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

在李如玉原本的想法裡,陳可道沒有這麼大的膽子。自己只要大着膽子說,肯定能夠讓陳可道無法回答。只要讓他無法回答自己的問題,那麼這個人也就廢了。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自己應該怎麼反駁他?

難道自己說,不是這樣的,是因爲天命在陛下,天命在太祖皇帝,所以太祖皇帝才能夠一統天下。

這個說法說得通嗎?

關鍵的問題不在於能不能說的通,而在於陛下怎麼想。

如果陛下認同了陳可道,那就是天子有功於天下,所以上蒼授予天子天命,統御萬民。

這好像也沒有什麼,畢竟誰都能說的通。而且這裡邊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夠防止好多人造反,防止他們借了天命搞事情。

你得先有大功,然後才能夠得到天命的認同。這樣的大功必須是平定戰亂、定鼎天下。

可是現在哪有這樣的功勞給你?

大明還沒有亂,還沒有到各地烽煙四起的時候,你想立這樣的功勞都沒有機會。

所以天命不在你,天命在陛下。你去死吧!

至於說耽誤大臣立功,也是一樣的道理。

除非你能夠立下定鼎天下的功勞,其他的沒有什麼,唯一一個能夠得到這個理論支持的應該就是曹操他們家。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們一家子定鼎天下,所以他們是天命所歸。

可是那是什麼時候?

那是亂世。所謂亂世比的就是誰拳頭大,即便沒有天命所歸又能怎麼樣?曹操一家不還是奪了漢朝的江山?

到了天下大亂的時候,有沒有這個天命論又能怎麼樣?

陳可道沒有給李如玉說話的機會,繼續說道:“陛下有天命,統御萬民。於國有功者,陛下依天命籌其功勞,這纔有了各位國公。朝廷的勳貴,並不是他們天生高貴,而是因爲他們爲國立功。所有人都有這樣爲國立功的機會,是以,萬民平等。”

“爲將者,爲國開疆拓土;爲兵者,爲國斬將奪旗。天子自當籌其功,所以纔可以封妻廕子、恩蔭百代。即便是在現在,爲國立功者,陛下自當籌齊功。地位之高低者,於國有功之高低,而非天生尊貴。”

“諸位,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如果立功,陛下自當酬勞你們。”

陳可道這句話一出來,李如玉的臉色就更難看了。

倒是臺下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神情變得有些古怪。

洛思恭可算是明白了,陳可道應該是說服了陛下。

這還真是一個能人。

上天酬勞陛下,陛下酬勞萬民,還是說的通的。

勳貴們之所以高人一等,並不是因爲他們天生高貴,而是因爲他們於國有功。如果你也想高人一等,那你就去爲國立功。

有了這樣的說法,勳貴反而會心安理得了。

我們勳貴之所以享受這樣高人一等的待遇,是因爲我們爲國立功了;你是普通的老百姓,是因爲你沒有爲國立功。所以我比你高一點,你有什麼不服氣的?你要是不服氣,那你也去爲國立功。

與國同休的那些國公們,他們必然會喜歡這樣的說法。因爲他們沒什麼對手,在這個時代想要封國公,而且還是與國同休的,基本上沒什麼戲。

這個理論也會得到軍方的支持。我們並沒有比文官低多少,我們也不是大老粗,只不過是我們學的打仗,你們讀書治國而已,大家分工不同罷了。但我們你們都是於國有功、爲國辦事,所以我們與你們之間沒有什麼高低貴賤可說。

於國有功這樣的理論必然會得到勳貴勳戚以及軍方的支持。即便他們不會表明了站出來支持,但是絕對不會找陳可道的麻煩,而且還會想盡辦法爲陳可道站臺。

這樣的理論還會得到商人的支持,因爲這提高了他們的地位。雖然現在的商人地位也不低,他們基本上已經和士人集團綁定在一起了。

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士人商人他們經常做買賣。但是商人不一定是士人,他們只是被士人商人壓着罷了,所以看不到他們出頭。

如果這個於國有功的理論被證實,或者說被使用,商人的地位自然就水漲船高。

此時,所有人再看向陳可道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原本大家以爲陳可道只不過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用了一些歪理邪說的話哄弄了皇上。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陳可道的理論真的會顛覆現在的制度。

一旦這個理論被推開,那麼事情就變得糟糕了。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陳可道解決了皇權天授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勳貴勳戚高人一等的問題,同時還能夠團結商人普通百姓以及工匠們。

一旦這個理論推開,站在反對派的只有讀書人,或者說只是一部分讀書人。

因爲其他人都是向前了一步,只有士人被拉下來了。

要知道士農工商本就是士人劃分的。普通百姓沒有反抗的能力,他們甚至連話語權都沒有。武將粗鄙,什麼都不懂,所以應該是士人覺得一切都是我們說了算,其他的階級只要聽話就罷了。

如果真的萬民平等,那麼他們這些天生高貴的人怎麼辦?

以功勞分高低貴賤,用來區別地位的高低,這是很容易讓人認同的說法。尤其是將領和軍隊,甚至是勳貴勳戚,因爲他們本來就是有功的人。

讀書人總不能說我讀書就是爲國立功了,這像玩笑一樣的話。

現場鴉雀無聲。

站在臺側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個理論可能會得到宮中太監們的支持。

在官場上,權力是一回事,地位又是另外一回事。

太監們本身就是地位低下,爲人所瞧不起。

但如果大家都是平等的,那太監自然也是平等的。

以功勞分貴賤,太監又不是不能立功。這樣的理論怎麼會得不到太監的支持?

錦衣衛也一樣,沒必要矮人一頭。我們是爲大明立過功的人,我們自然就應該高人一等。

“胡說八道!你這是異端,背棄了聖人之道!”李如玉漲紅着臉大聲的呵斥,神情異常的激動。

臺下有不少人開始呼喊。

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意味着什麼,所以他們在恐懼。

恐懼之後,便開始暴躁。

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二七八章 奇兵有奇用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二六一章 封鎖福王府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爾茲伯裡侯爵生日加更)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一四五章 殺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三七八章 錢怎麼分?第七十四章 控訴!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三三六章 預謀弒帝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一七一章 趙南星暫代工部尚書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十二章 戚家軍的明主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九十一章 去慈寧宮選後第十二章 童謠第六十六章 薛國用死了?!第六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四五二章 大玉兒侍寢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七零零章 漢城大亂,明軍維穩(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一七三章 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二八零章 就這實力,還想造反?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二十六章 李莊妃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一一五章 皇帝不下場第六四三章 合圍鄭芝龍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二八四章 殺無赦!第五零六章 下揚州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六一四章 全國土地勘察行動組(元旦快樂)第一三二章 劉一璟出手(求月票!)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五十章 圍三缺一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十七章 審問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六七一章 樸正陽自殺了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三七八章 錢怎麼分?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三七四章 這個皇帝很強硬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六九章 和大明爸爸一起對付倭國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
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二七八章 奇兵有奇用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二六一章 封鎖福王府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爾茲伯裡侯爵生日加更)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一四五章 殺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三七八章 錢怎麼分?第七十四章 控訴!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三三六章 預謀弒帝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一七一章 趙南星暫代工部尚書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十二章 戚家軍的明主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九十一章 去慈寧宮選後第十二章 童謠第六十六章 薛國用死了?!第六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四五二章 大玉兒侍寢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七零零章 漢城大亂,明軍維穩(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一七三章 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二八零章 就這實力,還想造反?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二十六章 李莊妃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一一五章 皇帝不下場第六四三章 合圍鄭芝龍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二八四章 殺無赦!第五零六章 下揚州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六一四章 全國土地勘察行動組(元旦快樂)第一三二章 劉一璟出手(求月票!)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五十章 圍三缺一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十七章 審問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六七一章 樸正陽自殺了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三七八章 錢怎麼分?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三七四章 這個皇帝很強硬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六九章 和大明爸爸一起對付倭國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