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扶持衛王

唐朝的春節有七天的假期。所以,李恪在這期間除了進宮給李世民和楊妃請安之外,除了拜訪岑文本還有封德彝兩人之外,都在府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因爲,他知道現在是特殊時期,朝廷要組建新軍,在這個節骨眼上他要是再到別的大臣家中拜訪,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七天過後,朝廷的一次朝會,李世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組建新軍。朝中大臣,親王子弟,貴胄富戶都對這支新軍充滿了期望。李世民如此看重,如果能在裡面混個一官半職,再在戰場上立些小功,那升遷就不成問題了。所以,很多世家子弟都想往新軍裡面擠。因此,代表這樣世族的朝臣在商議的時候更大限度的爲自己爭取名額,使得組建新軍的問題成了大家如何分配新軍人數的討論。氣的李世民瞪着眼睛看着堂下爭吵不休的衆人。

李恪站在衆人之間,不時的拿眼睛掃視衆人一眼,見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封德彝等少數的幾個人沒有參與之外,其他的人吵的不可開交,並且他們對李世民的氣憤不予理睬,不禁心裡暗道,“大唐的朝堂就是開放,朝臣們可以不顧君王的情緒,肆無忌神的爭吵而不必害怕治罪。”

然後,李世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吼道,“夠啦,朕讓你們討論的是新軍該組建,不是要你們爲新軍提供多少人。”李世民氣呼呼的說道,“新軍的兵源可以在長安十六衛中甄選,你們就不必再討論此事。”

大臣見李世民如此一說,都知道自己做的有點過,沉默不語。

李世民見大殿安靜了下來,沉默了片刻之後說道,“組建新軍,干係甚大,不必操之過急。你們回去之後都寫一份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給朕呈上來。還有,你們如果想舉薦人才,也可以讓他們寫份關於新軍的條陳,一同呈上來吧。”

“今天,組建新軍的問題就先討論到這裡。”然後,李世民看了一眼身邊的內侍王德,吩咐道,“王德,宣旨!”

李世民話一出口,大家都是一陣驚訝。宣旨?又什麼旨意?怎麼他們都不知道?就連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都奇怪李世民什麼時候擬的旨意。

“昔宗周煌煌、威名遠揚;功臣昭昭,分封四方......”王德開始讀了起來。對於前面的東西,李恪知道都是一些俗套的格式,所以不曾注意,等到王德讀到最後,李恪終於聽到了聖旨的真正內容,“特封諫議大夫魏徵爲尚書右臣,召王珪、杜淹、韋挺回京,特封王珪爲諫議大夫,杜淹爲御史大夫。”

聖旨讀到這裡,羣臣都反應過來了。李世民這是在赦免隱太子建成身邊的近臣,難怪沒有通過三省,直接下的旨意。

正當衆人以爲聖旨完了的時候,王德的聲音再次響起,“王珪,性沉澹,志量隱正,家學淵源,儒學經典無一不精,切以儒家忠孝仁義禮自勵,特命王珪教導衛王泰,督促其學業,做好衛王師之職責。”王德讀到這裡,這才罷口不語。

衆人在這個時候,才終於明白了一切。李世民的手段高明,不但赦免了他們的罪,還讓王珪教導衛王,這怎麼能不收回這些人的心,讓他們爲自己所用呢?

朝會就在這樣的分封中結束,李恪對李世民把王珪安排到李泰身邊不甚明瞭。所以,有點心不在焉的回到府中,將朝中發生的事情跟馬周和許敬宗兩人詳細說了一遍。

馬周看着李恪有點擔憂的眼神,問他道,“殿下以爲皇上如此做法,是爲如何?”

李恪隨口道,“不過是爲了收復建成餘黨舊臣的心而已。”

馬周聽李恪說完,看着他笑而不語。李恪奇道,“賓王,難道其中另有目的?”

這時,許敬宗卻道,“無他,平衡爾。”

李恪疑惑,“平衡?”

馬周解釋道,“殿下,如今的東宮和漢王府強勢,衛王府勢單力薄,此時正值組建新軍之際,如果不搞好殿下,衛王和太子之間的平衡關係,又如何分配新軍中各方的勢力呢?”

李恪還是不明白,有點茫然,“組建新軍,父皇已經下旨讓大家寫條陳,推薦人才,怎麼能把三方的勢力牽扯進去呢?”

許敬宗笑道,“殿下,組建新軍,朝廷推舉人才,難道背後就沒有各方的實力在支持嗎?遠的不說,就拿我們漢王府來說,如果支持蘇定方,那些親近殿下的朝臣即使不支持,也不會反對。”

許敬宗如此一說,李恪終於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王珪、杜淹和韋挺都是建成身邊的舊臣,而且三人關係極好。現在,三人中有兩個已經有官職在身,他們就可以有舉薦的權利。再者,王珪又是李泰的老師,只要李泰有能力讓王珪爲自己所用,有王珪和杜淹的支持,再加上朝中一些以前跟三人親近的人,李泰的勢力也就會有所暴漲,足以抗衡東宮還有他的漢王府。

但是,李恪突然又眉頭微蹙,半響不語。因爲,如果真的這樣,那不就意味着李世民已經知道了他們幾人都在暗中培植勢力,都在爲儲位做鬥爭嗎?要真是這樣,今後的日子可不好過,自己做事要小心纔是。

然而,李恪又想到,李世民是不支持自己的兒子爲了太子的位置你爭我奪,所以,他爲什麼要扶植李泰在朝中的勢力呢?這和前面他的想法不是自相矛盾嗎?想到這裡,李恪感覺思緒很亂,捋不清頭緒。

馬周知道李恪想什麼,沉吟片刻後道,“殿下,自古君王,沒有一個帝王不是在皇子和大臣中尋找平衡,皇上也不例外。雖然,皇上不喜歡殿下、衛王和太子等人爲了儲位而你爭我奪,但他更不希望你們任何一方的勢力太過龐大。所以,皇上纔會讓你們三方的實力達到一個平衡,只有如此,朝堂上纔會不至於出現某一方能左右朝局的形式出現。因此,皇上如此做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殿下也不必擔憂。”

“恩。”聽到馬周的解釋,李恪再一細想,覺得馬周的話很對。李世民扶植李泰在朝政的勢力,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不希望他們任何一方的勢力太過龐大而左右朝局,纔會未雨綢繆,如此行事。

“可是——”李恪沉吟道,“就一個王珪和一個杜淹,能達到你說的那種效果嗎?”

“殿下,你可能對王珪此人不太瞭解,所以纔會如此想。”馬周笑道,“其實,王珪的背景並非只是建成舊臣那麼簡單。”

“噢?”李恪驚訝道。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縣人氏,出自太原王氏的高門。而他個性雅澹,少嗜慾,而且志量沉深,能安於貧賤,體道履正,交不苟合深得世人讚譽。開皇十三年,王珪應詔進入秘書內省校定羣書,爲太常治禮郎。大業十三年,高祖自太原攻入關中,擁立楊侑爲帝,自爲大丞相王珪爲丞相府司錄王珪。後來李高祖稱帝,隱太子建成被冊爲太子,王珪累升爲太子中允,成爲隱太子身邊的重臣。”許敬宗慢慢的將王珪的履歷道了出來。

李恪詳細的聽完許敬宗的介紹,終於知道了王珪爲什麼會如此受到李世民的重用。除了他的才能,除了籠絡建成舊臣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王珪出自太原王氏高門,是關隴世家大族中的子弟,這也是在變相的籠絡氏族。因爲,如今的大唐正需要一個安穩的,可以發展經濟的環境,而世家大族的態度在這當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想到此處,李恪心裡豁然開朗,一些不明白的事情都清晰了起來,心中的擔憂一掃而光。

而馬周和許敬宗兩人看到李恪明白了其中的關係,也是相互一視,微笑不語。他們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就看李恪該怎麼對待這件事情了。

沉思片刻後,李恪笑道,“此事跟本王倒是沒什麼關係,我們也無需理他,賓王和延族可有興趣到本王書房跟本王對弈一局?”

兩人見李恪心中的疑惑解除,興致大增,也不掃他的興,笑道,“敢不從命。”

第138章 約定第61章 蠢蠢欲動第543章 國恥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223 談話間得十萬大軍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588章 反擊,這就是反擊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398章 皇上對將軍說過的話第407章 王方翼第602章 黃雀在後第77章 血戰到底(三)第354章 戰爭是瘋狂的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328章 絕對的信任第317章 君王的心思誰也不透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608章 少年,戰鬥吧!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143章 追兵,還是追兵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6章 剁了這隻手第507章 孝便是刀,殺你於無形第456章 懷孕了第128章 自薦第577章 玩的就是你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26章 校場訓話第286章 又見雲妹妹第461章 不懼豪門士族第619章 你來統兵吧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355章 冷血的將領第116章 那就和談吧第686章 承乾之意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541章 糧草沒了第219章 任城王第279章 北伐第695章 戰鬥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456章 懷孕了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63章 黑衣雙煞第99章 書房論勢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181章 組建鬼面騎第35章 現代意義的蹴鞠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588章 反擊,這就是反擊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611章 慘勝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94章 不敢居後第126章 威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603章 陌刀兵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670章 回長安,喝老酒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372章 真正的決戰(七)第374章 這就是宿命第87章 恨君不似江樓月第595章 繼續,戰鬥第240章 第二次公審第264章 秘密始於開始第303章 大戰(二)第79章 朝堂爭論第689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489章 殘忍的訓練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707章 北王萬歲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292章 佈局第450章 孫思邈答應了第387章 追擊的快感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321章 奇兵騎兵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
第138章 約定第61章 蠢蠢欲動第543章 國恥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223 談話間得十萬大軍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588章 反擊,這就是反擊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398章 皇上對將軍說過的話第407章 王方翼第602章 黃雀在後第77章 血戰到底(三)第354章 戰爭是瘋狂的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328章 絕對的信任第317章 君王的心思誰也不透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608章 少年,戰鬥吧!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143章 追兵,還是追兵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6章 剁了這隻手第507章 孝便是刀,殺你於無形第456章 懷孕了第128章 自薦第577章 玩的就是你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26章 校場訓話第286章 又見雲妹妹第461章 不懼豪門士族第619章 你來統兵吧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355章 冷血的將領第116章 那就和談吧第686章 承乾之意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541章 糧草沒了第219章 任城王第279章 北伐第695章 戰鬥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456章 懷孕了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63章 黑衣雙煞第99章 書房論勢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181章 組建鬼面騎第35章 現代意義的蹴鞠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588章 反擊,這就是反擊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611章 慘勝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94章 不敢居後第126章 威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603章 陌刀兵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670章 回長安,喝老酒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372章 真正的決戰(七)第374章 這就是宿命第87章 恨君不似江樓月第595章 繼續,戰鬥第240章 第二次公審第264章 秘密始於開始第303章 大戰(二)第79章 朝堂爭論第689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489章 殘忍的訓練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707章 北王萬歲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292章 佈局第450章 孫思邈答應了第387章 追擊的快感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321章 奇兵騎兵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