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焦駙馬得到了答案

隨着陳鎰開口進諫,在場諸臣頓時想起了楊洪最開始剛剛站出來的時候,所說的話。

“……臣,劾寧遠侯任禮,貪瀆無狀,冒功敗戰,擅失軍田,結黨營私,欺瞞朝廷,暗殺大臣,膽大妄爲,罔負天恩,罪在當誅……”

廷議進行到現在,原定的儀程早已經被打亂。

隨着楊洪和任禮一次次激烈的碰撞,整個朝堂隨之波濤洶涌。

朝堂局勢瞬息萬變,以致於,不少大臣都忘了,最開始的時候,天子正是看了楊洪所呈上的奏疏,才聖心震怒,命二人當廷對質。

從這個角度出發,很容易就可以推斷出來。

如果說楊洪的那份奏疏裡頭,沒有任何可靠的實證的話,天子不可能打斷廷議,讓二人在衆目睽睽之下對質。

換而言之,這場廷議到底能否扳倒任禮,關鍵就在於,楊洪最開始所呈上的奏疏裡頭,到底寫了什麼內容!

場中安靜下來,天子似乎是覺得,老是忽略陳總憲的話, 有些不給面子,所以沉默了片刻, 便頷首道。

“準了!”

於是, 丹墀中間的一衆大臣各歸其位, 仍舊只留下楊洪和任禮二人相對而立。

御階之上,有內侍上前, 恭敬的從御案上捧起楊洪的那份奏疏,高聲讀道。

“臣昌平侯楊洪謹奏,謂劾寧遠侯任禮貪瀆, 冒功,侵田,資敵,暗殺,結黨六樁大罪, 具有實證, 請陛下查察……”

內侍聲音洪亮, 口齒清晰, 只第一句話, 便牢牢的吸引了衆人的注意力。

儘管早已知道, 楊洪所奏必然不簡單, 但是, 這幾條罪狀擺出來,他們心中還是忍不住有些咂舌。

這幾條大罪, 無論是哪一條, 可都是會要命的。

尤其是最後一條, 內侍話音落下,在場不少大臣便變了臉色, 有消息靈通之輩,更是下意識的將目光望向了站在文臣班首的于謙。

想想剛剛楊洪拿出的那封楊信的家信,衆人心中涌起一個可怕的猜測。

難不成, 朝廷這段時間謠傳的那件事,竟是真的不成?

被衆人注視的于謙不動如山, 絲毫看不出任何的異常。

然而, 也僅唸了這兩句, 衆臣便瞧見,天子招了招手,示意那個內侍停了下來。

就在所有人都有些摸不清楚頭腦的時候,天子已然再度開口, 道。

“昌平侯, 奏疏內容繁多,通讀下來恐耽擱時間,此奏既是你所上,內容你最清楚,你將其中內容簡明扼要說說便是。”

楊洪略有些意外,但是,看着天子意味深長的目光,他輕輕吐了口氣,道。

“臣遵旨。”

天子點了點頭,又轉向一旁的任禮,開口道。

“寧遠侯,今日廷議,你已兩度君前咆哮,御前失儀,朕念及你戰功卓著,暫不怪罪,但你須知,昌平侯彈劾於你,如今你便是戴罪之身,若再有過激行爲,朕數罪併罰,定不寬宥!”

此刻的任禮,早已經是面沉似水,隨着剛剛內侍宣讀出來的罪狀,額頭上的青筋都在直跳。

很明顯,其中的幾個字眼,觸動了任侯爺敏感的心絃。

然而,事已至此,滿朝上下都看得明白,如天子所說,兩度失儀,天子都大度寬宥,已是天大的恩典。

如果在這個時候,任禮再有什麼過激的舉動,那麼,可就真真是藐視君上了。

狠狠的咬着後槽牙,任禮手都在發顫,但是,卻不得不拱手道。

“謝陛下恩典,臣遵旨。”

於是,任禮也退至一旁,整個丹墀中間,便只剩下了楊洪一人。

得了天子旨意,又沒有了搗亂的人,楊洪心裡明白,能不能成,就在此一舉了。

深吸一口氣,他轉身面向羣臣,開口道。

“此事尚需從太上皇歸朝之時說起……”

“當時,本侯受命前往宣府陪同太上皇致祭土木陣亡將士,歸京後便臥病在牀,不久之後,本侯便得侄兒楊信家信,信中提及,寧遠侯在宣府拜訪臣侄,言兵部尚書于謙巡邊,乃爲暗查軍屯,不可不防,言辭之間頗有聯合之意。”

“彼時,我那侄兒不知詳情,只得虛與委蛇,模糊應對,同時遞送家信入京,本侯接信後,雖不知於少保身負何事,但情知事關重大,便回信楊信,當恪盡職守,忠心守備,於少保既奉聖命,無論所查爲何,皆當盡力配合。”

銆愯瘽璇達紝鐩鍓嶆湕璇誨惉涔︽渶濂界敤鐨刟pp錛屽挭鍜闃呰夥紝 瀹夎呮渶鏂扮増銆傘

儘管天子剛剛說,讓楊洪簡明扼要的說明。

但是,真的開了口,這位昌平侯卻顯然沒有三言兩語便說完的打算,一下子就攀扯到了太上皇還在宣府的時候。

不過,有了天子剛剛訓斥任禮的話,其他的人,無論文武,就算心有不滿,此刻也都得憋着。

要知道,天子固然寬仁,可並非泥塑菩薩。

剛剛的時候,天子沒開口,放肆些也就罷了,如今天子既然有言在先,誰再敢繼續打斷楊洪,就是自己找死了。

剛剛那兩句警告,可不僅僅說的是任禮!

何況,在場的朝臣當中,真正想要打斷楊洪的,無非也就是想保任禮的人。

更多的人,巴不得楊洪說的越詳細越好。

於是,在衆人的注視之下,楊洪繼續開口,道。

“當時,本侯本以爲此事就此了結,打算待寧遠侯和於少保回京之後,再過府拜訪,一問詳情。”

“但是,沒過多久,本侯便接到了第二封家信,正是這封家信,讓老夫心中惶惶,日夜焦慮,輾轉難眠,病勢愈發沉重,連朝都上不得。”

這話成功的勾起了在場大臣的好奇心。

要知道,楊洪少年爲將,一生輾轉邊境,大大小小的仗打過無數場,什麼樣的場面沒見過。

可如今,一封家信,卻能讓他焦慮不安,以致於纏綿病榻,連府門都出不得。

這封信,到底寫了什麼?

當然,好奇的大多數是文臣,勳貴武臣這邊,更多的則是不安。

尤其是焦敬!

事實上,在場的這麼多人當中,想要保任禮的,恐怕也就只有焦敬了。

他的確不贊成任禮如此冒失的在廷議上和文臣對壘,也的確暗中做了準備,見勢不妙就儘量保存力量。

所以,任禮一開始站出來反對整飭軍屯的時候,他和張輗等人心照不宣的按下了其他的勳臣,想要看看朝堂上的局勢,也給任禮一個教訓。

但,也僅是讓任禮碰個釘子而已,焦敬從未想過,要真的將任禮怎麼樣。

可現在看來,似乎,有些事情早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看着前方背對着自己,卻明顯死死盯着楊洪的任禮,焦敬忽然便想起,他們在廷議之前,最後一次在寧遠侯府的那次聚會。

那個時候,他問任禮,明明可以徐徐圖之,爲何非要在廷議上如此激進。

當時,任禮給他的回答是,不能繼續再被人今日進一尺,明日進一寸,否則到了最後想反抗時,必已無反抗之力。

話說的有道理,但是,焦敬當時便覺得有哪裡不對,只不過,礙於當時的局勢,不好再繼續追問。

現在想來,他的感覺沒錯!

任禮一定有什麼迫不得已的理由,必須要阻止廷議。

目光越過丹墀,落在被風吹動寬袍的楊洪身上,焦敬知道,他馬上就要得到答案了。

事已至此,楊洪倒也沒有賣關子,冷冷的望向任禮,聲音低沉但清晰道。

“這封家信當中,楊信提到,他按照本侯的囑咐,在於少保抵達宣府之後,邀請其到副總兵府暫住,並竭力配合於少保的一應要求。”

“然而,就在於少保入城之後的數日之內,接連有賊人混入副總兵府,或身懷利刃,或意欲投毒,雖然被及早發覺擒拿,復讀自殺,但是,據其所去的方向來看,目標正是居於側院的於少保!”

隨着楊洪的話音落下,整個朝堂還是“嗡”的一聲炸開了鍋。

于謙是什麼人?

身加少保之銜,位居七卿之列,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刻毅然挺身而出,誓死不退,擁立新君,保大明神器延續。

一身傲骨,兩袖清風,享譽士林朝野,無論是聲名威望,還是身份地位,都是文臣中的佼佼者。

這等樣的人,奉聖旨節制諸邊兵馬,前往宣府巡視,竟然受到了暗殺?

哪怕沒有成功,但是,這也絕對是觸犯了朝堂底線的事。

於是,無數的文臣科道蠢蠢欲動,議論之聲此起彼伏。

想來,若非是天子早有警告,不能隨意打斷楊洪,此刻丹墀之上只怕又要跪滿了進諫的大臣。

然而即便如此,場面也依舊顯得有些亂哄哄的。

就在此刻,御階之上鞭聲再起,天子的聲音也隨之而降下。

或許是因爲早已料到了這個消息的威力,所以,對於羣臣的反應,天子並沒有太過苛責,而是將目光落在於謙的身上,問道。

“於少保,昌平侯方纔所言,可屬實?”

作爲被議論的對象,于謙的臉色倒是平靜,移步上前,道。

“回陛下,此事臣略有所知,當初在宣府之時,臣的確暫居副總兵府,楊副總兵擒獲二賊之後,也的確曾將人帶給臣看過,這二人一人身懷毒藥,一人暗藏利刃,經仵作查驗後,斷定爲軍中出身。”

“不過,此二賊被擒獲之後,便即刻服毒暴斃,未及審訊,臣在調查之後,只能確認他們並非副總兵府之人,也並非宣府之人,具體籍貫來歷卻無從查起。”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能夠確認的是,他們是在臣入城之後緊跟着入城,然後混入副總兵府,欲行不軌,但是……”

話至此處,于謙似乎有些躊躇,覺得這麼說不妥,然而,到最後,他還是開口道。

“此二人被擒獲時,的確距離臣當時所居側院不遠,但是,僅憑這一點,並不能斷定他們便是欲暗殺臣而來。”

“臣當時身負重任,無暇繼續查探,加之宣府爲邊境重鎮,與虜賊常年交鋒,時有細作混入宣府製造混亂,這等事情並非罕見,故此,便未曾深究。”

到底是執掌兵部的七卿大臣,這般事情,從於謙的口中說出來,顯得稀鬆平常,輕描淡寫。

但是,在場的諸多文臣心中卻忍不住嘆了口氣。

於少保到底是於少保,換了旁人,這個時候早就忍不住推波助瀾了。

畢竟,任禮剛剛義正言辭的反對兵部整飭軍屯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要是將暗殺朝廷重臣這一點坐實了,不用別的,光是這一條,就足夠任禮丟了性命!

然而,於少保的性格,終究是堂堂正正,不屑於虛言構陷,只是……可惜了這個機會。

不過,停了片刻,于謙似乎覺得這麼說有些對不住楊洪,所以想了想又補了一句,道。

“不過,臣在宣府之時,副總兵楊信的確對臣保護有加,臣當時查察案情,需要調閱案卷,實地走訪,楊副總兵也都傾力相助,請陛下明鑑。”

聞聽此言,朱祁鈺倒是有些意外,意味深長的看着于謙。

這可不像是于謙說出來的話。

要知道,於少保向來是以嚴肅剛硬的形象在朝堂上出現的,這番明顯夾雜着私人感情的話,可着實令人意外。

以于謙的身份,他在這種場合說出去這種話,份量並不輕。

尤其是在整飭軍屯的大背景下,他作爲兵部的主事者這麼說,其實意味着,無論最後昌平侯府如何,至少楊信是會被保下來的。

不然的話,在這廷議之上,于謙親口承認了楊信的恩,結果轉頭把人給治了罪,可是要被人議論忘恩負義的。

無緣無故的,若不是有意要保楊信,于謙不會惹這個麻煩。

深深的看了于謙一眼,朱祁鈺也並沒有在這種小事上過多糾結,只輕輕的點了點頭,示意于謙退下。

天子卻輕輕頷首,示意于謙退下,然後衝着楊洪道。

“昌平侯,你繼續。”

於是,楊洪拱手行了一禮,然後繼續道。

“於少保方纔所言客觀公允,但是,這件事情卻並非這麼簡單。”

“在擒獲了兩名混進副總兵府的賊子之後,楊信意識到宣府城中有人意圖暗殺,所以便調動兵馬,在幾處城門加強盤查,很快,便查獲一個意圖出城的形跡可疑之人。”

“經過審訊,此人供稱,他們一行三人,乃甘肅邊軍夜不收,數日之前,受上官指派,暗中潛入宣府,意圖行刺。”

說着話,楊洪朝着御階上拱了拱手,道。

“陛下,朝會之前,臣已經將證人供詞及從賊人手中查獲的畫像親自交給了錦衣衛指揮使盧大人,可以當廷查驗,那畫像中人,正是於少保,而證詞當中也清清楚楚的寫明,這幾名賊子背後的指使之人,就是寧遠侯任禮!”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五百一十六章:老薑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隱秘戰線的拉扯第977章 于謙的奏疏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八百五十六章:武興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進尺沈司徒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三百五十七章:婆媳矛盾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1258章 無題第七百二十四章:一波未平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881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二百一十章:圖窮匕見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981章 皇店皇莊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六百九十八章:內閣的飛來橫禍第一百六十二章:太師,陽和被攻陷了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八百零六章:朱儀是個大忠臣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步步緊逼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七百零一章:你要是問我支持不支持第六十六章:賭!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二百九十四章:先頭部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第四百六十八章:太簡薄了第四百七十六章:真真假假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五百七十三章:問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一百六十九章:被逼急了的戶部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一百八十九章:特殊行業必備素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總有搶功的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二個籃子第二百九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1252章 京營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947章 國公爺跳反了?第六百八十三章:於少保的決心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三百章:胡攪蠻纏朱音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三百八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960章 說服太上皇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六十二章:該當何罪?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三十七章:欠你的第五百一十六章:老薑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隱秘戰線的拉扯第977章 于謙的奏疏第三百八十九章:深夜定計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八百五十六章:武興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進尺沈司徒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三百五十七章:婆媳矛盾第四百八十七章:都聽您的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九十二章:我還能再水,啊不,分析一章第1258章 無題第七百二十四章:一波未平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881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二百一十章:圖窮匕見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981章 皇店皇莊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六百九十八章:內閣的飛來橫禍第一百六十二章:太師,陽和被攻陷了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八百零六章:朱儀是個大忠臣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步步緊逼第987章 你說了不算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七百零一章:你要是問我支持不支持第六十六章:賭!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二百九十四章:先頭部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第四百六十八章:太簡薄了第四百七十六章:真真假假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五百七十三章:問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二百四十九章:幽怨的沈尚書第926章 以民爲本聖天子第一百六十九章:被逼急了的戶部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一百八十九章:特殊行業必備素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1208章 老謀深算陳工部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總有搶功的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二個籃子第二百九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1252章 京營第一百四十八章:煩躁的也先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947章 國公爺跳反了?第六百八十三章:於少保的決心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三百章:胡攪蠻纏朱音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三百八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960章 說服太上皇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六十二章:該當何罪?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