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

我坐在上面,見底下的武將們紛紛請戰,雖然很滿意他們的舉動,可現在不是時候。於是說道:“諸位將軍,今日暫且不議請戰之事,各位回班吧。”待這些武將行過禮退回去後,我說道:“今日朝會上朕要知道如今我蜀國有多少錢糧,是否能夠支持幾面同時發起戰爭。”

說完後我見羣臣又開始小聲的議論,便說道:“戶部尚書杜微何在?”文班中杜微出班答道:“臣在。”我問道:“杜卿,如今府庫中錢糧情況如何啊?”杜微抱拳答道:“啓稟陛下,成都府庫中有存糧米,五十萬石;稻穀一百萬石;雜糧八十萬石。長安府庫中有米,三十萬石;稻穀八十萬石;雜糧一百五十萬石。”

我又問道:“這些糧食夠前面的軍隊幾時所需?”杜微答道:“長安府庫主要是供給馬超將軍所部二十萬軍士和諸葛丞相所部二十萬軍士所需。此糧可供軍士四月之用;成都府庫中存糧主要供給司馬懿將軍處十二萬軍士所需,可供軍士一年之用。漢中屯田所得盡供劉巴將軍所部十萬軍士所需,可供軍士六個月之用。”

我又說道:“府庫中金銀之物,尚餘多少?”杜微答道:“回陛下,府庫中尚餘金幣十萬枚,銀幣八十八萬枚,銅幣四十六萬枚。”我想了一下後說道:“衆卿,今年我蜀國若與魏、吳二國同時開戰,那錢糧之物就不可與往年相同。應多備糧草纔是。”

此時鄧芝站出來說道:“臣附議。陛下所言甚是,軍士們在戰時所需當是平時倍之,理應多備糧草之物,如此方可不使糧草接濟不上而至功虧一簣。”鄧芝剛說完,蔣琬、費諱等大臣也出班贊同。

於是我說道:“既然如此,杜卿可以府庫中拿出錢幣,組織商家多多購買糧草之物。各州府也務必加大糧草儲量,以備不時之需。”杜微答道:“回陛下,如今成都府糧庫皆滿,如此則需加蓋糧庫。”我點頭說道:“準了,工部尚書董允何在?”

工部尚書董允出班答道:“臣在。”我說道:“董卿,杜卿所言加蓋糧庫之事就交由你辦,務必儘快辦好。”董允答道:“臣遵旨。”我又說道:“今年蜀國既然要與魏、吳二國同時開戰,那軍需之物,猶其是威武大將軍炮和手雷,還有刀、劍兵器都需加大產量,此事也由你督辦。”

董允仍答道:“臣遵旨。”我又問道:“兵部尚書李嚴何在?”李嚴出班答道:“臣在。”我說道:“李卿,我蜀國一但開戰,則你兵部責任重大,不僅糧草、軍需物資要及時送到,兵員調整,記功行賞、死傷撫卹等事也要一併做好,你要小心謹慎,不可有一絲懈怠。否則誤了戰事朕可不會輕恕。”

李嚴正色答道:“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不敢有絲毫懈怠。”我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歷史上這李嚴就是因爲沒有及時的把糧草送到孔明處,而又推卸責任,才讓孔明把他罷官去職的,因此我還要不時的敲打敲打他。我正準備退朝,突然又想到一事,開口問道:“領軍將軍司馬師何在?”

司馬師出班答道:“臣在。”我說道:“司馬將軍,你的水軍練得如何了?如果司馬懿將軍攻擊巴陵郡和江夏郡,你的水軍能否從江上同時助攻?”司馬師答道:“回陛下,剛招的五萬水軍仍是新軍,方纔熟悉新船,仍未能出戰。而江陵郡之一萬五千水軍則可出戰。”

我又問道:“那江陵水寨中,新船是否夠用?”司馬師答道:“回陛下,上次水戰之時,新船損壞多隻,仍未補上,若再出戰,恐戰力不足。臣以爲可讓新軍駛出部分新船送至江陵城水寨,如此既練了新軍,亦可使江陵水寨中之新船得以補充,方爲二全也。”

我點頭說道:“如此甚好,你自去與兵部商議調船之事,此事須儘快去辦。”司馬師答道:“臣遵旨。”朝會到了這時,我看也開的差不多了,該準備的也開始準備。於是就宣佈退朝。

退朝之後,隨着我的一道道聖旨下傳,各個部門都開始緊張起來,戶部、工部、兵部成爲三個最爲忙碌的部門,在三部的全力推動下,蜀國這駕龐大的戰爭機器又開動起來。我也不再請閒,上過朝之後,就會帶着安公公四處巡視,哪裡有問題了,就當場解決掉。

我這一到處巡視,讓各部門更加緊張,連各部尚書都在官衙坐不住了,也和我一樣在下屬的各處來回巡視,生怕哪裡有了過失,而被我發現。如此一來,各部門的效率是從未有過的高。於是糧草和各種軍需物資開始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各處。

如此又是一個月過去了,這一個月中,商人從各處購得的糧草,開始運至成都府的新建成之糧庫中。錦衣衛的各種密報也紛紛送到我的案頭。密報中主要是前線各處的動靜。其中,馬超處的西涼鐵騎在穩固了對太原郡所轄之地的守護後,突襲雁門關得手,十萬人馬已逼到了晉陽府城下。孔明處兵分兩路,一路以魏延爲主將,以張翼、馬忠爲副將,以閻晏爲參軍,領軍五萬攻牧野城。

以關興爲主將,以王平、張嶷爲副將,以馬謖爲參軍,領軍五萬攻黎陽城。自己統十萬軍士坐鎮許昌城。魏國的曹叡也命司馬昭傾全國之力來抵擋蜀國的進攻。而劉巴處的陳到將軍已經和汝南郡中之人有了聯繫,時機一到,裡應外合當可輕取汝南郡。司馬懿處也在聯繫江陵水寨中的諸葛喬,只要蜀中新船一至,便可夾攻巴陵城。

吳國此時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攻打荊州上,因軍士不足,反而從汝南郡的諸葛謹手中調走了二萬軍士,這樣汝南郡中諸葛謹的手中只有四萬軍士,分守幾個城池後,真正在汝南城中的只有不到三萬軍士,這就給了姜維、陳到一個攻擊的好機會。

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犬第十七章 同學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一百章 平靜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助第一百六十一章 債券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五十九章 火炮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財路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七十章 反攻第八十九章 劉巴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財路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二章 丞相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來犯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九章 見官[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一百零二章 馬鈞[上]第二十五章 遊街[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五十章 會面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七十章 反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六十章 太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三章 祭祀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六十章 太子第五章 改變第四十章 琪兒第一百五十九章 財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九章 見官[上]第九章 見官[上]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七章 出宮<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 請戰
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犬第十七章 同學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一百章 平靜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援助第一百六十一章 債券第一百五十章 鳴冤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五十九章 火炮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財路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七十章 反攻第八十九章 劉巴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財路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二章 丞相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來犯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九章 見官[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三十四章 械鬥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一百零二章 馬鈞[上]第二十五章 遊街[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五十章 會面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七十章 反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六十章 太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三章 祭祀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第一百七十章 招兵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六十章 太子第五章 改變第四十章 琪兒第一百五十九章 財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九章 見官[上]第九章 見官[上]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七章 出宮<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小懲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 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