊?”

永璋一怔,連忙道:“兒臣不敢!”

皇帝屏息片刻,兩眼如炬:“那麼永璜,你又是爲了什麼,對你的嫡母一滴眼淚都沒有?”

永璜如何能說得出自己的苦衷,怔了片刻,只得勉強擠出傷心神色:“兒臣想着皇阿瑪過於哀傷,兒臣身爲長子,還得替皇阿瑪操持着大行皇后的喪儀,不敢過於悲痛傷身,以免誤了差事。”

皇帝大笑一聲,右手顫顫指着兩個兒子,一語不發。嬪妃們突然見生了這樣的變故,一時也都驚住了,含着淚不敢言語。皇帝回過神來,臉色生硬如鐵,朝着兩位皇子狠狠扇了兩耳光,勃然大怒:“不肖子!大行皇后是你們的嫡母,如今薨逝,你們卻不悲不痛,只顧着內鬥相爭!朕如何會有你們這兩個不孝不忠的兒子!”

綠筠嚇得低呼一聲,趕緊膝行出列,抱住皇帝的腿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永璜和永璋都是爲您着想,不敢過於哀哭,也怕您傷了龍體,並非不孝啊!”她驚慌失措,指着永琪道:“何況也不是永璜和永璋不哭,永琪也沒有哭啊!”

皇帝冷冷盯住永琪:“小兒也是這般沒心肝麼?”

永琪不解世事,睜大了眼睛,一臉無辜:“皇阿瑪,兒臣本來很難過。可兒臣方纔看三哥不哭只盯着大哥,像皇額娘薨逝和他無關似的。兒臣一時不解,所以不敢哭了。”

綠筠氣得渾身亂顫:“你這孩子,小小年紀也敢扯謊,明明是愉妃……”

永琪嚇得哇一聲哭起來,用手背抹着眼淚道:“皇阿瑪,兒臣爲皇額娘傷心,但額娘說兒臣不該當着皇阿瑪的面哭,會讓皇阿瑪傷心,所以兒臣不知道該不該哭。兒臣好想皇額娘……”

皇帝聽得這一句,冷笑連連:“好個永璋!自己不孝,還帶壞了弟弟!果然是兄長裡的榜樣!”皇帝的臉色冷得如數九寒冰,“純貴妃,你有永璋和永瑢,朕還把永璜交給你撫養,你倒真替朕教出好兒子來!”

永璜與永璋嚇得面無人色,拼命叩首不已:“皇阿瑪息怒!皇阿瑪恕罪!”

如懿見永璜受責,看皇帝的臉色便知是動了真怒。她膝行上前一步,正要勸解,卻發現自己的裙角被海蘭用膝蓋死死壓住。海蘭謙卑地低着頭,卻以眼神制止她再向前一步。如懿還是不能忍耐,喚道:“皇上……永璜也是爲您和大行皇后的喪儀考慮,並非有心不孝……”

皇帝的鼻翼微微翕張,怒極道:“不是有心就如此!若是有心,豈不要弒父弒君!朕真是後悔,當初沒把永璜及早送還到你身邊撫養,否則也不至如此!”皇帝指着兩個渾身發抖的兒子道,“大阿哥永璜已二十一歲,此次皇后大事,竟然毫不具人子之心,無半點哀慕之忱,實在不孝。以他昏愚之見,必是認定皇后薨逝,弟兄之內以他居長,無嫡立長,日後除他之外無人能肩承社稷重器,才妄生覬覦之心。朕今日就明白告訴,太子之位所關重大,以永璜言行,斷不可立之。至於永璋亦不滿人意,年已十四歲卻全無知識,更無人子之道。朕年幼時如何恪盡孝道,似這般不識大體,朕深愧不止。總之來日,此二人斷不可承繼大統!”

綠筠驚呼一聲,立時暈在了皇帝腳邊,不省人事。皇帝毫不理會,猶自氣得渾身亂顫。他雙拳緊緊握住,卻無人看見,他緊握的袖中,死死握住的,正是那一日素心死時手中攥着的那枚燒藍溜金蜂點翠繡球珠花。

這一場潑天大怒,徹底斷絕了永璜與永璋的太子之路,亦讓這些日子來躊躇滿志的綠筠氣痛纏身,臥牀不起。皇帝卻猶未息怒,連着懲罰了永璜和永璋的師傅與諳達,罰俸,杖責,並未有一絲平息之意。一時之間,滿宮之中人人自危,深恐被牽連,曾經門庭若市的鐘粹宮,驟然變得門庭冷落,無人探視。

而皇

帝又聽海蘭說起琅嬅臨死前舉薦綠筠爲後之事流傳後宮,更認定是綠筠身邊的人有意泄露,於是將綠筠身邊伺候過的宮人一一查檢,略有不順眼的便打發出宮。

相反,如懿的翊坤宮和玉妍的啓祥宮卻異常熱鬧起來。因綠筠抱病,喪儀的後續事宜都落在瞭如懿肩上。而引領諸阿哥舉喪之事,卻由年僅九歲的玉妍之子四阿哥永珹來擔當。衆人紛紛揣測,永璜和永璋被皇帝厭棄之後,永珹成了最可堪立的皇子。因爲永琪的生母海蘭雖是妃位卻無寵,六阿哥永瑢的生母是受牽連的綠筠,七阿哥永琮夭折,八阿哥永璇亦是玉妍所生。且玉妍自潛邸侍奉皇帝以來,一直寵遇不斷,更懷着腹中的孩子,可見皇帝聖眷隆重。這樣看來,倒是玉妍更添了幾分踏上後位的可能。

爲着如此,如懿反而更謹慎,除了日常在宮中處理六宮瑣事,幾乎極少與嬪妃們來往,便是海蘭,也見得少了。這一日海蘭來看望永琪,好容易見上了如懿,幾乎要落下淚來:“姐姐這些日子對我避而不見,是在怪我害了永璜麼?”

如懿對着棋盤上的黑白子思索不已,冷淡道:“你除去永璋,我無話可說。可永璜,你原不必做得這樣絕。”

海蘭道:“姐姐都知道了?”

如懿看着棋盤上涇渭分明的黑子與白子,並不看她:“你去對皇上說了什麼?你明知道皇上最恨旁人覬覦太子之位。殺人誅心,你的確很厲害。”

海蘭凝神片刻,低低道:“永璜與永璋爲太子之位明爭暗鬥,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我不過讓永琪在皇上面前提了明神宗的國本之爭,說永璜自比長子朱常洛,埋怨皇上寵愛寵妃之子,皇上便信了。皇上如此多疑,可是我左右不得的。”

“稚子天真,爲你所用。你提明神宗的國本之爭,是暗指大阿哥自比朱常洛,埋怨身爲父親的皇上不喜愛自己,不肯立長子爲太子,又偏愛寵妃所生的三弟,既有奪位之心,又有不孝之怨。更算準了皇上同樣也會疑心永璋會仗着生母寵愛生出奪位之心,讓永璜忌諱。這樣一箭雙鵰,謀算人心,果然一絲不錯。”如懿清冷道,“只是你可知道,永璜自上次遭皇上貶斥,抱病在王府,已經一個月不能起身了。他的福晉多次來求見我,希望我可以去寬解他,可我如何能夠寬解?說到底,終究是我害了他。”

海蘭分辯道:“我自然不是無意。但姐姐是自己親耳聽見的,如今的永璜這樣勢利,早不是當年承歡膝下的幼童了。他對姐姐不過是倚仗利用,姐姐又何必對他有真心?”

如懿鬱然長嘆,摩挲着光潤如玉的棋子道:“永璜到了如今的地步,固然是因爲自小失母的緣故,也是因爲他的境遇比別的皇子艱難許多。他錯在一意謀算人心。可海蘭,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人。”

海蘭語氣溫婉,甚是推心置腹,神色卻是冷然:“按姐姐這麼說,宮裡都是這樣的人這樣的心,和我們並無不同,難道個個都是同類?我一心爲姐姐,爲自己,並不覺得這樣是錯。”

桌上的一盞清茶淡淡涼去,溫潤嫋嫋的茶煙也只剩下觸手生涼的意味。如懿緩緩道:“你固然沒有錯。若我是你,也只會怪永璜輕易上當,不懂克己控制情緒。成王敗寇,輸的人自然只有認命,沒什麼好說的。可海蘭,他畢竟是我疼過的孩子。”

海蘭臉上浮起一層如煙般的失望與哀然:“姐姐,你愛過的男人或許有一日會爲了別的女人厭棄你,你疼愛過的孩子有一日會爲了自己的追求來利用你。即便是我,也會用可能傷到你的法子來幫你幫自己。姐姐,恕我直言,你太重感情,這會是你最大的軟肋。”

如懿默然沉鬱:“還好這只是我的軟肋,不是你的。”

海蘭緩一緩神,臉上那種柔軟的氣息漸漸散去,那樣小巧溫柔的面龐,亦能散發出冰冷刺骨的決絕寒意:“姐姐,我不妨直言。真正值得被器重的孩子應該是姐姐和我的永琪。姐姐是永琪名正言順的養母,以此爲依靠,成爲皇后指日可待。這就是我的打算。”她含着幾許失落,深深拜別,“這是我和姐姐多年第一次生分吧?我知道姐姐還介意,不敢奢求姐姐原諒。但求我所言所行,姐姐都能明白便好。”

惢心看着海蘭離去,爲涼透的清茶添上熱水,道:“小主,愉妃小主的話並沒有大錯。她的所作所爲,若從爲了您來看,是絕對無可挑剔的。”

如懿撫摸着漸漸溫熱的杯盞,低鬱道:“我如何不知道,只是過不去自己心裡這道坎罷了。哪怕親耳聽見永璜算計我,我想到的,始終是那個小小的、在我膝下讀書寫字的永璜,是我失寵即將被關進冷宮前還去爲我求情的永璜。”她眼中有氤氳的潮溼,“我只是傷心,那樣的好孩子,終究不見了。”

海蘭轉身步出翊坤宮,四月香花瀰漫的時節,原該是最溫暖而明媚的。她卻只覺得森涼的寒意無處不在地逼來,就彷彿許多年前,她親眼看着阿瑪與額娘雙雙死去,就像她知道自己被一夕寵幸就被拋諸皇帝腦後,那種對未來的堅信失去後的無助與迷茫。她緩步走上長街,回頭看着翊坤宮金字絢爛的匾額,忽然眼底多了一層溼潤的白氣,遮住了她素來溫柔低垂卻堅毅的眼。

海蘭離開後,隨即來拜見的嬿婉並未獲得進入翊坤宮的准許。三寶擋在宮門外,和顏悅色道:“娘娘已經歇息了,請貴人改日再來吧。”

嬿婉賠笑道:“我剛看愉妃娘娘離開,貴妃娘娘這麼早就歇息了麼?”

三寶笑道:“六宮瑣事繁雜,娘娘難免勞累,所以愉妃娘娘也不便打擾,先行離開了。”

嬿婉訕訕笑:“那也好,我不打擾貴妃娘娘養神。若娘娘醒來,還請通傳一聲,說我來請安過。”

三寶笑得謙恭:“那是一定的。貴人放心。”

嬿婉攜了侍女春嬋的手離開,春嬋低聲道:“貴人別在意。嫺貴妃也不是光不見您,六宮的小主,她都避嫌呢。”她思忖道,“其實嘉妃娘娘也是後位炙手可熱的人選,不如咱們去拜見嘉妃娘娘吧。”

嬿婉站住腳,剜了她一眼:“你也覺得嘉妃有登上後位的可能麼?”

春嬋素知她與玉妍的心結,仍然道:“奴婢說句不怕小主忌諱的話,嘉妃接連生子,又得皇上寵愛,不能說沒有爭奪後位的可能。其實無論是嫺貴妃或者純貴妃封后,跟咱們都無干。但若是嘉妃娘娘,小主是知道的,她可不是好相與的脾氣,只怕第一個要爲難的就是小主您。與其如此,不如咱們先低一低頭,當是未雨綢繆吧。”

嬿婉原本含了一腔子怒氣,見春嬋這般爲她打算,亦動了心思:“你的話我如何不明白。也罷了,去吧。”

嬿婉正轉身要往啓祥宮,才走了幾步,卻見前頭煊煊赫赫一行人來,軟轎上坐着一個衣飾精麗的女子,一身橘燦色鳳穿牡丹雲羅長衣,襯着滿頭水玉珠翠,被落於紅牆之上陽光一照,幾乎要迷了人的眼睛。

嬿婉一時看不清是誰,但見迷離繁麗一團,便知位分一定在自己之上,忙側身屈膝立於長街粉牆之下,低眉垂首,恭敬迎接。

那行仗在經過她時停駐下來,卻聽一把尖利的女聲帶了笑音道:“喲,本宮當是誰站在路邊候着呢,原來是令貴人。”

嬿婉一聽聲音,心頭不覺一縮,便知道是玉妍。她擡起眼,見軟轎之上的女子嫵媚萬千,因着身孕更添了幾分慵懶的高貴與豐腴,朝着她似笑非笑。她忙恭聲道:“嘉妃娘娘萬福金安。”

玉妍擺了擺手,打了個哈欠道:“罷了。”

跟着玉妍身邊的麗心俏麗笑道:“看令貴人請安的身段語調,說是貴人的樣子,可奴婢瞧着,怎麼還是從前伺候娘娘時的身段口吻呢。”

嬿婉平身最恨被人提起是玉妍侍女的往事,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僅是刻在心上的羞辱,亦是她最不能提起的傷疤。此刻麗心以這樣戲謔的口吻提起,一點也不把她當作嬪妃看待,心下已然含刺。然而她哪裡敢露出分毫來,只是一味賠笑:“麗心姑娘說笑了。”

麗心掩了絹子咯咯笑道:“貴人說得對,奴婢是說笑。從前和貴人一同伺候娘娘的時候,咱們可不是這樣說笑的麼?”

隨行的人一同笑了起來,嬿婉面紅耳赤,只得低下頭,更低下頭,不讓溫柔如兒手的四月風拂上面頰,彷彿捱了一掌,又一掌。

玉妍止了笑,看看她來的方向,便問:“剛去了翊坤宮?可見到嫺貴妃了?”

嬿婉只得道:“嬪妾未進宮門,這個時候,嫺貴妃怕是午睡呢。”

玉妍撫着肚子笑吟吟道:“這話你也信?怕是哄你呢。這哪裡是午睡的時辰,分明是嫺貴妃多嫌了你,不願見你。”她的笑聲聽來尖銳地颳着耳膜,“上回你那麼巴結純貴妃,替她去拂衣上的塵埃,如今又調轉頭去討好嫺貴妃,她能理你麼?換了本宮也看不上你那見風使舵的樣子!罷了罷了,你還是乖乖兒……”她正說着,忽然看見玉湖色繡纏枝紅蘿的鞋尖上落了一點燕子泥,不覺驚叫起來,“哎呀,哪兒來的燕子泥,髒了本宮的新鞋!”

麗心和貞淑忙不迭要替玉妍去擦拭。玉妍眼珠一轉,笑道:“哎!你們忙什麼?這樣的事,可不是令貴人做慣了的。櫻兒,你說是不是?”她說完,忙忙掩口,“瞧本宮這記性,有了身孕便忘性大。什麼櫻兒,如今是令貴人了,是麼?”

嬿婉望着她繡工精緻的鞋面上一點烏灰的燕子泥,心下便忍不住作嘔。她如今養尊處優,又頗得皇帝的恩寵,哪裡受過這樣的折辱,一時猶豫不前。春嬋忙笑道:“嘉妃娘娘,咱們小主戴着護甲不方便,怕勾破了您這麼好蘇繡鞋面,不如奴婢來動手吧。我們小主常說,奴婢擦東西可乾淨了。”

玉妍冷下臉道:“你說令貴人戴着護甲,摘了不就成了。想在本宮跟前伺候,先得掂量掂量自己配不配。”她眼中多了一絲鄙夷的銳色,“令貴人,你不會只願伺候病歪歪的純貴妃,而不願伺候本宮吧?那也好,本宮便向皇上說一聲,讓你去和純貴妃做伴吧。”

嬿婉渾身一凜,她知道的,玉妍有這個本事,也說得上這樣的話。眼見綠筠是失勢了,她如何能把自己填進去。於是順從地摘下護甲,彎下弱柳似的腰身,用真絲絹子一點一點替玉妍擦拭着鞋子。玉妍舒服地歪着身子:“看你那小腰兒細得,說彎就彎下去了。哪裡像本宮,大着快七個月的肚子,動也不方便,只好勞駕你了。”

嬿婉死死地咬着舌尖,以此尖銳的疼痛來抵禦旁人看她的那種輕視而嘲笑的目光,低聲道:“娘娘言重了。”

玉妍打量着她纖纖如春池柳的身量:“話說你承寵的時候也不短了,怎麼一直沒有身孕呢?到底是沾染了嫺貴妃那種不會生兒育女的晦氣呢,還是自己本就福薄?熬了這幾年,卻還只是個貴人的位分,本宮看着都替你可憐。”

有滾熱的淚一下灼痛了雙眼,嬿婉死死忍着,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像在笑:“嘉妃娘娘多子多福,這樣的福氣,嬪妾怕是不能高攀了。”

玉妍細長的眼眸悠然飛揚,笑容灼得燙人:“你自己明白就好。能伺候在皇上身邊已經是你的福氣了。別妄求太多,你——不配!”

(本章完)

第十二章 永琮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十四章 茉心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十九章 琅嬅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三章 迷離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章 薨懌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十五章 甜白第六章 春櫻(上)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章 慧賢第六章 春櫻(上)第八章 死言(上)第八章 死言(上)第四章 遙遙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十八章 母心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十九章 琅嬅第十五章 甜白第五章 兩心第一章 情心第四章 遙遙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六章 春櫻(上)第九章 死言(下)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十四章 茉心第十章 慧賢第二章 魂夢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五章 甜白第十二章 永琮第八章 死言(上)第十二章 永琮第一章 情心第三章 迷離第二章 魂夢第十二章 永琮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十八章 母心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四章 遙遙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十章 慧賢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七章 遠嫁第九章 死言(下)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九章 琅嬅第十六章 琮碎第十章 慧賢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一章 情心第十六章 琮碎第十三章 擇路第十七章 遠嫁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十章 薨懌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魂夢第四章 遙遙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十四章 茉心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四章 茉心第七章 春櫻(下)第三章 迷離第十八章 母心第十九章 琅嬅
第十二章 永琮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十四章 茉心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十九章 琅嬅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三章 迷離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章 薨懌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十五章 甜白第六章 春櫻(上)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章 慧賢第六章 春櫻(上)第八章 死言(上)第八章 死言(上)第四章 遙遙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十八章 母心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十九章 琅嬅第十五章 甜白第五章 兩心第一章 情心第四章 遙遙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六章 春櫻(上)第九章 死言(下)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十四章 茉心第十章 慧賢第二章 魂夢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五章 甜白第十二章 永琮第八章 死言(上)第十二章 永琮第一章 情心第三章 迷離第二章 魂夢第十二章 永琮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十八章 母心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二十九章 私情(上)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四章 遙遙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十章 慧賢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七章 遠嫁第九章 死言(下)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九章 琅嬅第十六章 琮碎第十章 慧賢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一章 情心第十六章 琮碎第十三章 擇路第十七章 遠嫁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十章 薨懌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魂夢第四章 遙遙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十四章 茉心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四章 茉心第七章 春櫻(下)第三章 迷離第十八章 母心第十九章 琅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