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那就和談吧

正在李世民思量如何處理張公謹和突厥手上的宿州百姓的時候,尚書僕射封德彝和蕭瑀,中書令房玄齡,門下侍中高士廉,兵部尚書杜如晦,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尚書左臣魏徵,諫議大夫王珪還有秘書郎岑文本等人走了進來。他們剛要給李世民行禮,就聽李世民說道,“不用多禮,先看看雲州急報吧。”說完不理衆人自顧自的開始沉思起來。

封德彝等人聽說了雲州急報,但不知道具體的內容是什麼。所以,看到李世民不悅的神情,也不敢勸說,只好細心的開始翻看雲州急報。

急報的內容非常短,但是衆人相互傳遞,看完的時候用了不少的時間。因爲,大家都不敢相信張公謹這樣一員沙場宿將會被突厥用誘敵之計所迷惑,進而讓對方攻破了雲州城。

李世民等了半天,這才見衆人將急報看完,沉聲問道,“雲州戰報的內容你m們都已經看完了,說說這件事該怎麼解決?”

“皇上,老臣認爲張公謹作爲代州都督,統管代州雲州等數州軍事,防禦北方突厥。如今,宿州城破,雲州又被突厥攻陷。都是因爲張公謹不明敵情,輕敵冒進所致,理應嚴懲。”封德彝說道。

“皇上,張公謹是該懲罰,但不是現在。”長孫無忌站出來說道,“如今,突厥已經搶夠了所需的糧食和財寶回了陰山,我們沒必要再出動大軍去討伐,爲今之計是先如何解救突厥手上的百姓和宿州雲州兩州被搶劫的百姓的生計問題。”

“那你有什麼主意?”李世民反問道。

“臣認爲應該及時派出使者和突厥會談,儘量在漠北草原大雪封山的時候將宿州百姓贖回大唐。”長孫無忌直言不諱的說道,“不然,等到十二月中旬,草原大雪封山的時候,就是贖回了百姓,他們一路歸來,沿途所要遭受大雪封山的惡劣天氣,能活着到宿州的也不會有多少。”

長孫無忌說完之後,封德彝出奇的沒有反對。

因爲,張公謹慘敗於突厥,李世民竟然沒有揚言要出兵北伐,讓他猜出了李世民已經在心裡有了用錢財贖人的想法。在這個時候自己沒必要再提什麼出兵漠北的建議而觸黴頭。所以,封德彝將目標放在處罰張公謹的問題上。一看完雲州急報,他就提出了嚴懲張公謹的建議。張公謹不但是李世民的愛將,而且還跟長孫無忌關係密切。所以,封德彝想借此次兩州城破的契機將張公謹除掉,消除長孫無忌身邊的實力。

“宿州和雲州的百姓不能不管,但張公謹作爲代州都督,如今讓突厥兩次破城。此時朝廷在這件事上不做一些舉動,如何給宿州和雲州百姓一個交代?”封德彝反問長孫無忌道,“不說兩州的百姓如何看待朝廷的決斷,就怕軍中將領也會有怨言吧。”

封德彝這句話雖然是說給長孫無忌聽的,但目的是告訴李世民,您不處理張公謹,如何給百姓交代,如何給領兵在外的軍中將領們交代呢?

李世民豈能不知道這些。雖然他剛纔還在揚言要懲罰張公謹,但是張公謹作爲他的愛將,在玄武門政變中立下赫赫戰功,如果真要處罰他,輕了怕大家不服,重了自己又不忍心。所以,他只是想嘴上說說,心裡其實並不打算重罰他。他覺得對於張公謹的問題可以暫時放一放,先解決兩州百姓的問題。等到過了今年這個冬天,讓張公謹做出點成績來,好讓他來個戴罪立功,功過相抵。

可是,如今聽封德彝如此一說,他倒是覺得自己確實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張公謹是否處罰不僅關係到兩週百姓對朝廷的看法。還關係軍中將領對這次兩州城破的態度。

可是,兩州城破,讓張公謹一個人承擔這個罪名,他又覺得有失偏頗。所以,他選擇了沉默不語。

“皇上,此事還希望皇上早做決斷。”房玄齡也出聲勸誡道,“朝廷當務之急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安置兩州的百姓。首先,要安置他們的生計問題,讓他們能夠度過這個冬天。其次要儘快的贖回突厥手上的宿州百姓。第三就是朝廷必須要做出嚴懲造成這次突厥寇邊破城的將領。如果,朝廷不做好這三方面的安撫工作,宿州和雲州城破,百姓死傷無數,房屋燒燬,錢財搶劫,他們肯定會對朝廷有所怨言。”

“恩。”李世民聽完房玄齡的分析,心裡這才釋然,嘆息一聲道,“玄齡說的對啊,是要給兩州的百姓一個交代。”然後就見他掃了衆人一眼,“關於安置兩州百姓就以上次的辦法實施。百姓所需要的糧食可以暫時從現在附近的州府調集,過冬使用的臨時房屋也要儘快讓兩州刺史組織百姓建起來。關於如何處置張公謹,兵部擬個條文給朕呈上來。”

“臣遵旨。”兵部尚書杜如晦答道。

“至於跟突厥和談,贖回宿州百姓,不知道你們可有什麼好的人選?”李世民繼續說道。

剛纔只有長孫無忌和封德彝還有房玄齡三人說過自己的建議,其他人沉默不語。此時,李世民問起關於出使突厥的使者的時候,衆人選擇了集體沉默。不是說他們不想推舉,是他們手上沒有這樣的人,有也不敢推舉自己的人。

出使突厥,說的好聽是代表皇帝代表大唐去拯救宿州百姓。可是,這次和談的目的是拿錢跟突厥贖人,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如果在和談的時候,你出的價格達不到突厥人的要求,一旦人家遲遲不放人,致使被掠劫的宿州百姓在他們的手裡死亡過多的話,那這個責任該有誰承擔呢?肯定會是你的錯,百姓不會因爲你跟突厥在錢財上據理力爭而理解你的苦衷。如果,你出的價格太高,贖回的百姓唸的是朝廷的好,不會對你感恩戴德,而大唐的百姓會說你是軟骨頭,在突厥的威脅下將大唐的錢財白白的送給了突厥人。

基於這兩點,封德彝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都沉默不語,都不敢推舉自己的人當這個和談使。

李世民見衆人不說話,豈能不知道他們心裡想什麼。所以,他的臉色變的很陰沉。他看了一眼旁邊力主和談的長孫無忌,沉聲問道,“輔機,你一直勸朕跟突厥和談宿州百姓的問題,不知道可有什麼中意的人選。”

長孫無忌聽到李世民問自己,心裡開始犯難,他雖然提出了跟突厥和談這個主意,但要說人選,他還真沒有。但是,他看了一臉陰沉之色的李世民一眼,心中一狠,“皇上,不如明天早朝的時候讓大家來舉薦呢?”

李世民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就知道他是在推脫。但是,長孫無忌是力主和談的人,他要是說不出和談的人選,別人就更加不會舉薦。

所以,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就按照輔機的意思,明日早朝,通知京城七品以上的官員都到太極殿議事。”然後,他大袖一揮,不理衆人,走出了兩儀殿。

房玄齡等人都知道李世民生氣了,可是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誰會做呢?即使自己願意舉薦人才,但也沒有適合的人選啊。

衆人相互看了一眼,均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兩儀殿關於出使突厥和談人選的問題不脛而走的傳到了東宮,同時也傳到了皇宮外的漢王府,衛王府和齊王府。

李承乾在東宮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興奮的對王仁表和崔知機道,“你們認爲孤建議趙節當這個和談使出使突厥怎麼樣?”

王仁表一聽李承乾的話,臉色急變,“殿下,萬萬不可啊。”

“有什麼不可的,這可是個向父皇表明心跡的好機會啊。”李承乾興奮的說道。

“殿下,出使突厥雖然代表的是皇上,代表的是大唐。可是,不管談判成功與否,百姓都不會原諒一個把大唐的錢財送給突厥的人啊。”王仁表急促的說道。“再說,長孫尚書和朝中重臣都沒有舉薦他人。所以,皇上纔會在明天的朝會讓衆臣舉薦。可見和談使這個位置確實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既然如此,我們何必爭它呢?”

“噢。”李承乾點點頭道,“你說的有些道理,可是如此不就便宜了漢王了嗎?”

“漢王也不會舉薦他的人。”崔知機肯定的說道,“以漢王的才智豈能想不通這點?所以,微臣倒是有一個可以打擊漢王的主意。”

“快說,快說。”李承乾聽到可以打擊李恪,急切的問道,“到底是什麼主意。”

崔知機看了一眼李承乾,小心的湊到他的耳邊,嘀咕了半天,就見李承乾不時的點頭表示同意。等崔知機說完,李承乾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知機啊,你這個主意不錯,李恪屢次在父皇面前得寵,孤就看看明天他們該如何收場。”說完,又是一陣大笑。

同樣在衛王府,李泰在自己的書房對王珪道,“老師,關於明天朝政舉薦出使突厥的人選,本王該如何行事?”

“殿下,出使突厥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何必參與其中呢?”王珪微微一笑說道,“突厥頡利豈是那麼容易滿足的人?他既然搶掠了宿州的百姓,就已經做好了跟大唐漫天要價的準備。這個時候不管是誰出使突厥,和談都不會太過順利,最終結果就是大唐要付出沉重的錢財才能贖回宿州百姓。

如今大唐百姓的生活不富裕,國庫還不充裕,在這個時期用大量的錢財去贖回宿州百姓是朝廷不得已的措施。百姓們不會對朝廷的舉動有所不滿,但是和談就要出錢,而且出的錢還不少。你想百姓們會對這樣的結果滿意嗎?到時候不管和談的這個人代表朝廷,還是代表皇上,百姓都會把自己的不滿發泄到他的身上。如此得不償失的事情我們不會做。所以,我們作壁上觀,看看他們會怎麼做吧。”

王珪說的他們自然是指李承乾和李恪,而李泰在聽完王珪的話後,沉默了片刻突然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順水推舟將漢王或者太子的人推上這個位置呢?”說到這裡李泰不再言語,但王珪知道他的目的。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王珪沒有直面回答李泰這個問題,而是突出了《論語\x{2022}季氏將伐顓臾》的句子。

李泰不明白自己的老師爲什麼問《論語》中的典故,但王珪既然提問於他,他沉思了片刻還是作出了回答,“典守者不得辭其責。”

王珪聽到李泰的回答,滿意的點點頭道,“殿下明白就好,和談之人既然會受到百姓的指責和唾罵,舉薦者又怎麼能夠倖免呢?”王珪也如同李泰一般話說到這裡便戛然而止,他知道李泰會明白他的意思。

PS:這章內容寫的有點苦澀,對話不是很順暢,確實是老三狀態不佳,還望大家提出意見,同時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寬恕老三!

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41章 鼎漢蹴鞠隊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112章 長孫無忌的秘密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614章 這招夠損的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175章 晚宴第99章 書房論勢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209章 愛我就跟我走第154章 信第79章 朝堂爭論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311章 收穫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105章 御賜真跡第63章 黑衣雙煞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341章 鬼面騎的意志(中)第382章 血染的葬禮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103章 坐而論軍第639章 卓青的想法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659章 瑪猛的舉動第357章 生者偉大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497章 威武啊第367章 真正的決戰(二)第157章 頡利親衛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146章 殺!殺!殺!第599章 吐谷渾的進退兩難第20章 漢王府第387章 追擊的快感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203章 述職第144章 營救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544章 李恪心裡的疑惑問題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625章 吐延,投降吧第531章 天下誰堪敵手第423章 婚禮進行時(二)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34章 你就是武則天第379章 背水一戰(五)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393章 雲妹妹又漂亮了啊第643章 陳其,你想幹什麼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109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565章 北王也喜歡玩單挑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214章 你想單挑第599章 吐谷渾的進退兩難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487章 挑戰者,必死第519章 不能固步自封第458章 八方名動第370章 真正的決戰(五)第326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三)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335章 強者的對決(四)第530章 李恪的準備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
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41章 鼎漢蹴鞠隊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112章 長孫無忌的秘密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614章 這招夠損的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175章 晚宴第99章 書房論勢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209章 愛我就跟我走第154章 信第79章 朝堂爭論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311章 收穫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105章 御賜真跡第63章 黑衣雙煞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341章 鬼面騎的意志(中)第382章 血染的葬禮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103章 坐而論軍第639章 卓青的想法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659章 瑪猛的舉動第357章 生者偉大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497章 威武啊第367章 真正的決戰(二)第157章 頡利親衛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146章 殺!殺!殺!第599章 吐谷渾的進退兩難第20章 漢王府第387章 追擊的快感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203章 述職第144章 營救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544章 李恪心裡的疑惑問題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625章 吐延,投降吧第531章 天下誰堪敵手第423章 婚禮進行時(二)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34章 你就是武則天第379章 背水一戰(五)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393章 雲妹妹又漂亮了啊第643章 陳其,你想幹什麼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109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565章 北王也喜歡玩單挑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214章 你想單挑第599章 吐谷渾的進退兩難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487章 挑戰者,必死第519章 不能固步自封第458章 八方名動第370章 真正的決戰(五)第326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三)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335章 強者的對決(四)第530章 李恪的準備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