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朝會結束了,事情似乎也圓滿解決了。

但是,老大人們總感覺有哪不對。

一直到出了殿門,回了衙門,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抱着茶壺思索了良久,不少大臣才反應過來,這種怪異的感覺從何而來。

太平靜了!

東宮出閣牽扯甚多,前朝後宮都有涉及,尤其是在天家如今複雜的情勢之下,更顯得敏感。

這樣的大事,往日裡,朝廷不吵上個十天半個月的,絕對不會有個結果。

甚至於,廷議之上,吵的臉紅脖子粗的,誰也不讓誰,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這一次,從奏疏遞上去,到明發各衙門,再到廷議通過,不過六七日的時間。

而且,更重要的是。

從頭到尾,這場廷議都透着一股敷衍的勁兒。

應該說,無論是從禮制方面,還是從國庫用度的層面,這件事情都是很有可辯的餘地的。

但是,禮部和戶部,雖然都站了出來,可卻明顯態度並不那麼堅定。

往日裡,這種事情七卿們不吵一架,是決沒個結果的。

這次大佬們卻個個和和氣氣的,有矛盾爭吵,也就停留在侍郎的級別,連內閣大學士都沒有出面,就平和的通過了朝議。

尤其是,當一些有見識的老大人覆盤過整場朝會之後,驚訝的發現,這件事情當中,最關鍵,也最緊要的一點,那就是關於太子之後的發展,六部七卿,內閣大臣們,竟然沒有一個人提起。

太子是儲本,是未來的君王,是國計所繫,可以說,太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未來的社稷朝局。

這是出閣本身就值得細細討論的問題。

如今東宮才勉強剛滿三歲,此時出閣,會不會過早?

要知道,無論是內閣大臣,還是翰林學士,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一旦有成爲東宮教導的機會,必然會傾其全力。

宮裡的開蒙,就是單純的識字,了不起就是熟讀百家姓,千字文,若再加些唐詩宋詞之類的,就已是十分重視了。

但是,這些翰林們來教,可就不一樣了。

倒不是說他們會刻意的給東宮太大的課業壓力,而是他們本身見識廣博,熟讀經義,即便不主動去講授,平時的授課當中,也不自覺的會帶出一部分,旁徵博引的,無形當中,就會讓課業的壓力變大。

再就是,大明雖然重視嫡庶,但是卻更重人倫,母子之情乃是天性,不可違背,因此,一應的皇子皇女,在出閣讀書之前,都是交由生母親自撫養,哪怕這個生母出身再卑微,也是一樣的。

所以,即便是孫太后再擔心孫子,在慈寧宮養了一段時間之後,也得送回周貴妃宮裡。

可是如今,東宮出閣,就代表着需要遷居別住,這是禮制的要求,相對的,太上皇即將歸京,作爲太上皇的后妃,周貴妃也必須遷居南宮。

雖說東宮和南宮相距不過一道東華門,但是,畢竟分居兩處。

太子幼弱,卻要母子分離,這一點是否悖逆天倫?

這也是一重大殺器!

但是,也沒有人提,這纔是最怪異的地方。

老大人們驚訝的發現,作爲大明戰鬥力最強的御史團體,竟然在這次朝會上,集體失聲了一般。

不得不說,怪異的很……

慈寧宮。

孫太后雖然不算是個雷厲風行的人,但動作也算是快的,短短几日的時間,她就已經將太子接到了慈寧宮中,並且備好了一應的人手器物,準備着就着幾日,就打算開始爲太子授課了。

當然,授課的人不可能是孫太后自己,而是一個內書房的宦官,名爲覃昌。

應該說,孫太后也考慮到了王振之事的殷鑑,所以,她在挑人的時候,十分謹慎。

這個覃昌,今年三十多歲,同樣是個落第的秀才。

不過,和王振不同的是,他入宮之前已經成家,和王振爲了謀求機緣入宮不同,覃昌之所以入宮,是因爲自己的妻子生了重病無錢醫治。

宮中招收宦官,是會給一筆銀兩作爲補償的,爲了給妻子治病,覃昌這才選擇了自閹入宮。

單這一點,就足夠孫太后高看他一眼。

入宮之後,覃昌因爲熟讀經書,所以被送進了內書堂兩年,此人雖明敏機變,但卻不好鑽營,謙虛謹慎,絲毫無驕矜之氣。

正因於此,孫太后才選了他,過來給太子授課。

而且,出於謹慎考慮,她還特意將授課的地點放在了慈寧宮,方便自己時時看顧。

除了授課的人選之外,其他方面,孫太后也做了準備。

她心裡知道,朱祁鈺不可能這麼好心,讓太子一直安穩下去,就她自己來說,能夠顧及到的只有內宮。

生活起居方面,自然是萬貞兒負責照顧太子,這個宮女,也是知根知底的,孫太后自然放心。

但是僅憑覃昌和所以,在覃昌之外,她另選了兩個太監,一同服侍太子。

一個叫樑芳,這個人,其實孫太后一直很猶豫。

和覃昌相反,樑芳最擅長的就是奉迎機變,這一點和最初的王振很像,之所以要選這樣一個人放在太子身邊,是爲了應對宮中的各種腌臢手段。

不過和王振不同的是,樑芳胸無點墨,沒讀過書。

這一點讓孫太后是放心的,既然沒讀過書,最多就是貪好財貨,不會有王振那股子“功業之念”,直接插手司禮監政務的可能性就不大。

權衡到最後,孫太后還是用了樑芳,無他,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太子能夠安全長成纔是最緊要的。

最後一個人,名字叫牛玉。

這個人就了不得了,他是這些人當中,資歷最老的宦官。

和王振一樣,牛玉曾是朱祁鎮的伴讀太監,文武雙全,忠心耿耿且性格謹慎,正是因爲這份性格,讓他在土木之變之後,主動稱病,交出了御馬監的權柄,主動到了慈寧宮當一個灑掃太監,而躲過了數次內宮的大清洗。

原本,孫太后是打算將他派往南宮的,但是眼下,明顯是太子這邊更緊要一點。

萬貞兒是宮女,覃昌和樑芳都還年輕,得讓牛玉來鎮場子。

這是她給以後東宮準備的內宦,雖然現在只是開蒙,但是卻該讓他們跟太子漸漸熟悉起來了。

眼下,剛滿三歲的小太子,正在殿中來回的嬉戲。

這位尊貴的小娃娃,最近喜歡上了騎大馬。

真馬肯定是不敢讓騎的,木馬倒是準備了,但是太子殿下不喜歡,他喜歡會動的。

所以,眼下被騎着的,自然是被孫太后授意,多和太子殿下熟悉的內侍,樑芳。

樑公公對這件事情,明顯甘之如飴,使出渾身解數,逗着太子殿下高興,只不過,一時爬的快了,總是讓跟在後頭的大宮女萬貞兒皺眉不已,生怕摔着了太子殿下。

小娃娃玩的很開心,絲毫不知道自己即將步入緊張的學習生涯。

孫太后坐在旁邊,笑眯眯的看着,思緒卻不知飛到了何處。

然後,外頭忽然傳來了一陣響動,緊接着,王瑾急急的走進來稟報道。

“聖母,司禮監成公公到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孫大勇不是龍套!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七百八十三章:還是得講理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七百二十四章:一波未平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二百二十七章:攤牌第六百七十七章:任你奸似鬼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930章 整頓科道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七百一十四章:他急了他急了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局中之局第1176章 殿前對質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七百四十四章:老虎不發威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九十六章:救人第968章 陷阱?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八百二十三章:可太不容易了第907章 抉擇第一千零九十章:于謙下獄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二百四十二章:胡濙的目的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兩人當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五百一十章:好像串場了第七百二十三章:夜談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五百八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881章 衝突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六百三十六章:節節失利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1234章 波雲詭譎.第四百二十四章:質問與補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歪個樓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五十九章:滿朝跪諫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1166章 謎語人去死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877章 俞次輔的敵意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一百五十三章:上皇召見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六百二十八章:求同存異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孫大勇不是龍套!第五十五章:臣有本奏第七百八十三章:還是得講理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七百二十四章:一波未平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二百二十七章:攤牌第六百七十七章:任你奸似鬼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930章 整頓科道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七百一十四章:他急了他急了第三百二十四章:奇怪的立場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局中之局第1176章 殿前對質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七百四十四章:老虎不發威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九十六章:救人第968章 陷阱?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八百二十三章:可太不容易了第907章 抉擇第一千零九十章:于謙下獄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二百四十二章:胡濙的目的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兩人當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五百一十章:好像串場了第七百二十三章:夜談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五百八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881章 衝突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六百三十六章:節節失利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1234章 波雲詭譎.第四百二十四章:質問與補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歪個樓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五十九章:滿朝跪諫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1166章 謎語人去死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877章 俞次輔的敵意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一百五十三章:上皇召見第942章 孛都的條件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六百二十八章:求同存異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