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

把寶船跟福船賣給奧斯曼帝國,對於崇禎皇帝來說一點兒的心理壓力都沒有——那玩意早晚都得過時,不趁着能賣錢的時候賣掉,以後賣給誰去?

問題就在於早晚這兩個字。

賣晚了肯定不成。

如果大明把奧斯曼給懟死了,這些福船寶船還有誰來買?估計最後的下場也不過是賣到民間,最後充當貨船或者是漁船。

賣早了就更不行了。

現在的驅逐艦也只是在逆風航行和普通航速上面比福船寶船更給力一些,就算是皮實耐操,火力也不弱,剩下的順風、續航這兩方面也是極大的劣勢。

如果早早的就把把福船寶船賣給奧斯曼或者其他的蠻子國家,當兩方開戰的時候就極有可能出現驅逐艦吃虧的畫面。

換言之,如果沒有搞出來大明版的奶媽航母,這玩意就絕對不能賣。

所以早晚這兩個字就成了關鍵,只有在大明沒幹掉奧斯曼之前,或者是大明版奶媽航母快搞出來的時候,這福船寶船才能賣掉,否則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沉吟了半晌之後,崇禎皇帝纔開口道:“邀請斐迪南三世,還有英諾森十世,就說朕請他們釣魚。

至於奧斯曼那邊,在大明搞定徹底搞定英格蘭之前,暫時不跟他們提出售寶船福船的事情,必須等大明在英格蘭站穩腳跟之後才行。”

張之極躬身應了,又開口道:“陛下,那沙皇俄國那邊呢?剛纔軍府這邊已經傳過來情報,沙皇阿列克謝已經同意了波蘭人的請求。”

崇禎皇帝呵呵冷笑道:“同意就同意,反正奧爾金早就已經跟阿列克謝商議過,沙俄出兵歐洲已經成了定局,且不用管他們。

只不過,朕倒是想要看看,在失去了莫羅佐夫和奧爾金之後,沙皇阿列克謝拿什麼跟尼康鬥,又靠誰來給他出主意應對歐洲這個爛攤子。”

歐洲確實已經成了爛攤子。

依靠着大明提供的軍火和教官,神聖羅馬帝國和教廷的戰鬥力幾乎是直線上升,兩方聯手之後,甚至於對整個歐洲形成了碾壓之勢。

斐迪南三世和英諾森十世在某一剎那甚至產生了可以一統世界的錯覺。

當然,錯覺就是錯覺,兩個已經混到了頂峰的大佬還不至於把錯覺當成現實——兩個人心裡都很清楚,就算是統一了整個歐洲,兩個人也沒有實力跟大明掰腕子。

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進攻之下節節敗退的波蘭會邀請沙皇俄國進入歐洲的騷操作,倒是實打實的讓斐迪南三世和英諾森十世震驚了一把。

不同於大明是最近這幾年纔將精力投向歐洲和沙皇俄國,原本就是歐洲一家親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教廷,對於波蘭跟沙皇俄國那點破事兒門清。

在斐迪南三世和英諾森十世看來,波蘭從來都不是什麼好鳥,以前不是,現在不是,以後肯定也不會是。

以前,波蘭人搞出來伊凡四世皇太子季米特里這麼一出鬧劇。

早就已經被證實死掉的季米特里前後出現了兩個,而且第二個成功的登上了沙皇的寶座,然後在政治等方面偏向于波蘭,要說這裡面沒有鬼,只怕鬼都不會相信。

現在,波蘭人又在歐洲亂斗的時候想要引沙皇俄國入場。

沙皇俄國也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尤其是現任沙皇阿列克謝,這傢伙絕對是從骨子裡都充滿了征服慾望的那種壞蛋!

這位沙皇的宮殿裡裝飾着歐洲最爲流行的雕塑和時髦壁畫,他還命人建造了西班牙式的玻璃夏宮,他的服裝按波蘭式樣裁剪,他的肖像按西方流行的藝術風格繪製,他還下令使用

盤、碟、刀、叉吃飯,甚至建起了俄國最早的宮廷劇院——娛樂宮。

爲了促進俄國經濟的發展,阿列克謝從西方引進大量技術人才,成百上千的歐洲技師和工匠爲了銀幣去了莫斯科——多一個去了莫斯科的工匠和質量,歐洲就少一個。

同時,阿列克謝又不斷引進歐洲的先進生產技術,鼓勵歐洲商人在俄國投資辦廠,促進了俄國手工工廠和市場的逐漸形成。

如果僅僅只是在生活、政治和經濟方面靠攏歐洲,斐迪南三世和英諾森十世也絕對不會對阿列克謝保持這麼高的警惕,反而會笑的合不攏嘴。

真正是斐迪南三世和英諾森十世對阿列克放保持警惕的原因,是阿列克謝一直沒有停下來的戰爭腳步。

通過各種方面弄到了銀幣,增強了沙皇俄國的國力之後,阿列克謝就直接出兵,收復了被波蘭吞併的斯摩棱斯克、切爾尼戈夫、謝韋爾斯克等地區。

而在此之後,阿列克謝一直就在打着烏克蘭和波蘭的主意——直到赫梅爾尼茨基正式向沙皇阿列克謝提出請求,要求其同意將扎巴羅熱爲中心的東烏克蘭併入沙皇俄國。

如果斐迪南三世和英諾森十世知道阿列克謝統治下的沙皇俄國還曾經跟大明帝國硬剛過正面,只怕兩個會忍不住對阿列克謝頂禮膜拜——你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當然,無論斐迪南三世和英諾森十世再如何佩服阿列克謝,也僅僅只是對他敢於作大死的大無畏精神感到敬佩,實際上卻沒有半分向阿列克謝學習的意思。

尤其是當斐迪南三世和英諾森十世站在“盤古號”的甲板上面之後,這種對阿列克謝作大死的精神就更加佩服了。

甲板上左右軍士皆全裝貫袋,持戈執戟而立,看着戰戰兢兢的兩個人,崇禎皇帝笑道:“朕之軍士,頗雄壯否?”

斐迪南三世與英諾森十世道:“真熊虎之士也!”

崇禎皇帝又引二人至炮艙,指衆多火炮曰:“朕之火炮,可粗長否?”

斐迪南三世與英諾森十世道:“真又粗又長,吾等不及也。”

崇禎皇帝大笑曰:“想朕以沖齡,克承大統,其時外有建奴,又有黨爭,國庫之中空無一文,朝堂之上文武不合,實不曾想能有今日。”

斐迪南三世道:“以陛下之雄才偉略,實不爲過。”

崇禎乃執斐迪南三世與英諾森十世之手曰:“大丈夫處世,當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今日朕欲以此平英格蘭諸蠻,縱然君士坦丁與愷撒之輩復生於此,又能耐朕若何?”

言罷,崇禎皇帝大筆,斐、英二人面如土色。

崇禎皇帝復攜二人進帳,會諸文武大臣再飲,因指諸人曰:“此我大明之英傑,今日此會,可名‘羣英會’。”

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大明英國公張之極,見崇禎皇帝甚樂,乃召軍士相撲以爲樂,又使人舞劍,作歌曰:

丈夫處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歌罷,滿座盡笑。

英諾森十世與斐迪南三世不解其意,乃召翻譯,問曰:“其歌爲何意?”

翻譯遲疑片刻,答曰:“其意爲,男人就該操刀子砍人,砍完了人就喝酒,喝多了就該大聲吹牛逼。”

英諾森十世與斐迪南三世對視一眼,喝采道:“真豪傑也!”

酒過三巡之後,崇禎皇帝才放下酒杯,醉眼熏熏的道:“如今英格蘭將平,朕離歸期不遠,倒是頗爲捨不得這裡。”

斐迪南三世也放下了酒杯,勸道:“陛下何出此言?大明與羅馬雖然相隔萬里,然則海路方便,大明戰艦縱橫海上,往來也不過是數月之期而已。

待三皇子與小女艾薇爾成婚之後,陛下還可以來巡視巴伐利亞,來看看他們的孩子,想必也是一樁美談。”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卻又將目光投向了英諾森十世:“朕此前曾與教宗商議,許教宗前往大明傳教,倒不知教宗考慮的如何了?”

英諾森十世低頭盤算了半晌,最後才擡頭道:“啓奏陛下,能夠前往大明傳教,原本是歐洲所有教士的夢想,英諾森也不例外。

只是眼下歐洲戰局混亂,教廷也身涉其中,只怕一時半會兒的也抽不出時間來。”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笑道:“這個倒也無妨,朕不會強人所難,教宗大可以放心。

只不過,朕還有一事想與教宗商議一番,不知教宗意下如何?”

也不等英諾森十世開口詢問到底是什麼事情,崇禎皇帝就直接說了下去:“在我大明,原本也有兩個宗教,一個是道教,另一個是佛教。

道教有道教祖庭,在江西龍虎山;佛教有禪宗祖庭,在河南少林寺;如今教廷也有自己的祖庭,便是這梵蒂岡。

道教,佛教,教廷,三者都是導人向善,最後尋求大超脫大自在,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善舉。

然則道教龍虎山大真人,佛教少林寺住持,都受我大明冊封,而梵蒂岡教廷,是不是也應該受我大明之冊封?”

英諾森十世還沒有開口,紅衣大主教巴尼·艾迪生就憤而起身,怒道:“我教廷傳承千年,教宗選拔自有規矩,何需大明冊封?”

崇禎皇帝的臉色沒有變,依舊笑吟吟的,英諾森十世和斐迪南三世不安的扭了扭身子,似乎後背上有小蟲子在爬一樣,看起來頗爲不自在。

張之極向張世澤使了個眼色,張世澤便躬身對崇禎皇帝拜道:“啓奏陛下,微臣近幾日學了些西洋劍術,與我大明劍法相互印證之下,倒也有所得,臣請舞劍,供陛下觀賞。”

崇禎皇帝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意味深長的道:“所謂劍法,無外乎刺、劈、撩、掛、點、抹、託、架、截、掃幾種,招數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正所謂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招招都是攻敵之不得不守,這便是天下一等一的劍法。”

張世澤躬身道:“謝陛下指點,臣記下了。”

崇禎皇帝這才嗯了一聲,吩咐道:“你且將你所學演來看看。”

張世澤扮演了項莊的角色,然而英諾森十世身邊卻沒有項伯護着,如果不是崇禎皇帝一直都沒有暗示張世澤殺掉英諾森十世,只怕在張世澤收劍之前,英諾森就已經屍首兩處了。

收起手中的長劍,張世澤躬身道:“在下學藝不精,倒是讓教宗受驚,還望見諒。”

崇禎皇帝揮了揮手,示意張世澤退下之後,便笑眯眯的對英諾森十世道:“世澤這孩子,胡亂學了幾手劍法,便學人出來賣弄,當真是貽笑大方。”

英諾森十世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陪笑道:“小公爵劍法高超,英諾森可是佩服的緊,倒是陛下,對小公爵還是太過於苛責了些。”

崇禎皇帝呵呵笑道:“朕的女婿,要求高一些也是正常的嘛,倘若沒什麼進取心,朕卻又不喜了。”

又是閒扯了兩句之後,崇禎皇帝才呵呵笑道:“對了,剛纔說到哪裡了?教廷推舉教宗是什麼規矩?朕倒是好奇的緊。”

說完之後,崇禎皇帝又似乎想起來什麼,又接着道:“對了,光這樣兒聊天,似乎也挺沒意思的,不若換個人來舞劍助興?”

不用了!

英諾森想都沒想,直接搖着雙手道:“不,尊敬的皇帝陛下,這樣兒談話就很好,觀看舞劍容易分神。”

崇禎皇帝頗爲遺憾的點了點頭,開口道:“那就算了,朕也不強人所難了。對了,英諾森教宗還沒有回答朕的問題,尤其是剛纔那位紅衣大主教是吧?怎麼稱呼?”

面對着崇禎皇帝咄咄逼人的態度,剛剛還義憤填膺的紅衣大主教巴尼·艾迪生頓時想找個地方,把自己的腦袋埋起來。

這也太特麼嚇人了,一言不合就舞劍,還招招衝着要害比劃,合着今天要是不答應你,咱們這些人就得死在這兒了?

面對着想要裝死的巴尼·艾迪生,英諾森十世只得躬身道:“啓奏陛下,這位是教廷紅衣大主教巴尼·艾迪生,剛纔他喝醉了,口不擇言,望陛下恕罪。”

崇禎皇帝笑眯眯的道:“朕又豈會與一個醉酒之人一般見識?倒是教宗,對於冊封一世怎麼看?”

英諾森頓時堅定無比的表了態:“啓奏陛下,上帝讓教廷管理羊羣,而羊羣的主人卻是偉大英明的大明皇帝,所以,教廷必須接受大明皇帝的冊封和授權,才能履行管理羊羣的責任!”

PS:推薦一本書友寫的書,《殘魂異世錄》,算是獻祭好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八百三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七百零三章 做啥夢呢!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六百八十七章 賣兒賣女,誰沾便宜誰吃虧?第三百二十三章 連老丈人都坑第五百一十四章 遼東發小妾第四十九章 殺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賜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王不要臉了第六十一章 重典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二百七十二章 朕爲堯,誰人爲舜?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一章 風水輪流轉,到朕就跑偏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路援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六百三十七章 殺人放火,雞犬不留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計第四百零八章 托馬斯小火車來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一百章 父女談話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一百三十三章 孔府事變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一百四十二章 後宮中崇禎泡妞第一章 風水輪流轉,到朕就跑偏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們這是要咱家去死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後悔!(大結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一百八十三章 親自砍人的崇禎皇帝第五百九十二章 祖制是個好東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攪屎第十八章 劉興祚起兵第二百零六章 朕欲借爾人頭一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點兒蠢第七百零八章 當復蒙元故土!第二百零一章 準備跑路的崇禎皇帝第二百九十章 寧德長公主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禎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七百六十九章 腦袋讓驢踢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錦衣衛的能力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天皇背黑鍋(突如其來的加更)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八百三十章 賣了又能怎麼樣?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搶生意和體面待遇第九十八章 冊封第六十七章 跪像第一百七十章 凌遲之又見凌遲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三十章 吐血的皇太極第七百五十九章 智障和睿智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
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八百三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七百零三章 做啥夢呢!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六百八十七章 賣兒賣女,誰沾便宜誰吃虧?第三百二十三章 連老丈人都坑第五百一十四章 遼東發小妾第四十九章 殺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賜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王不要臉了第六十一章 重典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二百七十二章 朕爲堯,誰人爲舜?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一章 風水輪流轉,到朕就跑偏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路援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六百三十七章 殺人放火,雞犬不留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計第四百零八章 托馬斯小火車來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一百章 父女談話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一百三十三章 孔府事變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一百四十二章 後宮中崇禎泡妞第一章 風水輪流轉,到朕就跑偏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們這是要咱家去死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後悔!(大結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一百八十三章 親自砍人的崇禎皇帝第五百九十二章 祖制是個好東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攪屎第十八章 劉興祚起兵第二百零六章 朕欲借爾人頭一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點兒蠢第七百零八章 當復蒙元故土!第二百零一章 準備跑路的崇禎皇帝第二百九十章 寧德長公主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禎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七百六十九章 腦袋讓驢踢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 錦衣衛的能力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天皇背黑鍋(突如其來的加更)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八百三十章 賣了又能怎麼樣?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搶生意和體面待遇第九十八章 冊封第六十七章 跪像第一百七十章 凌遲之又見凌遲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三十章 吐血的皇太極第七百五十九章 智障和睿智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