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老弟,方丈、道長,華山與我神教兩家既結姻親,喜事在即。可嵩山惘顧江湖規矩,背信棄義;意圖陷殺任某父女、任某的兄弟、任某的女婿令狐沖;大言欺侮我日月神教,任某豈能容忍。故而今天來,就是要找嵩山派算帳的。”
湯英顎身形微動,正欲上前,就聽得嶽不羣笑道:“天下事擡不過一個理字,既然任教主此來是找嵩山質詢背約之事,正好我正教各大教派掌教之人都在,就請細細敘說。”
就聽得向問天喝道:“帶上來。”
衆人就見得走過來一人,此人一張瘦臉蠟也似黃,可是兩邊太陽穴高高鼓起,便如藏了一枚核桃相似,心知此人內力必定極爲深厚。就見得此人提着一個布袋,布袋上開了幾個孔。到得任我行近前,手一震,布袋四散而開,卻是以精純內力將布袋震散。
在衆人眼前,就見得一個滿面絡腮鬍須的漢子顯露在衆人之前。雖然此人萎頓於地,可也見得身量極爲長大,體形健壯。那提布袋之人手掌一拍,絡腮鬍須漢子已被解開穴道,醒轉過來。
向問天道:“方丈、道長、幫主、會主,這就是東方不敗的心腹之人,嵩山派勾結東方不敗,意圖陷殺我等數人,正由此人經手。信件幾位都是看過了,這就是人證。”轉向那漢子說道:“楊蓮亭,你將嵩山派如何勾結你和東方不敗的事講給大家聽聽。”
楊蓮亭擡頭看了看場中衆人,目中狠色一顯,道:“嵩山派送信給我,只是想借東方教主的手,好除去令狐沖,順帶除去任教主和你罷了。可惜,可惜,東方不敗自恃其能,卻敗於你們幾人之手。”
湯英顎喝道:“向天王,你們魔教自說自話,誰知你們搞什麼鬼?如你們這樣,我嵩山也可以隨便找一個人出來,說是你魔教背約。”
任我行哈哈一笑,看着左冷禪道:“左冷禪,聽說你最近很是猖獗,本以爲有了幾分豪氣,想不到還是這付敢做不敢當的樣子。在座羣雄誰不知道你做了什麼?老夫又豈會放過你?”
左冷禪柔聲一笑,道:“任教主,你想找左某的麻煩,儘管劃下道來,左某接着你的。總是用這些手段,忒沒意思了。”
任我行笑着點了點頭,道:“還好,總算有了三分豪氣,可惜終究格局太小,盡是小人行徑。”轉向方證方丈、沖虛道長、嶽不羣、解幫主四人道:“方丈、道長、會長,幫主,這左冷禪勾結我教中叛逆之事已是證據確鑿,現在向老夫挑戰,可怪不得老夫下手無情了。”
方證、沖虛、解幫主相視一眼,方證道:“左施主,此事可不是意氣之爭。”
左冷禪一笑,道:“方丈,道長,幫主,既然任教主仗着和山海商會交好,意圖與我嵩山爲難。今天老夫就與任教主再比試比試。”
說完,霍然一振衣袖,喝道:“任教主,老夫此次就再和你比一比,咱們也分三場,若是我嵩山勝了,請任教主不必再提什麼陷害之類的笑話。若是我嵩山輸了,自會給任教主一個交待。”
任我行雙目一睜,點頭笑道:“聽說你最近很是猖狂,就讓我看看你有些什麼長進。”身如閃電,向前一躍數丈,已是撲向左冷禪。
衆人就見左冷禪坐在椅中也未起身,驀然身影一閃,已是迎了上去。衆人只聽得‘嘭’的一聲震響,周遭勁風激盪,就見得兩個身影分立兩邊。左冷禪冷笑道:“任老魔,看來你是沒有什麼進步啊!”
任我行冷哼道:“果然有點進步,不過,比之老夫,你還差了點。”說完,緩緩一掌推出。
左冷禪驀然一閃,已是一掌擊向任我行的背後夾脊穴。
任我行一進身形,同時伏身、轉體,雙掌已是擊向了左冷禪的膻中、丹田。掌到中途,一分爲四,迎着左冷禪雙掌擊來。
左冷禪一閃一進,一掌又是向着任我行脅下拍來。
二人身形如電,在場中縱躍如飛。瞬息之間,已是拳腳齊出百來次,可卻未有一次相碰。
樑發心中暗暗點頭,果然左冷禪是得了頂級輕功。二人再比拼下去,也是難分勝負。任我行吸星大法再厲害,也是奈何不了硬碰的左冷禪;更何況此時任我行內力優勢不大,又要防着左冷禪的寒冰真氣,不能真的毫無顧忌的橫衝直撞,雙方各有所忌,短時間內難分勝敗。
觀戰的正道羣雄,親眼得見左冷禪大戰任我行,個個目眩神迷,砸舌不已。忽聽得左冷禪道:“看來你我拳腳是分不出勝負了,且看看劍法如何?”
任我行道:“好,好,好,左冷禪,你倒是讓老夫另眼相看了。”說完,劍光一閃,二人又是鬥在了一處。
院中羣雄就見得漫天劍光,在場中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只聽得嗤嗤響聲綿綿不絕;忽又劍身相擊,密如暴雨而降。忽而劍化巨斧,如五丁開山;忽如鮮花綻放,層層圈裹。
除了有數的幾人,其他人已是看不清二人的招式。只是大瞪着雙眼,微張着嘴脣,興奮、驚愕、懼怕、羨慕、敬佩、妒忌等各種情緒在衆人臉上交織。樑發看得清楚,左冷禪新的劍法當中,看到了辟邪劍法的影子。雖然任我行內力深厚,劍法高強,還是要勝過左冷禪一線。左冷禪依仗超卓的輕功,也是輕鬆自保。
二人翻翻滾滾鬥得五六百招,依然是不分勝負。方證大師、沖虛道長相視一眼,方證大師口宣佛號:“阿彌陀佛,二位施主,已然比斗六七百招,依然不分勝負,此戰就作平手如何吧!”
說完,與沖虛道長二人上前一步,二人一出長劍,一用佛珠,分頭迎向二人。衆人只見得人影閃過,就見得四人倏地一分,已是停了下來。
樑發就見得左冷禪面現笑意,神情輕鬆。想來是此次真正的和任我行戰成平手,心中得意,一如當年的嶽不羣。樑發目光一掃嶽不羣,就見得嶽不羣面色稍顯凝重,心中暗暗一嘆。
就聽得方證大師道:“任教主、左大俠,此戰不作平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