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進尺沈司徒

望着沈翼驚訝的神情,朱祁鈺再度將自己方纔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他始終都沒有忘記,開放互市的本意,是爲了充裕國庫,雖然在此基礎上,他同樣有其他的目的,但是那都是次要的。

連年的戰爭,已經讓大明朝廷不堪重負。

接下來幾年的天災,更是雪上加霜。

國庫沒有銀子,就沒有辦法修建各種工程,就沒有辦法及時的組織救災賑災的措施。

地方受了災,朝廷無力賑濟,就會產生大量的流民,加劇土地兼併,反過來進一步惡化朝廷的稅收。

這是一個近乎無解的惡性循環。

前世他花了八年的時間,輕徭薄賦,息兵止戈,慢慢的給朝廷休養生息,徐徐恢復。

但是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一條好路子。

就像他對沈翼所說的,節源不如開流,只想着如何保持現有的稅收,節省開支,只會讓國庫歲入越發萎靡。

想要讓國庫真正充裕起來,必須要開源。

這次互市,就是他進行的一次嘗試。

誠然,他將互市的全部內容都交由皇店來管理,是存了幾分搭順風車,充裕內庫的心思。

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事實上,如果可以的話,朱祁鈺心中最理想的狀態,是由戶部代替皇店來完成所有的交易。

朱祁鈺知道隆慶之後,江南等地的大商人究竟富庶到何種程度,腰纏萬貫都已經完全不足以形容他們的家業。

明後期真正的大商人,動輒有數萬畝的良田,能夠僱傭數萬人的織戶和佃戶。

商業貿易,雖然是四民之末,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斂取暴利的能力,是十分強大的。

既然如此,那麼這份暴利,爲什麼不能由朝廷來收取呢?

大明之所以會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國庫入不敷出,互市既然要開,必然會伴隨着大筆的貿易往來。

這其中蘊含的利潤無比驚人,與其讓它流入民間,不如歸於國庫當中,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

當然,朱祁鈺心裡也清楚。

由戶部出面經營官店,和外族進行互市的方式,至少在現在,是絕對無法在朝堂上通過的。

所以暫時來說,只能由皇店來出面進行交易。

儘管如此一來,他這個天子,必然會受人詬病,被視作與民爭利,但是縱觀大明的皇帝,有幾個有好名聲的?

只要不去碰一些完全碰不得的事情,區區名聲算得了什麼。

這點擔當,朱祁鈺還是有的。

另一頭,沈尚書聽到天子再度重複了一次,激靈靈的打了個寒顫,腦子迅速的就轉了起來。

大明的商稅是開國時便定下的。

不論何種貨物,一律三十稅一。

很多人都覺得大明抑制商人,抑制商業發展,但是其實只說對了一半。

大明輕視商人不假,但是對於普通的商業貿易,其實是持鼓勵態度的。

聽起來有點矛盾,但是確實是如此。

直白的說,太祖他老人家並不反對正常的貿易,但是他並不希望產生大量的專職商人。

太祖之所以定下三十稅一的稅率,目的就是爲了恢復因爲元末大戰而摧毀的商業貿易。

但是即便是這個稅率,也不曾真正執行下去。

原因再度,大明有很多的貨物,都是免於徵稅的。

太祖之時,曾定下規制,筆墨紙硯,農具,舟車絲布,魚蔬雜果等物,通通都是免稅的。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爲這些東西大多都是零散的小宗貿易,徵收起來十分麻煩。

第二點就是,開國初期,並沒有太多專門的商人。

大多數的百姓,都是既耕地也織布種菜。

總不能老百姓農閒的時候挑幾筐菜去市集上賣,官府還要徵稅吧。

這直接導致了,大明的商稅很少,連整個國庫歲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但是天子剛剛說什麼?

布匹,首飾,珠玉準十稅一,糧食,鐵器,茶,鹽四樣緊俏貨物,準八稅一。

這可不僅僅是所謂的“重稅”這麼簡單,其中透出的信號,讓沈翼有些心驚,顧不得什麼禮節,沈翼急急問道。

“陛下的意思是,不論何種貨物,一律徵稅?”

朱祁鈺點了點頭,道。

“不錯,除了糧食,鐵器,茶,鹽四樣執行八稅一,其餘貨物,一律執行十稅一,任何貨物都不例外。”

沈翼長長吐了口氣,起身拜倒在地,道。

“陛下英明,有陛下此言,臣必當竭盡全力,助互市之事通過朝議。”

如果說剛一開始,沈尚書是因爲手頭沒錢,半被迫的跟天子站在一起,推動互市的話。

那麼天子拋出的這個籌碼,就真真正正的讓沈翼這個戶部尚書,敬服天子的心胸了。

互市的本質,事實上是一種壟斷貿易。

草原部族需要的很多物資,只有大明纔有。

正因於此,大明作爲唯一的賣方,實際上是掌握着定價的權力的。

正常情況下,香料,布匹,珠玉這些並非是必須品的日常物資,在互市當中,往往能夠賣出關內二倍以上的價格。

至於糧食,鐵器,鹽,茶這些緊需的貨物,更是能夠賣到三到四倍的價格。

尤其是鐵器和茶葉。

草原上的一塊茶磚,昂貴的時候,甚至能夠和黃金等價。

鐵器也是如此,在大明嚴厲禁絕走私的情況下,草原上一匹良馬換一口鐵鍋,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而相對的,草原部族的馬匹,牛,羊,皮毛等物資,在關內也十分受歡迎。

脫脫不花手底下的五大部落,每一個都是擁有超過二十萬牧民的大型部落。

再加上那幫草原貴族,最喜歡的就是囤積各種金銀之物,對於中原的上好絲綢,瓷器,也是趨之若鶩。

在這種背景下,一旦開放互市。

各種普通牧民需要的日常物資,緊俏的糧,茶,鹽,鐵物資,加上蒙古貴族喜歡的首飾,絲綢,瓷器等交易,

那麼每年的交易額達到三到四百萬兩,只怕不是什麼難事。

原本,按照三十稅一的稅率,這些利潤的大頭都會被民間商賈拿走。

戶部能夠落下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而且大頭都只在鹽,茶這兩項上頭,真正的商稅少的可憐。

但是如果是十稅一及八稅一的稅率,再加上全品類徵稅,戶部能夠從中獲取近四十萬兩的稅收,如果加上鹽引和茶引的折銀,那麼互市爲國庫帶來的收入,甚至能夠接近百萬兩。

這個數字,已經足以抵上田賦的十分之一了。

而這些收入,應該說,都是天子從皇店原本應有的利潤當中,分出來給戶部的。

眼瞧着沈翼激動的樣子,朱祁鈺笑了笑,道。

“朕說了,這件事情辦的好了,沈卿這個戶部尚書,有段日子是不用爲銀子發愁的。”

沈尚書起身,全無剛剛的不悅之色,滿面春風的有點過分,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一樣。

“陛下說的是,陛下爲了充盈國庫,嘔心瀝血,苦心經營,臣甚爲敬佩。”

搓了搓手,沈尚書上前,帶着一絲羞赧,道。

“只不過,陛下,其他的貨物也就算了。”

“這鹽,茶兩樣,可是互市之中,最爲昂貴之物。”

“且我朝鹽法,陛下您是知道的,鹽,茶這種官營貨物,都有固定的價格和交易地點。”

“您肯定是就近支鹽,但是從同一鹽場一下子支走了這麼多鹽,那麼朝廷給其他商人的就少了,讓他們去其他地方支鹽,朝廷還得補回他們的損失。”

“而且您既然是要在互市之中販賣,那皇店肯定不會按照朝廷規定的價格來。”

“既然如此,那皇店給付戶部的鹽引和茶引折價,您看是不是……”

看着沈老頭閃着精光的眼睛,朱祁鈺的臉黑了……

第927章 護犢子的皇帝陛下第1009章 追問第902章 陳尚書的手段第六百零四章:掙錢嘛,不寒磣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1016章 諸王怨氣第七百七十七章:阿速的請求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四十二章:冊立太子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六百六十八章:黑的還真能說成白的第一百一十一章:團營制度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六百二十八章:求同存異第二十八章:最新軍報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五百二十七章:國家國家,國在家前!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狐狸尾巴快藏不住了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四百七十六章:真真假假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一章:任禮背後的人第950章 有個好岳丈真好第四百六十八章:太簡薄了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二十六章:打壓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二章)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戒急用忍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宴宗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二百三十八章:殃及到一條不好惹的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六百一十八章:各取所需第八章:亡國之君第905章 殺招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七百章:捨得一身剮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917章 時不我待第894章 髒水是一盆又一盆第1183章 對策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四百三十一章:觸及到了核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一百二十四章:成敬第四百六十六章:于謙的金字招牌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1146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五百八十四章:天子有召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972章 聖旨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1144章 選誰第一百五十五章:真遺憾第十五章:金英諫言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八十一章:回府第1020章 劍指于謙第一千零五十章:互市未來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三百四十七章:反客爲主?第六十八章:驚天消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999章 父子相見
第927章 護犢子的皇帝陛下第1009章 追問第902章 陳尚書的手段第六百零四章:掙錢嘛,不寒磣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1016章 諸王怨氣第七百七十七章:阿速的請求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四十二章:冊立太子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六百六十八章:黑的還真能說成白的第一百一十一章:團營制度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六百二十八章:求同存異第二十八章:最新軍報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五百二十七章:國家國家,國在家前!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一千零四十五章:胡蘿蔔加大棒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狐狸尾巴快藏不住了第932章 密奏制度第四百七十六章:真真假假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一章:任禮背後的人第950章 有個好岳丈真好第四百六十八章:太簡薄了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二十六章:打壓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二章)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戒急用忍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宴宗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二百三十八章:殃及到一條不好惹的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六百一十八章:各取所需第八章:亡國之君第905章 殺招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四百零六章:躲雨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請罪與請功第七百章:捨得一身剮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917章 時不我待第894章 髒水是一盆又一盆第1183章 對策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四百三十一章:觸及到了核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三百六十三章:魚和熊掌,朕必兼得之!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一百二十四章:成敬第四百六十六章:于謙的金字招牌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1146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1211章 羚羊掛角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五百八十四章:天子有召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972章 聖旨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1144章 選誰第一百五十五章:真遺憾第十五章:金英諫言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八十一章:回府第1020章 劍指于謙第一千零五十章:互市未來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三百四十七章:反客爲主?第六十八章:驚天消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一舉兩得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999章 父子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