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智商在線

慈寧宮。

卻說朝會散了之後,金英拿着朱祁鈺的那份手書,來到了慈寧宮的門前,罕見的有些猶豫着不敢進去。

想起早朝上郕王無賴一般的態度,金英也是頭疼的很。

天知道一向和和氣氣的郕王,今天到底是怎麼了,竟然如此鬧脾氣。

這接二連三下來,一次次的失利,只怕他又要捱上一頓訓斥。

咬了咬牙,金英還是走了進去……

“這麼說,是郕王一力堅持,最終外朝的那些大臣,不得已才答應了的?”

孫太后的反應,比金英想象當中要平靜得多。

至少,沒有像之前一樣動不動就摔杯子,反而仔仔細細的拿着那份手書,認真的端詳着。

金英小心的道:“回聖母,確實如此,今日朝會上,外朝的老大人們都立勸郕王和您以平順爲主,但是郕王一改往日張口閉口國家大義的樣子,只說擔心自己被天子歸來後清算,故而一力堅持,要改嗣位爲禪位,並寫下了這份手書,具體緣由,內臣也想不通透。”

面對金英的疑問,孫太后嗤笑一聲,開口道。

“這有什麼想不通的,往日裡,他一個閒散親王,無權無勢的,想要逼迫哀家,只能依靠朝廷大義,但是如今,局勢已定,他自然就不必再伏低做小了。”

對於朝政,孫太后或許並不精通,但是這些日子下來,也瞭解了不少,何況無論外朝後宮,脫不開的便是人心算計,這種事情,往往是一通百通,沒什麼難的。

說着,孫太后將手書放下,道。

“不過這也無妨,一個名分而已,原也沒什麼大礙,不過有備無患而已,哀家也不指着這個拿捏他,倒是他這一番做派,定叫外朝那些大臣驚詫不已吧?”

金英回道:“聖母英明,外朝的老大人們,的確對此事頗有不滿,但是礙於大局,不得不答應下來。”

孫太后嘴角扯起一絲嘲諷:“到底是個當宗室養出來的,得了幾分顏色就開始賣弄,小家子氣!”

金英沒說話,但是臉上卻浮起一絲不解。

照他的想法,詔書上頭的小文章被郕王識破了,太后理當生氣纔對,但現在怎麼看着,太后娘娘反倒有些高興呢?

孫太后瞟了一眼金英,道:“想不明白?”

金英點頭。

孫太后笑了笑,站起身來,緩緩道:“如你所說,這份詔書不過是有備無患而已,不管怎麼說,郕王登基都是已成定局,以後就算是天子回來了,也不可能把他拉下來,所以這份詔書上頭,怎麼寫其實不重要。”

既然不重要,那爲何還要寫呢?

金英沒有開口問,因爲孫太后已經回答了他:“這其實是哀家的陽謀!”

似乎是爲了一舒這些日子來的鬱悶之氣,孫太后繼續道。

“這些日子,哀家想清楚了,說到底,如今的局面,守住江山,守住京城纔是最緊要之事,那些朝臣,無非也是因此,纔跟郕王站在一起。”

“所以哀家其實沒必要在這個時候跟他作對。”

“相反的,哀家甚至應該支持他,幫着他穩定好局面,守好了京城,纔有機會迎回天子,以後的事情也纔會有轉機。”

咂摸着孫太后的話,金英漸漸覺出了點味道,試探着道。

“所以您其實並不是想真的在詔書上做手腳,而是想要讓外朝的大臣們,看清楚郕王的真面目?”

孫太后點了點頭,似是想起了什麼,坐下來,嘆了口氣道。

“說到底,皇帝這次犯的錯太大了,朝臣縱然口中不言,但是心中必然生出怨懟之心,所以哀家得幫他挽回來。”

金英明白了。

挽回人心,怎麼挽回?

當然是順着朝臣的意思來,再具體的說,這個當口,以江山社稷爲重。

他們說讓郕王登基,那就準他登基。

說要用禪位不用嗣位,也隨得他們。

至少要讓朝臣們看來,太后在一心一意的爲國家計,這樣一來,朝臣們對於天子的怨懟之心,纔會漸漸散去。

而這個時候,在一心爲國的太后娘娘反襯下,郕王殿下的胡攪蠻纏,勢必也會讓朝臣失望。

如此一來,一打一拉,這纔是孫太后所說的陽謀。

不論郕王怎麼做,終歸是他吃虧。

想明白之後,金英問道:“那娘娘的意思,接下來我們又該如何?”

輕輕甩了甩頭,孫太后從對兒子不爭氣的那股失望當中掙出來,神色也不似方纔般低沉。

沉吟片刻,孫太后道:“前些日子,你說的宮中內宦的名單,整理的怎麼樣了?”

金英於是道:“回太后,已經差不多了,按您的吩咐,多數和王振有所牽連的,都已經處置了,還有些明面上的,是留給郕王他們的,除此之外,還有幾個人,怕是有些危險,須得聖母費些心思。”

孫太后問道:“哪幾個人?”

“御用太監王瑾,少監阮浪,此二人均爲範弘門下,都是先皇時便隨侍青宮的老人手,對皇上忠心耿耿,平時因爲和王振不對付,所以牽扯不深,本沒什麼大事,不過這些年,王瑾把持御用監,斂了不少銀錢,內臣恐被人拿來做文章。”

宮裡頭年資深些的宦官,孫太后基本上都有印象,金英這麼一說,她就對上了號。

想了想,孫太后道:“此事不難,你明日拿着哀家懿旨,讓王瑾卸了御用太監一職,叫他來哀家宮中掌事,御用監暫且讓阮浪去管就是。”

金英點了點頭,這的確不算什麼大事,既然王瑾是在錢財上出了毛病,那就暫且讓他避避風頭便是。

太后娘娘免了他的職,便是先行處置了,又將其調到了慈寧宮,郕王若要繼續追究,未免顯得逼迫過甚。

不過這是簡單的,難的在後頭。

金英猶豫了片刻,開口道:“聖母,宮裡頭有內臣,再加上王瑾,阮浪三人,想來應是無恙,不過聖母既然要在外朝佈置,還有兩人,恐也需得保下並且召回來。”

孫太后心中一動,問道:“誰?”

金英道:“司設監太監曹吉祥,甘肅鎮守太監劉永誠。”

若說宮中的內宦,孫太后倒是熟悉,但是這兩個人,她卻只是耳熟,並不熟悉,於是金英問道:“這二人是誰?”

金英道:“這二人皆是鎮守各地督軍的內宦,聖母並不熟悉,但是他二人,皆曾參與兀良哈之戰,在軍中甚有人脈,尤其是劉永誠,自太祖時便入宮,曾隨先皇平定漢王之戰,久有戰功,太后若要長久謀劃,想必少不了這兩人。”

孫太后沉吟片刻,她明白金英的意思。

如今京營被于謙拿走,她相當於被砍掉了臂膀,手頭一點可用的力量都沒有。

想要拿回來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從監軍內宦上想法子。

皺了皺眉,孫太后道:“照你所說,這兩人都不在京中,難不成也會被郕王盯上?”

金英點了點頭,道:“劉永誠還好些,畢竟鎮守邊陲多年,或許郕王暫時不會動他,但是郕王前些日子,已經命在福建平叛的寧陽侯陳懋撤軍回京,曹吉祥身爲監軍,必要隨軍而回,他曾是王振門下,若是此刻回京,想必是難有好下場……”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議三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火上澆油?第五百八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五百八十八章:冷霜冬雪落枝頭,迎風乘寒不垂首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三十五章:自作孽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二十八章:最新軍報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947章 國公爺跳反了?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二百零六章:廷鞠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七百七十章:召見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八百六十章:原來本書還有主角啊……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五百九十三章:於大人學壞了!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一百八十七章:你當他願意?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推遲京察?第三百八十七章:張輗的挫敗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1263章 番外:東宮之爭(五)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二百四十章:楊善的邀請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943章 強硬態度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七十四章:裡應外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874章 問農第1183章 對策第六百一十六章:賜玉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1206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三十八章:殃及到一條不好惹的魚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二百一十三章:風波再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965章 教太子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兒不講武德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1265章 尾聲:東宮之爭(七)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二百三十九章:進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四十五章:我要京營第921章 幕僚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五百六十四章:徐元玉,必成大器!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一百三十九章:戰損第八百六十六章:捧一踩一有必要嗎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五百五十三章:金鎖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出難題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議三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火上澆油?第五百八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五百八十八章:冷霜冬雪落枝頭,迎風乘寒不垂首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三十五章:自作孽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二十八章:最新軍報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947章 國公爺跳反了?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二百零六章:廷鞠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七百七十章:召見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八百六十章:原來本書還有主角啊……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五百九十三章:於大人學壞了!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一百八十七章:你當他願意?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推遲京察?第三百八十七章:張輗的挫敗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1263章 番外:東宮之爭(五)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二百四十章:楊善的邀請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943章 強硬態度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七十四章:裡應外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874章 問農第1183章 對策第六百一十六章:賜玉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1206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三十八章:殃及到一條不好惹的魚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二百一十三章:風波再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965章 教太子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兒不講武德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1265章 尾聲:東宮之爭(七)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二百三十九章:進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四十五章:我要京營第921章 幕僚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五百六十四章:徐元玉,必成大器!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一百三十九章:戰損第八百六十六章:捧一踩一有必要嗎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五百五十三章:金鎖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出難題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