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九章 朝鮮世子李溰

看來這個孝明翁主也是頗有手段的人物。

這個封號也是有點意思,不過朱由校不太在意,還沒人能在大明翻起浪花來。

朱由校在意的還是朝鮮的李溰,這是一個很慘的人。

比起朝鮮國王,李溰還算得上比較靠譜。

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明和後金的戰爭一直波及的都是朝鮮。

後金需要朝鮮這個基地,所以一直打他們。在戰爭的過程中,朝鮮自然是毫無抵抗之力。

第一次被入侵慘敗的時候,朝鮮國王就實行了分朝制。

所謂分朝制,對外說的好聽,其實就是朝鮮國王躲起來了,讓兒子到各地方安撫百姓、組織抵抗。

等到後來又入侵,後金提出了條件,必須朝鮮國王出城。

結果朝鮮國王不敢出去,當時他的兒子就想要代替,說出了這樣一段話:“泰山既垂於鳥卵之上,國步誰措於盤石之堅,事已急矣!予既有弟二人,又有一子,亦可奉宗社。予雖死於賊,尚何憾焉?”

泰山放於鳥卵之上,國事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了。我有兩個弟弟,還有一個兒子,都可以侍奉宗廟,死了也沒什麼遺憾。所以我去吧。”

兩年後,朝鮮國王兒子終究還是去做了質子,帶着他的老婆一起去的,被關了八年之後才被放回來。

回來後他就被他爹毒死了,妻子也被賜死了。

朱由校之所以相信這個朝鮮國王的兒子是被毒死的,就是因爲他的妻子被賜死了。如果他死的沒有蹊蹺的話,他的妻子不會死,他的兒子也應該繼承王位。

可事實不是這樣的,他的妻子被刺死,他的兒子也沒能繼承王位,繼承王位的是他二弟。何況當時他爹還活着。

很多人猜測都是他爹乾的。具體什麼原因就不得而知了,猜測頗多。

比起現在的朝鮮國王,眼前這個李溰更加有膽識,也有才華。

說起來大明似乎也需要這麼一個朝鮮國王。比起他爹和他弟弟,李溰是個有才華有魄力的人。

雖然朝鮮是大明的藩屬,有這麼一個國王很可能會胡亂跳。可是朱由校卻知道,他們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跳,他們也跳不起來。

有了這樣一個國王,他會把朝鮮國內治理的非常好,增強雙邊的貿易、加強雙方的合作,軍事上一起出兵作戰。

這對大明在整個北邊的事情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在統御倭國之上。

朱由校願意好好的看看這個李溰,如果可以的話,朝鮮國王的位置就是他的。

對於大明來說,誰來做朝鮮國王,要看誰對大明朝有利。除非是像崇禎後期一樣大明朝實在是沒有力量干預,否則這事大明還真就能說了算。

當初現在的朝鮮國王之所以能夠反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當時的朝鮮國王沒有得到大明朝的同意和支持。在官方的身份上,大明朝一直把他視爲謀逆之臣,在這個時代就叫名不正言不順。

人很快就被帶了進來。朱由校看着李溰,發現這是一個很年輕的男子,也就剛過二十歲的樣子,看起來面嫩的很。

不過目光銳利、態度沉穩,在自己面前有這個態度,很不錯。

“臣朝鮮世子李溰,參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溰對着朱由校大禮參拜,禮數一絲一毫都不少。

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起來吧。”

等到李溰站起來,朱由校又繼續說道:“賜座。”

“謝陛下。”李溰答應了一聲,隨後就坐了下來。

等到他坐下之後,朱由校這才繼續說道:“自從遼東一別,我對你的父親很是想念。現在想想,當時真的是一見如故。不知道這次你出來的時候,你父親的身體怎麼樣?”

事實上,朱由校很清楚,現在在位的這位朝鮮國王是真的能活啊,後來還被他的兒子上了仁祖的尊號。

可實際上,這個傢伙做事根本就不怎麼樣,可以說是毫無建樹和作爲。能夠當上國王,基本是別人的傀儡。

可就是這樣一位大王,最後上的尊號居然是仁?

朱由校到了大明朝之後,遍覽整個歷史才發現,原來當時的讀書人對皇帝的評價與後世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甚至與當時的普世價值觀都是不一樣的。

可能在讀書人看來,能夠踐行孔子所說的仁,或者踐行他們制定的“仁”的標準,這樣的皇帝才能叫做仁皇帝;有自己的想法或者霸氣的皇帝,那都不行。

比如在殺人這件事情上,要止殺,就是儘量不要殺人,最好是所有讀書人都不要殺。他們這是給自己留條後路,誰知道皇帝想殺的下一個是不是自己?

比如在後世,朱由校校就看過很多人炒作廢除死刑。

一部分人是牧羊犬,覺得應該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人家是先進的,人家搞什麼我們就應該學什麼,要儘快追上發達國家的文明水平。

看到這樣的說法,朱由校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西方都搞成什麼樣子了?還學?摸着石頭過河都忘了?

至於剩下的人,那就是非蠢即壞。沒了死刑,是在想給自個兒留一條後路。

這個時代的儒門教派。其實已經有點這個意思了。壟斷話語權,凡是遵從我的皇帝纔是好皇帝;如果你沒有遵從我,那你這個皇帝就不是好皇帝。

至於你讓百姓過了什麼樣的好日子、國家多麼富足、GDP翻了幾倍、農民增收了多少、對外擴張了多少土地,這些重要嗎?

這些不重要啊!

對此,朱由校也不知道說什麼。至於自己以後的廟號,他也不想說什麼。

朱由校詢問了,李溰自然不敢怠慢,連忙說道:“回陛下,臣的父王身體康健。這一次從遼東回去之後,父王對陛下也是十分的想念。這一次臣過來,父王還特意囑咐我要給陛下帶禮物。”

這話也就是說一說,大家聽個樂子也就算了。

當初朝鮮國王過來的時候,是朱由校強迫人家過來的,而且來了之後還被嚇唬了一通。無論是大明的軍隊還是火炮。對着的雖然不是朝鮮,可是看到就已經夠嚇人的了。

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校還讓朝鮮國王跟着自己一起到京城來,結果這個朝鮮國王直接就嚇得沒敢來,生怕大明要對他做什麼。

朝鮮國王好不容易到大明找大明朝的皇帝談點事,希望大明朝的皇帝能夠給他們減輕一些負擔。最好的就是能夠給他們一點好處、支援他們一下,結果還被懟了一通,又被嚇唬了一遍,最後才說讓他們一起打倭國,搞得人心惶惶。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鮮國王的心情可想而知,根本不敢到京城來,直接就跑回了朝鮮。

在朝鮮那個地方還會想念大明朝的皇帝,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到大明朝來了。

朱由校也笑着點了點頭,這個時候自然就是要裝傻。

“看你態度誠懇,說話之間頗有法度,很不錯。你父王把你封爲世子,這件事情做得非常不錯。今天天色不早了,早點休息吧。有什麼事情明天咱們再繼續商量,到時候朕帶你去個地方。”

“謝陛下。”李溰連忙答應道。

等到李溰走了之後,朱由校站起來身子看了一眼身邊的魏朝說道:“把他們送過來的那些禮物,還有帶過來的那個翁主,一起送到京城去。全都交給皇后,讓皇后看着處理。”

“是,皇爺。”魏朝連忙答應道。

朱由校之所以把禮物和人全都交給張皇后,原因也很簡單,這是對張皇后的尊重。

如果把朝鮮這個翁主留在身邊,對張皇后來說,感情上不太好接受。畢竟這一次自己出來,張皇后已經給了自己兩個女人了。。

自己身爲皇帝,有的時候也是要學會知足,同時也要尊重張皇后。

這個翁主先送到張皇后身邊調教一下,讓她好好的管管,同時也讓張皇后安排好在皇宮裡面的一些事情,事後也沒麻煩。

魏朝出去安排這些事情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站在身邊的戚元功問道:“你弟弟那邊怎麼說?事情進展的怎麼樣了?”

“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要詢問這些朝鮮人。不過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戚元功連忙說道:“也就是稍微調整一下,這一兩天的事情。”

“這樣正好。”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到時候朕帶着他們一起去看。”

接下來這兩天日子很平靜,朱由校沒有再幹什麼事,沒事的時候就會把朝鮮王的世子找過來和他一起聊聊天,談一談朝鮮的風土人情,詢問一下朝鮮和倭國的事情,簡單的聊一聊朝鮮和大明應該對倭國的態度。

在這件事情上,朝鮮王世子的態度讓朱由校很滿意。比起朝鮮國王,這個世子很有想法。

雖然李溰儘量壓制,但話語間還是難免有所表述。顯然他對他爹的很多政策都不滿,難道這就是取死之道?

第八十九章 魏忠賢覺得扎心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一四二章 庶幾無愧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五九六章 兩姐妹的洞房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第三七六章 大明軍方第一人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第四十七章 戚家軍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三八九章 遼東的巨型火炮(求打賞!求票票!)第二八八章 當世名將秦良玉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四六五章 朕要發動統一戰爭!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四章 客巴巴第十二章 童謠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第三八一章 朕的皇家親軍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四零三章 書院談判第六九七章 賣了老福王第一零一章 新一輪洗牌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七十七章 朱由校要和韓立閉關第八章 飛熊解夢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義城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二三章 清吏司插手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五九九章 差點變成人幹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第三五一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三二二章 張維賢砸了自己的腳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三八七章 被重用的孫傳庭(松鼠生日加更)第四十二章 愛卿精善火器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爾茲伯裡侯爵生日加更)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五三二章 花錢背黑鍋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六六四章 黃克纘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三八零章 皇家書院推廣試點(盟主拂袖沾風加更)第二八一章 去瀘州幹場大的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四零八章 君臣鬥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八十九章 魏忠賢覺得扎心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三章 另起爐竈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三九零章 狡詐的努爾哈赤(求月票求推薦票求打賞!)
第八十九章 魏忠賢覺得扎心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一四二章 庶幾無愧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五九六章 兩姐妹的洞房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第三七六章 大明軍方第一人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第四十七章 戚家軍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三八九章 遼東的巨型火炮(求打賞!求票票!)第二八八章 當世名將秦良玉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四六五章 朕要發動統一戰爭!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四章 客巴巴第十二章 童謠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第三八一章 朕的皇家親軍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四零三章 書院談判第六九七章 賣了老福王第一零一章 新一輪洗牌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七十七章 朱由校要和韓立閉關第八章 飛熊解夢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義城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二三章 清吏司插手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五九九章 差點變成人幹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第三五一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三二二章 張維賢砸了自己的腳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三八七章 被重用的孫傳庭(松鼠生日加更)第四十二章 愛卿精善火器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爾茲伯裡侯爵生日加更)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五三二章 花錢背黑鍋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六六四章 黃克纘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三八零章 皇家書院推廣試點(盟主拂袖沾風加更)第二八一章 去瀘州幹場大的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四零八章 君臣鬥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八十九章 魏忠賢覺得扎心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三章 另起爐竈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三九零章 狡詐的努爾哈赤(求月票求推薦票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