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奉召回京(二合一)

耿炳文雖然知道朱楧的用意,但人朱楧畢竟是藩王,他的命令,耿炳文無法拒絕,當即帶着他帶來的親信兵馬三千餘人開到了酒泉,開始興建肅州衛城。肅州衛城往西走七十里就是著名的嘉峪關,也就是明朝實際控制範圍的最西邊。

此時的嘉峪關還不是後世的天下第一雄關,也只是用沙土夯築的一個大城堡,裡面只有軍丁二百六十三人,騾馬一百二十八匹,內設守備、把總各一名,管轄着附近三十九個小墩臺。但嘉峪關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城中有井,山上有泉,因此不怕被人切斷水源。

只要守住了嘉峪關,就是扼住了西面諸藩進攻河西走廊的必經之地,因此有明一代,對此地都是大力經營。

朱楧將肅州衛城並嘉峪關都交給耿炳文負責,第一是因爲他是天下第一善守大將,對於築城很有心得;第二就是使功不如使過,千戶謀反的事情敗露後,誰都能猜的出來是耿炳文在背後搗的鬼,但朱楧並沒有繼續追究,這就相當於放他一馬。此時在派耿炳文前去築城,有一點讓他戴罪立功的味道。如果耿炳文幹好了,朱楧可以對他既往不咎,如果還是偷奸耍滑,那這事鬧到老朱那裡,怕是朱允炆也保不住他。畢竟朱楧已經放過你一次了,你還這麼不知輕重,那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耿炳文怎麼會不知道朱楧的用意,他實在是驚訝於這個王爺的心機,怎麼看他都不像是十六歲的人啊。無論如何,耿炳文對築城這件事還是很上心的,因爲他知道,他跟着老朱打天下的時候,老朱就是用考察築城這個辦法,抓住了不服老朱的將領的小辮子,從此號令一統。他老耿可不想觸這個眉頭。

肅州的衛城交給了耿炳文,甘州(張掖)的衛城朱楧想自己負責。畢竟這張掖城是他朱楧安身立命之地。更何況,雖然有肅州衛城和嘉峪關在前面頂着,但歷史上回鶻兵馬曾經多次攻破嘉峪關,直抵張掖城下。

根據甘州府志記載自明英宗正統元年至明思宗崇禎十六年這二百年間裡,甘州一帶發生了大小戰爭五十餘起,平均不到四年就打一仗,可見戰事頻繁,不由得朱楧不重視。

此時的城牆還是元代的規模,周長達九里三十步,朱楧帶着瞿能巡視了一圈後,決定在此基礎上再擴建3裡327步,使其總周長達到一十二里三百五十七步。另外城牆加高至三丈二尺,也就是10.6米,加寬至三丈七尺,也就是十二米多。東南西北方向各開一門,城門外又築起半圓形的甕城,城四角建有角樓,城牆外有護城河環繞,水深一仗有餘。

另外,督促工匠,將所有的木製城門全都換成鐵門。朱楧還想將甘州的城牆全都包磚,但現在還沒有那個條件,只能等以後再說。

這沙土夯築的城牆實在是太不結實了,一旦敵人接近城牆很容易被挖塌,爲了加強城牆的防禦,朱楧決定每面城牆都加築六個馬面。所謂的馬面又稱敵臺,是城牆向外凸出的一部分,可以對衝到城牆下面的敵人進行交叉火力的進攻。

朱楧對這種建築的興趣頗大,要知道,敵人衝到城牆邊上想要刨坑的時候,突然受到了前左右三面火力的交叉攻擊,那處境會是多麼的難受。

而且馬面都是實心的,就算你把馬面挖塌,一樣也進不了城。朱楧還決定在馬面上修建空心敵臺,這樣守城的士兵就可以帶着糧草彈藥住到裡面,打起敵人來十分的方便。

光修城牆還不行,想要守住城池還需要精良的器械。弓箭刀槍是必不可少的,但火器也必須加以重視。

明初的火器雖然還不夠威猛吊打冷兵器,但也有了較強的殺傷力,像當時的鐵臼炮(迫擊炮)、攻戎炮、神銃車炮、大將軍炮、二將軍炮等,射程都達到了一里至數裡,而元朝人引以爲傲的拋石機,射程只有三百米。隨着火炮的大發展,拋石機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據說老朱呼嘯江淮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焦玉的匠人前來投奔他,並獻上了他自己製作的火器。朱元璋很高興,就他爲自己製作火器,從而使朱元璋的義軍是江南義軍中唯一一個以火器爲制式裝備的軍隊,爲朱元璋爭奪天下出了大力。

在著名的鄱陽湖之戰中,老朱就是用火器來剋制陳友諒的大船的。史料中沒有記載陳友諒有大規模使用火器的行爲,這說明了他本人對火器的漠視,也是他最終失掉天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南京民間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說當年朱元璋在南京城牆修好後,在大臣和兒子們的簇擁下,登上了紫金山。看着虎踞龍盤、城垣如鐵的明城牆,朱元璋不住的點頭,可以意氣風發。然而,其年僅十四歲的兒子朱棣卻說了一句讓人掃興的話:“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打中紫禁城。”朱元璋聽後大驚,因爲此時紫金山、幕府山、雨花臺等制高點均在城外,距離紫禁城的距離只有一兩千米,大炮是可以夠得着的,極不利於防守。

於是,生性穩健的朱元璋在洪武九年下令增修外城,外城郭周長一百八十里,設有仙鶴門、麒麟門等十八座城門,將紫金山等制高點全都囊括其中。

以上史料說明了,明初的火器已經有了一定的威力。雖然此時還是以冷兵器作戰爲主,老朱的部隊編制就是刀牌二十、槍四十、箭三十、銃十,即火銃兵只佔百分之十的比例,攻擊的主力還是佔百分之四十的長槍兵,但此時的一些火器,尤其是大炮已經可以起到打散敵人陣型,震懾敵軍的作用,應該給予重視。

來自後世的朱楧自然知道火器纔是將來兵器發展的大趨勢,但奈何他是個理科白癡,只知道後世的火槍可以連發,而且打的是金屬子彈,不是鉛彈,至於怎麼弄的,他就一概不知道了。只能將這一點告訴工匠,寄希望於他們能琢磨出門道兒來。

朱楧命令胡匠頭率衆工匠製作了大量的鐵臼炮、神銃車炮、攻戎炮、大將軍炮、二將軍炮、擡槍等火器放置在了城牆上。明初的火炮無法解決後座力的問題,只能將火炮固定在地上發射,攻城野戰之時,不利於隨機應變,但用來守城卻是得天獨厚。

看着張掖這日益堅固的城牆和日益完善的火器系統,朱楧心中大安,這樣一來他就更有把握去保護自己的地盤和家人。他跟歷史上的肅王不一樣,從未想着離開張掖跑到後方享福。他要以張掖爲中心的河西走廊爲根據地,一步步地建立自己的霸業。

時間來到了農曆的十一月底,此時的張掖已經很冷了,人人都穿上了棉衣。朱楧進行完每天的例行巡視後,在懷恩的陪同下回到王府。

黛奴穿着一件紅色的大氅,在王府的大門口等着朱楧,一見朱楧回來,立即快步迎上去,道:“王爺,宮裡來人了。讓您去接旨。”

“接旨?”朱楧心中打了一個大大的疑惑,老朱找我有什麼事?是因爲我差點激起兵變要罵我,還是因爲我給了他和朱允炆一個臺階要誇我。

黛奴見朱楧緊鎖眉頭,若有所思,上前一步攙扶住他道:“王爺怎麼了?”

朱楧道:“來人是什麼神態語氣,是和善,還是板着臉?”

黛奴道:“沒什麼表情,對我們倒是很客氣,就是說要您趕快去接旨。”

算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朱楧一把摟住黛奴,道:“走,隨本王去會會他。”

朱楧來到王府的正殿,設案焚香,然後率王府的人跪在地上接旨。

宣旨的太監用尖細的聲音唱道:“奉天承運皇帝,召曰:皇十四子肅王楧離京就藩已有一年,朕與爾母甚爲想念,着爾接旨後,火速回京,共敘天倫。欽此。”

朱楧心頭一蒙,我這纔剛來沒幾天怎麼就要讓我回去啊,但還是領旨謝恩,道:“兒臣領旨,願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宣旨太監一把扶起朱楧,道:“王爺快起來吧。”

朱楧順勢站起來,道:“敢問公公,我父皇和母親是否安好?”

宣旨的太監立即作揖,道:“奴婢不敢當。皇上和娘娘都安好,娘娘十分想念王爺,奴婢來之前,娘娘特意囑咐奴婢告知王爺早日回京。”

朱楧想起這個對自己疼愛有加的母親,心中不免一慟,道:“我也很想念母親啊,有勞公公了。公公在此先稍住兩日,本王安排一下就隨公公回京。”

宣旨太監躬身,道:“奴婢謹遵王命。”

王爺要回京面聖了,王府裡自然又是一番忙碌。老朱給朱楧設計的體系十分完美,就算是朱楧不在王府裡,肅藩的各項工作也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朱楧決定這次只帶黛奴回去,一來是黛奴想回去看看娘娘,二來京城畢竟是藍幼澄的傷心地,況且她是藍玉的女兒,就這麼堂而皇之的被朱楧帶到京城實在是有些不妥。

爲了彌補藍幼澄,這兩天朱楧都留宿在藍幼澄的房間裡。藍幼澄躺在牀上,摟着朱楧的脖子撒嬌,道:“王爺這一走怕是要幾個月才能回來,會不會想起奴婢啊?”

朱楧笑道:“你把本王伺候的這麼舒坦本王怎麼能不想你,本王不帶你去京城還有一層意思你可知道?”

藍幼澄將頭靠在朱楧的胸膛上,道:“奴婢當然知道,王爺是想讓奴婢給王爺看好我們肅藩的錢糧賬目。”

朱楧一個翻身將藍幼澄壓在身下,道:“我就知道瞞不過你這個鬼精靈的眼睛,我好不容易把財政大權收回來,你可得給我看好了。出了本王外,賬目的事不能跟任何人說。”

藍幼澄擡頭親了一口朱楧的嘴巴,道:“王爺放心吧。王爺如此信任奴婢,奴婢銘感府內,就算是玉皇大帝下凡,也休想從奴婢嘴裡問出一個字。”

朱楧笑道:“你這個小丫頭片子就是會討本王的歡心,本王可警告你,你要是敢趁着本王走的這段時間偷男人,本王就從新把你發配到奴隸營中去。”

藍幼澄臉色一變,帶着哭腔,道:“在王爺眼裡奴婢就是這種不知廉恥的女人麼?既然王爺如此不信任奴婢,那奴婢只好以死明志。”說罷,想要翻身起來。

朱楧一把把她摁在牀上,道:“你們怎麼都那麼喜歡以死明志?本王故意在逗你你難道聽不出來?本王的女人怎麼可能會看上別人!”

藍幼澄哭道:“奴婢生是王爺的人,死是王爺的鬼。哪能當的起王爺開這種玩笑?況且………”

還沒等她說完,朱楧一口堵住了她的嘴。

第二天,朱楧帶着黛奴和懷恩以及一衆護衛隨着宣旨太監入京了,這次是順江而下,速度要快很多,經過十幾天的跋涉,朱楧等人順利來到了京城。

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去拜見老朱。朱楧穿好朝服,來到了闊別已久的紫禁城謹身殿,見到朱元璋後,納頭便拜,道:“兒臣拜見父皇,願父皇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面無表情的看了一眼朱楧,道:“起來吧,你一路走來辛苦了。”

朱楧慢慢站起來,道:“謝父皇,兒臣想念父皇和母親,歸心似箭,不覺辛苦。”

朱元璋沒由頭地問了一句:“你的屯田辦的怎麼樣了?”

朱楧就知道老朱肯定會過問這方面的事,對此早有準備,道:“回父皇,兒臣已經開墾了五百萬畝良田,且已經全部播種,目前水利系統也已經興修完畢,預計明年便可實現糧食自給,不再勞煩父皇掛心。”

朱元璋微微點了點頭,自己的孩子能自立,不再依靠家裡,這是每個父母都樂意看到的,但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老朱認爲朱楧的做法隱患很大,所以忍不住要提點他一下,道:“朕聽說你那裡差點鬧兵變,可是真的?”

第一百五十八章 勇士(求訂閱啊,月底了,沒錢吃飯啦。)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舌戰娜扎第二百二十章 端妃勸進第二十八章 都指揮使第四十八章 巴結寧妃第一百八十一章 響箭!我們來了!第十二章 美人侍浴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曬曬太陽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闐歸附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曬曬太陽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歡被大王征服的感覺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立行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七十九章 大戰西藩(九)第一百二十章 狩獵驚魂(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賺錢第一步第一百四十二章 使臣周升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是幹!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月黑風高 (求月票,大家的月票呢,別留着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做假賬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突發發現自已要發了第六十一章 密室殺人(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五十六章 做假賬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一百二十四章 狩獵驚魂(十)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一百五十七章 詭計第五十章 拜訪郭英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立行宮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徵瓦剌第十八章 世界局勢第七十一章 大戰西藩(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一百七十六章 哈密王搞事情第九十八章 士官制度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搗黃龍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語重心長第十一章 召見諸將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後記二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狩獵驚魂(一)第二十五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鑑張居正的考成法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完本感言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石牆第七十七章 大戰西藩(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朱請客第二百八十九章 妙計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崩潰第五十六章 做假賬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課程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法的注意事項第十六章 手繪水車第二十八章 都指揮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八十一章 大戰西藩(十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完本感言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一百七十二章 殺人第四十一章 平定兵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備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選秀大賽,飲食宴樂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二百八十五章 接見齊泰第二百四十章 瓦剌第二百零一章 逆轉形勢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
第一百五十八章 勇士(求訂閱啊,月底了,沒錢吃飯啦。)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臨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舌戰娜扎第二百二十章 端妃勸進第二十八章 都指揮使第四十八章 巴結寧妃第一百八十一章 響箭!我們來了!第十二章 美人侍浴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曬曬太陽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闐歸附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曬曬太陽第二百六十八章 喜歡被大王征服的感覺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立行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一十一章 車崗的密報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七十九章 大戰西藩(九)第一百二十章 狩獵驚魂(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賺錢第一步第一百四十二章 使臣周升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是幹!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月黑風高 (求月票,大家的月票呢,別留着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做假賬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突發發現自已要發了第六十一章 密室殺人(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小黑的懲罰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五十六章 做假賬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一百二十四章 狩獵驚魂(十)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一百五十七章 詭計第五十章 拜訪郭英第二百八十二章 苦逼的齊泰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立行宮第六十六章 黛昱竹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徵瓦剌第十八章 世界局勢第七十一章 大戰西藩(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破第一百七十六章 哈密王搞事情第九十八章 士官制度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搗黃龍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語重心長第十一章 召見諸將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第二百三十三章 國企兵工廠後記二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應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狩獵驚魂(一)第二十五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狩獵驚魂(五)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鑑張居正的考成法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完本感言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石牆第七十七章 大戰西藩(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朱請客第二百八十九章 妙計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崩潰第五十六章 做假賬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課程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法的注意事項第十六章 手繪水車第二十八章 都指揮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平推高昌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八十一章 大戰西藩(十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分析敵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擴軍備戰(三)完本感言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一百七十二章 殺人第四十一章 平定兵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備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選秀大賽,飲食宴樂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二百八十五章 接見齊泰第二百四十章 瓦剌第二百零一章 逆轉形勢第九十章 內舉不避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