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皇權至高無上

“他叫什麼名字?怎麼這麼大年紀了還來考科舉?”朱由校轉頭看着沈庭筠問道。

“回陛下,他叫王徵。”沈庭筠連忙說道。

顯然徐光啓用自己的馬車來用來送王徵讓陛下多少有些懷疑,所以沈庭筠沒有遲疑,決定把王徵的事情都告訴陛下。

只不過聽到這個名字之後,朱由校就愣住了。

對明末的歷史瞭解一些的人,大部分都應該聽過王徵這個名字。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雖然沒有盧象升、孫傳庭他們那麼有名,但是這個人的作用很大、很重要。

“陛下,王徵的父親是個擅長數學的私塾先生;舅父通曉兵法,善制器械;王徵本身的學問也是很好,二十四歲便中了舉人。”

沈庭筠在不斷的說着,但是朱由校卻沒有繼續往下聽,因爲他的腦海之中不斷的浮現着這個王徴的資料,他越想越明白。

王徵這個人與徐光啓一樣都是西學的領導者,兩人被後世稱爲南徐北王,是對兩人非常高的褒獎。

王徵之所以這麼多年都沒有考中科舉,是因爲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科學上。

而且王徵對思想上非常的有想法,認爲大明的思想出了問題,學問風氣很有問題,官場貪腐橫行,各地軍隊沒有戰心,這個國家出問題了。

王徵曾經求助於佛教,後來又轉信道教,給自己取了一個道號“了一道人”。

而後在發現道教救不了國家之後,王徵又轉向了天主教。

在薩爾滸之戰以後,王徵曾經給朝廷上過書,大力提倡實學,希冀能藉此富國強兵。

王徵在入京會考時曾以舉人身份上書皇帝,願以“布衣從戎”報效國家,積極練兵備戰。

後來,王徵參考古代諸家兵書,寫成《兵約》一書;不久又著《客問》一書,具體地提出了制敵方略。

這是一個心中還有想法的報國之人,與徐光啓一樣;也糾結於大明與西學之間,入了天主教之後卻因爲沒有子嗣的納妾問題活得十分糾結。

同時對力學,風學機械製造都有非常深厚的研究。王徵編寫了一本新制器圖說,闡明瞭很多他的想法。

可以說這個人是明代科學家之中造詣非常高的一位,無論是在力學,還是在機械製造都有非常高的天賦。

同時,他也抱有憂國憂民的情懷,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人。

王徵五十多歲入仕,間任直隸廣平府推官、南直隸揚州府推官及山東按察司僉事等職,從來沒有登上過高位,也沒有機會實踐自己的理想。

他又非常的精善數學,對數學和幾何都有非常高的造詣。

朱由校輕輕地舒了一口氣,轉頭看向身邊的沈庭筠,問道:“怎麼不說了?”

沈庭筠有些無奈。

我說了這麼半天,您什麼反應都沒有,我還怎麼說?

不過這話自然不敢說出來,沈庭筠只能說道:“回陛下,臣說完了。剩下的事情臣知道的並不多,如果陛下想知道更多,可以問徐閣老。”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這就算了,不用問了。”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也沒有繼續看下去的心思,轉身向後走去,同時說道:“回宮吧!”

“是,陛下。”衆人不敢怠慢,連忙跟着朱由校一起往回走了。

等朱由校下了樓之後,他轉身對陳洪吩咐道:“讓人去找徐光啓,讓他馬上進宮,朕有事情要和他說。”

“是,皇爺。奴婢馬上安排人。”陳洪連忙說道。

等到朱由校回到西苑的時候,徐光啓也已經到了。

見到朱由校一身便裝從外面走進來,徐光啓一愣,隨後連忙行禮道:“臣徐光啓,參見陛下。”

朱由校示意他免禮,說道:“行了,就這說吧。”

等到徐光啓坐下之後,朱由校才問道:“王徵,你跟他很熟嗎?”

“回陛下。並不是很熟。”徐光啓說道。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就是一皺眉頭,直接問道:“今日朕去了貢院,見到你的馬車送他去考場了。你和他還不熟?”

“回陛下,只是志同道合而已。”徐光啓連忙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

徐光啓的這句話,朱由校還是相信的,因爲他沒必要瞞着自己。

在朝堂之上他們這些人結黨,自己也不是不知道,所以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瞞着自己的必要。

“那就說說看吧。”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

聽了朱由校這句話,徐光啓連忙說道:“我聽說王徵,還是因爲看到他寫的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遠西奇器圖說》。”

“《遠西奇器圖說》一書共分三卷。第一卷論重心、比重等各種力學原理,其中因“其術能以小力運大,故名曰重,又謂之力藝,大旨謂天地生物有數、有度、有重,數爲算法,度爲測量,重則即此力藝之學。皆相資而成,故先論重之本體,以明立法之所以然。“

“第二卷論述槓桿、滑車、輪軸、斜面等各色力學器械;”

“第三卷繪有五十四幅機械樣圖並附有解說,其中起重十一圖(由下向上運送重物)、引重四圖(平面牽引重物)、轉重二圖(利用轤轆原理提取重物)、解木四圖(將巨木截斷)、解石一圖(將巨石截斷)、轉錐一圖(舂米機)、水日晷一圖(水力計時企三)、代耕一圖(耕田用機械)、水銃四圖(救火用高壓水槍),另外還有取水九圖、轉磨十五圖。”

“這些機械以農業用具居多,皆裨益民生,並且製作精巧。臣觀看之後,頗有裨益,便將王徵請到了京城。”

“這次他去參加科舉,也是想着爲朝廷效力。如果此次科舉不中,那麼臣也想着向陛下舉薦王徵,這樣的人才不應該埋沒在鄉野之間。只是臣沒想到陛下居然先見到他了。”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他這些東西都是從哪裡學來的?”

“回陛下,臣也曾經問過王徵。萬曆四十六年四月,金尼閣、鄧玉函等二十二位耶穌會士來大明,帶來七千餘部書,其中有部分書籍記載這些知識。”

聽到這話之後,朱由校點了點頭。

“事實上,王徵譯繪的《遠西奇器圖說》正是源於此次帶來的三部書。”

“這三部書是:當時歐洲最新出版的荷蘭數學家、工程學家斯蒂芬(1548--1630)的著作《數學通論》(1608);”

“德國礦冶學家喬治.鮑爾(1494--1555)的劃時代鉅著《礦冶全書》(1556);”

“意大利工程技術家拉梅理所著《論各種工藝機械》。”

聽到徐光啓的話,朱由校說道:“有個事情想讓你去辦。”

“陛下但說無妨。”徐光啓連忙說道。

“其實也很簡單。朕想多收集一些這些書,然後讓人翻譯成大明文。這件事情可以交給你來做。”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聽了這話之後,徐光啓頓時大喜。

其實很早之前,徐光啓就希望陛下能夠接受自己的這些想法,甚至是自己所信奉的天主教。在他看來,那是一個理想國。

現在陛下終於有了這樣的想法,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也足夠讓徐光啓高興了。

於是徐光啓連忙站起身子說道:“陛下放心,臣馬上就辦。”

“你想怎麼辦?”朱由校看着徐光啓,直接說道。

“臣馬上寫信給各地的那些傳教士,讓他們全都到京城來,把他們所攜帶的書籍全都帶過來。這些人懂大明話,會寫大明文,甚至他們手中已經有翻譯好的書本了。”

徐光啓語氣之中帶着興奮的說道:“只要陛下讓他們傳教,他們肯定會欣然前來。”

事實上,在現在的京城,天主教徒也不少。這個結果要歸功於利瑪竇,他曾經無數次的想在這片土地上傳教,也曾經磕磕碰碰,道路也一直不順,不過後來進入北京城之後,境遇就改變了很多。

按照當時慣例,西方傳教士死後本應移葬澳門,但在內閣首輔葉向高等人的斡旋下,萬曆皇帝破例准許利瑪竇葬於北京西郊的藤公柵欄,使其成爲首位葬於北京的西方傳教士。

利瑪竇初到北京時,住在專門接待外國使臣的賓館中,隨後獲准在城內擇民房長住,並可以進行傳教活動。

利瑪竇選中了宣武門內的一塊土地,他在這裡修建了一座教堂,這就是著名的南堂——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

這些事情朱由校的心裡面都很清楚,但是他卻不準備接受天主教的教義。

宗教神權與帝王之間的權力,本身就是發生衝突的。

朱由校不想要一個宗教國家,更不希望宗教參與到政治中來。

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宗教權力從來沒有登過頂,一直都是皇權的天下。

朱由校不想讓外國人蔘與進來,所以他不會接受他們的教義,也不認爲天主教的教義能救得了大明。

不過看徐光啓的樣子顯然是準備傳教的,這自然是不行的。

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三二一章 張維賢請罪第六六七章 鳳林大君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五二五章 揚州封城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二七八章 奇兵有奇用第六五零章 幕府將軍之位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四五五章 請君入甕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四六二章 朱由校到山海關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三八九章 遼東的巨型火炮(求打賞!求票票!)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一四二章 庶幾無愧第六三八章 給仁穆王后服用抗生素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四六四章 實誠的熊廷弼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三三四章 魯王,你想造反?第六五七章 色中餓鬼第三七五章 活捉徐鴻儒第四零三章 書院談判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二二零章 大朝會,打開革新之門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五九三章 諸部請罪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三七一章 夏鎮失守第四六二章 朱由校到山海關第六四一章 日月所照,皆爲大明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一九二章 我張餘字退之,可我不會退!第五章 題本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五四三章 瘋狂備戰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一三零章 皇帝要出手了第二零九章 千牛衛和戲肉第四一一章 誰在搞鬼?第六一九章 朝鮮世子李溰第一七七章 收買沈庭筠的心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三一一章 皇權至高無上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三八一章 朕的皇家親軍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
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三二一章 張維賢請罪第六六七章 鳳林大君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五二五章 揚州封城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二七八章 奇兵有奇用第六五零章 幕府將軍之位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四五五章 請君入甕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四六二章 朱由校到山海關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三八九章 遼東的巨型火炮(求打賞!求票票!)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一四二章 庶幾無愧第六三八章 給仁穆王后服用抗生素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四六四章 實誠的熊廷弼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三三四章 魯王,你想造反?第六五七章 色中餓鬼第三七五章 活捉徐鴻儒第四零三章 書院談判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二二零章 大朝會,打開革新之門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五九三章 諸部請罪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三七一章 夏鎮失守第四六二章 朱由校到山海關第六四一章 日月所照,皆爲大明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一九二章 我張餘字退之,可我不會退!第五章 題本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五四三章 瘋狂備戰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一三零章 皇帝要出手了第二零九章 千牛衛和戲肉第四一一章 誰在搞鬼?第六一九章 朝鮮世子李溰第一七七章 收買沈庭筠的心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三一一章 皇權至高無上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三八一章 朕的皇家親軍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