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拜師

更天,父子二人飯罷,帶着數人出得院門,七八個人騎着馬,又有二人趕着兩輛馬車。出得門來,明月尚在空中,地面枯草上一片霜白。人馬口中都是噴着熱氣。

張大山笑道:“師傅,今年運氣不錯,往年此時早已下雪了,道路難行,只能用雪撬。現在快馬而行,中午即可上山了。”

衆人催馬向北而行。到得餉午,也就是十點多鐘,已是到了山坡上第一站,此處屬於純陽觀管轄。再往前去,車輛難行。自有張大山上前交涉,衆人將馬匹、車輛帶着的兩車年貨安置下來,衆人一齊動手,卸下貨物。又安排着人將需要帶上的貨物銀錢背上,上去西嶽廟。

下午三四點鐘衆人才到得西嶽廟。雖然個個身體強健,衣衫之內也已溼透。山上此時極冷,衆人衣內汗透,外面冰涼;冷風一吹,真是難受之極。隨後衆人將財物、清單交給庫房、帳房計點入庫入帳完畢,自有人前去給掌門人彙報。

樑父對着衆人道:“吾帶發兒去拜見嶽道長,你們且隨在此聽道長安排。”

“是”,衆人應了。

庫房道人笑道:“樑師兄儘管去,這幾位我來招待。”

樑父一拱手:“有勞師弟了!”

衆人安置完畢,樑有餘帶着樑發前去拜見嶽不羣、甯中則夫婦。其他人暫時還不夠資格面見華山派掌門,自有道人安排在一處院中休息。

樑發隨樑父入得西嶽廟大殿後的一間花廳中,就見得有男女二人,分坐廳中正位。男子觀之年約二十大幾歲年紀,一身儒衫,身材挺撥,白淨面皮,相貌端正,雙目有神。數縷短鬚,十指修長有力。端得是好相貌。邊上一女子,觀之年約二十來歲,身材修長,膚色白晰,相貌甚美;雙目有情,眉宇之間,頗顯英氣。

樑發心知這即是嶽不羣甯中則夫婦了。嶽不羣此時應該有四十多歲了,甯中則也應該近四十歲了。然而內功有成,卻是顯得年輕了近二十歲。

樑父上前:“參見掌門師兄”

嶽不羣正色答道:‘樑師弟免禮。’

樑父又對着甯中則拱手道:“拜見師姐”

甯中則還禮道:‘樑師弟免禮,請坐。’

樑父坐了,一指樑發,對着二人道:‘師兄師姐,這就小兒,請掌門與師姐慧眼,看可否造就。’

嶽不羣雙目精光大盛,注目樑發。樑發前世歷爲企業高層,閱人多矣!自然並不慌亂。穩步上前,拱手施禮:‘拜見嶽掌門、寧師伯。’

此時明季,一般見面,自然無須跪拜,只須拱手作揖即可。

二人觀這小童:身穿儒衫,頭有方巾。膚色白晰,雙目好似點漆;拱手爲禮,氣態自若;雖然幼小,身姿卻如鬆挺立。二人一觀,即知頗見功底。

夫婦二人對視一眼,甯中則道:‘聽說你練習功夫已有四年,可否給練一段給我看看。’

樑發雙手一拱:“晚輩練一段,請二位師伯指點。”

脫下外衣,取了屋中所掛長劍,潛運內力,將樑父所授劍法施展開來。樑發這路劍法,學習了已有數年,自然很是熟練。到得後來,催動內力,劍聲嗤嗤作響。

寧嶽二人雙目相互一對,都是見對方目中驚訝之色。實在是這個年紀的小孩正都是不知道如何練習內力,似這等年紀就有此根基者,夫婦二人以往從未聽說,更是第一次見到。就見得甯中則面有喜色,輕輕點了點頭。

樑發演練完畢,收勢而立,甯中則叫了聲:“好”

嶽不羣輕輕點了點頭:“師侄的基本功很是紮實。這個年紀有這樣的功夫,可見天分很高,且十分勤勉。”

樑發一笑:‘功夫淺薄,還請師伯指點。’

嶽不羣一捻短鬚,問道:“聽說你已過了府試?”

樑發恭敬答道:“上次府試得了第九,目前正在讀書,明年三月份就準備院試,看能否取得秀才功名。”

嶽不羣點了點頭,笑道:“汝科舉順暢,前途遠大。”

樑發道:“讀書是爲了明理,更是爲了將來能學習上乘的功夫。弟子更願意行俠仗義,剷除邪惡,除暴安良。”

然後又是上前拜倒:“我最近聽得父親講師伯的俠行義事,心中不勝嚮往,還請師伯不棄,收我入門。”

嶽不羣點了點頭:“也罷,你既然有志行俠仗義,且甚有天份,樑師弟又是吾華山門中之人,今就收汝爲吾二弟子。”

樑發大喜,上前拜倒:“拜見師傅”

嶽不羣笑道:“明日當開山門,拜見祖師,正式入門。”

第二天,嶽不羣、甯中則領着樑發父子入得後堂,就見樑間一塊匾上寫着“以氣御劍”四個大字,堂上佈置肅穆,兩壁懸着一柄柄長劍,劍鞘黝黑,劍穗陳舊,料想是華山派前代各宗師的佩劍。嶽不羣拈香點燃,在堂中先給祖師上香:“今華山掌門弟子嶽不羣,爲光大華山派,正式收樑發爲下代弟子,特告之祖師。”

上香完畢,夫婦二人正坐,受了樑發拜師茶。師孃甯中則說道:“發兒,我華山派有七大戒,你聽好了。本派首戒欺師滅祖,不敬尊長。二戒恃強欺弱,擅傷無辜。三戒姦淫好色,調戲婦女。四戒同門嫉妒,自相殘殺。五戒見利忘義,偷竊財物。六戒驕傲自大,得罪同道。七戒濫交匪類,勾結妖邪。這是華山七戒,本門弟子,一體遵行。”

樑發恭敬拜倒:“弟子一定身體力行,謹守本門戒律,以繼祖師之志,光大華山派。”

嶽不羣又指着一邊的十四五歲的瘦高男孩:“這是你的大師兄令狐沖,你上前見禮吧。”

樑發上前,恭敬一揖:“小弟樑發,拜見令狐師兄。”

令狐沖嘻嘻一笑,喜道:“樑師弟無須多禮,師兄還禮了;將來你我師兄弟,一起行俠仗義,除暴安良。”

嶽不羣又對樑有餘道:“樑師弟且稍待三兩天,樑發已過府試,自然不用再過識字這一關。又以華山入門功夫打下根基,待吾再傳授些功夫,就回家去。待三月院試結束後,再來華山學藝。”

見樑發不解,嶽不羣笑道:“有了秀才功名,就可仗劍出遊,無須路引。將來行走江湖,可是便利得多了。”

原來明季之時,平常民衆出外,都要開具路引,這是官府控制民衆流動的手段。當然江湖人士、商旅之人,自有渠道;然而總不如有功名之人來得便利且受人尊敬。

嶽不羣將樑髮帶到後殿,細細詢問,又對樑發所練功夫進行了指點。轉眼已是午間。嶽不羣又吩咐:“下午吾華山道觀議事,樑發也參加旁聽。”

到得下午約一點不到,華山道觀各個主事已是齊集,原來華山派是江湖之稱,官方的正式稱呼卻道觀,以西嶽廟爲首,次之就是鎮嶽宮,所有的正式道士都有度碟。整個道觀之中,最大的叫道長,世稱方丈。然後就是監院,又有客、寮、庫、帳、經、典、堂、號等八大執事,各處稱之爲房;分頭負責八個方面的事務。負責整個道觀之中各項事務。從衣食住行、道經學習、對外法事。如接待香客的,就叫知客;傳授法事的,則稱爲高功等。

各房執事,彙報一年的情況總結。樑發聽得津津有味。此時方知整個華山派目前共有一百多人有正式道士身份,後勤打雜沒有正式道士度碟的又有兩三百人。山下良田數千畝,僱傭着數百人耕種。這還不包括山中之地。集鎮之中,另有商鋪數十,遍佈晉陝甘寧川豫六省。當然,田地商鋪主要是在華山附近。

樑發暗自一算,一年下來,華山派田地、商鋪、香火錢、齋飯錢,山中所出茶葉、果子;打獵所獲,明面所得就約有兩萬兩銀錢。另外還有暗面的收入,那也是一大塊。在這西北苦寒之地,那就是了不得的收入了。怪不得能在山中大起建築,又能養得這麼多人。

當然,這些俗事,自有人去管。作爲正式弟子,他只需要苦練武功,做個“有道之士”,和哪些專門學習研究道經的,正好是一文一武,衛護道門。

當晚諸事結束,晚餐之後。嶽不羣又派令狐沖叫來樑發,傳授樑發入門劍法中一些只傳內門弟子的秘傳功夫。

樑發既有根基,理解能力更是極強,這些學來極快。基本嶽不羣說完,樑發就已學會。嶽不羣甚爲喜悅,又對樑發道:“吾觀你對內功甚有天賦,且根基牢固,今天就傳你再上一層的功夫。”

樑發大喜,急忙拜倒在地:‘謝恩師傳我神功’

嶽不羣一笑,拿出一個冊子,上面不過數百字,卻是內功運行修煉的要訣。這都是前人數百年的心血心得,一步步積累到了今天。

嶽不羣道:“爲師先給你講解一遍”

隨即細細道來。原來這時修煉經絡穴道另有途徑,卻不是世間所傳,就這些變化,配以相應的劍招,更能發揮威力。樑發博聞強記,嶽不羣講解一遍之後,這數百字,樑發已是記下。嶽不郡最後言道:“當何時記下了,就可以下山去,平時可悄悄練習,絕不可外傳。”說道最後數字,一字一頓,面容嚴肅。

樑發正色道:“師傅放心,弟子未得師傅允許,絕不會外傳師門絕學。”

嶽不羣點點頭:“你且演練給我看來。”

樑發現場演練完,嶽不羣道:“你剛纔演練有幾點不足,你要這樣做纔對。”又指出錯誤之處,一一糾正。

如此過得三天,樑發已是全部記得,並能正確行功。隨後交回秘笈,下山而去。

第二十八章 快劍第一五一章 退位第一七零章 無情第一九零章 恭敬第一零一章 大計第二三三章 真傳第二三一章 收徒第一二二章 雪災第一二五章 訪友第一八六章 弟子第五十四章 霸王臺第三十三章 溫情第二五零章 比試第一零九章 角逐第一三八章 千金第一二二章 雪災第七十四章 比劍第一九三章 殺不得第一五零章 規矩第一二五章 訪友第二五八章 智深第八章 謀取第七十五章 入寺第一一零章 演武第一七零章 無情第六十章 尊師重道第五十章 訂盟第二一一章 下山第四十二章 治傷第一九八章 闖蕩江湖第十章 再謀第九十九章 家事第六十九章 偏轉第二四七章 爭光第一零六章 回山第一五四章 邀鬥第一九四章 遁去第四十六章 遠迎第八十三章 邀客第二四零章 智計第一一八章 衝玄道長第六十一章 秘法第二三六章 齊聚第二零九章 小宴第二一四章 靈驗第五十九章 聘禮第一七三章 查兇第一七零章 無情第四十九章 揚威第九十三章 感應第二三一章 收徒第二三八章 盟會第一三九章 見面第十八章 安排第一七七章 勢急第一三五章 風起第二三七章 求賢第一四九章 雙喜第五十六章 祖師廟第六十三章 魔教第一一二章 時機第一四零章 離去第一五九章 怒火第九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一六一章 迎接第一二三章 弟子第一一九章 巧計第六十七章 相見第八十一章 求親第一一四章 母女第二一三章 追查第一九七章 前路第七十二章 敗露第二二三章 拜會第一零七章 禮拜祖師第八十章 平局第一九五章 感念第十四章 刀法第二四三章 人選第二五二章 紅塵第一七三章 查兇第二零六章 泄漏第三十一章 夜襲第一二七章 打賞第二零三章 分舵第二五一章 獻馬第一六四章 迎賓第六十二章 倭寇第一六零章 議仇第一七六章 服孝第一七三章 查兇第二五五章 轉拜第一二六章 賦詩第一三三章 雙親第一九三章 殺不得第二五九章 金竹寺第三十一章 夜襲第一九七章 前路第九十九章 家事
第二十八章 快劍第一五一章 退位第一七零章 無情第一九零章 恭敬第一零一章 大計第二三三章 真傳第二三一章 收徒第一二二章 雪災第一二五章 訪友第一八六章 弟子第五十四章 霸王臺第三十三章 溫情第二五零章 比試第一零九章 角逐第一三八章 千金第一二二章 雪災第七十四章 比劍第一九三章 殺不得第一五零章 規矩第一二五章 訪友第二五八章 智深第八章 謀取第七十五章 入寺第一一零章 演武第一七零章 無情第六十章 尊師重道第五十章 訂盟第二一一章 下山第四十二章 治傷第一九八章 闖蕩江湖第十章 再謀第九十九章 家事第六十九章 偏轉第二四七章 爭光第一零六章 回山第一五四章 邀鬥第一九四章 遁去第四十六章 遠迎第八十三章 邀客第二四零章 智計第一一八章 衝玄道長第六十一章 秘法第二三六章 齊聚第二零九章 小宴第二一四章 靈驗第五十九章 聘禮第一七三章 查兇第一七零章 無情第四十九章 揚威第九十三章 感應第二三一章 收徒第二三八章 盟會第一三九章 見面第十八章 安排第一七七章 勢急第一三五章 風起第二三七章 求賢第一四九章 雙喜第五十六章 祖師廟第六十三章 魔教第一一二章 時機第一四零章 離去第一五九章 怒火第九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一六一章 迎接第一二三章 弟子第一一九章 巧計第六十七章 相見第八十一章 求親第一一四章 母女第二一三章 追查第一九七章 前路第七十二章 敗露第二二三章 拜會第一零七章 禮拜祖師第八十章 平局第一九五章 感念第十四章 刀法第二四三章 人選第二五二章 紅塵第一七三章 查兇第二零六章 泄漏第三十一章 夜襲第一二七章 打賞第二零三章 分舵第二五一章 獻馬第一六四章 迎賓第六十二章 倭寇第一六零章 議仇第一七六章 服孝第一七三章 查兇第二五五章 轉拜第一二六章 賦詩第一三三章 雙親第一九三章 殺不得第二五九章 金竹寺第三十一章 夜襲第一九七章 前路第九十九章 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