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

溫體仁和郭允厚的臉色好看不好看,崇禎皇帝並不是太在意——左右都是折騰,與其讓這些鬧心事兒折騰大明,還不如自己這個皇帝折騰他們這些大臣呢。

想了想,崇禎皇帝便開口道:“朕記得當初取消了秀才們的優待田時,天下物議紛紛,有許多人都在說朕刻薄寡恩。”

揮了揮手,止住了想要開口辯解的溫體仁等人後,崇禎皇帝乾脆站起身來,踱着步子道:“其實說起來也沒有錯,對比歷代先皇,朕確實刻薄了些。

可是,朕沒有法子啊。自天啓年間到崇禎十三年,甚至於往上可以追溯到嘉靖年間,這哪一年沒出過天災?

郭愛卿是戶部尚書,對於此事是最有發言權的——往年國庫中可有結餘?”

郭允厚躬身道:“啓奏陛下,自嘉靖年至崇禎四年以前,國庫之中從未有過結餘,甚至於不時虧空。

自崇禎五年以後,國庫之中只能算是略有節餘,然則每年節餘也不過是幾百萬兩而已。”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衆位愛卿都聽到了吧?不時虧空,略有節餘!都說大明富有四海,可是這銀子呢?”

崇禎皇帝的話一出口,溫體仁便一起低下了頭,眼觀鼻鼻觀心,不予置否。

天啓七年之前,國庫之中確實沒有多少結餘,虧空之事倒也正常——可是天啓之年之後再說這種屁話,您真的不覺着虧心?

要說國庫沒剩下多少銀子,這倒是事實,可是這銀子都哪兒去了?

徵遼,徵韃靼,徵呂宋和爪哇,徵朵甘思和烏思藏,沒完沒了的遷移百姓實邊,還有社學,哪一樣不要銀子?

光是一個鹽政,因爲您老人家定價五文錢一斤的政策,國庫得拿多少銀子去補貼?

如果不是因爲收了商稅之後又開了海禁,還有各地軍隊對外征戰時不停的搜刮,國庫裡面別說什麼結餘了,不虧空個幾千萬幾萬萬兩,那都是太祖爺顯靈!

再者說了,就算是國庫裡面沒多少結餘的銀子,您老人家的內帑裡面可是有不少的吧?

每年的福壽膏還有什麼鹽油一類的進賬,可都是進了您老人家的內帑,根本就沒往國庫裡面送過一文錢!

崇禎皇帝顯然也知道這些——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崇禎皇帝的臉色都沒有變一下。

內帑的銀子怎麼了?

朕是不是有這麼一大家人要養?大小老婆好幾個,兒子女兒也好幾個,不都得花銀子?

還有每年動不動就給百姓們一些賞賜,這些不需要花銀子的?

更別提還有皇家學院這麼個饕餮一樣的吞金巨獸——剛剛過去的崇禎十二年一年的時間裡,皇家學院裡面就扔進去了兩千多萬兩的白銀!

朕的內帑也沒有餘錢,愛咋咋滴!

厚着臉皮嘿嘿笑了兩聲後,崇禎皇帝纔開口道:“朕的內帑之中,倒不能說是沒有一點兒的結餘,但是皇家學院之中花費頗多,內帑如今已是備感吃力,朕正合計着,是不是將皇家學院撥到戶部之下。”

郭允厚老臉一黑,躬身道:“啓奏陛下,國庫之中雖有些結餘,然則無力供應皇家學院,望陛下三思。”

溫體仁也趕忙躬身附和道:“陛下三思。”

別人不知道皇家學院有多麼能燒銀子,但是溫體仁和郭允厚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哪怕是平時裡沒怎麼去過皇家學院,更不知道皇家學院到底燒掉了多少銀子,但是光憑着皇家學院的規模和人員編制也能大概的猜出來一些。

讓國庫接手皇家學院這麼個吞金巨獸,然後還不能對皇家學院指手畫腳,豈不是等於給自己找了一羣活祖宗?這不是有毛病是什麼?

溫體仁覺得自己和郭允厚再傻也絕不可能傻到這個份上。

崇禎皇帝則是頗爲遺憾的道:“罷了,皇家學院不劃到戶部,還是歸於少府吧。

至於方纔郭愛卿所說的,朕倒是有些想法,幾位愛卿不妨替朕參詳一番。

自童生而始,至進士而止,依童生、秀才、舉人而劃分三等,一應優待田畝盡數收回,只是每月按各等不同,給予相應數量的錢糧補貼,如何?”

……

溫體仁和郭允厚皆是無語——論到搞事情,沒有比這位爺再擅長的人了!

如果單純的從收回優待田這條來說,那麼天下間的童生和秀才肯定沒有什麼意見,因爲這些人本來就已經沒有了優待。

但是還保留了一定數量優待田的進士們肯定就會不願意,甚至於反對了。

畢竟,五十畝優待田一年省下來的銀子再少,那也是實打實的銀子不是?

然而崇禎皇帝卻又拉上了童生和秀才。

大明的讀書人是挺多的,尤其是社學恢復了之後,讀書人就更多了。

對比起每三年才科舉出來的進士來說,舉人的數量無疑又多了好幾倍,到了童生和秀才的數量,可能就是進士的幾十倍甚至於幾百倍了。

至於說原本大明就給糧食和銀子的廩膳生員,一共纔有多少?

依大明制度限制,廩膳生員的名額是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鬥,每年發廩餼銀四兩。

剩下的人可就是毛都沒有一根了,別管是府學還是縣學,一文錢的補貼都拿不到。

拉上這些人一起,給他們一點點兒的好處,這些已經沒有優待的傢伙們在得到了所謂補貼銀子之後,會做出什麼樣兒的選擇自然就很明顯了。

反正自己沒有優待田,看着別人有,本身就是一件極爲難受的事情——科舉也是有名額限制的,不是人人都能考得中!

崇禎皇帝也正是基於這一點,才決定一次性的廢除掉所有生員們的優待田政策。

溫體仁和郭允厚顯然也明白這一點。

郭允厚當下便躬身道:“啓奏陛下,若是全部取消優待田倒也沒什麼,只是這所有生員都給予錢糧補貼?”

崇禎皇帝道:“當然不可能一直就這麼給下去,否則若是有安於現狀之輩,中了舉人之後便不再考舉,又當如何?或者反覆考舉而不中者,又當如何?”

這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

以後的讀書人肯定會越來越多,到時候什麼舉人秀才都會變得不值錢。

就像後世一樣,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都包分配,一進入大學就是國家在編幹部的身份。

二十年後呢?

大學生算個毛線?碩士生都抖不起來了,還指望大學生能抖一下?

醒醒!天還沒黑!

溫體仁拱手道:“啓奏陛下,不若限制秀才和舉人等獲得廩食銀子的時間?三年不中者,便不再發放?”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衆位愛卿回去後可以好生商議下此事。要給與讀書人一定的優待,但是卻不能太過。”

商議到這般地步,基本上算是對大明以後的科舉和教育定下了一個基調。

首先,從社學開始就會增加算學和明律的內容,到縣學時就增加了格物的內容。

同時,對於童生和秀才還有舉人等都算是有了一個大概的處理方案——分級別給糧食和銀子,收回一切優待田。

溫體仁等人吃完一頓不知道什麼味道的御膳便告辭出宮去了,開始琢磨着怎麼把這事兒給落到實處——大明這麼大,這種事兒直接一刀子下去,不鬧出亂子來纔怪!

崇禎皇帝可以任性,可以無視一切的下達旨意,但是自己這些官員們可就不行了。

崇禎皇帝任性的資本在於他老人家手裡刀子夠硬,自己這些打工仔手裡可沒有刀子,不光幹活還得頂着罵名。

……

溫體仁等人告辭以後,崇禎皇帝便打發馬石把東廠番子們給撒了出去。

這麼重要的事兒,崇禎皇帝也是極爲關心的,自然更希望聽到士林裡面的動態和反應。

真要有人敢作死,也好提前應對。

但是匆匆忙忙而來的許顯純卻帶來了一個讓崇禎皇帝比較開心的消息。

就像後世太宗所說的那樣,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

阿敏和莽古爾泰這兩個蟎奸在崇禎皇帝的手下確實足夠盡心盡力,辦起事兒來足夠的快速穩當。

反正這兩個傢伙自從接觸了夏額哲以後,腦子裡面的思想都已經有不同程度的跑偏——爲大明崇禎皇帝陛下盡忠是爲人臣子的本份!

在這種思想下,這兩個傢伙不光沒有把別人的命當回事兒,連同族正藍、鑲藍兩旗士卒們的命也沒當回事兒。

再加上五軍都督府給這兩個傢伙提供了足夠的火炮和彈藥,阿敏和莽古爾泰已經成功的拿下了葉爾羌和亦力把裡,配合着土默特部一起壓向了土魯番。

按照所有的進度來看,這兩個傢伙應該可以在崇禎十三年的秋天來到之前就把土魯番給幹掉,徹底併入大明。

眼下從最基本的地圖上面來看,李白的老家蔥嶺地區已經徹底歸屬於大明所有,李白再也不用考慮什麼護照通行證一類的問題了。

至於現在就把消息送到了崇禎皇帝手裡,一是因爲這種軍事進度必須要上報給皇帝和五軍都督府的原因,再就是因爲百姓和官員的問題。

葉爾羌和亦力把裡的面積不小,上面的蠻子也基本上是殺的殺,抓的抓,這兩個地區現在基本上已經成了無人區,再劃分出幾個州府,遷移個幾十萬的百姓完全沒有問題。

面對着這種情況,崇禎皇帝也開始頭疼了——這人就沒有夠用的時候!

大明內部的鐵路修建在佔用着大量的人手,從這些人裡面分一部分去葉爾羌和亦力把裡,勢必就會影響到鐵路的修建進度。

而不抽調人手過去,這兩個被新打下來的地盤就等於是兩個無人區,根本就是鳥用沒有!

剛剛出宮不久的溫體仁和郭允厚直接就一臉懵逼的被喊了回來,商議葉爾羌和亦力把裡的事兒。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養着這些個大臣是幹什麼的?不就是讓他們出主意背黑鍋的!

郭允厚蛋疼萬分的躬身道:“陛下,是不是讓阿敏和莽古爾泰那邊緩一緩?這人口增長的速度,遠遠的跟不上新佔地區的擴張速度?”

崇禎皇帝沉吟着道:“縱然此刻下旨給他二人,這葉爾羌和亦力把裡也已經佔了下來,沒有百姓在這兩個地方,那這兩個地方到底能不能算我大明的?”

想了想,崇禎皇帝又扭頭吩咐道:“去傳成國公和英國公過來見朕。”

王承恩躬身應了之後,崇禎皇帝才又接着道:“先移衛所過去吧,在葉爾羌和亦力把裡設置幾個屯墾衛所,然後再遷移百姓。

只是遷移多少百姓,這其中又需要多少的官員和小吏,就需要溫愛卿回去後跟吏部仔細討論了。”

溫體仁躬身道:“陛下,前番南方之事已經抽調了大明的官員,現在吏部之中估計也是無人可用了吧?”

崇禎皇帝道:“朕也知道現在無人可用,不是還有些積年老吏麼?再開一次恩科,從這些積年老吏之中選拔知縣及以下的官員,再從其他州府抽調合適的人手過去充當更高一級的官員便是了。”

崇禎皇帝頭一次感覺到了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

自從自己登基之後,地盤佔了不少,恩科也開了不少次,然而合適的官員總是不夠用!

甚至於,現在連百姓都不夠用!

從來都是朝廷頭疼人口太多地太少,到了崇禎皇帝這裡完全就反過來了,新增人口的速度趕不上佔地盤的速度!

簡直就是亙古未有之奇聞!

郭允厚卻躬身道:“陛下,番王們置換封地到海外,百姓們是不是也可以置換土地到葉爾羌等地?

無論是奴爾幹都司也好,還是葉爾羌等地也好,若是沒有我大明百姓,便算不得我大明之地。

然則正所謂天天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倘若翻倍不足以引誘百姓前往,那麼再翻一倍又如何?”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卻是沒有立即回答郭允厚的話,而是低頭合計了起來。

ps:今天獻祭一本靈異的《我下面,有人》

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八百五十章 赫梅利尼茨基很蛋疼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朕都替爾等臊的慌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想要徹底內附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來不喜歡隔夜!第七章 首輔的票號?砸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切以大明百姓爲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計劃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章 拿出廠衛的威風收保護費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四百七十一章 想要徹底內附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說笑了(第一更)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四百七十九章 爪哇王之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觀第十六章 朕等着你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九十三章 蒸汽機的雛形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二百五十三章 炊骨爲薪,煮肉爲食(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零七章 不是瘟疫的瘟疫?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洗澡的歐洲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七百零五章 不用替皇帝省銀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願意捐五十萬兩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當個傾銷對象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四百五十一章 狡兔死,飛鳥盡?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大明也有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三十三章 他們的炮彈,快不夠用了吧?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二百九十七章 誤會了第五百三十章 去堵蠻子的門第一百七十五章 先發制人的完顏宏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不知道這些個蠻子經不經打?第四百八十一章 徹底慌了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二百零九章 半夜截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四百六十一章 狗皇帝進瀋陽第一百七十八章 開啓忽悠模式(4千字,兩章合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們這是要咱家去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崇禎小兒不過如此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PY交易幾本書祭天!第二百四十一章 學生李信(4千字大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后要生了(4千字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盤棋第六百五十八章 你必須得忍!第六百一十五章 把這孫子捆了!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佛曰,我不認地獄誰入地獄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一百一十五章 攪屎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二百五十四章 犬決(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帶溝裡去了第六十八章 忠烈祠
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八百五十章 赫梅利尼茨基很蛋疼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朕都替爾等臊的慌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想要徹底內附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來不喜歡隔夜!第七章 首輔的票號?砸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切以大明百姓爲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計劃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章 拿出廠衛的威風收保護費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四百七十一章 想要徹底內附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說笑了(第一更)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四百七十九章 爪哇王之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觀第十六章 朕等着你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九十三章 蒸汽機的雛形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二百五十三章 炊骨爲薪,煮肉爲食(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零七章 不是瘟疫的瘟疫?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洗澡的歐洲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七百零五章 不用替皇帝省銀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願意捐五十萬兩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當個傾銷對象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四百五十一章 狡兔死,飛鳥盡?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大明也有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三十三章 他們的炮彈,快不夠用了吧?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二百九十七章 誤會了第五百三十章 去堵蠻子的門第一百七十五章 先發制人的完顏宏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不知道這些個蠻子經不經打?第四百八十一章 徹底慌了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二百零九章 半夜截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四百六十一章 狗皇帝進瀋陽第一百七十八章 開啓忽悠模式(4千字,兩章合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們這是要咱家去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崇禎小兒不過如此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PY交易幾本書祭天!第二百四十一章 學生李信(4千字大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后要生了(4千字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盤棋第六百五十八章 你必須得忍!第六百一十五章 把這孫子捆了!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佛曰,我不認地獄誰入地獄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一百一十五章 攪屎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二百五十四章 犬決(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帶溝裡去了第六十八章 忠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