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零章 鞭罰

權臣和寵臣,有着本質的區別。

楊素是權臣,依靠背後家族的龐大勢力,以及自身超凡的洞察力和戰略手段,在朝堂上站的穩如泰山,能動他的,只有皇帝,而皇帝想動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宇文述是寵臣,他的身家性命與皇帝息息相關,太過依賴於皇帝,就會導致他的位置並不穩固,因爲寵臣也有失寵的時候。

至於高熲,既是寵臣也是權臣,這樣的人,纔是最厲害的,但缺陷也非常致命,受寵於前任皇帝,必然失寵於現任。

楊素一死,高熲就危險了。

所以楊銘猜想,接下來,老爹只怕會找個理由,殺了高熲,別看高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個一閒人。

殊不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這一日的朝會,御史臺有人狀告高熲,說他誹謗朝廷。

誹謗什麼呢,當然是東京和運河兩項工程,不算誣告,因爲高熲一直以來對這兩項國策,都是持反對意見的,不是反對路線,而是反對步驟。

眼下的楊廣,繼承了楊堅留下來的豐厚家當,這份家當,是整個開皇時期的老臣,輔助楊堅,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

高熲做爲親身經歷者,自然見不得楊廣這麼鋪張浪費,有些不滿的話,也被傳到了朝廷。

楊廣大怒,直接就要治罪高熲。

好在這個時候,朝堂中樞內的大老,不少都是開皇舊臣,別說蘇威牛弘了,就是楊雄、楊弘、楊智積、賀若弼史萬歲等等,也都站出來替高熲求情。

很顯然,這麼多人出面保高熲,楊廣也是動不了的,只有一步步將這些人分化,他纔有機會。

但是懲戒,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負責去給高熲懲戒的,是楊銘,懲罰是二十鞭子,楊銘親自行刑,內侍省會有人在一旁盯着。

高熲這樣的年紀,二十鞭子肯定是頂不住,甚至有可能因傷致死,朝臣仍有勸諫者,都被楊廣罵的狗血淋頭。

而楊銘今天的表現,差點將楊廣氣死。

他拒絕了。

“獨孤公開國功臣,國之良相,執政二十年,朝野推服,物無異議,治致昇平,高祖皇帝引爲天降良輔,此番不過言語之失,實不致此,望父皇明鑑。”

說罷,楊銘跪倒,額頭貼地。

同一時間,牛弘也打算出來,卻被蘇威一把拉住。

蘇威心裡明白,這個時候,只能是楊銘一個人去頂,別人都不能幫忙,幫忙就是害他,會被以爲結黨。

楊銘之所以肯冒這麼大的險,也是因爲他知道,高熲扛不住二十鞭。

他不想高熲死。

因爲歷史上有一種說法,高熲的死,是隋朝由盛轉衰的重要節點,這個人用好了,就是天下承平的大氣象。

可惜了,他沒有楊素的能屈能伸,註定不招楊廣待見。

皇位上的楊廣,此刻的內心已然是盛怒至極,他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敢在朝堂上給自己難堪。

還真是翅膀硬了,連我的話都不聽了?

楊廣面無表情,沉聲道:“你這麼保高熲,到底是爲什麼?”

“爲父皇計,爲國家計,爲天下計,”楊銘磕頭道。

“哈哈”楊廣笑道:“好一個爲君爲國爲天下,你的意思是,朕罰高熲,就是昏君?國將不國?”

這話一出,好多人都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很多人認爲,秦王今日確實莽撞了,值此儲君未明的關鍵時刻,你怎麼能這麼跟皇帝硬懟呢?不想當太子了?

而一旁的楊暕見狀,心裡也在猶豫,到底是落井下石,趁此機會給老三背後來一刀,還是先保住老三,再圖後事。

思來想去,他覺得老三現在還不能出事,於是他站出來道:

“父皇,孩兒以爲”

“閉嘴!”

楊廣真的以爲老二要背後捅刀,所以趕忙制止,因爲他不打算治老三的罪,但如果老二站出來火上澆油,只怕兄弟倆當下就會決裂。

“朕沒有問你,”楊廣冷冷道。

一臉尷尬的楊暕退回原位,俯首沉默。

這時,楊廣繼續看向楊銘,沉聲道:“你給朕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朕就饒了高熲。”

此話一出,蘇威等人頓時鬆了一口氣,很明顯,這是給秦王臺階呢。

楊銘擡頭道:“高熲之罪,在自負,在狹隘,自負其才,目無長見,東京運河,皆爲我大隋千年大計,父皇之文武大略,他看不懂,其人狹隘,遭冷遇而心懷不滿,以至腹誹之言流於朝堂,此人有罪,但兒臣以爲,其罪不足以抵其功,望父皇開恩。”

這時候,所有人的目光又轉向皇帝,看他接下來怎麼接招。

老子鬥兒子,無疑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楊銘這幾句話,有貶低高熲的意思,其實也是在給楊廣臺階,楊廣心裡也清楚,單論執政能力,楊素都比不上高熲。

要不是因爲高熲不把他放在眼裡,這樣的人才,他是不捨得拋棄的。

老三啊老三,爲了一個高熲,你是真豁得出去啊。

楊廣沉默了很久,終於在衆人的期盼下,緩緩開口:

“既然你一力保他,那這二十鞭子,你便替他受了吧。”

這下子,父子倆的面子都保住了,誰都下的了臺。

朝臣紛紛下跪,請求皇帝寬恕秦王,楊暕望着跪倒一片的朝堂,心中悵然若失,膝蓋一軟,也跟着跪下。

“爾等不必多言,就讓秦王在這裡受罰吧,”說着,楊廣給高野使了一個眼色,後者連忙招來兩名禁衛。

楊銘卸去冠冕,脫掉上身袍服,跪地受罰。

那兩個禁衛也不是傻子,施刑是看人的,打的是皇帝親兒子,誰都不敢下重手,指不定哪天人家反手報復,他們就得玩完。

楊廣當然也不會讓人下重手,萬一打殘怎麼辦?

他生氣,是因爲親兒子給他難堪,但細想一下,自己也確實是着急了,想要弄死高熲,看樣子還得慢慢來。

二十鞭子抽下來,楊銘整個人趴在地上,一動都不能動,感覺動動手指,身上都牽着疼。

這特麼也太疼了,怪不得當初楊約爲了躲楊麗華的鞭子,拖着不上朝,也不敢讓人知道他的傷養好了。

只有切身體會,才明白楊約當日的苦衷。

要麼說來護兒是寵臣呢,見狀,他趕忙脫下自己的袍服,遮蓋在楊銘身上,跪地求情道:

“秦王已然受罰,陛下快召太醫吧。”

楊廣也心疼,擺了擺手:

“擡去太醫署醫治,散朝吧”

得知消息的蕭皇后,第一時間就跑去了兩儀殿哭鬧,

“行啊,你乾脆將他打死好了,再把老二流放,把我廢了”

楊廣怒道:“你懂什麼?你生的好兒子,朝會上,都敢讓朕下不來臺,我不過是給了他二十鞭子,小示懲戒而已,我現在不罰他,他會越來越放肆。”

“他有什麼罪?”蕭皇后聲嘶力竭道:“他不過就是替高熲說了幾句話,如果話都不能說,那你把他舌頭割了好了。”

“你”楊廣懶得跟她解釋,在他眼中,皇后就是一個短視的婦人,於是他招呼左右:

“去去去,把皇后請出去。”

沒人敢動的,高野趕緊低頭,當作沒聽到。

“你真要將他打壞了,我們母子倆就去終南山,找個僻靜地方修行,免得你礙眼,”說罷,蕭皇后怒氣衝衝的趕去太醫署探視兒子。

楊廣一臉的無奈,一把抓起硯臺摔在地上,怒道:

“仗着你那倆兒子跟朕撒潑,越來越沒有規矩了。”

他說的完全是氣話,皇后與他是少年夫妻,根本無需仰仗任何人,或者說,楊廣纔是蕭皇后最大的仰仗。

如今長子病故,楊廣也意識到自己子嗣單薄,但蕭皇后不打算再生了,所以楊廣也有了添子的念頭。

下一個兒子,出自誰那裡,是有講究的,修容夫人陳霂,充儀夫人陳婤,婕妤王茁靈都不行。

因爲皇后不樂意,皇后不樂意了,連帶兩兒子都會動歪腦筋,所以只能是跟皇后的媵侍生,也就是蕭嬪。

蕭嬪是蕭皇后的陪嫁女,庶出妹妹。

歷史上,楊廣夭折的第三子,是楊銘,第四子楊杲,就是蕭嬪所出。

楊銘這一次幫忙,無疑讓高熲欠了他一個天大的人情,下朝之後的蘇威,在想明白這一點後,只覺得秦王的心機太深沉了,簡直和高祖皇帝一模一樣。

很早之前,楊銘就知道楊素一死,高熲必出事,所以早早跟楊麗華商量好,希望將來對方能幫着保全一下。

但是今天,情況緊急,楊麗華完全不知情,所以楊銘只能是硬着頭皮,硬保了。

他也知道這樣做不妥,但沒辦法,形勢逼人嘛。

得到消息後的楊麗華,也趕忙入宮。

她是最瞭解高熲的,也知道高熲是實實在在爲他們楊家出力,可以說是忠心耿耿,功勳卓着。

這樣的人,不能動,就算不用也是讓他頤養天年,否則還有誰會對他們楊室忠心呢?

“你到底是怎麼想的?獨孤是咱們的家臣,年事已高,怎麼能經得起鞭罰?”楊麗華臉色不悅道。

楊廣合上卷宗,沉聲道:“他心裡只有父皇和母后,從未將朕放在眼裡,我罷了他的官,他竟然還在私底下對朕的國策指手畫腳,你說我能饒了他嗎?”

“他這個人是太直了,但念其忠貞,你也不能這麼罰他,”楊麗華反駁道。

楊廣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阿姐若是來數落朕的,便請回吧。”

“你”楊麗華一臉驚愕,怔在原地。

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488章 軍驛夜話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十八章 關中盟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613章 氣暈了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七六章 至善至孝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二二六章 進士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508章 冒失僭越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二四零章 秦王嬪九五章 返京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47章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第556章 改換門庭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486章 軍輜開運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四九章 有求於人九二章 建成小兒二九零章 鞭罰第541章 嶺南爆雷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四六章 一敗塗地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四十章 爽約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三六章 晚宴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669章 大冢宰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556章 改換門庭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730章 殺心起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九十章 納吉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二九二章 擦鞋底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738章 五鳳樓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738章 五鳳樓五九章 豪放名士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520章 大柱國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一九章 撮合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534章 臨洮縣公第664章 滎陽之圍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六五章 書房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549章 家宴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四二章 倒黴崔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
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488章 軍驛夜話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十八章 關中盟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613章 氣暈了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七六章 至善至孝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二二六章 進士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508章 冒失僭越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二四零章 秦王嬪九五章 返京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47章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第556章 改換門庭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486章 軍輜開運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四九章 有求於人九二章 建成小兒二九零章 鞭罰第541章 嶺南爆雷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四六章 一敗塗地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四十章 爽約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三六章 晚宴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669章 大冢宰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556章 改換門庭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730章 殺心起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九十章 納吉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二九二章 擦鞋底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738章 五鳳樓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738章 五鳳樓五九章 豪放名士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520章 大柱國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一九章 撮合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534章 臨洮縣公第664章 滎陽之圍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六五章 書房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549章 家宴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四二章 倒黴崔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