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三族拱衛幽並涼

辭別了涼王劉蔄、國相劉虞、都督關羽以及賈詡、張既等人,趙興在一萬龍騎軍的護衛下,帶着張濟一家、李儒等人以及《晉報》記者團,沿着當初前來涼國的道路,慢慢悠悠地向東而行。

自從晉國成立以來,趙興的安全便被護國軍列爲最爲重要的任務,無輪他在哪裡拋頭露面,身邊必須有忠心耿耿的大軍護衛,而且人數不少於兩個師一萬人。

儘管趙興本人不以爲然,但所有的人都認爲這樣的安排毫不過分而且非常必要,因爲想要暗算趙興的勢力太多,如果一旦有所閃失,所有以趙興爲核心的人們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就將化爲泡影。用張遼的話說:三哥的命不僅僅屬於自己,還屬於大漢所有百姓。

因爲上上下下都十分的重視,所以到現在爲止,從未傳出趙興遇刺這種狗血的事情。就算世間有王越這樣武藝高超的劍客俠士,他們畢竟只是一個小團體,想要避開一萬精銳戰士的層層護衛直刺趙興,這件事情想一想都讓人覺得瘋狂。更何況,趙興不是一隻小雞,誰想宰就能宰。想碰他的人,目前基本上都消失了,沒有消失的也在惶恐之中度日,這就足以證明他和他所代表的勢力有多麼強大。

這一次前來高平接應趙興返回晉國的一萬龍騎軍,是由張遼本人親自帶隊。這樣的安排,不僅是爲了保險起見,也是因爲趙興暗中交給張遼的一些事情,基本上已經辦妥,需要張遼在趙興抵達上黨之前,向他做個詳細的彙報。

當年趙興的實力還比較弱小的時候,曾經幫助過南匈奴族長於夫羅平息族內的叛亂,由此贏得了南匈奴一族的擁戴。後來趙興和南匈奴一族越走越近,直到現在已經有些分不清親疏。

在漢匈友好交往的這個過程中,趙雲和張遼兩人無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趙雲直接獻身,將自己“嫁給”了南匈奴部族的明珠、於夫羅的妹妹烏蘭。而一力促成此事的人,除了亂點鴛鴦譜的三哥,還有調皮搗蛋的五弟。當初要不是張遼將呼廚泉和烏蘭忽悠到自己的部隊中來,也就不會有後來許多的故事發生。

因爲趙雲在主持幽州的大局,所以趙興計劃爲南匈奴一族重新命名的事情便交給張遼去辦。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趙興就算不說,張遼也明白。所以他在操辦這件事情上,着實動了不少的腦筋。

大家都知道,只要張遼動腦筋的時候,一般總會有人吃虧,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

給南匈奴部族重新取個名字,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實際操辦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這其中牽涉到南匈奴本族、被趙興征服的烏桓族、被呂布打怕了的遼東鮮卑族三方勢力之間的平衡和重組問題。毋庸置疑的是,南匈奴因爲一直跟隨趙興的緣故,在新成立的堯興族中將會佔據主導地位,但也不能就這麼讓他們的權力大到無人制衡的地步。

而且,南匈奴部族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大大小小地分成好幾股勢力。最大的一股勢力自然是由呼廚泉支持的於夫羅嫡系一部;還有兩股勢力是當初意圖造反被鎮壓後的部落抱團形成的;而烏蘭因爲嫁給了趙雲,並且接受了彈汗山一帶的封地,所以她名下有許多已經接受了漢匈通婚的族人,因此也算是一股勢力。

張遼在仔細參考了當初趙興整合黃軒族時所用的手段和模式之後,決定還是採用趙興定下的老辦法,即族羣長老會議制度。也就是說,按照部落大小和人數多少等條件,讓各方勢力選派出能夠代表本族的長老,今後共同商議和管理堯興族內的大小事務,避免一家獨大的局面產生。

既然叫做堯興族,就需要選個族長出來。於是南匈奴部族、烏桓族、遼東鮮卑族的代表們當着張遼的面,開始相互扯皮爭奪,總之大家都不願意讓族長之位被另外兩族所得。張遼一看這架勢,乾脆也不整什麼民主投票了,直接將桌子一拍,說道:“趙太傅有令,今後幽州兵馬大都督趙雲便是你們堯興族的第一任族長,大家有什麼意見?”

衆代表一聽“玉面虎”趙雲的名頭,哪裡還敢有什麼意見,紛紛舉手贊同,於是堯興族命名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張遼把事情辦到這裡,只是完成一半。他還要跟黃軒族的長老們扯皮,跟炎晟族的長老們扯皮,讓三族的長老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起草一個共同協議,今後三家共同遵守,相互制衡,共同效力和終於趙興。

實際上,這一次的協議制定,本質上就是三族地盤的重新劃分。按照趙興的指示,三族有一大片共同生活區域,位於河套地區的黃河兩岸,主要包括五原、雲中、西河和定襄四郡的大部分或者一部分區域。

在這個區域內,大家和當地漢人共同生活,公平買賣和交易,子女接受相同的教育,接受相同的福利待遇。當地的官員今後也會按照人口比例,從各族中公平選拔,共同治理郡縣。當然了,鑑於這裡今後註定會成爲繁華富足之地,所以各族入住這裡的人口首先是保證老人和小孩。

張遼提出這個條件之後,各族代表老半天緩不過勁兒來。在他們看來,這是什麼條件,純粹就是天大的好處啊。

確實,如果單從眼前利益來講,趙興的這種安排,純粹就是給大家在發福利,沒有任何壞處。但是,趙興不會告訴他們,只要各族小孩子今後在這裡接受漢人的教育,他們族中的老人埋骨在這裡,那麼若干年以後,他們誰還離得開這塊土地?

征服一個民族僅僅依靠馬刀和皮鞭根本不能長久,除非搞種族滅絕主義。但是,來自後世的趙興知道,但凡是搞過種族滅絕這種沒有人性事情的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就像成吉思汗當年是夠牛逼的,帶着蒙古騎兵縱橫歐亞大陸,殺了幾千萬人,甚至有人說他前後殺了上億人!就這麼一個牛逼的人,但他死後卻不敢明目張膽地將自己葬在任何一處漢人知道的地方。

趙興相信,如果成吉思汗的後人當年真把他的陵墓修建的十分高大明顯,一百年後要飯出身的朱元璋肯定會把成吉思汗從墳墓中扒出來鞭屍。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成吉思汗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什麼?是消滅人口、毀滅文化和傳承!

所以,趙興從來沒有想過用血腥屠殺來實現自己心中那個有些過於龐大的夢想,他始終認爲還有比滅絕更加可行和文明的方式,最終實現各民族之間的共生共存。

在三族代表毫無疑義的同意之後,接下來張遼便將堯興族的地盤劃分到彈汗山周圍數百里範圍內,位於幷州東北部和幽州的正北方位置;將炎晟族的地盤劃分到幷州五原和雲中郡以北;將黃軒族的地盤劃分到朔方郡和上郡的北部。

在劃分地盤的同時,張遼也將三族今後的義務講了出來。堯興族今後要護衛在幽州的北方,抵禦來自東北方夫餘、高句麗等部族的侵犯。一旦幽州向東北征討時,堯興族有義務向幽州的軍隊提供戰士和戰馬等支援。作爲定遠軍一部的南匈奴騎兵師,今後同步改名爲堯興騎兵,人數一萬,由呼廚泉統領,歸於定遠軍管轄。

炎晟族護衛在晉國的北方,防止零散的鮮卑人和其他遊牧部落摸進來禍害晉國百姓,包括黃、炎、堯三族。同時,炎晟族需要向飛虎軍提供糧草等支援,始終保證北方大漠的安寧和肅清。炎晟族的第一任族長由吐奚擔任,炎晟騎兵師一萬人,由吐奚統領,歸於定遠軍管轄。

黃軒族護衛在晉國的西北側,阻隔來自涼州羌人的威脅,族長鬍車兒。今後的地盤還將繼續向涼國方向延伸,直到將涼國境內存在的羌人問題徹底解決,黃軒族的擴張纔算結束。

在三族共同生活的區域,將保留一支人數不超過一萬的部隊,其中漢人四千,其餘三族各兩千,負責共同區域的安全。

一路上,張遼將這些情況詳細具體地向趙興做了彙報,並且提出了一個疑問。張遼問趙興說道:“三哥,如今黃軒、炎晟和堯興三族基本勢力範圍已經劃分清楚,如果任由其中一家延伸壯大,是不是會對其他兩家造成威脅,進一步引起三族之間的動盪不安?”

趙興便問張遼:“你可是在擔憂黃軒族向西擴張?”

張遼點點頭,表示確實這麼想的。

趙興便向趙興解釋說:“我們要把眼光放的長遠一些。今後三族佔領的地旁遠遠不止如今我們看到的這些。堯興族最終是要講夫餘、高句麗甚至更爲遙遠的東北挹婁等地都要給吞併進來;而炎晟族擴張的方向自然是晉國正北方的大片草原,他們最終的觸角是要抵達北海以北荒無人煙之地。如果這麼一看,你是不是應該反過來爲黃軒族而擔憂呢?”

張遼一拍自己的腦門,恍然大悟說道:“這下我明白了,三哥你這麼安排,目的不就是常說的那句‘以夷治夷’嘛。漢人不適應太過寒冷的生活,正好讓這幾個馬背上的民族去替我們開疆擴土,將大漢外圍的疆域清掃乾淨!”

第915章 文聘走了黃祖來第681章 過街老鼠人喊打第348章 徐元直獨領一軍第974章 灰飛煙滅皆成空第789章 夫餘兄弟來報仇第166章 閃亮登場少年班第846章 黃漢升獨鎮夷陵第125章 鉅鹿天多高三尺第548章 鑄座金山安民心第328章 各方終知幷州強第797章 強盛還需後來人第637章 岔了輩分豈能幹第162章 這下徹底整哭了第946章 遷都許昌可殘喘第139章 無堅不摧先鋒軍第443章 動亂初平攏人心第65章 英雄面前美人關第445章 董卓終於動手啦第九十章 安陽縣尉黃家兒第370章 呼廚泉東出強陰第638章 翹家的小祖宗們第220章 笑裡藏刀第十計第393章 終落幕煙消雲散第970章 河北從此無戰事第441章 公孫瓚束手就擒第903章 法孝直率軍東進第372章 皇子的幸福生活第320章 漫天箭矢如雨下第892章 大家別想過好年第996章 開設五院利國家第497章 水師提督當老闆第126章 郡府良吏李子憲第806章 出手就是大動作第489章 經濟戰拉開帷幕第55章 皇帝就是大瓣蒜第785章 被忽悠的烏丸人第660章 猴子果然丟桃子第765章 魯肅心中很疑惑第665章 徐榮以身作誘餌第704章 天下首富只姓趙第134章 黃天當立天下反第867章 孫文臺左右爲難第646章 天崩地裂噩耗來第168章 威名赫赫小霸王第681章 過街老鼠人喊打第56章 朝裡沒人狗都嫌第376章 人心歸衆志成城第493章 明輪船橫空出世第98章 趙氏統兵五字訣第213章 新式軍隊龍騎兵第420章 龐統江東見陸績第739章 有糧大家儘管賣第724章 饒樂水畔展鋒芒第902章 嚴顏吃軟不吃硬第93章 又到中秋月明時第352章 徐庶駐軍細柳莊第327章 郭汜李傕皆授首第837章 皇權之上應有法第447章 馬超竟然知兵法第300章 白骨千里無人埋第265章 少年班打架事件第761章 誰說多事必是秋第415章 許攸獻上合縱策第591章 方天畫戟勇無敵第268章 飛虎奔襲千里遠第755章 局勢不明需忍耐第463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540章 三路大軍攻冀州第782章 既然來了都別走第278章 虎頭救下白麪俠第445章 董卓終於動手啦第771章 西域開年第一仗第952章 已露雛形的內閣第731章 逆天陰謀將上演第492章 輕鬆到手幾千萬第779章 徐榮的大局觀念第三十章 芙蓉帳裡說相思第756章 忽悠儂爹坑他爹第217章 西涼羌兵兇如狼第483章 天災無情人有情第540章 三路大軍攻冀州第828章 莫把百姓當草根第144章 紅臉漢子黃巾賊第82章 圍魏救趙第二計第657章 哥仨帳內學治軍第633章 一座敦煌遠不夠第922章 該不該信益州兵第915章 文聘走了黃祖來第838章 國法之下有家規第287章 來日可期五隻虎第954章 曹劉密謀刺趙興第543章 用戰鬥精簡部隊第648章 長使英雄淚滿襟第319章 關下來了觀摩團第292章 以後管姐叫主母第454章 南來北往都是客第702章 一掃頹勢新氣象第354章 胡車兒南下應急第716章 太史狠尅甘興霸第971章 兄弟同心貴如金
第915章 文聘走了黃祖來第681章 過街老鼠人喊打第348章 徐元直獨領一軍第974章 灰飛煙滅皆成空第789章 夫餘兄弟來報仇第166章 閃亮登場少年班第846章 黃漢升獨鎮夷陵第125章 鉅鹿天多高三尺第548章 鑄座金山安民心第328章 各方終知幷州強第797章 強盛還需後來人第637章 岔了輩分豈能幹第162章 這下徹底整哭了第946章 遷都許昌可殘喘第139章 無堅不摧先鋒軍第443章 動亂初平攏人心第65章 英雄面前美人關第445章 董卓終於動手啦第九十章 安陽縣尉黃家兒第370章 呼廚泉東出強陰第638章 翹家的小祖宗們第220章 笑裡藏刀第十計第393章 終落幕煙消雲散第970章 河北從此無戰事第441章 公孫瓚束手就擒第903章 法孝直率軍東進第372章 皇子的幸福生活第320章 漫天箭矢如雨下第892章 大家別想過好年第996章 開設五院利國家第497章 水師提督當老闆第126章 郡府良吏李子憲第806章 出手就是大動作第489章 經濟戰拉開帷幕第55章 皇帝就是大瓣蒜第785章 被忽悠的烏丸人第660章 猴子果然丟桃子第765章 魯肅心中很疑惑第665章 徐榮以身作誘餌第704章 天下首富只姓趙第134章 黃天當立天下反第867章 孫文臺左右爲難第646章 天崩地裂噩耗來第168章 威名赫赫小霸王第681章 過街老鼠人喊打第56章 朝裡沒人狗都嫌第376章 人心歸衆志成城第493章 明輪船橫空出世第98章 趙氏統兵五字訣第213章 新式軍隊龍騎兵第420章 龐統江東見陸績第739章 有糧大家儘管賣第724章 饒樂水畔展鋒芒第902章 嚴顏吃軟不吃硬第93章 又到中秋月明時第352章 徐庶駐軍細柳莊第327章 郭汜李傕皆授首第837章 皇權之上應有法第447章 馬超竟然知兵法第300章 白骨千里無人埋第265章 少年班打架事件第761章 誰說多事必是秋第415章 許攸獻上合縱策第591章 方天畫戟勇無敵第268章 飛虎奔襲千里遠第755章 局勢不明需忍耐第463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540章 三路大軍攻冀州第782章 既然來了都別走第278章 虎頭救下白麪俠第445章 董卓終於動手啦第771章 西域開年第一仗第952章 已露雛形的內閣第731章 逆天陰謀將上演第492章 輕鬆到手幾千萬第779章 徐榮的大局觀念第三十章 芙蓉帳裡說相思第756章 忽悠儂爹坑他爹第217章 西涼羌兵兇如狼第483章 天災無情人有情第540章 三路大軍攻冀州第828章 莫把百姓當草根第144章 紅臉漢子黃巾賊第82章 圍魏救趙第二計第657章 哥仨帳內學治軍第633章 一座敦煌遠不夠第922章 該不該信益州兵第915章 文聘走了黃祖來第838章 國法之下有家規第287章 來日可期五隻虎第954章 曹劉密謀刺趙興第543章 用戰鬥精簡部隊第648章 長使英雄淚滿襟第319章 關下來了觀摩團第292章 以後管姐叫主母第454章 南來北往都是客第702章 一掃頹勢新氣象第354章 胡車兒南下應急第716章 太史狠尅甘興霸第971章 兄弟同心貴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