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

杜淹之所以對運河的情況這麼瞭解,當然是因爲好基友韋福嗣。

韋福嗣是民部員外郎,當初跟着楊銘去了洛陽,監督東京營造,本以爲東京結束之後就可以返回京城,結果又特麼上馬了一個運河工程。

長孫熾接手民部後,覺得反正你在洛陽,那運河的工程你也一併看着吧,結果韋福嗣被徹底拴死在那了。

杜淹就不一樣了,當初在洛陽,因爲出言不遜被楊暕吊起來抽打,差點把小命給交代了。

他這個人特別記仇,回京養傷後,一直在琢磨着怎麼陰楊暕一下,別看他只是個員外郎,而楊暕是齊王,人只要敢豁出去,沒有什麼事是不敢幹的。

就像今天咆孝朝堂,其實事後他也很後悔,當時真的是腦子一熱太沖動,又一次,差點把小命給交代了。

楊廣繼位兩年半,有些人還不熟悉楊廣的性格,這樣的人是非常容易吃虧的。

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一朝的官員,如果放在楊廣手下,保證一個直臣都沒有,誰敢給楊廣挑毛病,楊廣就讓他去見祖宗。

杜淹此番逃過一劫,是有技巧的,他罵的是蘇威牛弘,但不是楊廣。

他今天的話裡,敢有一丁點的指桑罵槐,大侄子杜如晦都得受牽連。

袍服冠帶都上交之後,杜淹老老實實的去看大門去了。

明德門,就是大興的南城門,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城門。

其實,如果是尋常出身的子弟,能在這混個看大門的,也是一個不錯的工作,油水非常豐厚。

沒錯,平民出身,是不可能讓你在這看大門的,看大門也得有門路。

杜淹上任的頭一天,上了一個整班,傍晚酉時交接後,跟着其他人回了衛所,直接就分到了六百個錢。

杜淹都驚呆了,好工作啊,可比我在刑部任職的俸祿多。

主要的來錢途徑是什麼呢?是商稅,有個特定名詞叫關津稅,這種稅目,在大隋只有一些特殊區域纔有,京師無疑最特殊。

關津稅的收取,有兩種方式,從價和從量。

你要過關的貨物,價格不菲,那麼就按照總價來收稅,如果都是便宜貨,那就按照數量來收。

關中地區的貨物進京師,不收稅,其它地方都收,這樣一來,也註定會將這些商品的價格推高。

那麼怎麼避稅呢?

打個比方,一個商人帶着貨物進京,需繳納一百個錢的關津稅,但你如果給守門的五十個錢,他們就會放你進去,但是不能給你開具繳稅憑證。

商人省五十個錢,守門的賺五十個錢,國庫虧一百個錢,錢就是這麼來的。

只要貨物能進了京師,不擔心賣不了,至於怎麼躲避城裡查稅的,那就是商人的事情了,都可以操作。

但是這種方法,不能對生人用,因爲一不小心就會出事的。

小錢大家分,中間的是衛所頭子和民部派在這裡收稅的分,大錢還得是軍府的將軍,沒有將軍罩着,下面不敢這麼幹。

杜淹當然不會吃飽了撐着去檢舉這種事情,大興的城防都這麼幹,牽扯的既得利益者可不是少數。

今天下午,大侄子杜如晦來找他,而杜淹當時正在守崗,於是跟城門邊上的一家酒鋪打了招呼,讓他們招待一下自己的侄子,等他下班後,叔侄倆再聚頭。

杜如晦就坐在鋪子臨街的位置,笑呵呵的望着自己的叔父,一身皮甲,頭戴輕盔,還挺像那麼回事。

實際上,不用任何人打招呼,杜淹在這裡都不會被人欺生,京兆杜氏,可是京師的地頭蛇,當地的一些幫派,還得靠杜家餵飯吃,衛所的校尉,見了杜淹都得行禮。

才幹了幾天,他已經是如魚得水了。

交接班後,杜淹先是返回距離城門不遠的衛所,換上常衣,搖身一變,從一個守門小卒,變成一位翩翩郎君。

“拿點好酒出來,這玩意喝着塞牙,”杜淹才幹了幾天,說話都一股子**味道。

老闆趕忙給兩人換酒。

“這個鋪子是韋家的,我在這喝酒,不花錢,”杜淹說罷,給大侄子滿了一杯。

城門口的鋪子,還是在朱雀大街,沒有背景你是開不了的,不誇張的說,你就是在街上擺攤賣個羊肉面,都得有人,要不憑什麼你能在這賣羊肉面?

喝酒期間,杜如晦小聲道:“您以後悠着點,別總跟自己過不去,這可都兩回了。”

一回辱罵齊王,一回咆孝朝堂,沒點背景,早特麼掛了。

杜淹哈哈一笑,拍了拍自己胸脯,道:“我洪福齊天,命大的很。”

“我剛纔這句話,是秦王讓我轉述的,只是將你換成了您,”杜如晦道。

杜淹一愣,老臉一紅笑道:“下不爲例,下不爲例。”

杜如晦又道:“秦王還有一句話很奇怪,也讓我轉告你。”

“你說,”杜淹瞪着眼睛,認真聽着,

杜如晦皺眉道:“他說咱倆將來如果鬧掰了,他會收拾你。”

“這話是什麼意思?”杜淹愣道。

杜如晦雙手一攤:“我也不知道啊,這是殿下的原話,至於爲什麼,也沒跟我說。”

杜淹沉吟道:“咱們親叔侄,怎麼可能鬧掰?再說了,爲什麼你我鬧掰,他要收拾我?我又沒惹他?”

“也許秦王覺得,咱倆如果鬧掰,肯定是你的不對,”杜如晦嘿嘿笑着。

歷史上,杜淹和杜如晦不和睦,誘使王世充殺了杜如晦的大哥,那時候的杜淹,在王世充的鄭國做吏部尚書。

後來李世民滅了王世充,打算殺了杜淹,還是杜如晦求情,保了他一命,算是以德報怨了,以至於杜淹後來在李世民一朝也做到了吏部尚書。

楊銘不希望看到叔侄倆有矛盾,所以提前警告一聲。

“算了算了,秦王是多慮了,咱們倆怎麼可能鬧掰,喝酒,”杜淹率先舉杯。

楊銘之所以讓杜如晦跑這一趟,警告對方,一來是不想再給杜淹擦屁股了,再者,也賣個人情,畢竟兩次,都是楊銘出面保他。

京兆地區最的兩家地頭蛇,韋杜,韋家跟楊銘不沾邊,杜家就不能再失去了,京師有什麼風吹草動,也是這兩家最容易獲得消息,將來肯定會用得着的。

杜如晦在族內輩分低,沒有杜淹說話管用,但這並不代表楊銘就會信任對方。

因爲楊銘的地位,就已經決定,他不可能輕易相信任何一個人。

這幾天,楊素病情突然加重,王妃楊茵絳已經住進了楚公府,而楊銘則是奉旨查看楊素病情。

沒錯,他是奉了楊廣的旨意。

楊廣想知道,楊素還能挺多久。

“挺不了多久了,現在就是能熬一天算一天,”楊素整個人躺在榻上,面黃肌瘦,人時而清醒,時而湖塗。

見到楊銘,他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楊銘知道他不是裝的,因爲楊素在他這,從來不裝。

楊素顫顫巍巍的朝楊銘擡起手來,楊銘趕忙上前握住,只聽楊素道:

“趁老夫現在清醒,有些事情,還要託付殿下。”

楊銘臉色凝重,點頭道:“楚公請說。”

楊素艱難的擡起眼皮,掃視屋內的晚輩,虛弱道:

“你們都聽好了,別以爲我是在危言聳聽,今後你們只能以秦王馬首是瞻,否則否則必將必將大禍臨頭。”

楊玄感和他的兄弟們,以及楊素的幾個弟弟楊詢、楊慎、楊嶽、還有堂兄弟楊實、楊宏都在。

還有族內的楊文思等等,足足四五十個人,都有官職在身。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

楊素多少有點交代後事的意思,因爲他不知道,自己下次清醒會是什麼時候,又或者,不會再清醒了。

接着,楊素握緊楊銘的手,道:“我族內不少幹才,殿下可以放心的用,我死之後,恐楊約出事,還望殿下傾力保全。”

“您老放心,我在,楊約就在,”楊銘點頭答應。

楊約不會出事的,歷史上的楊約雖然也就幾年的活頭了,但不是被判死的,而是自然病死。

自然死,楊銘可管不了。

楊素又看向衆人:“今日之事,誰敢泄露出去,就把他踢出族譜,永不復錄。”

接着,楊素開始大喘氣,似乎已經沒有力氣再說話了,

見狀,玄感趕忙跑過來,扶父親躺下,楊素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楊銘,好像還有話要囑託,但也已經說不出來了。

楊茵絳不忍再看,掩面跑出房間,她不能哭出來,現在哭,按照迷信的說法,不吉利。

半晌後,楊銘離開屋子,找到妻子,安撫道:

“人固有一死,咱們倆也會有這一天的。”

“不要說這樣的話,”楊茵絳勐的撲進楊銘懷裡,忍着沒有哭出來,道:

“要死我也死在你前面,因爲我承受不了沒有你的日子。”

楊銘安慰道:

“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是,沒有楚公,我們該怎麼辦,楊家該怎麼辦,大廈將傾,我們如果沒有周全安排,楊家的苦日子就要來了。”

楊茵絳這個人,不是尋常女人,是知大勢的,她擡起頭,沉吟片刻,道:

“族曾祖楊文思,與宇文述關係匪淺,這時候,我們應該把他推上來,否則單靠叔公,獨木難支。”

“可行,”楊銘點了點頭。

楊文思,是楊素的族父,他的父親楊寬,是北周小冢宰,北周大冢宰,是楊堅。

這個人很厲害的,北周時期非常風光,但是入隋後,是靠着楊素扶持。

歷史上,長孫熾之後,這個人就是下一任民部尚書,甚至還做到了門下省納言。

弘農楊氏,龐然大物,怎麼可能說倒就倒。

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二三六章 偶遇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529章 進退無路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511章 兵械優勢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第509章 水師相遇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六一章 寡婦第509章 水師相遇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四三章 爭取儲君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726章 五座大橋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591章 駙馬都尉二二二章 牛、羊、豬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九五章 返京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643章 各就各位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476章 項籍虞姬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549章 家宴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532章 一觸即潰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710章 蠻子第764章 牽扯太多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99章 盡善盡美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二三七章 救人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485章 造橋大匠六九章 舉薦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60章 右僕射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三十章 深不可測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486章 軍輜開運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一五四章 大忌第746章 齊王楊暕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
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二三六章 偶遇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529章 進退無路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511章 兵械優勢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第509章 水師相遇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六一章 寡婦第509章 水師相遇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四三章 爭取儲君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726章 五座大橋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591章 駙馬都尉二二二章 牛、羊、豬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九五章 返京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643章 各就各位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476章 項籍虞姬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549章 家宴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532章 一觸即潰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710章 蠻子第764章 牽扯太多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99章 盡善盡美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二三七章 救人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485章 造橋大匠六九章 舉薦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60章 右僕射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三十章 深不可測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486章 軍輜開運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一五四章 大忌第746章 齊王楊暕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