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焚茅廬人向西

“起火啦!起火啦!趙四家的房子起火啦!”

一陣陣驚慌失措的叫喊聲,隨着沖天而起地熊熊火焰,響起在秋日深夜的村落裡,引得雞鳴狗吠地好一團亂哄哄的景象。

遠處的山崗上佇立着兩個身影,一個消瘦而顯得倔強,另一個卻孱弱地依靠着消瘦少年。

仔細看去,這二人正是焚家而去的趙興和他孃親。只見趙興右手握着一杆亮銀龍膽長槍,緊緊攥着槍柄中部的手指骨節,因爲用力而嘎吱作響,明顯出賣了此刻孤單少年的心情。

一柄烏黑碩大的雕弓,被趙興斜背在身後,從右肩後面露出的箭壺裡,裝着滿滿的一壺雕羽長箭。不得不說,趙興現在這副扮相,還頗有幾分睥睨天下的氣勢,又有幾分英雄落魄的寂寥。

槍和弓是趙四留給傻癡兒子趙興唯一值錢的兩件家當。

據趙氏說,這杆槍和這柄弓是前些年趙四進山打獵時救了一名受傷老者,老人傷愈告別之時所留。

當時,老人嘴裡還唸叨着:“你家癡兒,骨骼清奇,相貌威嚴,於理將來當建不世之功,奈何造化弄人,居然因爲一場怪病,讓他不辨東西,呆傻無比。此兩件武器是我年輕時請大匠所制,不敢說是罕絕天下的奇兵,卻也當得上世間難覓的良器。吾將此二物贈與令郎,並有抄錄的槍法射藝秘笈兩卷一併送上,但願有朝一日蒼天開眼,讓這癡兒清醒過來,能夠習得幾分武藝,保你一家三口周全。”

老人最後還交代,如果趙興年滿十六歲仍然不能好轉,那就將武器和秘笈埋於當初趙四救得老人的那片山林之中的歪脖老鬆之下。

趙四到最後也不知老人家的名字,只知他姓童。

趙四到最後也沒有見到兒子好轉過來,保護一家平安。

趙四就如同這一刻趙興立足之處的山崗上,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草一樣,春天來時抽葉生長,秋天來時枯萎變黃,只留得下一地草根。

望着遠處曾經棲身的兩間茅屋,在秋風呼嘯中化成飛舞的塵土,趙興胸中沒有多少不捨和憂傷。都窮到這份上、苦到這份上、背到這份上了,還有什麼好顧忌的!

重生之前的趙興,還是楊志軍的時候,就是一個行動派,典型的軍中硬漢,從來不畏困難挫折,從來都是笑對挑戰,用實際行動帶出了好幾支嗷嗷叫的部隊,自己也從一名連職軍官,四年之間晉升到了正營的位置。

趙興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出身低,也不怕武藝不好,因爲趙興始終信奉的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前世的知識和技能可以幫助自己戰勝許多困難。

一路逶迤向北,趙興娘倆的目的地是河東幷州治下上黨郡郡所長子縣的李家莊。

趙氏原名李玉娉,是現任莊主李亭方三兒子李慶的妾室所生。李慶爲人老實本分,在家族中地位平平,李玉娉又爲其妾室所生,在家族中就更沒有多少地位。

當年趙興的父親趙四迎娶李玉娉時,身份只是雁門郡駐軍當中,一位部曲校尉治下的屯長,帶兵約百人。提親的人上門之後,李家也沒有過多要求,隨意便將李玉娉這個待字閨中的女兒嫁了出去。

後來鮮卑人屢屢犯邊,趙四心中不安,在一次作戰負傷後解甲歸田,回到冀州魏郡安陽縣趙家莊,伺弄幾畝薄地,閒時進太行山打獵,聊以度日。

從安陽往西,一路上趙興母子二人風餐露宿,遇着一支來往與雁門關外的商隊,得知商隊要從太行山脈中段的壺關穿行,便央求着同行。

商隊頭目劉繼禮走南闖北許多年,練就了一雙識人的“招子”,見趙興身負武器,目含精光,端得不像凡人,便答應了,一路上對趙興娘倆也頗爲客氣。

有了商隊保護,倒是避開了幾夥佔山爲寇的強人,趙氏臨行前還特意將臉用鍋底灰塗了,卻也少了許多的是非。

路上無事,趙興除了揹着人偷偷將貼身帶着的兩卷練武秘笈拿出來琢磨之外,就是與劉繼禮閒聊。

言談之間,趙興才確定自己是穿越到了東漢末年,現在的皇帝是漢靈帝劉宏,這一年是光和四年(181年),距離黃巾起義(184年)還有三年時間。

爲什麼趙興這麼清楚東漢末年這段歷史?因爲前生的趙興是一個三國迷,凡是三國的書籍、影視、甚至是三國系列的電腦遊戲,他都是興趣飽滿地去記憶、去體驗,偶爾還會異想天開,把自己同趙雲、馬超這些猛人做個比較,甚至還專門跑了一趟無錫“三國城”,穿盔甲、跨戰馬,拍了很多照片用來滿足自己不切實際的想法。

同時,問過趙氏之後,得知他是建寧元年出生的,也就是公元一六八年漢靈帝即位那年。現在的趙興十四歲,當然,身體裡的靈魂就成熟多了,足足三十歲啦。

遇到乾淨的泉水時,趙興小心翼翼地走到一處僻靜之地,以潭爲鏡,仔細端詳了自己的容貌,結論讓他地心情好轉了不少!

這一世趙興的模樣與上一世的楊志軍倒有七分相似:濃眉如臥蠶,隆鼻似懸膽,眼大有神,清晰的雙眼皮緊靠在橫斜的雙眉之下,顯得威嚴而又不失親切,清秀而又不輕浮。

只是嘴巴稍小,脣薄少肉,下顎略尖,看上去多了幾分倔強和不甘。年方十四的趙興雖然膚白如玉,清清瘦瘦,但骨骼寬大,並不單薄。唯一欠缺的正是上一世反覆錘鍊出來的軍人氣質和小麥色的健康皮膚。

穿越而來,唯一令趙興感到滿意的就是這副容貌。他可是有印象,在東漢年代,人們想要出人頭地,一張好臉就像燙金名片,可以省下不少事情。

最典型的正反兩個例子就是儀表堂堂的袁紹和有些醜陋的龐統。

袁紹人帥,所以招惹靈帝喜歡,年紀輕輕就成了西苑八校尉;龐統人醜,一開始連張飛都嫌棄他,逼不得已只好假裝撂挑子,最後來個一日審百案,顯露才華,方能翻身。

商隊繼續往西而行,本以爲過了最難行的一段之後,道路就會太平,不想卻遇到了剪徑的毛賊,倒是多出一段佳話來。

第183章 屯田能吏富幷州第387章 西涼軍喋血高奴第208章 所圖非小司馬氏第98章 趙氏統兵五字訣第734章 陸遜心中有天地第780章 又見重裝黑甲騎第567章 徐公明衝冠一怒第110章 人頭景觀爲誰建第623章 無盡汾水滾滾來第97章 安百姓田豐效力第362章 定遠軍坐鎮皋狼第715章 開源節流度難關第76章 兵分兩路脫鉤去第290章 少了一個帶回倆第188章 喜迎嬌妻不做妾第641章 一場暗戰正上演第178章 張遼遇上田大叔第261章 大漢分崩自此始第898章 昆澤是塊魚骨頭第414章 曹孟德憂心忡忡第32章 盛名惹出徐公明第283章 遼東避禍太史慈第662章 只爲動手找藉口第106章 兩把斧頭砍地狠第321章 箕關攻防戰開始第199章 猛虎齊出展雄風第894章 輸贏有時挺爲難第688章 左右開弓吃不消第319章 關下來了觀摩團第779章 徐榮的大局觀念第849章 要把襄陽水攪渾第234章 張角已到末路時第457章 各軍任務重劃分第707章 酒醒時欲罷不能第478章 大美源自於生活第462章 諸葛多智近乎妖第576章 虎落平原遭人戲第574章 貓抓老鼠鼠戲貓第一章 這下真的很蛋疼第324章 老鼠拉龜的局面第896章 大將軍提兵南下第905章 黃漢升死戰不退第408章 農兵商金行開張第167章 打得黃巾滿地牙第993章 皇帝佈下大棋局第384章 密使來形勢突變第165章 太子特使來上黨第448章 雛虎至所向披靡第466章 有錢才能當老大第915章 文聘走了黃祖來第481章 籌辦商品博覽會第374章 將軍府的女人們第291章 張既去接蔡邕班第510章 襄陽城內羣英會第171章 要煮飯小姨添柴第588章 數萬天兵踏波來第637章 岔了輩分豈能幹第433章 劉岱帶兵攻薊縣5 歡迎大家多提意見第712章 擺個場面爲收禮第681章 過街老鼠人喊打第37章 殺了張楊發大財第83章 鬼哭神嚎蟠龍槍第43章 有種姿勢玩不得第959章 犯了衆怒需埋單第816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685章 西北戰事暫平息第440章 定遠軍恭候多時第882章 且看誰來獻殷勤第831章 劉表登山去祈福第522章 趙國昌密會張燕第948章 崇文尚武百萬軍第159章 高順整治黃巾賊第545章 吾爲袁家已盡力第497章 水師提督當老闆第393章 終落幕煙消雲散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123章 趙興初會張儁義第306章 各路俊傑起蒿萊第249章 李家哥倆不簡單第497章 水師提督當老闆第452章 一份報紙惹的禍第628章 城下之盟也得訂第135章 靈帝欲向長安行第310章 衆諸侯進京弔唁第640章 朝廷也跟着湊合第630章 太傅大人來壯行第27章 掌燈結綵盼賊來第680章 衆望所歸平西王第514章 送親團趕赴漁陽第922章 該不該信益州兵第698章 少年班添新面孔第268章 飛虎奔襲千里遠第944章 鄴城這次要倒黴第334章 龍騎軍忽至壺關第270章 趕到祖厲放風箏第373章 想拿師傅當枕頭第267章 新任州牧是好官第592章 龍膽銀槍誰能擋第538章 益州軍攻入武都
第183章 屯田能吏富幷州第387章 西涼軍喋血高奴第208章 所圖非小司馬氏第98章 趙氏統兵五字訣第734章 陸遜心中有天地第780章 又見重裝黑甲騎第567章 徐公明衝冠一怒第110章 人頭景觀爲誰建第623章 無盡汾水滾滾來第97章 安百姓田豐效力第362章 定遠軍坐鎮皋狼第715章 開源節流度難關第76章 兵分兩路脫鉤去第290章 少了一個帶回倆第188章 喜迎嬌妻不做妾第641章 一場暗戰正上演第178章 張遼遇上田大叔第261章 大漢分崩自此始第898章 昆澤是塊魚骨頭第414章 曹孟德憂心忡忡第32章 盛名惹出徐公明第283章 遼東避禍太史慈第662章 只爲動手找藉口第106章 兩把斧頭砍地狠第321章 箕關攻防戰開始第199章 猛虎齊出展雄風第894章 輸贏有時挺爲難第688章 左右開弓吃不消第319章 關下來了觀摩團第779章 徐榮的大局觀念第849章 要把襄陽水攪渾第234章 張角已到末路時第457章 各軍任務重劃分第707章 酒醒時欲罷不能第478章 大美源自於生活第462章 諸葛多智近乎妖第576章 虎落平原遭人戲第574章 貓抓老鼠鼠戲貓第一章 這下真的很蛋疼第324章 老鼠拉龜的局面第896章 大將軍提兵南下第905章 黃漢升死戰不退第408章 農兵商金行開張第167章 打得黃巾滿地牙第993章 皇帝佈下大棋局第384章 密使來形勢突變第165章 太子特使來上黨第448章 雛虎至所向披靡第466章 有錢才能當老大第915章 文聘走了黃祖來第481章 籌辦商品博覽會第374章 將軍府的女人們第291章 張既去接蔡邕班第510章 襄陽城內羣英會第171章 要煮飯小姨添柴第588章 數萬天兵踏波來第637章 岔了輩分豈能幹第433章 劉岱帶兵攻薊縣5 歡迎大家多提意見第712章 擺個場面爲收禮第681章 過街老鼠人喊打第37章 殺了張楊發大財第83章 鬼哭神嚎蟠龍槍第43章 有種姿勢玩不得第959章 犯了衆怒需埋單第816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685章 西北戰事暫平息第440章 定遠軍恭候多時第882章 且看誰來獻殷勤第831章 劉表登山去祈福第522章 趙國昌密會張燕第948章 崇文尚武百萬軍第159章 高順整治黃巾賊第545章 吾爲袁家已盡力第497章 水師提督當老闆第393章 終落幕煙消雲散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123章 趙興初會張儁義第306章 各路俊傑起蒿萊第249章 李家哥倆不簡單第497章 水師提督當老闆第452章 一份報紙惹的禍第628章 城下之盟也得訂第135章 靈帝欲向長安行第310章 衆諸侯進京弔唁第640章 朝廷也跟着湊合第630章 太傅大人來壯行第27章 掌燈結綵盼賊來第680章 衆望所歸平西王第514章 送親團趕赴漁陽第922章 該不該信益州兵第698章 少年班添新面孔第268章 飛虎奔襲千里遠第944章 鄴城這次要倒黴第334章 龍騎軍忽至壺關第270章 趕到祖厲放風箏第373章 想拿師傅當枕頭第267章 新任州牧是好官第592章 龍膽銀槍誰能擋第538章 益州軍攻入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