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機遇

明道二年五月上旬,從新年開始,大宋就沒有過一天好日子,到了今天也不例外。

本着好吹枕頭風的想法,趙禳這段時間都經常到皇宮那裡和宋仁宗下棋,圍棋、象棋都有。而且棋逢對手!別道兩人怎麼厲害,說是臭棋簍子就誇張了,不過水平真的很一般。

今天趙禳如故的來到皇宮文德殿外的小花園處,小花園雖然小,但很是精緻,小橋流水,青竹樹立,清風拂過,春意盈人,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不時小水池處,還會傳來接水竹子敲在青石上的清脆聲音,旋即一陣哇啦啦的流水聲。

邁步進入,一條鵝卵石鋪墊的小徑,婉轉至一亭子。亭子上置着一方圓石桌,擺着三四圓石凳。走入亭子,石桌上早已經拜訪好棋子,也不需要棋盤,石桌本身便刻畫着棋盤的橫縱線。象棋棋子如數擺放整齊。

讓趙禳奇怪的是,棋子都放好了,皇兄應該在附近的,再不濟,也有個小宦官留在附近,有什麼事情給自己說一聲的。

正疑惑間,一名二十來歲的無須宦官已經小步跑的從鵝卵石小徑而來。

趙禳仔細一看,發現是宋仁宗身邊的近身人許琛亙,此人是天聖五年纔開始侍奉宋仁宗。雖然已經服侍了宋仁宗六年,但在衆多宦官當中,並不算老資格。不過其爲人低調老實,雖然不如閻文應得宋仁宗信任,其也是屬於比較信任的行列。

趙禳也對其多有拉攏,剛剛開始許琛亙並不願意接受,不過在趙禳幫其家人購買了八百畝田地後,並請了幾個先生教導其子侄唸書。許琛亙感其恩,開始向趙禳靠攏了。

別看花費不算多,皆因宋朝有感於唐朝宦官亂政,對於宦官管制很是嚴格。而且八百畝地花的錢也不少,上萬貫,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隨便便的拿出來。

當然了,宋朝對於宦官的這些限制,不是說限制便限制的,只是現在宋朝立國不過百年,再加上士大夫對於宦官很是警惕。雖然送了一些限制,但總體而言,宦官日子還是不怎麼好過的。最直白的便是人數,明清宦官成千上萬,現在宋仁宗時候宦官限額一百八十員!

閒話休提,言歸正傳。許琛亙到了跟前,不等趙禳詢問,已經開口說道:“王爺,今天京東兩路那裡出了些許事情,官家是怕是沒有時間來和王爺手談了。”

趙禳怔了怔,問道:“不是說旱災情況好了些嗎?怎麼現在又發生變故的?”

許琛亙左右看了看,見沒有他人,這才壓低聲音說道:“王爺,此事不可對外人言。對外說,是京東兩路發生了蝗災,實際上是京東東路的沂州那裡發生了民變,官家唯恐事情鬧大,現在已經下詔傳諸位相公入內商議了!”

兵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五代十國武人亂政的緣故,宋朝對於兵事很是忌憚。

不過趙禳卻從中嗅到了機遇!沒有錯,便是機遇!

趙禳微笑着點頭說道:“辛苦你了!”

說罷,趙禳偷偷將一張面值二十貫的交子塞入許琛亙的手中,許琛亙偷偷看了一眼,呼吸禁不住有些急促了。

趙禳拍了拍許琛亙的肩膀,不等許琛亙反應過來,趙禳已經轉身離開了。

到了宮門外,侍衛長李禮仲禁不住奇怪了。“王爺,今天怎麼這麼早就出來呢?”

趙禳對向自己行禮的宮廷門衛微笑示意後,這纔回答李禮仲的話。“官家有些事情要處理,今天不下棋了!”

李禮仲應諾一聲,問道:“王爺,可是回府?”

“不!去十萬宅街的李府!”趙禳微笑倒。

李禮仲怔了怔,雖然心中好奇,但他爲人本分,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點下頭,便拿下一方木凳放在車廂邊。

趙禳踩着木凳上車廂,李禮仲親自駕車。

因爲距離比較遠,趙禳便在路上打了個瞌睡。到地方了,這才被李禮仲叫醒。

打了個哈欠,伸着懶腰,懶洋洋的問道:“去問問,國舅爺在不在府中!”

“是!”李禮仲應諾一聲,便去敲門相詢了。

看到這裡,諸位也知道趙禳找的是誰了!沒有錯,便是國舅李用和。

李用和並不在府中,不過無礙,府中僕人出去尋回自家老爺。爲此趙禳在這裡耽誤的時間並不短,足足過了兩個時辰,李用和這才送了趙禳出來。

“這事情就麻煩舅舅了!”趙禳微笑道。

李用和反而神色複雜的看了趙禳一眼,黢黑的臉上,帶着幾分無奈,沉默的點下頭。

趙禳也不在意李用和的些許無力,拱了拱手,便轉身朝馬車而去。

之前顯得有些失禮的李用和出奇的並沒有轉身回府中,反而站在門邊,靜靜的看着馬車離去的背影,久久不語。

李用和的兒子李璋見父親出去久久不回,禁不住出來尋,見李用和站在大門處不動。李璋站到李用和身邊,順着李用和的目光看過去。疑惑的眨了眨眼睛,問道:“父親大人,怎麼了?這有什麼好看的?”

搖了搖頭,沒有說話,李用和今天出奇的沉默。

李璋想了半響,靈機一動,問道:“是不是會稽郡王提出了什麼讓父親那以答應的請求?”

李用和頓了頓,這才搖着頭,黢黑的臉上,浮現出老農般的愁苦。“此爾不懂,別問了……爲父也不知道到底……唉!”

李璋知道自己猜得對了!心中更加好奇,只是再三追問,李用和就是不說。李璋無奈,唯有罷了這好奇的心思。

第190章 女真人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306章 震驚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248章 銅礦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268章 突襲(下)第39章 打狗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306章 震驚第205章 踏春(3)第240章 安化蠻第82章 甥舅相認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56章 張子始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180章 青州邸報第294章 以退爲進第235章 孔道輔第136章 彈劾第121章 牛背賊第133章 賞與罰第71章 詠雪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207章 辣魚湯第184章 政令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4章 皇后風波第66章 滿樓皆敵(上)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142章 夜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92章 安撫使第111章 世衡進京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81章 生母(續)第83章 錢氏第151章 跳躍的火焰(7)第142章 夜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89章 應對第25章 衚衕裡的廝殺第68章 冬梅第270章 離間計第258章 斷案(下)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302章 尹洙(上)第162章 念奴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98章 落戶秦鳳路第18章 商謀(上)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157章 獨眼大鬍子的逆襲第266章 古鬆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116章 母心第98章 囚中對(中)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41章 舞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30章 結黨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11章 世衡進京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258章 斷案(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19章 商謀(中)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74章 洛陽紙貴第265章第119章 選兵(中)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311章 窩裡橫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140章 安賑司(2)第94章 公孫(上)第311章 窩裡橫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65章 白礬樓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60章 暢談(下)第138章 益都城
第190章 女真人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306章 震驚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248章 銅礦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268章 突襲(下)第39章 打狗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306章 震驚第205章 踏春(3)第240章 安化蠻第82章 甥舅相認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56章 張子始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180章 青州邸報第294章 以退爲進第235章 孔道輔第136章 彈劾第121章 牛背賊第133章 賞與罰第71章 詠雪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207章 辣魚湯第184章 政令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4章 皇后風波第66章 滿樓皆敵(上)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142章 夜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92章 安撫使第111章 世衡進京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81章 生母(續)第83章 錢氏第151章 跳躍的火焰(7)第142章 夜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89章 應對第25章 衚衕裡的廝殺第68章 冬梅第270章 離間計第258章 斷案(下)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302章 尹洙(上)第162章 念奴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98章 落戶秦鳳路第18章 商謀(上)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157章 獨眼大鬍子的逆襲第266章 古鬆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116章 母心第98章 囚中對(中)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41章 舞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30章 結黨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11章 世衡進京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258章 斷案(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19章 商謀(中)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74章 洛陽紙貴第265章第119章 選兵(中)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311章 窩裡橫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140章 安賑司(2)第94章 公孫(上)第311章 窩裡橫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65章 白礬樓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60章 暢談(下)第138章 益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