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宮一日遊

說回到東宮這件事情上,朝野上下的諸多流言,朱祁鈺是知道的。

但是,他並不在意。

因爲那本就不過是空穴來風而已,有了前世的經歷,至少目前,或者近幾年來說,朱祁鈺是沒有易儲的心思的。

重活一世,國事,家事,他有太多的方方面面需要操心,也有太多的事情想要去做。

在這些事情沒有做完,在這些隱患沒有排除之前,他是不會動東宮的。

畢竟,東宮是國本。

換掉一個太子不算是難事,但是,無故廢立東宮,由此帶來的朝局動盪,至少會持續一年甚至更久。

不說大臣們的反對和對抗,單說更易東宮之後帶來的朝中勢力的大洗牌,就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

這還是明面上的,潛藏於暗處的,對人心上的影響,更是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潛移默化的一點點積累起來。

土木之役以後,大明面臨着破而後立的階段。

這個時候,一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朝局停擺,對於社稷國家的影響,是朱祁鈺難以接受的。

所以,東宮他不會動。

最多也就是,預先做少許準備而已……

在這一點上,朱祁鈺是清醒的,甚至可以說,他是滿朝上下,最清醒的人。

事實上,除了朱祁鈺以外,所有人都沒有認識到。

對於東宮來說,潛藏着的最大的風險,不是他這個皇帝會不會更易東宮,而是南宮那邊是否會夾起尾巴做人。

南宮鬧騰的越歡,東宮的地位越是搖搖欲墜。

哪怕他們所做的,都是在竭力擴大東宮的勢力,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甚至於,一旦到了某種地步,那麼東宮,勢必也會成爲空中樓臺……

即便是能夠安穩躲過一劫,東宮本身,其實也足堪憂慮。

還是那句話,除了朱祁鈺之外,沒有人知道,現如今這個被奉爲儲君的小娃娃,長成之後到底是什麼樣子。

除了外部的威脅之外,這位太子殿下,還有一道屬於自己的難關要過,若是過不去,那麼旁人再竭盡全力,只怕也是無用……

收回心思,朱祁鈺又嘆了口氣,他並沒有過多的苛責成敬,只是擺了擺手,示意他退下。

是人都會有缺點,成敬如此性情,在朝局上也未必不是好事,至少,從東宮之事上來說,他這個天子身邊的大璫隱約透出的消息,甚至比朱祁鈺自己公開去說,效果要好的多。

不過……

看着鬆了口氣的成敬匆匆離去的身影,朱祁鈺輕輕搖了搖頭:“懷恩?”

“奴婢在。”

“打明兒起,你去司禮監,領了秉筆太監的差遣,跟着成敬一塊打理政務,把該學的,好好學一學。”

“奴婢遵旨。”

…………

一轉眼,便是冬至大節。

雖然說因爲禮部的儀注,在朝堂上着實引發了一番風波,但是終歸,禮部的儀注還是順利通過了。

太子殿下出閣開府已成定局,但是,儀典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準備好的,至少,冬至大節是肯定趕不上了,如果禮部加把勁兒的話,說不定能在朝廷封印之前辦出來。

作爲朝廷每年最重要的三次大朝會之一,冬至大節的禮儀自是繁複無比。

這一天清早,天色剛矇矇亮的時候,朝廷衆臣便齊聚宮門之外,隊列整齊,寒風之中,無一人動搖。

和以往的冬至慶典不同,這一次的儀注之上,有天子率羣臣朝拜太上皇這一項,所以,老大人們都格外的謹慎。

金水橋上三聲鞭響,宮門被緩緩推開,羣臣在禮官的指引下,排成長長的兩列,從兩側進入宮門當中。

奉天殿外,早已經設好了寶案鑾駕,時辰一到,天子站在高高的御階上,行祭天之禮。

在禮部的主持下,一切有條不紊的向前進行着。

按照儀注,祭天之後,當是天子率羣臣拜見太上皇。

於是,待一應禮儀結束之後,天子先行離去,回後殿更衣,羣臣則是直奔南宮。

站在南宮的外頭,天子還未趕到,老大人們可以稍稍休息一會。

但是在禮官和糾儀御史的掃視之下,又不能聊天或者犯困,所以,老大人們也就只能打量起這座專門爲太上皇歸朝而重新整修的南宮。

應該說,對於大多數的朝臣來說,這還是他們頭一次真真正正的到達南宮,打量起太上皇的居所。

南宮雖然叫南宮,但是實際上,並不在宮城當中,而在東華門外,是早些年太宗皇帝爲宣宗皇帝建的太孫府,名爲重華宮。

其規模宏大,幾乎不亞於東宮。

所以,朝臣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

雖然說這些大臣們每日上朝,對於宮城的佔地面積心中有數,但是,畢竟他們能夠涉足的區域,不過是奉天殿,文華殿,武英殿這一個議政的殿閣,少數的大臣,得天子寵信,能夠進入到乾清宮中。

但是,這也就到頭了,紫禁城其餘龐大的區域,都非普通臣子可以涉足的。

所以,實際上朝臣們每天見到的,就是宮城最前頭的那幾座殿宇。

而南宮則不同,當時建造南宮的時候,是包含了議政殿,寢殿,配殿等一系列殿宇的完整的宮殿羣。

整個南宮,有兩座正殿,從前到後分別是重華殿和清和閣,原本分別是用來議政和經筵講讀之用。

現在太上皇搬進來之後,便將清和閣當做了寢宮,重華殿做接見朝臣的便殿。

在兩座正殿的左側,是膳房和府庫,至於右側,從前到後排列了九座宮殿,原本是太孫內宮,現在則用來安置太上皇的后妃。

整個南宮,林林總總的加起來,至少有十幾座殿宇。

站在南宮外頭,放眼望去,對於大臣們來說,震撼力還是不小的。

其次,朝臣們的第二個印象,就是華麗。

是真的華麗!

南宮多年無人居住,很多的地方早已經破敗,這些老大人們是知道的,天子曾經在太上皇回京之前,命人整修南宮,這些他們也知道。

但是,你管這叫整修?

嶄新的漢白玉,大理石,青磚琉璃瓦,該用的貴重材料一樣都不缺,這些殿閣,說是新建起來的,老大人們都信。

以至於讓老大人們紛紛看向某戶部尚書……

朝廷,這不是挺有錢的嘛!

熟不知,看着這嶄新的殿閣,沈尚書也是心疼不已。

最近一段時間,沈尚書的手頭鬆快了不少,但是,摳門的毛病卻愈演愈烈,現在已經發展到,別人花別人的錢,他都要心疼的地步。

比如,面對着眼前的南宮,沈尚書這看一看,嘆了口氣,那瞟了一眼,又嘆了口氣。

要知道,關於太上皇歸京之後的居所,戶部和禮部其實有過爭論,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戶部這邊曾經提議,只需將南宮一側的崇質殿整修之後,讓太上皇入住即可。

但是禮部覺得,這麼做不合太上皇的身份。

最終,到了天子那裡,他老人家說,南宮除了要居住太上皇,還要居住太上皇的后妃,以及一干伺候的宮人內侍,數量不少,所以大筆一揮,將整個南宮東苑,全都劃給了太上皇。

不僅如此,天子一時興起,還順道下令,從原本的簡單清掃整修,變成了大修大整。

羣臣看到的這還只是表面,內裡的幾座殿宇,現如今還在整修,至今都未完工呢。

看着這上頭一樣樣的金貴材料,沈尚書開始算,這得花多少錢啊。

當然,如果有朝臣知道沈尚書此刻的想法,心中一定會疑惑,咋的,你一個戶部尚書,自己花了多少錢心裡沒數嗎?

對此,沈尚書的回答是……

廢話,陛下出的錢,我哪知道花了多少!

“陛下駕到!”

浩浩蕩蕩的鑾駕在宮門處停下,羣臣頓時收斂了心神,肅然而立,拜倒在地。

朱祁鈺此刻已經換下了祭天的朝服,轉而換上了一身袞龍袍,頭戴翼善冠,緩緩從鑾駕上走了下來。

他立在南宮門外,心中也是頗多感慨。

前世的時候,他曾經無數次的遙遙望着南宮,但是,卻始終不曾踏進去過一步。

兩世爲人,這竟是他第一次,即將邁入這個太上皇“頤養天年”的地方。

宮門早已經打開。

隨着天子駕臨,南宮當中涌出一隊宮人,爲首者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宦官,胖胖的,看着就覺得很有福相。

此人正是如今南宮的總管太監,阮浪。

“內臣阮浪參見陛下。”

“平身吧,太上皇在何處?”

朱祁鈺的臉色倒是平靜,開口問道。

於是,阮浪起身,恭敬的答道。

“回陛下,重華殿中已準備停當,太上皇正在更衣,待羣臣進殿,便可受賀。”

“嗯。”

沒有什麼太過明顯的表示,朱祁鈺擡步便率先邁入了重華門,直奔重華殿中而去。

相對於天子,羣臣可不敢這麼隨意,老老實實的在禮官的指引下,跟着阮浪排成長長的隊伍,按照順序進了重華殿。

雖然說,重華殿最開始就是按照太孫議政殿的規格建造的,但是,滿朝的文武大臣這麼多人一起進來,還是擠得滿滿當當的。

或許是因爲第一次來南宮,老大人們一路上都忍不住多看兩眼,這麼一看之下,不少性格方正的大臣便皺了眉頭。

若說僅僅是宮殿華麗也就罷了,這南宮當中,侍奉的宮婢,未免有些過多了。

而且,看着南宮中來來往往的宮女,老大人們的第一感覺就是,雖然這些宮女面容姣好,但是,妝容打扮上,卻莫名有一股輕佻的氣質,讓人見之便覺得與森嚴的皇家宮苑有些格格不入。

於是,又有不少大臣想起了京中最近的傳聞。

據說,太上皇歸南宮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已經連納了三個新的妃嬪,這可比選秀的速度要快多了。

要知道,天子上次選秀,雖說選了一妃二嬪四才人。

但問題是,天子是八年一選,可太上皇這纔回京不到半年啊,這麼下去,過上幾年,太上皇的後宮,還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呢……

更有甚者,有人還想到了隨口一些不知不真假的傳言。

據說,太上皇新納的幾位妃嬪,雖然位份都不高,但是威風都不小,剛剛被冊封沒多久,便跋扈的很,仗着太上皇的寵愛,跟幾位妃位乃至貴妃位的娘娘,都屢有摩擦……

懷着各種紛亂的心思,羣臣在重華殿中站定。

隨後,禮官高聲喊道。

“陛下到。”

於是,羣臣俯首,天子自殿外走進來,越過羣臣,在大殿的最前端站定。

“太上皇到。”

隨着禮官洪亮的聲音再次響起,在一干內侍宮人的簇擁下,後殿中走出一道身影。

羣臣終於再次見到了自歸京之後,一直隱居南宮的太上皇。

今天的太上皇,身着一身玄色冕服,頭戴十二旒冕,看起來倒是頗具帝王威儀。

看的出來,這段時間,太上皇保養的很好,雖然只過了幾個月的時間,但是肉眼可見的,比剛剛從瓦剌歸來的時候,狀態要好了很多,身材也胖了一些。

尤其是,在冬至大節這樣的時候,或許是因爲許久未見朝臣,太上皇的氣色頗佳,臉上白裡透紅,顯得十分紅潤。

相對之下,天子就顯得樸素一些,換上了一身正紅色通天冠服,許是因爲疲累,臉上隱有倦色。

二人相對而立,片刻之後,太上皇走上御階,在正中的御座上坐下。

“跪!”

大樂不停,禮官聲音再起,羣臣叩首跪地。

然而,最前端的幾位大佬,在下拜的時候,卻不出意料的看到,最前端的皇帝陛下,依舊只是躬身拱手,並沒有按照儀注當中所寫,行叩拜禮。

好吧,這算是當今天子,爲數不多的,會任性的時候。

而且,任性的讓人頭疼!

上回迎接太上皇的時候就是這樣,上儀注的時候,他老人家啥都不說,但是真正到舉行儀典的時候,天子就我行我素,只肯行拜禮,而不肯行叩首禮。

這簡直就是在耍無賴。

儀程都已經開始了,自然不可能中斷,如果是別的大臣敢這麼幹,早就被糾儀御史架出去了,但是,面對天子……

好吧,看見了只能當沒看見,不管怎麼說,先把儀典行完再說。

只不過,某總憲大人不由嘆了口氣。

得,這回冬至結束,底下那幫小崽子,肯定又要拿這件事情鬧騰了,頭疼……

“茲遇冬至,律應黃鐘,日當長至,恭惟太上皇陛下膺乾納祐,福壽安康。”

除了這小小的波折之外,這場朝賀倒是沒有再出其他的意外,各種的儀程走下來,折騰了約兩炷香的時間,羣臣懷着各種各樣的心思,離開了南宮。

接下來,天子和太上皇要繼續祭奠太廟,而羣臣可以休息片刻,然後要繼續趕往奉天殿,舉行大朝會。

這一天,出乎朝臣們的意料,平順無比,和往年的冬至大節,好像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又好像有一些變化,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什麼……

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1200章 議定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979章 八面玲瓏岷王爺第五百一十九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五百零七章:太上皇,您覺得呢?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四百三十四章:朱鑑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並施第1190章 變故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七百一十四章:他急了他急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倒黴的何文淵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一百七十二章:勳戚的難題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219章 後宮典制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一百五十八章:懷疑者必被懷疑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1250章 奪門第五百九十八章:沒有永遠的朋友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一百五十八章:懷疑者必被懷疑第一百二十五章:告假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1163章 原委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1264章 番外:東宮之爭(六)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1274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六)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皇莊再現第一百五十章:爭論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宴宗室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四百八十一章:斷章取義的一把好手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1018章 找理由第873章 出城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二百二十九章:人有兩面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六百八十一章:邊境異動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923章 召見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五百三十九章:問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二百二十六章:他竟然敢?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五百六十二章:高風亮節李原德第六百三十七章:來之不易的機會第919章 陛辭第1188章 朝堂論辯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七百九十七章:逃了?第六百一十二章:不要走輕鬆的路第六十章:廷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那肯定是沒完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
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1200章 議定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979章 八面玲瓏岷王爺第五百一十九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五百零七章:太上皇,您覺得呢?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四百三十四章:朱鑑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並施第1190章 變故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七百一十四章:他急了他急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倒黴的何文淵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一百七十二章:勳戚的難題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219章 後宮典制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一百五十八章:懷疑者必被懷疑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1250章 奪門第五百九十八章:沒有永遠的朋友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一百五十八章:懷疑者必被懷疑第一百二十五章:告假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1163章 原委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1264章 番外:東宮之爭(六)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1274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六)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皇莊再現第一百五十章:爭論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宴宗室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四百八十一章:斷章取義的一把好手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二百九十章:謀定第1018章 找理由第873章 出城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智商高地第二百二十九章:人有兩面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六百八十一章:邊境異動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923章 召見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加一把火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五百三十九章:問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二百二十六章:他竟然敢?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五百六十二章:高風亮節李原德第六百三十七章:來之不易的機會第919章 陛辭第1188章 朝堂論辯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七百九十七章:逃了?第六百一十二章:不要走輕鬆的路第六十章:廷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那肯定是沒完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