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請辭監國

集義殿中。

哪怕衆臣已經自認,早就被這些日子以來的各種消息鍛鍊的神經堅韌,但是面對朱祁鈺的問話,還是不由得沉吟不語。

沒奈何,朱祁鈺只得開口點人:“於尚書,軍報是你最先接到,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在場衆人當中,只有于謙是提前知曉軍報內情的,經過了一天時間的消化,于謙自然也早就有所準備,直接開口道。

“啓稟殿下,這份所謂的手詔,雖然的確是皇上的筆跡,但是臣以爲,單憑這一點,並不能說明什麼,瓦剌這些年勢大,我大明有不少敗類投靠也先,其中有一二擅長模仿筆跡之人,不足爲怪!”

言下之意,這是一份僞詔!

有了挑頭的人,接着,禮部尚書胡濙也道:“於尚書所言甚是,皇上雖陷敵營,但身爲大明天子,豈會行此悖逆祖宗之事?此文書,必爲賊虜僞造,欲亂我軍心!”

胡老大人年高資深,說話就直接的多,進一步否認了這份詔書的內容。

要知道,老大人是太宗時期的老臣,平定漠北,消滅殘餘的舊元勢力,是太宗皇帝一生最引以爲傲的功績,站在胡濙的角度,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承認脫脫不花的汗位的。

隨後,陳循亦是出言道:“於尚書所言有理,此文書雖形似皇上筆跡,但是細細察之,足可見其中多有斷續,並非一氣呵成,想來應是臨摹之作,不可取信!”

作爲翰林學士兼內閣大臣,陳循是最近接觸皇帝的一批人,對於皇帝的筆跡熟稔的很,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了一番。

文臣這邊一下子站出來了三個人,另一頭武臣這邊也有人站了出來,新任的都督成安侯郭晟道。

“殿下容稟,臣記得上封軍報有言,前日虜賊裹挾聖駕,仍駐蹕於大同城外,此封軍報卻是宣府總兵楊洪所呈上,若此文書屬實,也該是從大同奉上,不該從宣府呈上。”

“何況,大同和宣府距離甚遠,急行軍至少需要兩日,按照時間推算,聖駕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被虜賊從大同轉移到宣府,故而此封文書,當爲虜賊僞造。”

這是從軍事方面進行分析……

短短的片刻時間內,一連站出了三四個大臣,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但是最終得出的結論都一樣,那就是,這是一份僞造的詔書。

朱祁鈺掃了一眼,只見底下這些大臣不論臉色如何,但是對於這個結論,都是點頭稱是。

這並不意外,這份文書當中所寫的條件,對於大明的朝廷來說,壓根就是不可能答應的。

這不僅是爲了大明的體統尊嚴,更是爲了大明的國祚法統。

要知道,當初太祖皇帝起兵,打的旗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也就是說,太祖皇帝他老人家並不認爲自己是大元的臣民,他起兵也並非叛亂謀逆,而是正本清源,光復中華。

這是大明立國的基石,上溯千年,得國之正莫過於此!

因此脫脫不花所率領的韃靼部,只能是舊元餘孽,大明一旦承認它的政權地位,無異於否認了太祖皇帝起兵的合法性,這是動搖社稷國本的大事。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是萬萬答應不得的。

事實上,對於這份文書,朱祁鈺最開始也拿不準到底是真的假的,還是在前世,朱祁鎮被他迎回之後,兩人密探當中提到過。

朱祁鎮自然是矢口否認,但是當時他心虛的神態,卻做不得假。

所以朱祁鈺覺得,十有八九,朱祁鎮當時是真的做了這些讓步的。

不過這些,在當下的局面,其實並不重要!

這些朝臣剛剛從各個角度來論證它是假的,其實也並不是真的在推理,而是在表明態度。

這份文書,就是假的!

不管它到底是真的假的,在大明朝臣這裡,它都必須是假的!

朱祁鈺對這一點心知肚明。

他在這個場合拿出來,自然也不是想跟衆臣作對,非說它是真的,而是另有目的……

沉吟片刻,朱祁鈺道:“既然諸位都是如此意見,那麼可以斷定,此份文書,乃是賊虜僞造,於尚書,你今日回去之後,便以朝廷的名義,曉諭沿邊諸將,此後賊虜若再有文書與人送達,不問真僞,一切拒之,毋墮奸計。”

于謙起身領命,隨後,朱祁鈺擰了擰眉,又開口道。

“如此看來,賊虜爲了脅迫大明,已經開始不擇手段,再拖下去,恐賊虜會對天子不利,我等需儘快設法迎回天子。”

“大宗伯,鴻臚寺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遣使和談應該是鴻臚寺執掌,但是如今鴻臚寺不在,便歸到了禮部的頭上。

禮部尚書胡濙上前道:“回殿下,使團已經準備齊整,由鴻臚寺卿楊善帶隊,隨時可以出發。”

朱祁鈺點頭道:“那就不必再耽擱了,明日便命使團出發。”

這都是應有之意,朝廷從接到軍報的時候就已經在籌備了,在場的衆臣都知道,並不新鮮。

但是同時,在場衆臣心裡頭也清楚,迎回天子的可能性並不大,瓦剌既然裹挾着天子,不撈夠好處又豈會放人?

甚至於,對方到底有沒有放人的心思,還不一定呢,派使團過去,大概率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真正引起他們注意的,是朱祁鈺剛剛的那句話。

賊虜爲了脅迫大明,已經開始不擇手段了……

可不就是不擇手段了?僞造都開始整上了。

這份文書,現在被認定是假的,這還好說,朝臣們真正擔心的是,萬一天子在對方的脅迫下,寫一份真的回來,那又該怎麼辦?

到時候大明上下可真是要抓瞎了!

但是這一時之間,又沒有什麼太好的法子。

畢竟那是天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倫理綱常同樣是維繫天下安寧的根本。

要說從明面上悖逆天子,哪怕是爲了社稷江山,也必然免不了要引起一番動盪。

別的不說,當初建文皇帝倒行逆施,屠戮宗室,太宗皇帝奉天靖難,打的可不就是爲天下萬民清君側的旗號,但是到最後,還是被當時的士林斥爲反賊。

這次的事情,沒有傳揚開來還好,萬一下回瓦剌學聰明瞭,跟上回一樣,讓皇帝召見守將親自轉交,再四處將消息散播出去。

那朝廷可就真的坐蠟了!

一干羣臣擰着眉頭,一時之間只感覺愁緒紛紛。

另一頭,胡濙領了命退回原位,朱祁鈺接下來的動作,卻引起了所有的注意。

只見這位郕王殿下起身,從桌案後轉出來,走到羣臣的面前站定,轉過身面朝着同樣驚訝不已的孫太后,一掀衣袍,拜倒在地,道。

“聖母容稟,臣身爲監國親王,受朝廷重託,總攝百官,處理國政,雖已盡心盡力,夙興夜寐,然終是威望不足,能力有欠,未能懾服羣臣,安順朝局,以致於今日朝會之上,羣臣大打出手,錘殺朝廷命官,令朝廷威嚴盡失。”

這,這又是什麼操作?

羣臣一陣愣神,這些日子和朱祁鈺交往多些的大臣,例如於謙,陳鎰等人,心頭猛然涌起一陣濃重的不安。

果不其然,只見朱祁鈺低頭叩首,面色沉重,道。

“釀成此禍,臣自感羞慚無比,難當大任,懇請聖母免去臣監國之責,以謝朝堂。”

第五百零七章:太上皇,您覺得呢?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六百一十六章:賜玉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943章 強硬態度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一百四十一章:一個不留第五百七十五章:胡老大人帶不動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一百七十八章:上了賊船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四百三十五章:如何證明?第978章 翻舊賬~第1234章 波雲詭譎.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賢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舉動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一千零六十章:端倪與分歧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五十章:內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三百二十章:內閣利弊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八百一十二章:徐有貞的未來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五百二十八章:太后懿旨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四百四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1020章 劍指于謙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一章:前世今生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二百六十三章: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章:楊善的邀請第二百八十章:兩個決定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八百四十四章:成國公vs錦衣衛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三十四章:有人來勸第1191章 一錘定音第895章 宴席第997章 朱儀的難處第1186章 真相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六百三十九章:任侯爺終於能說話了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一百一十六章:殺氣騰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懷謹慎之心第879章 俞次輔你是十萬個爲什麼嗎?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921章 幕僚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八百零六章:朱儀是個大忠臣第913章 真正目的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封號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七百二十四章:一波未平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六百二十八章:求同存異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三百五十四章:任禮的目的第一百五十三章:上皇召見第三百四十一章:邊防整飭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六十四章:金英傳命第946章 我不贊成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
第五百零七章:太上皇,您覺得呢?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六百一十六章:賜玉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943章 強硬態度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一百四十一章:一個不留第五百七十五章:胡老大人帶不動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一百七十八章:上了賊船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四百三十五章:如何證明?第978章 翻舊賬~第1234章 波雲詭譎.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賢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舉動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一千零六十章:端倪與分歧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五十章:內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三百二十章:內閣利弊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八百一十二章:徐有貞的未來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五百二十八章:太后懿旨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四百四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1020章 劍指于謙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一章:前世今生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二百六十三章:暗流涌動第二百四十章:楊善的邀請第二百八十章:兩個決定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八百四十四章:成國公vs錦衣衛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三十四章:有人來勸第1191章 一錘定音第895章 宴席第997章 朱儀的難處第1186章 真相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六百三十九章:任侯爺終於能說話了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一百一十六章:殺氣騰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懷謹慎之心第879章 俞次輔你是十萬個爲什麼嗎?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921章 幕僚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八百零六章:朱儀是個大忠臣第913章 真正目的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封號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七百二十四章:一波未平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六百二十八章:求同存異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三百五十四章:任禮的目的第一百五十三章:上皇召見第三百四十一章:邊防整飭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1201章 大實話不好聽第六十四章:金英傳命第946章 我不贊成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