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都察院開會

在推舉出了第一個人之後,內閣裡邊除了徐光啓之外,其餘人臉上的神情都有一些複雜。

他們都意識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徐光啓的地位在飛速的提升,給了韓爌很大的壓力。或許這就是陛下的意思。

這當然是朱由校的意思,因爲嘉靖皇帝曾經就這麼幹過。即便嘉靖皇帝非常信任嚴嵩,但也在嚴嵩後面安排一個徐階,用來牽扯嚴嵩。

在士林的風評裡面,徐階要比嚴嵩好很多,至少在他沒有暴露之前。但事實上,徐階比嚴嵩更有錢,他家在江南搞了幾十萬頃的田,觸角伸到了各行各業,可以說是一份非常龐大的家業。

相比起來,嚴嵩都沒徐階富有。所以有很多事情其實說不清楚好與壞、忠與奸,很多時候並沒有那麼明顯的界限。

韓爌身爲內閣首輔大學士,此時也感覺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對於韓爌來說,徐光啓被提拔上來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很讓他意外的事情了。相比較起來,如果是孫承宗被陛下提拔爲內閣次輔,韓爌都比較能夠接受,可現在恰恰就是徐光啓被提拔了。

在這個時候,韓爌算是看出來了,徐光啓是有這個能力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更最重要的是這還是陛下的安排。

在有了沈庭筠這個提名之後,其他幾個人也沒有再提名其他的人,只是隨便找了幾個陪跑的人。

因爲誰都知道,禮部尚書已經是沈庭筠的囊中之物了。以當下的局勢和現在的情況,沒有人能夠對沈庭筠形成挑戰,畢竟陛下那邊不會答應。

一旦把沈庭筠的名字報上去之後,那麼必然就會得到陛下的認命。他們想要阻止沈庭筠當禮部尚書,只能在這個時候阻止。可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阻止的了嗎?

沒有人能夠阻止沈庭筠當禮部尚書,因爲這是徐光啓提名的。

徐光啓可是內閣次輔,他想提名的話,別人怎麼都沒辦法阻止,你不可能不讓內閣次輔說話。所以在這一點上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安排了幾個陪跑的人之後,這件事情就草草收場了。

雖然這件事情安排好了,但是其餘的內閣大學士還都是非常的擔心,因爲他們不知道事情會朝着什麼樣的方向發展下去。

一旦出事情,恐怕會造成不可預測的影響,因爲這一次的事情太大了。

韓爌孫承宗幾人相互商量了一下,保證內閣值班房裡隨時都有人,他們安排了一個內閣值班制度。

一旦有什麼突發的情況或者意外,內閣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並且能夠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與此同時,朝堂上下也是議論紛紛,孫慎行和高攀龍被抓了起來,還被關進了錦衣衛的詔獄。誰都沒想到事情最終倒向了這個方向,誰也沒想到事情會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對於孫慎行和高攀龍所做的以直取名的事情,兩派的反應非常極端。

崔呈秀這邊直接派人在京師製造輿論,到處說孫慎行和高攀龍是不臣,說他們如此逼迫陛下,這不是臣子該做的。

另外一方反駁,在士林中宣揚君有過就要勸諫;如果君不聽,那就要死諫。所以孫慎行和高攀龍這兩個人不但沒有做錯,而且還做對了,是忠臣的表現,是有氣節的表現。

一時之間京師紛紛擾擾,吵起來就沒完沒了。不過大部分人都能看明白,這其實就是雙方的立場問題。

你反對之前的政策,那麼你必須要支持孫慎行和高攀龍;你站在崔呈秀這邊的立場上,那麼必然要把孫慎行和高攀龍這兩個人打躺在地上。

都察院。

因爲楊漣和鄒元標結黨營私的案子,都察院的威信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這一段時間以來,都察院的聲勢卻非常旺,有恢復之前局面的架勢。

這一切都是因爲崔呈秀。這一段時間他非常的高調,隱隱有成爲都察院領袖的意思,同時也團結了不少人。

甚至有人覺得崔呈秀比都察院左都御史餘懋衡更有存在感。只不過有心人都知道,崔呈秀比起餘懋衡差遠了

餘懋衡是什麼時候上位的?

是都察院地位最差的時候、最得不到陛下信任的時候。在那個時候餘懋衡上位執掌都察院,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餘懋衡是陛下信任的人,陛下認爲他能夠在那個時候掌控好都察院。

所以即便崔呈秀最近很鬧騰,他心裡也清楚,自己沒有辦法和餘懋衡相比。所以在都察院裡面,崔呈秀對餘懋衡很尊重。這一次的事情,也都是餘懋衡默認他鬧騰的。

這一次幾個人聚在都察院的大堂裡面,所有人臉上都很嚴肅。

因爲之前餘懋衡並不怎麼管他們的事情,他們想要鬧騰,餘懋衡也不插手,顯然這是一種默契。

可是這一次餘懋衡卻把大家都叫了過來,顯然這是有事情要交代。

見到衆人都坐下之後,餘懋衡慢條斯理的點了點頭,纔開口說道:“今日把諸位叫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們商量一下。”

“我們都察院,爲天子耳目風憲,以清流自詡,以規諫皇帝,彈劾、糾察百司和百官,巡視、按察地方吏治等爲己任。在我們前面有無數先輩,他們捨生忘死、忠君報國、匡扶社稷,這是我們這些後輩學習的榜樣。”

“朝廷選取御史,以下幾條是最基本的:

一是必國而忘家,忠而忘身;

二是必須正派剛直,介直敢言;

三是學識突出,既通曉朝廷各方政務,又能博涉古今。”

在場的諸位能夠入選,而且能夠成爲其中的佼佼者,自然都是符合這幾條的。

“現在朝堂混亂,有人善權亂政、禍亂朝堂,正是我等仗義直言之時。或許我們會被人非議,或許我們會被人報復,但是本都依舊想上書。今日把你們叫回來,就是把這件事情和你們說明了。”

“如果你們願意跟着本都一起做,那麼回去就讓你們的人一起上書;如果你們不願意,那麼本都也不強求。”

說完這句話之後,餘懋衡輕輕地端起了茶杯,然後抿了一口,靜靜的等着他們給自己答覆。

雖然餘懋衡用的是商量的語氣,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這就不是和你商量。

在場的人都沒有想到,平日裡不聲不響的餘懋衡看起來十分的好相處,但是這一次卻如此的決絕。

衆人都陷入了沉思。

倒是一邊的崔呈秀隱隱有一些興奮了。

與別人不同,崔呈秀身後有魏忠賢魏公公,深深的知道一些宮裡面的事情,那就是陛下對朝堂上的東林黨不滿,當然這已經是共識了。

但是崔呈秀卻知道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陛下不但要收拾東林黨他們,而且要啓用新人。這裡面就包括內閣次輔徐光啓以及他的那些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和徐光啓他們走得近,誰就有可能是他們的人。曾經魏公公就說過,他崔呈秀的頂頭上司,也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餘懋衡,很可能就是徐光啓他們的人。

所以一直以來,崔呈秀都在試圖和餘懋衡拉近關係,只不過對方不搭理自己。

現在這個時候,餘懋衡站出來說這樣的話,顯然他這是要行動了。餘懋衡自然是不可能是幫着孫慎行和高攀龍的,必然是要踩一腳的。

這次餘懋衡他們要動手了,崔呈秀覺得這是一個融進去的好機會,因爲他覺得這是一個好選擇。

在這之前,陳可道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但陳可道卻是給陛下講學的。徐光啓做了內閣次輔,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這已經是陛下襬明瞭在扶持他們。

所以在這一次的事情裡面,即便不是爲了對付東林黨,餘懋衡也會提議廢除東林書院和天下書院。因爲這是陛下要乾的事情,餘懋衡只有這樣做才能夠得到陛下的重用。

在孫慎行和高攀龍的事情之後,事情開始急轉直下,所以餘懋衡要下場了。

想通了這些事情之後,崔呈秀的身子都激動了起來,連忙站起身子,大聲說道:“都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如今朝廷奸黨當道,他們欺凌陛下、善權弄政,此乃大明最大人禍!”

“我等讀聖賢書,自當忠君報國。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我等自當上書抨擊,以手中之筆,護衛陛下!爲朝廷剷除奸黨,即便因此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看着一臉激動的崔呈秀,聽到他震耳發聵的語言,雖然餘懋衡臉上沒什麼表情,但是心裡邊很膩歪。

這一段話裡面,崔呈秀禍害了兩個人,這讓餘懋衡很不舒服。

前面用了文天祥的絕命詩,後面也用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你崔呈秀是這樣的人嗎?

你是什麼人我們還不知道?

你也可以引用這兩個人的話?

簡直就是玷污了這兩句話!

所以餘懋衡心裡邊一陣膩歪。不過他也知道,這事沒有辦法,自己又不能把崔呈秀給弄死。

餘懋衡只能靜靜的聽着,點了點頭同時捋了捋鬍子,做出了一副滿意的樣子,頗爲讚賞地看着崔呈秀,說道:“說的好,不愧爲我都察院後起之秀,他日必可爲我都察院中流砥柱。”

這句話的意思就很簡單了,小夥子乾的不錯,你繼續這麼幹下去,那你將來就前途無量。這一次的事情之後,你就升官了,我會向陛下舉薦你。

這其實就是領導在表示看好你,要給你加加擔子了。

第四五三章 大玉兒侍寢(下)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六一九章 朝鮮世子李溰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開了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三五八章 錦衣衛都指揮使又換人了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十五章關門放狗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三四二章 誰都能做衍聖公!第三三四章 魯王,你想造反?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二零七章 掄才大典的大綱(求月票推薦票和全訂!)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五八五章 性致被打擾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二九七章 開徵莊田稅第三八一章 朕的皇家親軍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五六五章 陛下不收破鞋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三零二章 摸底各地衛所第五九零章 要和科爾沁幹仗!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二十七章 壽命最長的后妃第四九三章 下江南第一八八章 太康伯的煩惱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上架感言!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六一三章 攤牌了,朕是皇帝上架感言!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三二零章 定國公翻騰佔窩之事第二四一章 關門,放魏忠賢!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八十七章 長生丹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萬求賞!)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一四零章 讓徐光啓試種第三十三章 提醒選後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一六四章 孫慎行的交代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二一一章 皇家標識的商號(萬字)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三八四章 阮大鋮怒懟魏大中(掌門魑魅魍兩加更)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五零九章 食鹽生意歸朱由校了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六九三章 在我心裡他已經是個死人了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
第四五三章 大玉兒侍寢(下)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六一九章 朝鮮世子李溰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開了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三五八章 錦衣衛都指揮使又換人了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十五章關門放狗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三四二章 誰都能做衍聖公!第三三四章 魯王,你想造反?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二零七章 掄才大典的大綱(求月票推薦票和全訂!)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五八五章 性致被打擾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二九七章 開徵莊田稅第三八一章 朕的皇家親軍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五六五章 陛下不收破鞋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三零二章 摸底各地衛所第五九零章 要和科爾沁幹仗!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二十七章 壽命最長的后妃第四九三章 下江南第一八八章 太康伯的煩惱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上架感言!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六一三章 攤牌了,朕是皇帝上架感言!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三二零章 定國公翻騰佔窩之事第二四一章 關門,放魏忠賢!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八十七章 長生丹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萬求賞!)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一四零章 讓徐光啓試種第三十三章 提醒選後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一六四章 孫慎行的交代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二一一章 皇家標識的商號(萬字)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三八四章 阮大鋮怒懟魏大中(掌門魑魅魍兩加更)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五零九章 食鹽生意歸朱由校了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六九三章 在我心裡他已經是個死人了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