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債券

轉眼已是秋收季節了,今年的收成雖不如往年,但是受災較輕的田裡總算是有了收成,而且我又免了賦稅,所以一家人吃個飽飯還是可以的。對於百姓來說,在這種災年裡還能吃上一頓飽飯就是謝天謝地的事了。而對於受災重的地方,仍然有官府發放救濟糧食,以保證百姓的生活沒有問題。

此時的戶部因爲到年底的原因,國庫裡已是捉襟見肘了。當戶部尚書杜微在御書房求見我之後,告訴我國庫中的錢財已不足以維持到過年之時,問我該怎麼辦時,我的目光看向了安公公。

安公公心中一顫,躬身向我說道:“啓奏陛下,內庫中也僅有二萬枚金幣和四十萬枚銀幣,銅幣也只餘一百萬枚。也只夠用至過年之時。”

我和杜微都愣住了,我平時並不太關心錢物之事,所以安公公也不和我提起此事,只要我需要時,安公公能拿的出來就行。可現在------

我問杜微道:“杜卿,離收取商稅之時還有幾日?”

杜微答道:“回陛下,商稅乃半年收取一次,此時離收取商稅尚有百日。”

我又問道:“那杜卿,此次商稅可收取幾何?而這百日之用度又需幾何?”

杜微答道:“回陛下,按上次收取之商稅看,此次可收商稅五百萬枚銀幣,而百日之用度尚需一百六十萬枚銀幣,可庫中只餘銀幣五十萬餘枚。”

我認真的想了一會,突然想到了一個方法。我對杜微說道:“杜卿,朕有一策可解此燃眉之急。”

杜微喜道:“不知陛下有何良策?”

我答道:“不妨以皇家之名,發行債券讓百姓以及富貴之人前來購買。”

杜微頦惑的問道:“陛下,不知何爲債券?”

我先沒有回答他,而是拿過一張紙來,開始在紙上設計起債券來。一會功夫,一張長方型的債券就設計好了。

我把畫好的債劵交給杜微後說道:“此物爲債券,面額可分爲一枚銀幣,十枚銀幣,百枚銀幣三種,百姓購買了此債券後,可在半年後憑此劵再向官府兌換回銀幣,不過按債券上所寫,兌換時一枚銀幣的債券可兌換到一枚銀幣另加三十枚銅錢的錢幣,這三十枚銅錢就是官府借用百姓一枚銀幣半年後的利錢。”

我見杜微拿着這張債券若有所思。便又說道:“此債券在匠作監印製之時,當用較厚之硬紙,並要印上精美之花紋,還要編寫號碼,之後加蓋‘皇家御用’之專用璽印,方爲成品。並且此債券在百姓中可以按面值交換、買賣,在到期兌換時,官府只認債券,不認人。也就是說誰都可以拿着債券前來官府兌換錢財,因此要百姓對此債券妥善寶管。”

杜微聽後又問道:“那陛下,此債券應印製幾何爲妥?”

我答道:“先印製二百萬枚銀幣之數吧,這是以皇家信譽爲擔保之物,不可多印。到半年之後兌換之時,你戶部是要多付出六萬枚銀帀之利錢的,這點你要心中有數才行。”

杜微答道:“陛下,只要按此策可在短期內得二百萬枚銀幣,那半年之後,六萬枚銀帀之利錢就不算什麼了。”

我說道:“既然如此,那我立刻下旨,命毛義之匠作監馬上印製出樣品,然後再拿至朝堂之上,讓衆臣一議吧。”

杜微聽我這麼說,也無話可說了,便告退而去。我讓安公公拿上樣子去找毛義,安排人設計和製做樣品。

三日後,毛義親自送來了印製好的債券樣品和一枚剛刻出來的“皇家御用”的玉璽。我看那張債券設計的還真不錯,不僅花紋精美又複雜,而且頂上成弧型排列的“蜀國皇家專用”幾個字還是套紅的。毛義說那是用木刻之後,用印泥印上去的。對這張製做相當精美的債券,我還是很滿意的,當場誇獎了毛義一番之後,才讓他離開。

第二天的朝會之上,我在衆臣面前拿出了債券後,衆臣子把此物傳看了一遍後,又聽我講解了一遍,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這時有人出班奏道:“啓奏陛下,此事臣以爲不妥。”我一看,原來是御史中丞譙周。

我問道:“譙卿,有何不妥之處啊?”

譙周答道:“臣以爲以皇家之尊,而向草民舉債,實在有傷皇家之尊也,如今朝中因災荒而艱難,老臣願奉上百金以解燃眉之急也。”

我答道:“國庫所缺非少,譙卿所獻之百金盃水車薪也,朕也不能讓衆臣人人獻金吧?況且若譙卿家中有難,求借上門,你會如何?”

譙周答道:“臣必然相助也。”

我便說道:“:既然譙卿可以相助家人,而朕亦當百姓爲家人,現家中有難,家人又如何不能相助呢?這又何損於皇家之尊呢?”

這時,鄧芝也出班說道:“陛下所言然也,家中有難,身爲臣民必當鼎立相助。何況官家雖是借用,然用之付利,此乃天經地義之所爲也,何損皇家之尊?臣願認購百金。”

有鄧芝的帶頭,羣臣也紛紛出面認購,這債劵還未印出,已在朝堂上售出數萬枚銀幣之數。自然發行債劵之事也就順理成章了。

在朝會上通過後,我就正式下旨,讓毛義的匠作監開始印製債券,戶部爲此還特意設立了一個皇家債券司,來專門管理這次債券之事。各級府衙的宣傳也隨之拉開。

到了正式開始售賣的那一天,我換上常服和安公公也悄悄的來到了售賣之處。當我們到來的時候,售賣之處早到的百姓已經排起了長隊。百姓的積極購買讓我十分意外。

開始售賣後,我看到少的有購買上一枚銀幣的,多的有購買十枚甚至百枚銀幣的。我見一個老者,衣着很普通,看樣不象富裕之人,可是卻一下購買了十枚銀幣的債券。

我攔住了老人問道:“老丈請了,請問老丈這是在購買債券嗎?”

老人略顯奇怪的說道:“公子請了,來這裡自然是來購買債劵的。”

我又問道:“本公子看老丈家中似乎並不富裕,爲何還要來購買債券呢?”

那老人有些氣憤的說道:“公子此言差已,聖上平日以子民來寬待我等百姓,現聖上有了難處,我等又如何能袖手旁觀呢?老漢雖然沒有讀過書,伹知恩圖報的道理還是懂的。”

面對這樣的百姓,我一時竟無言以對。

第三十二章 馬超第二十八章 春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三十四章 械鬥六十二章 大捷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四章 造紙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四十章 琪兒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零二章 馬鈞[上]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三十章 南征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五十五章 新幣第六章 釀酒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三十章 南征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三十二章 馬超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一百零四章 交兵第八章 出宮<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一百章 平靜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六十章 太子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十七章 同學第六十八章 鬥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十八章 教師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紡機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
第三十二章 馬超第二十八章 春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三十四章 械鬥六十二章 大捷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四章 造紙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四十章 琪兒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零二章 馬鈞[上]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三十章 南征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五十五章 新幣第六章 釀酒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三十章 南征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三十二章 馬超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一百零四章 交兵第八章 出宮<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一百章 平靜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一百一十二章 山越[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六十章 太子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十七章 同學第六十八章 鬥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十八章 教師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紡機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