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

土木堡之變,之所以被視爲大明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絕不單單是因爲在這一役當中,京營和勳戚的大規模死傷而已。

它的影響,要比所有人想象中都要深遠的多。

由此帶來的文盛武弱自不必提,更重要的是,以土木堡之變爲分界線,大明在邊境的對抗當中,由太祖太宗時期的攻勢,轉變爲守勢。

縱然有憲宗時期的犁庭掃穴,也不過是一時反撲。

總體上來說,這次大戰失利,改變了大明的邊防政策,有選擇的徹底放棄了對於關外部分地區的實際管轄。

而如今,這種影響才正逐漸的蔓延開來……

首當其衝的,就是鎮守邊境的各個隘口邊將們,土木之役惹得京師震動,百官惶惶不堪,作爲近距離接觸瓦剌大軍的邊將,自然更是如此。

這五處隘口的邊將逃逸,就像是一面大旗,揭開了邊境如今動盪不堪的局勢。

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土木之役的慘敗,導致邊將心生懼意,無心抵抗,進而就會導致邊境的防衛出現漏洞,這纔會被也先大軍趁勢而下,直攻京城。

邊境之事,勳戚最有發言權,所以最先開口的是忻城伯趙榮。

“皇上,先時大軍出征,爲戰而勝之,朝廷曾集中各隘口兵力共三萬,於居庸關,獨石口,馬營,龍門衛等處列重兵,以備增援,致諸隘口兵力空虛,又有土木之事在前,故守將難免心中不穩。”

“當此之際,當增兵各隘口,除居庸,紫荊,獨石,龍門等堅城外,邊境大小關口三十六處,可通人馬者七處,宜增一千五百人爲宜,可通人不通馬者二十九處,宜增兵五百人爲宜。”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勳戚當中也並不全都是廢物。

趙榮就是年輕勳戚當中,比較被看好的一個,這些日子,石璟負責京營,趙榮負責五軍都督府,自然也做了不少的功課。

所以開口說出的話,還是比較有條理的。

這件事情,說起來還和太上皇出征有關,大軍出征,邊境防衛自然要隨之調動,最主要的部分。

承平之時,邊境的防衛基本上以守爲主,除了幾個關鍵的城池有重兵之外,其他各處隘口的兵力分佈比較平均。

但是這些兵力,只能夠應付小規模的阻擊戰。

既然大明要和瓦剌開戰,那麼就得防着瓦剌調集重兵,重點攻擊其中一個隘口。

所以隨着大軍出征,邊境的兵力也隨之集中。

具體的說,就是從各個隘口守軍當中抽調一部分,組成一支三萬人的機動部隊。

這支部隊以六千人爲建制,分別駐紮在紫荊,居庸,獨石,龍門,永寧五個堅城當中,由都督僉事孫安統一指揮。

主要的用途,就是防止某個隘口被大軍進攻時,可以集中力量迅速增援。

同時,因爲這幾處城池都是關鍵之地,若也先大軍攻來,也可就地增援。

土木之役的時候,一是因爲時間緊急。

第二,從來都是人多的朝人少的地方增援。

各隘口的守將也沒有想到,二十多萬的大軍,竟然能被人全殲……

落回到現在。

也先大軍固然仍在關外虎視眈眈,但是因爲虜劫了太上皇,所以這段時間,也先更多的在和大明朝廷交涉(打劫)。

其主力部隊並沒有異動,而是派遣了遊騎,四處騷擾邊境。

如此一來,各處隘口的壓力就大大增加,這些遊騎每次以一百到五百不等,又並不戀戰,只以擄掠爲主。

待得增援部隊趕到的時候,他們早已經帶着劫掠的物資女子跑了。

同時,因爲兵力被抽調,許多隘口守備力量空虛,與這些小股遊騎正面交戰的壓力很大。

倒是也有力戰不逃的守將,但是往往疲於應付,手中兵力不足,稍有不慎,就被人攻破了隘口,大肆擄掠放火,打殺軍民。

正因於此,那五處的守將,才紛紛冒着被軍法從事的風險,棄城而逃。

趙榮說完之後,衆人倒是沉思了片刻,然後于謙站出來道。

“不妥,孫安所率三萬大軍,本爲增援之軍,以放也先大舉攻城所設,如今也先大軍尚在關外虎視眈眈,兵部新晉軍報已言,主力部隊似有動向,萬一我大軍分散,也先率主力來攻,兵散各處難以迅疾調動,則必被各個擊破。”

邊境的局勢,作爲兵部尚書的于謙,心裡同樣清楚的很。

事實上,邊境動盪不堪,從各隘口獲悉軍報的時候,就已經在暗中醞釀了,這幾個隘口的守將棄城而逃,只不過是集中爆發出來了而已。

之所以一直遲遲沒有將兵力分散,就是爲了防備也先佯裝遊騎騷擾,實則待大明分兵之後,行各個擊破之計。

趙榮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反問道。

“那依照於尚書的意思,又當如何?”

“邊將手中兵力不足,自然難以升起對敵之心,總不能叫這些邊將,憑藉一腔孤勇,以寡敵衆,只能以身殉國吧?”

于謙上前一步,對着天子拱手道。

“皇上,紫荊,獨石,懷來,龍門等處,皆是要地,且不似宣府,大同城高將勇,若無充足兵力,一旦有失,虜賊便可直逼京城,故而臣以爲,孫安所率三萬大軍,不可輕動。”

“至於諸隘口兵力不足一事,兵部已緊急從南直隸,河南等地調遣大軍五萬,半月之內即可到達。”

“爲防虜賊劫掠,可命紫荊等要塞之城,暫且收攏各隘口百姓,賊來則暫避之,待大軍一到,可解兵力之急。”

這就是文臣和勳戚的不同之處了,對於趙榮來說,他更關心的是邊將的人心,希望能夠儘量多的保證邊將的生存環境。

而於謙就冷酷的多,他考慮的是大局!

分兵固然有利於安穩人心,但是同時也是要冒風險的。

按照趙榮的說法,七處同人馬的隘口各增兵一千五百人,二十九處同人不同馬的隘口各增兵五百人,基本上也就把這三萬人拆的剩不了多少了。

一旦這個時候,也先大舉來攻,以主力攻一處。

那麼原本集中機動的大軍散落各處,一時之間難以調集統御起來,很容易被人各個擊破。

要知道,軍隊一旦分散到各個隘口,勢必要將調兵權下放到各個隘口的守將手中。

相對於如今統一在一名主將的麾下統一調動,效率絕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于謙的意思很明白,百姓可以暫時遷到紫荊,居庸等堅城暫避。

至於守將,則要繼續堅持守城,以待朝廷從關內調集的援軍到達。

不過趙榮也不是那麼容易退讓的,他上前一步,站到于謙的面前,同樣道。

“且不談這半月之內,若也先再遣小股遊騎燒殺擄掠,該當如何。”

“單說南直隸等地之兵員,久在關內,操練不行,驟然到邊境戍守,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熟悉環境?”

“瓦剌善騎戰,多以劫掠爲主,他們又是否能夠適應於瓦剌的戰法?”

“自關內調兵,哪有就地調兵來的速度快,且守城穩妥?”

說罷,趙榮轉向上首的天子,開口道。

“陛下,五處隘口守將棄城,足可見邊境將士人心已然十分不穩,若長此以往,我各處守軍士氣低落,必一觸即潰,故臣以爲,當分兵各處,提振人心,方能安穩士氣,令守將能誓死守城。”

這應當算是,自土木之變以來,勳戚頭一次在國政大事上,如此強硬的發聲。

趙榮雖然資歷不足,但是到底是正經的五軍都督府都督,而且執掌的是最爲重要的中軍都督府。

論身份,他的確可以和于謙這個兵部尚書相媲美,何況他身後站着的是整個靖難勳戚。

退讓了這麼久,終於在這件事情上,勳戚強硬了一次。

一文一武兩位高級大臣,意見相左相持不下,自然要由天子來裁決。

於是衆臣都將目光放在了上首沉吟的天子身上……

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1190章 變故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第1234章 波雲詭譎.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十六章:回憶(上)第六百零九章:福娃娃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好像變大了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九十一章:智商在線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七百七十一章:伴君如伴虎第七百一十七章:解開心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君明方能臣賢第六百九十三章:一切都會變好的第945章 楊家子孫第六百一十二章:不要走輕鬆的路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八百六十六章:捧一踩一有必要嗎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說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八百三十四章:哦~我愚蠢的叔叔喲~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1205章 迷霧重重第二百一十三章:風波再起第1210章 好謀算第一百五十五章:真遺憾第六十章:廷擊第1223章 闖宮?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八百二十七章:於少保的狐狸尾巴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三百二十七章:棄車保帥第七百九十五章:想辦法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七百七十二章:楊家父子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七十七章:勳戚第一人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1245章 風起第1184章 無奈第二百零五章:天官預備役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四百九十二章:乖孩子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第985章 講誠信第875章 你聽我狡辯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1257章 封賞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921章 幕僚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一百二十章:大同第三百九十四章:大同軍報第998章 謎語人去死第一百八十一章:任禮背後的人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六十章:廷擊第二百二十五章:母子夜話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1149章 又見京察第1263章 番外:東宮之爭(五)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981章 皇店皇莊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
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1190章 變故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第1234章 波雲詭譎.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十六章:回憶(上)第六百零九章:福娃娃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好像變大了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九十一章:智商在線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七百七十一章:伴君如伴虎第七百一十七章:解開心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君明方能臣賢第六百九十三章:一切都會變好的第945章 楊家子孫第六百一十二章:不要走輕鬆的路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八百六十六章:捧一踩一有必要嗎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說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八百三十四章:哦~我愚蠢的叔叔喲~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1205章 迷霧重重第二百一十三章:風波再起第1210章 好謀算第一百五十五章:真遺憾第六十章:廷擊第1223章 闖宮?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八百二十七章:於少保的狐狸尾巴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誠是必殺技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三百二十七章:棄車保帥第七百九十五章:想辦法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七百七十二章:楊家父子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七十七章:勳戚第一人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1245章 風起第1184章 無奈第二百零五章:天官預備役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四百九十二章:乖孩子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第985章 講誠信第875章 你聽我狡辯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1257章 封賞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921章 幕僚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一百二十章:大同第三百九十四章:大同軍報第998章 謎語人去死第一百八十一章:任禮背後的人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六十章:廷擊第二百二十五章:母子夜話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1149章 又見京察第1263章 番外:東宮之爭(五)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說……第981章 皇店皇莊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