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謎語人去死

不出意外的是,當朱祁鈺在朝堂上公佈了東廠的這份奏疏之後,整個朝堂立刻炸開了鍋。

有些大臣義憤填膺,信誓旦旦要嚴查此案,有些大臣目光躲閃,低頭不言,還有些人,和王竑一樣,第一反應就是,這是東廠的構陷之詞。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吵吵嚷嚷的,但是,不管底下的這些普通大臣如何反對還是贊成,在提前已經進行過小規模的商議的情況下,三司會審已成定局。

早朝結束之後,京城上下,也便立刻熱鬧了起來,心虛的人開始找關係,託庇護,就算是清白些的官員,也紛紛打探這樁案子的詳情,還有波及的範圍。

一時之間,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凡是參與此案審理的官員,都成了炙手可熱之人。

當然,這些都和朱祁鈺沒有太大的干係,作爲皇帝,他只需要把任務交代下去,然後過些時日等結果便是。

要知道,雖然名義上來說,東廠僅僅只是監審而已,可實際上,作爲最先查出此案的機構,朱祁鈺給舒良的旨意,是讓他派人繼續深究下去,所以說,這樁案子其實有一明一暗兩方力量在追查。

三司在明,有名正言順的審訊之權,同時,也起到吸引大部分朝臣注意的作用,東廠在暗,錦衣衛協助,秘密調查,既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同時,又因爲審訊權在三司當中,不至於讓東廠真的有誣陷的舉動。

說到底,朱祁鈺很清楚,人心人性是最試探不得的,王竑那一日在御前所言,也並非全無道理,他固然信任舒良,但是,有些事情還是不得不防,如此,才能真正保證,沒有人膽敢在這樁案子裡頭徇私……

“陛下,兵部尚書王翱大人求見,稱有捷報呈上。”

乾清宮中,懷恩急匆匆的進到殿中,面帶笑意的稟道。

如今邊境安寧,能夠稱得上軍報的,也就只有徵倭大軍了。

見此狀況,朱祁鈺也立刻放下手中的奏疏,道。

“召。”

不多時,王翱的身影出現在殿外,趨步入殿,行禮之後,便從袖中拿出一份軍報,呈遞了上去,開口道。

“陛下,徵倭大軍傳來軍報,大捷,大軍經過近兩個月的奮戰,共計殲滅倭寇三千餘人,生擒兩千餘人,詳細軍報在此,請陛下御覽。”

聞聽此言,朱祁鈺的神色一振,立刻接過軍報,細細看了起來,片刻之後,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眼中總算是閃過了一絲久違的笑容。

這麼長時間了,總算是有好消息傳來了。

這份軍報,依舊是于謙和張輗聯合呈上的,經過長達數個月的封鎖,果不其然,隱匿在海上的倭寇,漸漸的沒有了糧食和基本的物資,越來越多的倭寇冒險登岸,和曾經跟他們合作的家族取得聯繫。

但是,可惜的是,這是于謙早就佈置好的陷阱,他此前抓捕了一批通倭的家族,可那些人,只佔他掌握的名單中的四成左右,剩下的六成,于謙沒有動,而是從他們當中挑出一部分,再加上那些真正清白的家族,共同加以嘉賞,算是安定民心。

等到這些家族都放下了警惕,封鎖海域的大軍,又暗中營造出一種,因爲長期封鎖,而有所懈怠的假象。

隨後,等這些倭寇物資耗盡,冒險登岸的時候,又刻意的放出去了一批,然後命早就埋伏好的海船尾隨過去,探明瞭這些倭寇藏身之處,大軍出動,短短數日之間,便將其中幾夥最大的倭寇全部端了。

當然,這還沒完,海上的倭寇清剿了一大批,剩下的,就是岸上這些原本用來誘敵的鄉紳家族,相對於海上飄忽不定的倭寇,這些人的基業都在那裡,想跑也跑不掉。

于謙甚至沒有動用大軍,只是用當地駐守的官軍,就把這些家族給全部查抄了個乾淨。

隨後,從這些人的口中,又順藤摸瓜,搗毀了一些相對小型的倭寇據點,至此,長達半年多的剿倭,總算是真正取得了應有的勝果!

“好,好,好,朕就知道,以於少保之能,必能馬到功成,此番大勝,實則壯我軍威矣!”

放下手裡的軍報,朱祁鈺笑容滿面,開口道。

“傳旨,徵倭大軍斬獲首級數千,實乃大功,理當嘉賞……”

“陛下……”

眼瞧着天子龍顏大悅,王翱本不想做這個煞風景的人,但是,沒奈何,天子這高興之下,若是真的下了聖旨,他可就難做了。

今年各地都有災情,朝廷早就入不敷出了,大軍的軍費,戶部自然是不敢少給的,但是,戶部的那個沈貔貅也不是什麼好貨色。

大軍的軍費不敢扣,他就從其他地方想辦法,到如今爲止,兵部已經有好幾筆預算,都被腰斬了,原本去年定好的許多用錢的地方,也被戶部拖延着不給。

問就是錢都給大軍了,整的王翱也是沒脾氣的很,這要是再嘉賞大軍,怕是兵部就更要被戶部給甩臉色了。

當然,王老大人畢竟是內閣出身的官員,不像某些愣頭青,只知道直接了當,一點彎都不知道轉,眼瞧着天子的臉色有些不愉,王翱連忙道。

“陛下,如今大軍仍在清剿剩餘的倭寇,戰事尚未結束,此事嘉獎大軍,恐令上下官軍有懈怠之心,故而,以臣之見,不妨先降旨褒獎,一應賞賜,待得大軍返程之後,再詳細敘功,更加妥當。”

朱祁鈺被打斷了話頭,原本有些不高興,但是,聽到王翱這番委婉的話,他也就立刻明白了過來。

稍一沉吟,他開口道。

“話是如此,可是,如此大捷,朝廷若僅是口頭褒獎,怕是不妥,這樣吧,於少保這份奏疏當中,提到查封了許多同當地倭寇勾結的士紳家產,這些家產中,金銀糧食等物,便充作大軍的賞賜,其餘的田產,宅邸,古玩字畫等物,暫時封存在當地衙門,留在朝廷派人處置。”

說白了,就是朝廷不出錢,拿這些鄉紳的家產當賞賜,王翱聞聽此言,略微一愣,不過旋即,他也就點了點頭,道。

“陛下聖明。”

反正,他盡力了,不過也對,大軍立功,受賞是理所應當的事,雖然說,詳細的功勞,肯定是等班師回朝再說,可是,即時的獎賞,也是很重要的,畢竟,這次徵倭是天子親自安排的,重視些也是正常。

不過,如此一來,他原本準備好的話,也只能嚥了回去,本來他還想說,既然倭寇剿的差不多了,可以讓大軍早些回朝,但是,如今看天子的口風,顯然是沒有這個意思。

打發走了王翱,朱祁鈺捧着面前的奏疏,又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心中的石頭,也總算是放下了些。

嚴格意義上來說,倭寇之患,終明一朝,都沒有徹底根除,前世他在位的時候就不說了,即便是此後嘉靖朝倭寇劫掠,朝廷震怒派兵清剿,也是屢剿屢敗,雖然說隆慶開關之後,大多數的假倭都轉爲了商人,但是,這也並非是朝廷之功。

如今,這份捷報傳來,至少可以證明,一段時間內,海疆可以暫時平穩了,這對於之後的下一步舉措來說,至關重要……

不過,還沒等他高興多久,懷恩便上前又道。

“皇爺,錦衣衛指揮使盧忠求見。”

盧忠?

朱祁鈺皺了皺眉,一時有些疑惑,這個時候,盧忠過來做什麼,要知道,如今錦衣衛最大的差事,就是協查刑部的案件,畢竟,京城當中,但凡是需要抓人的地方,錦衣衛來做都是最合適的。

可問題是,劉益的案子纔過去沒多久,該羈押的現在都已經羈押了起來,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大的突破纔對,難道說……

朱祁鈺的目光落在眼前的軍報上,臉上露出一絲若有所思之色,旋即道。

“叫他進來。”

於是,沒過多久,一臉憨厚的盧忠走了進來,拜倒在地,道。

“臣錦衣衛指揮使盧忠,拜見陛下。”

“啓稟陛下,福建巡撫朱鑑有密奏呈上。”

說着話,盧忠拿出一份火漆封好的奏疏,交給了一旁的內侍。

自從前次進行科道的改革,給予科道和部分京城內外大臣密奏之權以後,這段時間,朱祁鈺又對其進行了不斷的優化。

總的來說,如今的密奏渠道,分爲三條,一條是和普通的奏疏流程基本相同,要經過許多的衙門,一級級的呈遞,但是不同的是,加蓋鈐記爲密奏者,送達內閣之前,有司不得開拆,一旦有所破損,便會追責,到內閣之後,由負責票擬的閣臣開拆,票擬後重新封好,呈遞到御前。

這道流程,好處是可以緩解壓力,畢竟,有了密奏這條路子之後,朝中的許多大臣,上奏的頻率也高了許多,並不一定都是說什麼具體的事,更多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是奉承之語。

說白了,密奏這個途徑,讓這些大臣們解開了羞恥心這道封印,反正知道的人屈指可數,拍拍馬屁算什麼。

當然,缺點就是,無法完全保證密奏的內容不會泄露,畢竟,除了皇帝之外,內閣還是過了一道手的,既然有旁人之外,那麼,就會有泄露的風險,哪怕不直接泄露,可是,提前透露一些語焉不詳的風聲,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爲了保證密奏的絕密性,還有第二條途徑,那就是由通政司直送御前,這基本屬於一些高階官員的特權,能夠得到這種權力的,在京的基本上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在外的都是些巡撫,三品以下的官員,除非特許,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它和前者的區別就在於,前者內閣可以預聞,但是後者,內閣也無權開拆,保密性要更高。

而最後一道途徑,就是通過錦衣衛,不錯,就是錦衣衛!

按理來說,錦衣衛的本職是掌儀仗侍衛,後來演變爲一個特務機關,如今,又承接了呈遞密奏這個新的職責,和前兩者相比,錦衣衛負責的密奏數量很少,但是,卻絕對隱秘。

這種隱秘體現在,朝堂之上,也不會有任何的記錄,唯一能夠有跡可循的,就是天子的起居注中,能夠得到這個待遇的人,少之又少,又或者說,這種待遇並非是給某個人的,而是在遇到某些特殊的差遣的時候,用在事情上的。

毫無疑問,朱鑑此次出京,乾的就是這樣的事情,粗粗算來,朱鑑到任,也有大半年了,這些日子,朱鑑陸陸續續的通過不同的罪名,拿下了一些官職並不高的官員,同時,在一些關鍵位置,換上了朝廷派過去的人,營造出一種,新巡撫想要掌控當地官場的假象。

可實際上,他抓的那些人,雖然官職不高,但都是一些知道消息衆多的人,從這些人的口中,朱鑑應該審出了不少的東西,該查的,也應該查的差不多了……

而且,如今于謙那邊動手開始清理和倭寇勾結的鄉紳家族,想必,那些給這些鄉紳提供庇護的官場中人,也該有些坐不住了。

拿起面前的奏疏,拆開上頭的火漆,朱祁鈺凝神看了起來。

應該說,朱鑑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他的這份奏疏當中,內容詳實,條理清晰的寫出了福建諸多官員的不法事,同時連帶上了查到的證據,雖然不是原本,但是,整個證據鏈十分完整,讓人基本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來。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他能夠查到這麼多的東西,可謂是一員能吏,不過……

足足看了半炷香的時間,朱祁鈺捏了捏眉心,總算是放下了面前的奏疏。

朱鑑此次出京,除了要整飭福建的官場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查清楚朝中真正爲倭寇提供保護的那個幕後黑手。

事實證明,朱鑑也的確不負所望,查到了一些東西,雖然說,證據還不算是特別詳實,但是,也差不多足夠了。

好消息是,這個幕後黑手,並不是現在朝堂上的這些中樞大臣,但是壞消息是……

朱祁鈺搖了搖頭,眼中露出一抹遺憾和失望。

他也沒有想到,幕後之人,竟然會是這個人!

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三百零七章:局勢逆轉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1202章 以戰養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一千零一百章:帝心如淵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七百六十六章:聖母震怒第四十二章:冊立太子第873章 出城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869章 出宮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皇莊之弊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六百零四章:掙錢嘛,不寒磣第六十三章:何謂風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狐狸尾巴快藏不住了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992章 拉扯第1195章 迎接儀式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二百一十一章:一張大網第四百五十章:掙扎失敗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七百零二章:引起懷疑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919章 陛辭第一百九十七章:頭疼的俞士悅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三百五十一章:投機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四百六十六章:于謙的金字招牌第1204章 有旨意第1250章 奪門第1200章 議定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三百零一章:請御審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三百八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六百三十八章:焦駙馬得到了答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八百零一章:楊傑?楊傑!第七百九十一章:太上皇的感動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964章 教女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第六十一章:震怒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931章 瘋狂暗示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三百九十三章:要活的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894章 髒水是一盆又一盆第三百九十六章:第981章 皇店皇莊第899章 任弘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三百九十六章: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
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三百零七章:局勢逆轉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1202章 以戰養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一千零一百章:帝心如淵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七百六十六章:聖母震怒第四十二章:冊立太子第873章 出城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869章 出宮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皇莊之弊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六百零四章:掙錢嘛,不寒磣第六十三章:何謂風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狐狸尾巴快藏不住了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992章 拉扯第1195章 迎接儀式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二百一十一章:一張大網第四百五十章:掙扎失敗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八百七十一章:說得好!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七百零二章:引起懷疑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919章 陛辭第一百九十七章:頭疼的俞士悅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三百五十一章:投機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四百六十六章:于謙的金字招牌第1204章 有旨意第1250章 奪門第1200章 議定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三百零一章:請御審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三百八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1203章 長亭送別第六百三十八章:焦駙馬得到了答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八百零一章:楊傑?楊傑!第七百九十一章:太上皇的感動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964章 教女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第六十一章:震怒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931章 瘋狂暗示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四百二十九章:廷鞠第三百九十三章:要活的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894章 髒水是一盆又一盆第三百九十六章:第981章 皇店皇莊第899章 任弘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三百九十六章: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