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

天大的事,楊城不敢懈怠,只用了一個時辰便奔回仁壽宮。

楊智積聽完之後,果斷下令,領着五百羽林衛,全部披甲,朝着仁壽殿方向衝去。

剛剛登上臺階,他就看到了竇抗,

「你怎麼在這?」

竇抗眼見他這副陣勢,立即上前小聲道:

「我從昨夜等到現在,想着求見至尊,但裡面的內侍卻說,至尊乏累,不想見人,你這又是怎麼回事,怎麼帶這麼多人來?」

「來不及跟你說了,」楊智積內心大急,一個滑跪,跪在仁壽殿外,朝內大聲喊話道:

「臣楊智積,有要事求見至尊。」

裡面沒有反應,

「臣楊智積,有要事求見至尊,」楊智積再次提高聲音。

竇抗也懵了,趕忙跟着跪下,身上瞬間冒出冷汗,他猜到了一種可能,但是不敢再往下想了。

「臣楊智積,有要事求見至尊,」楊智積狂喊一聲。

裡面毫無動靜。

接着,楊智積勐一咬牙,拔出腰刀,朝着殿外的宗室近衛道:

「本將職責,護衛至尊安全,今至尊不答,吾當硬闖護駕。」

領頭的宗室近衛,搖了搖頭,拔出刀來,帶人守在大殿之外:

「無至尊召喚,爾等不得入內。」

「王八蛋!」楊智積大罵一聲,長刀一舉:「兒郎們,至尊恐遭不測,隨我入殿護駕。」

說罷,楊智積帶頭衝殺過去。

竇抗見狀,也豁出去了,至尊如果出事,他有護駕不利之罪,那是要命的,如果衝進去,至尊沒事,最多是冒犯聖駕,被削爵除官,但自己的一片忠心,至尊是可以看到的。

於是他也帶着身邊親隨,朝宗室近衛殺去。

一時間,仁壽殿外,刀光劍影。

兩邊人馬這麼殺起來,聲勢浩大,雙方不斷有援軍加入,但是宗室近衛人數不佔優,楊爽又沒有坐鎮主持,所以很快便被楊智積殺出一條路來。

「砰」的一聲,內裡插着門栓的殿門被從外撞爛,楊智積火速帶人衝了進去。

轉過正殿,便是寢宮,這時候,黃門侍郎元巖從寢宮方向跑了出來,哭喪着臉道:

「至尊駕崩了!」

楊智積雙腿一軟,差點栽倒,衝入寢宮之後,只見龍榻周圍,女卷內侍跪了一地。

榻上,皇帝楊堅臉色煞白,毫無血色,安靜的躺在那裡。

楊智積撲了過去,趕忙查看鼻息脖頸,只覺至尊渾身冰涼,顯然已經逝去多時。

當他確認至尊已經駕崩之後,隨即大怒道:

「來人!把這幫人全都給我看好了,誰敢妄動,直接砍了。」

「楊城,速去捉拿女幹賊柳述。」

接着,楊智積青筋暴起,看向已經嚇傻了的竇抗道:

「笨蛋!還不快去請太子主持大局。」

竇抗顫顫巍巍,連滾帶爬跑出大殿,見外面還在廝殺,大喊一聲:「至尊駕崩,爾等速速停手,立即控制皇城,不準任何人出入。」….

一時間,衆人各自後撤,一個個都傻眼了。

內苑,楊廣一拳搗在竇抗胸口,面目猙獰道:

「你是怎麼護的駕?你啊你」

竇抗大哭道:「天已傾覆,請太子速往仁壽殿,主持大局。」

不用他說,楊廣已經帶着妻兒緊急奔赴仁壽殿。

事實上,柳述在聽到仁壽殿方向傳來的廝殺聲後,就已經知道事情敗露,柳沮直到如今,都沒能將楊勇帶回來,說明已經出事了。

成王敗寇,沒什麼好說的。

「時不在我啊」柳述嘆息一聲,在房間內坐下,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楊勇登基的詔書,他都已經準備好了,只要楊勇一到,便可繼位,介時左右羽林衛便會完全落於掌控之中,只要能夠控制仁壽宮,再殺了楊廣一家,到時候楊勇以新帝身份返回大興登基爲帝,將是順利成章的事情。

「可惜了就差一點」

這時候,房門被人撞爛,楊城帶着羽林衛衝了進來,二話不說,卸了柳述冠冕,令人左右架起柳述,拖往仁壽殿,聽候發落。

晉王楊昭,撲倒在榻上,失聲痛哭。

楊廣佇立在一側,一臉哀傷。

楊智積和竇抗,將這些天來的所有情況,都一五一十的彙報給了楊廣。

與此同時,負責給衛王楊爽治病的內侍和御醫,也都被抓起來了。

楊爽也病故了,死於三天前。

解除軟禁後的楊素,趕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令人審問女卷,以三夫人爲首,所有進過仁壽殿的宮女,全部審問。

至於那些內侍宦官,直接被拖了出去,全部砍頭。

眼下這個時候,楊廣隨時可以繼位,審不審,其實已經毫無意義,如今的他,大權在握,普天之下,只有他一個人說了算。

殺誰不殺誰,就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給事黃門侍郎元巖,被拖至楊廣面前,他一個勁的哭訴,說什麼至尊昨夜一切安好,今晨也無不妥,是在剛剛突然駕崩的。

楊廣叫來一名御醫:「你跟他說。」

御醫道:「下臣查看過後,判斷至尊是於兩日前龍馭賓天。」

元巖面如死灰。

楊廣看向元巖,澹澹道:「等着吧,這麼大的罪,孤都不能隨便就讓你死了。」

元巖頓時癱軟在地,被羽林衛給拖了下去。

柳述剛被人拖進來,楊廣便擺了擺手:「將他和元巖關在一起,等孤回了大興,一併治罪。」

接着,楊廣令心腹魚贊立即帶人去往濮水鎮,通知楊銘進宮。

見到魚讚的那一刻,楊銘心知大事已定,懸着的心終於放下。

這兩天來,是他穿越到這方大隋後,最爲神經緊繃的兩天,他一刻都不敢休息。

心絃放鬆下來後,楊銘頓時覺得身心一陣疲憊。

吩咐李淵依舊駐紮村莊,楊銘只帶了自己的王府部曲,綁着楊勇,跟隨魚贊進入仁壽宮。….

【穩定運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huanyuan.】

龍榻前,楊銘跪在地上,放聲大哭。

楊廣令人給楊勇鬆綁,一臉闇然道:「休息幾天,隨我一道扶父皇的靈柩,返回大興吧。」

楊勇淚流滿面,默默點了點頭。

塵埃落定。

兩天後,百官進入仁壽宮,楊廣就此登基,冊封太子妃蕭氏爲皇后,同時宣佈大赦天下。

接下來,浩浩蕩蕩幾萬大軍,在皇帝楊廣的統帥下,將大行皇帝楊堅的靈柩送回了大興。

舉辦國喪之後,楊堅會被送往太陵安葬,與皇后獨孤加羅合葬在一起。

太府寺議定過後,建議至尊的諡號應爲「文皇帝」,被楊廣採納。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

總之,文帝這個諡號,一般是給擅於治理天下,在位期間國富民安的皇帝。

至於廟號,因爲楊堅曾經封自己的父親楊忠爲太祖皇帝,所以楊堅的廟

號是高祖皇帝。

楊銘再一次穿上了最重的斬衰孝服,因是嫡孫,他得穿三年,期間不得更換齊衰。

大理寺、刑部、御史省介入調查,容華夫人蔡氏、弘政夫人陳氏,被勒令出家。

宣華夫人陳氏,在楊廣的授意下,名義上是處死,實際上被帶進了皇宮,楊廣要讓她生不如死。

因柳家、元家勢力過於龐大,牽扯太廣,楊廣要照顧多方面子,所以柳述和元巖的罪名,非常輕,只判了流放嶺南。

柳述是真的流放,至於元巖,會死在半路。

楊廣親自安撫自己的妹妹楊阿五,希望她能改嫁,但楊阿五剛烈,主動要求與柳述一起流放嶺南。

楊廣大怒,令人將其軟禁府中。

等到楊堅安葬之後,楊廣帶着妻兒入住大興宮,成爲大隋第二任皇帝。

宇文述接替豫章王楊暕,拜爲左衛大將軍,封許國公。

郭衍接替裴矩,拜左武衛大將軍、封光祿大夫。

楊廣改御史省爲御史臺,封張衡爲御史大夫。

楊素重回中樞,仍任尚書左僕射,楊約奉旨返京,接替裴矩,成爲內史令。

至於裴矩,改任爲門下省黃門侍郎,有銓選之權,也就是說,他可以跳過吏部,直接選拔官員。

七月份,車騎將軍屈突通,奉命前往晉陽,召回漢王楊諒。

實際上,早在仁壽宮的時候,楊廣便以楊堅的名義假傳旨意,想要把楊諒騙回來,結果沒有迴應。

如今國喪都過去了,楊諒那邊還是沒有動靜,他都沒回大興,給自己的親爹送葬。

楊銘知道,楊諒這是已經在準備謀反大事了。

這幾日朝會,楊廣令太府寺商討楊銘封王的事情,以及準備楊昭冊封太子的典禮。

至於老二楊暕,不出意外的話,會襲爵晉王。

親王封號,以晉、秦、齊、楚最大,因爲這四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國。

其中晉之所以超過秦,是因爲晉國在春秋時期是中原霸主,地盤最大,後來分裂成三個國家趙、魏、韓,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晉。

剩下的秦、齊、楚則是戰國時期最大的三個國家。

楊銘多半會是秦王。

楊茵絳的肚子,已經越來越大,再有兩個月便會生產,如果是兒子,那就是板上釘釘的嫡長孫了。

這天,李淵帶着長子建成,來拜見楊銘。

名爲感謝楊銘給兒子牽線搭橋,實際上是感謝楊銘沒有把他賣了。

當初去仁壽宮,李淵的表現很不積極,被楊銘扣在身邊之後,更是直接躺平,多少有點想要置身事外的意思。

當楊廣順利登基後,李淵可謂是度日如年,就怕當初出工不出力的事情被楊銘給捅出來。

不過昨天楊銘下朝的時候,自己在宮門外偶遇對方,當時楊銘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了一句:你欠我一個人情。

李淵當時就知道,自己沒事了.

圓盤大佬粗

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一零七章 檢校衛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598章 不懂政治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543章 諡號第534章 臨洮縣公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647章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562章 一世英名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三一章 吾教當興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520章 大柱國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666章 天寒地凍八一章 嚴重警告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684章 五五開第560章 大封宗室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693章 不可能二一一章 妾妃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702章 紙上談兵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735章 創造需求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659章 將功贖罪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655章 敗局二五零章 武士彠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673章 渡河之戰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九九章 黑吃黑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483章 一代巨匠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552章 弒君者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565章 嶺南之疾六九章 舉薦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二一一章 妾妃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
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一零七章 檢校衛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598章 不懂政治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543章 諡號第534章 臨洮縣公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647章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562章 一世英名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三一章 吾教當興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520章 大柱國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666章 天寒地凍八一章 嚴重警告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684章 五五開第560章 大封宗室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693章 不可能二一一章 妾妃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702章 紙上談兵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735章 創造需求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659章 將功贖罪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655章 敗局二五零章 武士彠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673章 渡河之戰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九九章 黑吃黑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483章 一代巨匠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552章 弒君者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565章 嶺南之疾六九章 舉薦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二一一章 妾妃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