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

燭火搖動中,楊洪和範廣二人起身告辭,但是,俞士悅卻留了下來。

將二人送走,于謙和俞士悅重新坐下,這個時候,從頭到尾都沒說話的俞次輔方問道。

“廷益,你要派楊家那個孩子和孫勇二人去增補府軍前衛,去便是了,何必……”

何必要把楊洪和範廣專門請過來一趟呢。

“俞兄說錯了,不是我要,而是天子要派他們去。”

于謙搖了搖頭,眉頭微皺,似乎同樣有些思緒不暢。

“我想,楊侯不會不明白這一點,所以今日我請楊侯和範都督過來,其實是想看看他們在此事上的態度,可是剛剛……”

“陛下交辦的事情,自然是要盡心盡力的,能爲朝廷效力,也是小兒的福分,只不過,於少保應該也知道,小兒自有體弱多病,遠赴邊境跋涉艱難,爲人父母,若是有可能,總是希望孩子少受些苦的。”

這是楊洪的原話,雖然話未說透,但是,婉拒的意味已然十分明顯。

俞士悅亦是機敏之人,聽了于謙的後半句話,立刻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於是開口問道。

“是因爲,今日高臺上,楊侯出言替成國公說話一事?”

于謙點了點頭,道。

“按理來說,陛下既然封了楊傑做錦衣衛鎮撫使,如今又讓他兼管幼軍營,當是十分信任楊家,我不該有疑。”

“可今日昌平侯的所作所爲,確實讓人有些意外,所以,我也不得不試探一番,畢竟,當初整飭軍屯一事……”

話至此處,於少保嘆了口氣,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卻未繼續說下去。

但是,俞士悅卻明白他的意思。

當初,于謙查出宣府侵佔軍屯的罪狀,楊家首當其衝,天子爲昭示朝廷整飭軍屯的決心,忍痛要處置昌平侯府。

那個時候,整個楊家可謂風雨飄搖,楊俊入獄,楊能被禁足,楊洪自己也纏綿病榻,被奪了京營大權,宛如待宰羔羊一般。

Www .Tтkā n .℃ O

雖然說到最後,楊洪絕地反擊,用不要命的打法,把寧遠侯任禮拉下了水,替他擋了一劫,讓楊家平安過關了。

可到底,這中間是結下了疙瘩。

原本,于謙沒往這個地方想,但是,近些日子以來,楊家的所作所爲,的確讓他有些看不懂。

早前楊洪的那份奏疏,朝中隱隱流傳的就有風聲,再加上有俞士悅這麼個好友在內閣當中,所以,那份奏疏寫了什麼,于謙自然是知道的。

因此,他也理所當然的知道,楊洪上了那份奏疏之後,緊接着,天子就召見了楊洪父子倆,然後封賞了楊傑,讓他做錦衣衛鎮撫使。

隨後,這份奏疏就被無聲無息的壓了下來,這一前一後,很難讓于謙不想到,楊傑的封賞,是天子爲了讓楊洪偃旗息鼓,不要再糾纏當初之事。

而如今春獵場上,楊洪再提此事,儼然是要爲朱勇正名,且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模樣,便更讓于謙奇怪。

這中間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楊洪到底爲什麼要這麼做?

如果說是要補償,那麼,天子先給了楊傑錦衣衛鎮撫使,如今又讓他兼管幼軍營,可謂是榮寵至極。

更不要提,當初之事,本就是楊家自己惹的禍事,若不是他們在宣府胡作非爲,天子要整飭軍屯,也不可能將目光轉向楊家。

聽了于謙的話,俞士悅也沉吟着開口道。

“如此說來,昌平侯方纔的舉動,着實是有些奇怪。”

天子讓楊傑和孫勇二人進入幼軍營,毋庸置疑,就是爲了架空朱儀。

讓兵部增補府軍前衛,自然也是這個用意。

于謙雖然時常跟天子頂着來,但是,有些時候,俞士悅也不得不承認,于謙對於天子的想法,還是能夠揣摩的很到位的,只是這個倔脾氣,有時候裝不知道,不肯照着做罷了。

所以,讓楊傑和孫勇二人負責去邊境選人,應該也是天子的用意不錯。

從這個角度而言,這其實也是一次恩典。

楊洪在宣府鎮守多年,說是他的大本營毫不爲過,可以說,宣府如今的官軍,大多數都是楊洪一手調教出來的。

讓楊傑前往宣府挑選官軍,充入府軍前衛,除了身家清白,忠心朝廷之外,必然也選的是楊家用的順手的人。

如此一來,可以讓楊傑在禁軍當中,迅速站穩腳跟。

要知道,似楊洪,範廣這樣的新晉勳貴,最缺的實際上,就是在京營和禁軍當中的人脈。

勳貴世家,傳承數代,哪一代不是有大量的子弟進入軍中,雖然到最後能夠留下的不多,基本都被轉調出去,但是,一代一代的人,在京營和禁軍當中,留下了錯綜複雜的人脈關係,這就是底蘊。

當然,有朝廷體制在上,府部相互制衡,擅自調動軍隊這種事情,哪怕又再複雜的人脈關係也做不到,可大事做不了,諸如相互提攜,行個方便這種小事,卻是可以的。

反觀楊家,雖有爵位,可長久鎮守邊塞,京中就只有楊傑這麼個少年人守着,經營的人脈勢力全在外頭,一回到京中,就成了聾子瞎子。

要知道,京城這個地界,迎來送往的可不容易。

強如成國公府,數代傳承,一朝敗落,不僅處處碰壁,就連田產鋪子,也被人搶佔,找不到地方說理去。

楊家這種新晉勳貴,雖然落不到這種地步,但是,要支撐一個偌大的侯府,各種各樣的事務,各處迎來送往的打點,沒有關係人脈,可也是難做的很。

如果說就守着自家爵位過日子,不怕別人笑話寒酸也就算了。

可如果想要在京城當中發展,站穩腳跟,維持住侯府的體面。

那麼,要麼慢慢的磨資歷,靠時間日積月累,要麼,就只能投靠老牌世家,就像寧遠侯任禮一樣。

但是,得人勢力,就要受人驅使,任侯爺戰功累累,可現在……

所以實際上,這一次派楊傑出京,就是一次好機會。

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京城的勳貴圈子裡頭,大家都抱着世襲鐵劵,大小都是個閻王。

可不一樣的是,人家手底下有小鬼,可楊家這種新晉勳貴卻沒有。

之前的時候,楊洪雖然執掌京營,可到底時間太短,而且,京營的地位特殊,楊洪也不敢太過發展自己的親信,不然被人蔘上一本,可不是鬧着玩的。

但是,這次增補府軍前衛,就算是各處一起,可落到宣府,至少也得選進來兩三千人。

這些人調到京師來,哪怕是有一半進了禁軍當中,那麼,對於楊家來說,都是大大的好處。

可就是這樣的機會,楊洪卻婉拒了!

俞士悅和于謙相對而坐,二人沉默了片刻,他們都同時想到了什麼,但是,卻沒有人戳破。

直到片刻之後,俞士悅嘆了口氣,方道。

“廷益,你說會不會,楊家也想靠上成國公府?”

將這些事情都聯繫起來,很容易就能發現,楊洪的所作所爲,都離不開成國公府。

從最開始上奏,到如今在選拔幼軍一事上遲遲推拒,都和成國公府脫不開關係。

所以,這是最大的可能!

“有這個可能,不過,也可能不是……”

對於這一點,于謙似乎也有些拿不準,言語之間,自己都有些矛盾。

“從目前跡象來看,昌平侯的確在維護成國公府,說是要攀附,也有可能,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想雪中送炭,謀求聯手,也未可知。”

“畢竟,成國公府樹大根深,若能復爵,楊家對成國公府有此救助之恩,朱儀必會投桃報李,楊家自然也能在京城站穩腳跟。”

“但是,若是如此的話,楊洪亦可拿幼軍營來跟朱儀交易,只要他能取得朱儀信任便是,如今他的這種態度,倒更像是……”

這話,顯然于謙也說的有些猶豫,於是,俞士悅接口道。

“獨善其身?”

于謙點了點頭,眉頭擰着,沒有繼續說下去。

俞士悅也沒有繼續說話,於是,帳篷中便就此沉默下來。

過了一會,俞士悅似乎想到了什麼,眸光一閃,忽然問道。

“廷益,揣摩人心立場,這可不像你啊?”

多年的好友,他豈會不瞭解于謙的脾氣秉性。

持正爲公,一心爲國,是對於謙最恰當的形容。

往常的時候,于謙雖然身處朝局當中,卻向來對於站隊這種事情,並不熱衷,甚至隱隱有些排斥。

實話實說,以他這個性格,原本應該在侍郎的位置上待好多年,等到棱角被磨得差不多了,纔有機會夠一夠七卿的位置。

可上天給了機會,讓他跳過了這個步驟,扶搖直上,那也是他的緣法。

到了七卿的地步,他們本身就是一派,只有別人攀附他們的人,再沒有他們需要站隊的時候。

自然,于謙也就更不必去搞什麼站隊,陣營這一套。

素日裡,二人雖然相交,但是實際上,對於內閣當中的複雜鬥爭,哪怕俞士悅再想問于謙,也都不會開口,因爲他知道,問了也是白問。

他只要開口,一定會得到於少保一番“立正言,行正事,走正道”的思想教育。

但是這回,他們竟然討論了這麼長時間,楊家到底想要在朝中如何站隊的問題,不可謂不是一個大大的意外……

聞聽此言,于謙先是一愣,旋即,又苦笑一聲,道。

“身在朝堂,又怎麼可能真的不談立場呢?”

這話說的不錯,但是,顯然不能說服俞次輔,他抿了口茶,再問道。

“那又是什麼,讓廷益你,開始將此事宣之於口了呢?”

帳篷當中又沉默了下來。

答案,其實他們心中都隱約明白。

這種話題,也就只有他們二人這種多年相交的關係,才能稍稍談起。

不然的話,官場之上,貿貿然問這種話,可是要得罪人的。

許久過後,于謙看着搖動的燭火,目光復雜,輕嘆一聲,也不知是在對俞士悅說,還是在自言自語,道。

“幼軍,幼軍啊……”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但是其中飽含的意味,卻複雜的很。

俞士悅於是便明白,他所猜測的,和于謙所擔憂的,是一致的。

略一沉吟,俞次輔的口氣也有些複雜,道。

“幼軍之設,本是爲東宮教習武事之用,如今,的確太早了些……”

話,也就只能說到這了。

即便這個地方只有他們兩個,即便他們是多年好友,但是,再往下說,就犯忌諱了。

可就算不說,但是,有些話,兩人卻是都知道的。

幼軍幼軍,不論人數再少,都佔着一個軍字!

府軍前衛幼軍營,編制兩千人,較之整個禁軍來說,自然是不值一提。

但是,它卻具備着,其他上直衛所不具備的特殊屬性。

即,幼軍營除了聽從天子手詔調遣之外,也遵太子教令。

這其實本無可厚非,東宮其實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朝廷,爲了讓太子學習如何處理國家大事而設。

幼軍營的地位,就相當於宮廷的禁軍,雖然歸屬於上直衛,但是,太子也有調動的權力。

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太子如今太小了。

就算是需要教習武事,現在的太子,也用不上。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太上皇,卻堅持要爲東宮備設幼軍,這其中意味,着實讓人不敢細想。

話至此處,俞士悅也明白過來,爲什麼一向不喜黨爭的于謙,今天也一反常態的,開始認真思索起昌平侯府的立場。

因爲,楊洪的立場,代表着楊傑的立場。

幼軍營已經有了一個朱儀,如果說楊傑的立場也搖擺不定,那麼,這支力量,就很可能會成爲一個潛藏的風險。

這也就是于謙說的,身在朝堂,很多時候,不可能不談立場,關乎社稷大事,必須要談!

但是顯然,今天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長久的沉默過後,于謙的面色有些沉重,他依舊望着搖動的燭火,輕聲道。

“俞兄,陛下是對的。”

“看來過去的這些日子,的確是於某,太過天真了……”

說這番話時,于謙的臉上,罕見的閃過一絲自嘲。

俞士悅沒有問,于謙指的天子是對的說的是什麼。

他心裡清楚的很,以天子和于謙的關係,他們之間,必然有着很多不爲人所知的奏對。

哪怕關係再好,但是不該打聽的不打聽,這是官場上的原則。

但是,看着于謙略顯落寞的樣子,俞士悅沉吟片刻,還是道。

“廷益,朝堂之事,想必陛下自有安排。”

“幼軍之設,陛下既應了,那便應當無礙,你我,還是好好辦事便是……”

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四百五十章:掙扎失敗第961章 相互試探第九十章:裂痕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七百五十六章:高明的獵手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965章 教太子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六十三章:何謂風骨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1164章 查?不查?第923章 召見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宴宗室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1219章 繼任人選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六十一章:震怒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四百四十三章:伯顏王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915章 決斷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就挖了一個小小的坑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七章:南遷之議第六百一十四章:父與子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宮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八百二十七章:於少保的狐狸尾巴第一百三十三章:你猜他傻不傻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一百零一章:深刻領會精神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1009章 追問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說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914章 投名狀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七百七十九章:上林苑監第一百一十七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三十八章:想一塊去了第979章 八面玲瓏岷王爺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927章 護犢子的皇帝陛下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一百八十章:最強一脈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四百八十五章:儀注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931章 瘋狂暗示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一百八十六章:端茶送客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搶詞兒的老大人們第978章 翻舊賬~
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四百五十章:掙扎失敗第961章 相互試探第九十章:裂痕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七百五十六章:高明的獵手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965章 教太子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六十三章:何謂風骨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1164章 查?不查?第923章 召見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宴宗室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四十四章:舒良的評價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1219章 繼任人選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六十一章:震怒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四百四十三章:伯顏王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915章 決斷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就挖了一個小小的坑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七章:南遷之議第六百一十四章:父與子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宮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八百二十七章:於少保的狐狸尾巴第一百三十三章:你猜他傻不傻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一百零一章:深刻領會精神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1009章 追問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說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914章 投名狀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七百七十九章:上林苑監第一百一十七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三十八章:想一塊去了第979章 八面玲瓏岷王爺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927章 護犢子的皇帝陛下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一百八十章:最強一脈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四百八十五章:儀注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931章 瘋狂暗示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一百八十六章:端茶送客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搶詞兒的老大人們第978章 翻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