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庫(第二更)

炮兵千戶是不需要自己親自打炮的。

平時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訓練等事情的時候會比較忙,但是一旦進入戰爭狀態之後,炮兵千戶大概就是最閒的。

因爲各艦有各艦的百戶,而千戶就只能在旗艦上面待着,除了看一看那些炮兵們打炮,順便罵上幾句踹上幾腳之外,剩下的屁事兒都幹不了。

東海艦隊的炮兵千戶杜嶽將登萊號的各個炮位巡視了一遍之後,才趁着開炮之前高聲喊道:“都他孃的長點兒心吧!可別忘了上次累成死狗的樣子!這回咱們不着急,慢慢來!”

杜嶽的話,頓時惹得艙中的炮兵們大笑了起來。

上次轟炸金甌港時,因爲想着快點兒把蠻子們送去見佛祖,炮兵們一個個的都累成死狗,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還是杜嶽跑去找了其他的士卒過來幫忙,才把這些死狗們拖回到牀上。

但是這些殺才們明顯不長記性——又一路轟炸了好幾個港口,這些蠢貨哪一次都是急着將炮彈打出去,就好像幾輩子沒打過炮一樣。

沒辦法,艦隊的補給充足,吃喝跟的上,一身精力無處發泄就只能化爲怒火,通過炮彈傾泄到蠻子們的頭上。

這次也是一樣,經過一天的休息之後,這些殺才們就再一次精神了起來,各個都摩拳擦掌的站在各自的炮位前,等着炮擊金蘭港的命令。

又罵罵咧咧的訓斥了一通之後,杜嶽才道:“行了,怎麼打炮還是各個百戶說了算,孝子懶得管你們了!”

說完之後,也不管各個百戶各自回去指揮,杜嶽隨便找了一處空地便眯了起來——聽着隆隆的炮聲入睡,享受!

金蘭,緩和,歸仁,沙螢,平山,蜆港,順化,永靈,布澤,一路北上一路打炮,二十四艘主力戰船上的常備炮彈全部打光,六艘彈藥補給艦上面的補給炮彈也全部打光,東海艦隊纔算是消停了下來。

不消停也沒辦法,整個艦隊的炮彈都已經打光了,就算是再想打下去也沒啥指望了——安南人原本就沒幾艘戰艦,在剛開戰時就已經被送到了海底喂王八,難道讓艦隊的大爺們登陸作戰?

別搞笑了,登陸是不可能登陸的,這幾天打的爽,估計衛所的那些殺才們都恨死東海艦隊了,這時候登陸去搶軍功,他們還不得氣死啊!

發現整支艦隊已經沒什麼用了之後,南居益乾脆帶着東海艦隊跑路了,打算到文昌海軍基地去補充彈藥。

東海艦隊在各個衛所的大罵聲中跑路之後,憋了一肚子火的衛所幹脆就把氣全撒到了安南猴子的頭上。

崇禎皇帝暗中吩咐張之極的命令被得到了完美的執行,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不到,安南就已經宣告了安定。

雖然這個速度與之前在做推演之時預估的差不多,但是實際上,還是遠遠的超出了徐弘基等人的想象。

任誰都沒有想到滅國之戰會這般輕鬆——如果以後可以把這個套路複製到別的地方,估計自己能活着看到大明統一整個世界的那一天?

搖了搖頭之後,徐弘基等人將這個可笑的想法甩出了腦海。

平定安南的速度之所以這麼快,是因爲安南的特殊地形決定的——幾乎是一個長條的形狀,艦隊過去用炮火洗地之後,陸地上就沒有什麼人能生出抵抗的心思。

而且,這次挑頭舉旗的那幾個人原本出身就是士紳和富商家族,根本就沒有治國的經驗和人才儲備,在造反之後昏招錯招不錯,在滅國的關頭更是上演了一出互相出賣的大戲。

再加上整個大明的所有衛所都在向着精兵加大炮兵主義的線路發展,許許多多的條件湊到一起,才造成了這種快速滅國的特殊現象,估計以後很難再出現了。

最起碼,只要不是像安南這種沿海的長條形國土地形,以後再想用艦隊炮兵洗地的可能性就幾乎爲零了。

衛所的炮兵洗地,最起碼得先清理出一塊安全區,再佈置炮兵陣地,同時還要做好炮兵的防護,說不定還會發生一定的傷亡,總之麻煩的很。

而艦隊炮兵洗地的最大優勢就是不用接觸近戰,一旦失去這個優勢,再想像這次一樣快速向前平推,幾乎就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故老相傳的歷史,不光是中原堂口,就連安南猴子們也有。

在安南猴子們的傳說之中,大明曾經在幾百年前就進攻過安南,但是在安南人不懈的努力之下,終於趕走了邪惡的大明,所以後人們才能安穩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不過,雖然大明是邪惡的,但是好歹會講一些規矩,比如不會隨便殺人,比如只要投降就可以得到飯吃等等。

現在不同了,明軍士卒確實不會隨便殺人,但是他們會用火炮展開犁地式的轟炸;投降了也確實可以得到飯吃,但是要進行無邊的勞動。

這跟傳說中的不一樣,安南人開始懷念起沒有作亂之前的生活了,甚至於想起了之前官府的好處。

從安南百姓的身份到大明百姓的身份,再換回到安南百姓的身份之後又成爲了現在的俘虜身份,所有人都開始後悔起來。

然而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後悔藥這種東西,時光也不可能再倒流回去,七百多萬的安南猴子除了極少數逃入了南掌或者跟南掌交界的山裡,剩下的非死即降,統統都被五軍都督府賣給了鐵道部當豬仔。

以至於洪承疇整個人都顯得年輕了幾分。

之前最頭疼的問題是什麼?

不是材料。

除了工部之外,還有少府這麼個怪胎,還有民間無數的工坊,只要有銀子,什麼樣兒的材料買不到?

而大明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所有人都清楚,國庫裡面和內帑裡面有的是銀子,以後也會越來越多,根本就不需要爲了銀子發愁。

真正讓人頭疼的是人力。

大明的百姓大約在兩萬萬之數,想要挑出三五千萬的壯勞力其實很簡單。

然而不管是修建鐵路還是疏通河道修建橋樑,都是有生命危險的,總不能拿大明百姓的命去填吧?明明有那麼多的蠻子……

現在好了,安南被解決掉了,大概抓回來的五百萬安南人就統統變成了勞工,怎麼着也能有一百多萬的壯勞力僅鐵道部慢慢消耗,鐵路修建的速度也將大大加快。

洪承疇的一張老臉都快笑成了九月的菊花,但是郭允厚的一臉老點就黑成了墨汁一樣。

安南猴子被賣給了鐵道部當豬仔,錢是戶部從國庫支給五軍都督府的,至於五軍都督府再怎麼把這筆錢分給士卒,那跟戶部的關係不大。

問題在於百姓。

安南那裡原木倒是有些大明百姓在做買賣,然而相對於整個安南的土地來說,那麼點兒人加一起都填不滿一個鎮南衛。

那剩下的土地怎麼辦?閒置着不管了?等以後移民?

別搞笑了,那裡的糧食產量那麼高,現在不趕緊移民過去耕種起來,自己死後都沒臉去見各位先賢!

那麼問題來了。

想要移民沒問題,問題在於移民的數量上面。

如果只需要遷移十萬八萬的百姓倒是好辦的很,但是安南需要的是幾百萬,甚至於近千萬的百姓,自己上哪兒弄去?

強制遷移?

強制遷移個幾萬,問題不大,十幾萬的話也可以勉強,但是當強行遷移的百姓數量達到五百萬這個數字之後,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就像是崇禎皇帝之前所說的過那樣,任何的困難放在大明兩萬萬百姓的身上,都不算困難,再小的麻煩放在兩萬萬百姓身上,都是天大的麻煩。

強制遷移五百萬的百姓,他們身後還會牽扯到差不多兩千萬的親眷,幾乎佔了整個大明人口總數量的十分之一,這就已經不是天大的麻煩了,這是會動盪國本的要命問題!

郭允厚覺得自己的頭髮都快因爲發愁而掉光了——問題是,就算是郭允厚現在就變禿了,也未必能夠變強。

但是,事情的發展出乎於郭允厚的預料,民間對於這一次的移民行動很積極。

抽調了各個地方官府反饋回來的消息,又特意找崇禎皇帝要了錦衣衛的情報之後,郭允厚才發現,自己把移民的事情想的太過於複雜了一些。

原本郭允厚以爲大明的百姓會因爲故土難離或者其他亂七八糟的原因而不願意移民到交趾,但是實際上卻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兒。

面對移民最擔心的是什麼?

是不清楚將要移民的地方土地產量如何,擔心自己去了人生地不熟的會被人欺負,擔心移民的成本與回報不成正比。

但是安南能一樣嗎?

誰不知道安南那裡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再加上安南猴子都已經被抓去修鐵路,也不用擔心坐地戶的欺負,還有官府給的安家銀子,耕牛,傢俱,種子,這麼多的好條件加一起,不心動的是傻子!

在看到好處的時候,百姓們的行動力幾乎是強前的強大,很多人不僅僅是自己報了名,甚至於還呼朋喚友的喊上其他人一起報名,讓各地官府開始頭疼如何限制人數。

最後的解決辦法,幾乎所有的地方官府都採用了相同的手段——抓鬮。

一個縣裡有多少戶人家,就在一個大箱子裡扔上多少個紙團,假設縣裡分到了五十戶移民的名額,箱子裡就會有五十個寫着移字的紙團,剩下的全都是空白。

抽中移字紙團的人欣喜若狂,抽中空白紙團的人如同死了爹孃,百姓就是這麼現實。

無所謂什麼故土難離,而是因爲好處不夠明顯,誘惑不夠強,一旦有着巨大的,能夠看得見摸得到的好處,大明的百姓們經任何人都積極!

搞清楚了其中的彎彎繞,郭允厚乾脆如法炮製了一番,試着吸引百姓往勒石草原遷移——效果確實很明顯。

只是在試圖吸引百姓往朵甘思和烏思藏遷移的時候遇到了麻煩,尤其是蔥嶺那邊,更是沒人願意去。

百姓又不是傻子,朵甘思和烏思藏那裡的地形還有環境都不算太好,誰閒的沒事兒了纔會想着往那裡移民!

接連向勒石草原和遼東,奴爾幹都司,交趾進行了大量的移民之後,郭允厚特別蛋疼的發現了一個新問題。

就像是崇禎皇帝一直在擔心的那樣兒,大明的人口還是太少了些——兩萬萬的人口遷移出一千多萬之後,很明顯就可以看出來人少了。

如果僅僅是這樣兒,其實也不算什麼,反正百姓們總是會想着多生孩子,哪怕是貪圖官府的獎勵也會多生,這些地方早晚都能填滿。

但是,皇宮裡的那位爺,他不按套路來啊,說不定什麼時候一拍腦門子就會跑去御駕親征,然後弄死大量的蠻子之後再搞回來大片的土地,再然後就得從國內移民過去佔地盤。

看了看幾乎快要見底的國庫,郭允厚最終還是打消了提高生育獎勵的想法,決定順其自然,畢竟現在的獎勵已經不低了,再提高一些,國庫就該支撐不起了。

到時候再因爲百姓生孩子太多而搞的國庫緊張,那未免就太可笑了——大明國庫沒有被巨大的軍費支出拖垮,也沒有被巨大的建設支出拖震,結果卻因爲百姓生孩子太多而支撐不起,那就真成了笑話了!

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也給崇禎皇帝提了個醒。

通過錦衣衛和東西廠,崇禎皇帝就像是一條盤踞在整個大明上空的巨龍一般,任何的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戶部面臨的這些問題也同樣如此,崇禎皇帝也知道郭允厚的頭疼之外,然而崇禎皇帝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畢竟百姓生孩子這種事兒,除了引導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的好辦法。

但是把類似於施鳳來的這種老傢伙,還有一些不想混朝堂的傢伙們集中起來,弄成個國庫智庫的形式,似乎也可以?

雖然有搶內閣飯碗的意思,但是內閣要處理政務,智庫卻不需要,只要不停的針對各種情況做出假設然後再進行推演就可以了?

PS:第二更完成,今天已經8000字送上。晚上還會有更新。

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七章 首輔的票號?砸了!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七百二十八章 徹底抹除(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滅,香火永存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個,東南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切以大明百姓爲重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一百五十章 欲遷富戶伴帝陵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第九章 王承恩的皮島之行第七百四十五章 鼓動脣舌叩山河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陰狠的借殼上市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將軍可曾婚配?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山寨之王和智商稅第六百六十八章 朕也要修運河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說帝心憐赤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七百一十五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禎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十三章 捨生取義,破家爲國第六十四章 忠奸實錄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一百八十七章 想要北歸林丹汗第二百零五章 崇禎下陝西之無恥之徒(4K大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二百八十一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睡個安穩覺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大漢奸有四個第二百二十四章 糧食的去向(3K第三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懟黃臺吉要緊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一個好東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六百六十二章 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第四百五十九章 近在眼前的瀋陽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犬決(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缺髒水(4千字大章)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二百五十九章 帶毒的糖到底吃不吃(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風!大風!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勢(4千字大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三十七章 築京觀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結金蘭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進退唯谷第八百一十四章 調教預定的太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還埋不下你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第六十九章 年終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稱帝的黃臺吉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將軍可曾婚配?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也不夠用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
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七章 首輔的票號?砸了!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七百二十八章 徹底抹除(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滅,香火永存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個,東南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切以大明百姓爲重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一百五十章 欲遷富戶伴帝陵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第九章 王承恩的皮島之行第七百四十五章 鼓動脣舌叩山河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陰狠的借殼上市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將軍可曾婚配?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山寨之王和智商稅第六百六十八章 朕也要修運河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說帝心憐赤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七百一十五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禎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十三章 捨生取義,破家爲國第六十四章 忠奸實錄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一百八十七章 想要北歸林丹汗第二百零五章 崇禎下陝西之無恥之徒(4K大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二百八十一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睡個安穩覺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大漢奸有四個第二百二十四章 糧食的去向(3K第三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懟黃臺吉要緊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一個好東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六百六十二章 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第四百五十九章 近在眼前的瀋陽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犬決(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缺髒水(4千字大章)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二百五十九章 帶毒的糖到底吃不吃(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風!大風!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勢(4千字大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三十七章 築京觀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結金蘭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進退唯谷第八百一十四章 調教預定的太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還埋不下你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第六十九章 年終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稱帝的黃臺吉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將軍可曾婚配?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也不夠用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