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

衆人看了看都察院的大頭目,左都御史陳鎰,卻見他老人家臉色平靜,似乎對此事絲毫都不擔心一樣。

反倒是一旁的翰林院學士蕭鎡,臉色狠狠的抽了一下。

與此同時,于謙也回答了王文的問題,他說。

“兵部初步的打算,是從翰林院和明年春闈的中試的士子當中,選取得力之人,遣往地方,由當地衙門協同,清查軍屯。”

應該說,在經歷和和胡大宗伯的一番談話之後,于謙的確變得柔和了不少,因爲緊接着,他便開口道。

“當然,此事尚需吏部鼎力相助,只有吏部先將得力之人挑選出來,兵部才能派差事給他們。”

言下之意,兵部並沒有藉機侵蝕吏部權柄的意思,具體的人選還是由吏部啦選授,兵部只要最終的結果。

王文似乎對於謙這樣的態度有些驚訝,但是,想起他最近奔忙的事情,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畢竟,人總是會變的。

儘管不願意承認,但是,王老大人還是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于謙,看着順眼的多。

不過,他的眉頭也還是皺着,沉吟片刻,道。

“於少保,我知道兵部此次清查軍屯的決心之堅,也清楚清查軍屯所需的人手之巨,但是,吏部有吏部的規矩。”

說着話,王文瞥了一眼旁邊的蕭鎡,開口道。

“先說翰林院,能進翰林院的士子,多爲一甲進士,經庶吉士,授正七品翰林編修或從六品翰林修撰,如今翰林院中的庶吉士,差不多也就十幾個,若要抽調,基本上翰林院就要爲之一空。”

“何況,年後庶吉士便要散館,這個時候抽調他們去都察院,只怕不合適。”

“再有就是,言路向來要求嚴苛,不可輕授,即便是在各部觀政之後的新科進士,也需再次考覈過後,方可選授。”

“但是如今,兵部要的這般急,難道說要跳過觀政,直接授科道之職,如此一來,出了亂子怎麼辦?”

話到此處,王文停了一停,似乎覺得說的太過直白,有些駁于謙的面子,罕見的,他也話也委婉了幾分,道。

“於少保,整飭軍屯乃是大事,若是因爲這些新科進士沒有經驗,攪亂了地方,對於整個軍屯的推進,其實也是個麻煩,所以,這件事情,恐怕還需要慎重考慮。”

明朝的科舉考試,分三甲進士,不同的成績,決定了不同的起點。

一般來說,一甲三人,可以進入翰林院成爲庶吉士,觀政三年,考覈合格後可以留在翰林院,作爲天子近臣,之後轉遷閣部,走的是清流的路子。

至於二甲,一般來說人數不定,少的時候四五十人,多的時候一百出頭。

這批人,如果有特別優秀者,有那麼一個兩個的,也可以特批入翰林院,但是大多數人,則會留在部院當中觀政半年,稱之爲觀政進士。

在半年結束之後,根據日常表現和最終考覈,選授六部主事或各寺監的副職。

其中優秀者,方有資格進入都察院,授予御史或給事中。

但是,這個人數,基本上每次不超過十人。

至於三甲的同進士,不用觀政,直接便可以選授官職,但是基本不會留在京中,多數都是知縣起步,有少數優秀或有關係的,在吏部有空缺的前提下,或許可以撈得到推官之類府一級的佐貳官。

按于謙的意思,是打算優先從庶吉士裡面要人,然後從新科進士當中選授御史。

就像王文所說的,這麼做是有風險的。

庶吉士向來是清貴之職,他們若成功通過考覈,留在翰林院,那麼授官要麼是七品編修,要麼是六品修撰。

無論從身份還是地位上,都要比御史高一截。

結果現在,于謙硬生生的要把人從翰林院截過來,這可是個的罪人的事。

人家熬了一年,兩年甚至是三年,苦兮兮的在翰林院做文章,可不是爲了最後跟那些只觀政了半年,科舉成績還不如自己的二甲進士一條起跑線的。

除此之外,還有新科進士。

除了三甲授地方官之外,二甲和一甲的進士原則是都是需要觀政的,如果直接選爲御史,這幫初入官場的愣頭青,萬一要是鬧出什麼亂子來,誰來負責?

要知道,人是兵部要的,但是這些官卻需要吏部來選授,換句話說,不管是得罪人,還是最後出了亂子背鍋,都是吏部的。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王文自然是不願意的。

和他一樣的,還有翰林學士蕭鎡。

作爲翰林院如今的掌事人,蕭學士其實很鬱悶,要知道,翰林院是個清水衙門,之所以被看重,是因爲可以積攢人脈。

基本上從翰林院出去的,最後在朝中都能有一席之地,最次也能做到三品大員,這種未來的投資,在講究關係的官場上,是極爲有用的。

沒看到工部的陳循,雖然在六部當中排名最末,但是,只要他想,雖是能找到一批門生故舊嗎?

這就是多年積攢下的人脈。

蕭鎡從國子監祭酒轉調到翰林學士,時間不長不短,也有小一年了,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卻始終沒能在翰林院建立起自己真正的勢力,朝中更是不要提了。

他就指着這次春闈,能有幾個好苗子,給翰林院多加一點新鮮血液,但是于謙這麼一搞,別說是多加幾個了,一甲的那仨,蕭鎡覺得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還有就是,翰林院現在的這批庶吉士。

蕭鎡承認,對於這些人,他是想要打發走的,但是,卻不是通過這種方式。

如果是散館了之後,這些人考覈沒有通過,被選授到科道,那是正常的轉調。

但是,現在還沒到散館的時候,于謙要把人調走,實際上就犯了忌諱。

還是那句話,這些庶吉士苦苦的熬了兩三年,不是爲了和那些觀政半年,而且科舉還沒有自己考得好的二甲進士一條起跑線的。

這種選授的方式,實際上是拉低了庶吉士未來的前途。

現在翰林院當中的庶吉士怎麼樣蕭鎡倒是不怎麼在意,但是,他擔心這種事情開了頭,以後就成了常例。

要是以後但凡朝廷缺人,就跑翰林院來挖,那這誰受得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由庶吉士轉爲御史,雖然沒什麼品級上的升降,但是在朝堂衆臣的眼中,無疑是自降身價的。

所以,哪怕是單純出於翰林學士的職責,蕭鎡也得出面阻止。

因此,在王文之後,蕭鎡也立刻出來附和,道。

“不錯,翰林院轉調科道,而且是如此大規模的轉調,若是貿然爲之,恐怕朝野上下會有議論,而且,所謂術業有專攻,翰林院中也並非所有人,都適合轉遷科道,所以,此事還是要審慎考量。”

第1258章 無題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倒黴的何文淵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1179章 好消息第一百二十四章:成敬第902章 陳尚書的手段第四百五十章:這還押着韻呢~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六百四十一章:風向要變了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八章:亡國之君第一百一十三章:邊境安危第九十五章:袁彬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997章 朱儀的難處第七百七十章:召見第三百三十四章:幸不辱命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二百九十四章:先頭部隊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1163章 原委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1245章 風起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七百八十一章:想必你們也看出來了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六百三十三章:楊洪的兩封信第一百二十七章:內閣升格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明的未來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談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九十二章:曹吉祥上架感言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1187章 自大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931章 瘋狂暗示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六百零九章:福娃娃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百八十六章:一隻老虎和兩隻野雞第958章 疑點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874章 問農第1143章 意外狀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七百三十二章:江閣老是個狠角色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二個籃子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六百六十八章:黑的還真能說成白的第三百一十九章:閣議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四百四十章:朕,不願問!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漢武故事第六百一十章:南宮之中第五百零六章:強闖行宮舒公公第六百三十六章:節節失利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六十二章:該當何罪?第1189章 朱儀出場第八百六十七章:朱·白蓮花·大預言家·祁鈺第984章 看着他第七百一十五章:都是聰明人
第1258章 無題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倒黴的何文淵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1179章 好消息第一百二十四章:成敬第902章 陳尚書的手段第四百五十章:這還押着韻呢~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六百四十一章:風向要變了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八章:亡國之君第一百一十三章:邊境安危第九十五章:袁彬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997章 朱儀的難處第七百七十章:召見第三百三十四章:幸不辱命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二百九十四章:先頭部隊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1163章 原委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1245章 風起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七百八十一章:想必你們也看出來了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六百三十三章:楊洪的兩封信第一百二十七章:內閣升格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明的未來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談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狀小能手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九十二章:曹吉祥上架感言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1187章 自大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931章 瘋狂暗示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六百零九章:福娃娃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百八十六章:一隻老虎和兩隻野雞第958章 疑點第1196章 孛都的目的第874章 問農第1143章 意外狀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七百三十二章:江閣老是個狠角色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二個籃子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六百六十八章:黑的還真能說成白的第三百一十九章:閣議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1212章 太子初長成第一百四十五章:劍拔弩張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四百四十章:朕,不願問!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漢武故事第六百一十章:南宮之中第五百零六章:強闖行宮舒公公第六百三十六章:節節失利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六十二章:該當何罪?第1189章 朱儀出場第八百六十七章:朱·白蓮花·大預言家·祁鈺第984章 看着他第七百一十五章:都是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