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先下道旨意噁心人

安南的百姓該如何治理?

這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

朱老四打下來的安南,朱瞻基選擇了放棄,爲什麼?

不還是因爲那些所謂的安南百姓!

普通的百姓倒還好一些,可是那些個貴族,還有士子,他們可不願意就此變成大明的一分子,因爲會失去太多的好處。

商人們原本不需要繳納多少的商稅,大明肯定不會手軟,該收的肯定會收。

原本不需要跟多少人競爭的士子就更不一樣了——安南纔多大?大明又有多大?

資源不對等,科舉怎麼辦?

原本一個舉人需要跟十個人去爭搶一個進士的名額,併入大明之後就需要跟一千個人去搶一個進士的名額。

如果單純只是競爭對手變多了,倒也沒什麼,可是……

教育資源不一樣!

就像是安南李朝時的著名軍事家,詩人,太監,李常傑李公公所寫的那首詩一樣,“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

整首詩的水平連向來被文人們瞧之不起的伯顏都比不上——金魚玉帶羅襴扣,皁蓋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斷在俺筆尖頭。得意秋,分破帝王憂。

雖然說伯顏的這首喜春來也就是那麼回事兒,水平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可是前一句山河判斷在俺筆尖頭,再響應上後面的一句分破帝王憂,整首詞的水平和意境頓時就上去了幾分。

再看李公公所作的《南國山河》,估計很多人也唯有感嘆一聲——這什麼玩意兒啊!

就是這麼一首有打油詩之嫌的詩,被安南國上上下下吹噓了十幾代人,幾百年的時間,從宋朝熙寧年間開始一直吹到了崇禎十四年……

就這個,都已經是安南集詩人,將軍,太監三位一體的大佬所能作出來的好詩,換成其他的士子會如何?

更不要說,大明考的還不是詩詞,而是八股。

八股這種東西有多坑人就不說了,畢竟連大明的士子們都頭疼不已,更何況安南的讀書人?

所以,造反,必須得造反,必須得把明國人趕走,然後自己這些人就可以過上跟以前一樣兒的生活了。

事實也正如這些人期盼的一樣。

從永樂年間打到宣德,整個安南就像是大明身上的一個巨大傷口一樣,需要大明不斷的輸血,最終把大明搞煩了,放棄不要了,安南人也再一次浪了起來。

所以,來宗道所提出來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什麼百姓的問題,而是針對着整個安南所有人的問題。

不管是黎朝宗室,還是阮、鄭之流,或者是貴族、豪商、讀書人,都在來宗道的這個問題裡面。

至於普通百代,來宗道反而不太在意。

安南的普通百姓十有八九是要被抓去修建鐵路的,問了基本上也是白問,倒不如不問。

崇禎皇帝卻是嘿嘿一聲冷笑,從案頭上抽出一張紙,上面是用蠅頭小楷寫成的文書,隨手遞給王承恩後,崇禎皇帝道:“讓來愛卿看看這份大誥,然後使人謄抄一些出來,讓諸位愛卿人手一份看看。”

來宗道卻有些懵逼——大誥跟安南扯得上什麼關係?

心中一動,來宗道心中卻想到了一份文書,而且那份文書的名字中,也確實帶有大誥兩個字。

《平吳大誥》!

平吳大誥是由後黎朝的開國功臣阮廌以漢語文字寫成,並在宣德二年年底以後黎太祖黎利的名義頒佈。

此前,柳升率領的七萬明朝大軍,在諒山一帶被黎利軍全殲。沐晟率領的雲南援軍,不戰而退。

此後,大明徹底失去了交趾——內屬二十餘年,前後用兵數十萬,不計轉運損耗的情況下,耗費糧餉仍達一百餘萬才攻下來的交趾,這個自漢以來的領土。

而平吳大誥,也正是明軍退兵棄守之後才寫成的!

吳,是安南黎朝對於大明的稱呼,因爲朱元璋曾經自號爲吳王,所以黎朝也一直稱呼大明爲吳國。

平這個字就更簡單了,總之解決一下這個名字,就是宣佈一下,老子把你大明給打了,現在告知天下之人!

至於其中“遂令宣德狡童,黷兵無厭;仍命晟、升懦將,以油救焚”等等的字眼,更是讓來宗道看的想死——安南這回徹底完犢子了!

崇禎皇帝這個小心眼的,他翻舊賬的本事也實在是太牛逼了!

往前數數,崇禎皇帝翻過的舊賬簡直令人觸目驚心!

建奴——他老祖宗萬曆年間的賬務,一直持續到了他老人家自己的時候,纔算是被崇禎皇帝給徹底清算。

林丹汗——跟崇禎皇帝有賬務往來,然後整個察哈爾部現在都已經成爲了歷史名詞,林丹汗的兒子額哲,現在是大明著名的瘋狗之一。

李三才——這倒黴孩子因爲跟崇禎皇帝他哥哥有賬務往來,死了之後都被人扒出來鞭屍!

阿薩姆邦——跟唐時的海外遺民有賬務往來,現在整個阿薩姆邦也成了歷史名詞……

更不要提還有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那些破賬了!

現在,終於輪到了安南……

這位爺連《平吳大誥》都給翻了出來,可見其決心到底有多大了。

強撐着將《平吳大誥》還給了王承恩之後,來宗道纔再一次躬身道:“陛下之意,是在安南設布政使司?”

崇禎皇帝用一副關愛智障的目光看向了來宗道:“要不然呢?扶持陳氏幼主?還是胡氏?還是黎民?

另外,安南此地與別處不同,設置布政使司倒也不急,先設置總督府吧,同爪哇、呂守等地舊例,總督其軍民之事。”

崇禎皇帝有些難以理解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穿越者想着種田發展——實際上,換個時間段穿越,種田是個正確的思路。

可是在崇禎年間這段時間裡,誰想着種田誰死的最慘!

原因很簡單,小冰河時期的天災不斷,你種個屁的田?

種子種下去了,結了果,然後一場災難全毀了,老百姓照樣吃不上飯。

別說什麼科技樹,也別說什麼內政,吃不上飯的百姓有多可怕,看看被崇禎皇帝親自下旨屠光的宜川城就知道了!

那是真的會吃人的!

還有些蠢貨總想着一次性的改變教育,改變制度,改變這個改變那個,當真有了廠衛就萬事大吉了?

兩百多年,所有的百姓都習慣了八股取士,都習慣了眼下的制度,突然之間改變會怎麼樣兒?

這不是什麼天災都沒有的好年景,這是動不動就地震乾旱暴雨水澇的小冰河時期……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沒有了李自成,也會出現王自成,陳自成,劉自成,趙自成。

最好的解決辦法,其實就是轉移矛盾,把所有的矛盾都轉移到大明之外——別人死光了也比自己家的人死光了要強的多!

朕是大明的皇帝,又不是蠻子的皇帝……

……

別管崇禎皇帝怎麼跟來宗道和朱純臣等大佬們研究,安南國上下也很快就吵開了鍋。

他隆王這個王八蛋他麻子不是麻子,他就是個坑啊!

好好的一國之主不當了,非得要內附大明,跑到大明去當一個閒散的藩王?

當然,你內附是你自己的事情,誰也不能攔着你,可是你這麼一來,讓暹羅怎麼辦?讓我黎朝怎麼辦?

內附,不甘心。

不內附,天天這麼擔心吊膽的過日子,這日子還有法過下去?

彼其娘之!

尤其是現在,崇禎皇帝的聖旨已經送過來了——黎氏關起門來稱皇帝,對外還是安南國王,崇禎皇帝往安南下旨意,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安南國上下現在吵的也是這件事情。

自己傢什麼情況自己心裡清楚,阮、鄭南北對峙,已經開片了三次了,目前第三次開片活動還沒有結束。

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皇帝要來,怎麼辦?

要是黎氏敢上書說一句老大您別來了,俺們這裡沒辦法接待,那麼後果是顯而易見的。

黎朝的大臣們也都不傻,崇禎皇帝的霸道那是有目共睹,惹了他比招惹了朱老四那樣兒的皇帝還要可怕。

然而該怎麼接待?

南邊的阮氏到底會不會奉詔?這些蠢貨萬一不奉詔,要是把崇禎皇帝給惹怒了,倒黴的可是整個黎朝!

高高居於王位上的黎維祺面無表情的望着整個朝堂。

這裡沒有自己說話的地方,自己存在的意義就是當個吉祥物,看着離自己不遠處坐着的鄭梉揮斥方遒,指點朝堂。

像崇禎皇帝那種一言九鼎,興亡繼絕的九五至尊,黎維祺不敢想,甚至於連他隆這樣兒的一時英主,黎維祺也不敢想。

崇禎皇帝有多任性,周邊的這些藩屬國都知道一些,那當真是口含天憲,言出而法隨。

就連緬甸的他隆王,也是一時的雄主——最起碼,他隆王說要幾附大明,整個緬甸上下就沒有人敢開口反對。

而自己呢?

別說什麼內附大明瞭,就算自己想要在這朝堂上發出自己的聲音,都是一種奢望!

那麼,忍了吧,繼續聽着吧,鄭梉怎麼說,自己就怎麼做,哪怕有一天,他告訴自己要退位讓賢了,那就讓了吧。

反正這種欺負人的事,也不是他鄭家第一回幹了……

鄭梉不知道黎維祺在想些什麼,也沒有興趣知道一個吉祥物在想些什麼。

鄭梉頭疼的還是大明皇帝要來的事兒——鬼知道大明皇帝抽什麼瘋!

右相陳昇平躬身道:“南方阮主想來也不是短視之人,宰執倘若願意遣使說明,倒是有可能說服阮主,讓他同意暫時休兵?”

冷冷了盯了一眼陳昇平之後,鄭梉纔開口道:“你當本官不曾遣使?那阮潢欺人太甚,要求劃定爭江爲界,以南北分治,是不是我也應該答應他?”

陳昇平心中頓時打了個突。

鄭、阮不合由來已久,本來就已經開片互懟了好幾回,現在阮氏又提出來這麼噁心人的條件,鄭梉能答應纔是見鬼了!

陳昇平退回朝班之後,整個殿中的文武大臣們就更安靜了。

這時候怎麼說都是錯。

答應阮氏的條件,不可能,沒聽鄭主都已經直呼阮主阮潢的名字了?

阮潢可是鄭主的岳父大人,要不是被氣急眼了,鄭主大人何至於這般失態?

不答應阮氏的條件,萬一崇禎皇帝先到了阮氏的地頭上面怎麼辦?

現在就讓黎維祺去阮主那裡?

別扯蛋了,鄭主現在好歹還佔着個大義的名分,倘若真個讓黎維祺去了阮主那裡,鄭主大人連大義名分都沒有了,後面還玩個屁!

然而一時半會兒的,又懟不死阮主……

沉寂了半晌之後,鄭梉纔開口道:“禮部命人去拜見大明皇帝陛下,將阮賊割據江南之事告知陛下,望陛下能體諒我等小國國情,直來北地。”

鄭梉想不到什麼其他更好的辦法了,現在也只有把情況跟大明皇帝說一下,邀請大明皇帝來北邊——最好能在見到崇禎皇帝以後向他老人家哀告一翻,讓大明爸爸支持自己懟死阮賊。

禮部官員躬身應了之後,又接着道:“可是,大明皇帝的旨意裡,還要求國主下詔申飭您與阮主……”

鄭梉的臉色越發的黑了。

老子的大名,都傳到明國皇帝耳朵裡去了?

前一個跟自己一樣有名的傢伙,姓胡,然後姓胡的就沒了,被大明給徹底懟死了。

現在崇禎皇帝點名了要求黎維祺下詔申飭自己,是打算支持黎維祺還是打算弄死自己?

如果打算支持黎維祺倒也好辦,畢竟這裡是黎朝,而不是大明,崇禎皇帝的詔書接了也就接了,執行不執行的是另一回事兒。

如果崇禎皇帝打算弄死自己呢?自己又該如何是好?

與此同時,遠在順化的阮潢也同樣召集了一大批的大臣,開始討論起了崇禎皇帝要來的這個問題。

倒不是崇禎皇帝下了兩份旨意,而是屁大點兒地方的安南國,由北向南傳遞消息的速度雖然不是很快,可是也絕對說不上慢。

北邊鄭梉得到崇禎皇帝的旨意之外不久,阮潢也同樣得到了消息。

PS:限免的時候正常更新的作者,應該沒幾個吧?所以,今天還是正常兩更……尤其是,這個限免還是朕特意找責編要來的。

第六百零九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六百六十五章 崇禎教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五百五十八章 陛下是不是忘記咱們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一百三十八章 都給對方添樂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朕絕不讓人背黑鍋第三百二十二章 講良心的崇禎皇帝第二百五十六章 炮決,挖坑坑人(4千字第三更)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還埋不下你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騎馬了不起啊!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六百一十二章 你攤上大事兒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一個好東西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還是美滋滋?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慶王兩個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也不夠用第五百一十八章 請陛下大選秀女第七百八十二章 跟父皇學的!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長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六百三十二章 宣緬甸王他隆覲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當街明殺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百八十三章 騎馬了不起啊!第八百五十五章 沒救了,等死吧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你必須得忍!第四百一十七章 豪賭一把的洪承疇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庫(第二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鉚蒸鋼第五十八章 升官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全都養偏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顆蘋果落下來第三章 朕沒有金手指?導演,換劇本!拿錯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零八章 當復蒙元故土!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第八百二十章 倭國內亂起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八百三十章 賣了又能怎麼樣?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平戰三賊,高迎祥北上(4千字大章)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崇禎審案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狗皇帝跑路,黃臺事回師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瘸了第八章 誰讓朕和百姓一時不痛快,朕要他九族都不痛快!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過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肉總是會爛在鍋裡的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殺怕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兩個智障!第三百一十章 這嘴是開過光啊第五百一十章 良心是個好東西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權不下鄉?笑話!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經不起這麼傷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二百四十一章 學生李信(4千字大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呵,中世紀的浪漫之都!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鉚蒸鋼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們就是軍功!
第六百零九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六百六十五章 崇禎教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五百五十八章 陛下是不是忘記咱們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一百三十八章 都給對方添樂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朕絕不讓人背黑鍋第三百二十二章 講良心的崇禎皇帝第二百五十六章 炮決,挖坑坑人(4千字第三更)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還埋不下你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騎馬了不起啊!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六百一十二章 你攤上大事兒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一個好東西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還是美滋滋?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慶王兩個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也不夠用第五百一十八章 請陛下大選秀女第七百八十二章 跟父皇學的!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長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六百三十二章 宣緬甸王他隆覲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當街明殺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百八十三章 騎馬了不起啊!第八百五十五章 沒救了,等死吧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你必須得忍!第四百一十七章 豪賭一把的洪承疇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庫(第二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鉚蒸鋼第五十八章 升官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全都養偏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顆蘋果落下來第三章 朕沒有金手指?導演,換劇本!拿錯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零八章 當復蒙元故土!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第八百二十章 倭國內亂起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八百三十章 賣了又能怎麼樣?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平戰三賊,高迎祥北上(4千字大章)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崇禎審案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狗皇帝跑路,黃臺事回師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瘸了第八章 誰讓朕和百姓一時不痛快,朕要他九族都不痛快!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過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八百四十六章 肉總是會爛在鍋裡的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殺怕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兩個智障!第三百一十章 這嘴是開過光啊第五百一十章 良心是個好東西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權不下鄉?笑話!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經不起這麼傷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二百四十一章 學生李信(4千字大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呵,中世紀的浪漫之都!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鉚蒸鋼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們就是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