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

時隔多年,竇慶終於又見到了自己人生的頭號剋星,此時非彼時,楊銘第一次來河東的時候,他還不至於太客氣,但是眼下,完全就是卑微了。

“太子舟車勞頓,快請入府休息吧,”竇慶小跑過來,親自扶楊銘下了馬車。

楊銘笑道:“聞喜的事情,竇公有沒有幫孤盯着點啊?”

“肯定的,肯定的,”竇慶賠笑道。

兩人在前,百官在後,進入河東王府。

眼下已經不是河東王府了,河東沒王了,但是府邸還是楊銘的產業,這裡一直都留着人。

自打開皇十八年,王府興建至今,楊銘就沒有在這裡住過。

此時打量着府內光景,只覺歲月如梭,白駒過隙。

“好了,你讓他們都走吧,孤沒有什麼要交代的,我只在這裡住一晚,明日便會去聞喜,”

楊銘進入前堂之後,讓竇慶把那些地方官都打發走,只留下了徐德言、蕭摩訶、宋老生和蕭世廉,這四人是楊銘的人。

宋老生一點都不老,也就是四十左右的樣子,這個人是蕭摩訶一手提拔起來的,而且蕭摩訶有意讓對方接手楊銘在河東的精銳部曲。

蕭摩訶老了,七十多歲的人了,能幫楊銘練出這支精銳部曲,他也算是功德圓滿,眼下只打算在河東郡尉外加軍府驃騎將軍這個位置上養老,等到死了,再由長子蕭世廉將他送回蘭陵老家安葬。

沒錯,人家也是蘭陵蕭氏出身,只不過與蕭皇后這支南樑蕭隔得比較遠。

“世廉不是外人,孤卻直到如今方纔與你見面,頗覺相見恨晚啊,”楊銘笑道。

蕭世廉今年也四十多歲了,一直都在南海郡的始興縣生活,因爲蕭摩訶他們家很早就從蘭陵遷徙到了始興,這個地方就在廣州北部。

蕭世廉趕忙起身道:“太子於我父子有再造之恩,卑職也是日日期盼,能早日得睹太子風采,今日一見足慰平生。”

蕭摩訶不同於南陳其他將領,他當年是率陳軍主力投降大隋的,算是有立功表現,所以兒子們沒有被擄至京師。

以至於留在老家的次子蕭世略在江南起兵造反,被楊素鎮壓,兵敗身亡,而長子蕭世廉從頭到尾沒有參與,僥倖活了下來。

楊銘笑道:“快坐吧,自己人不要拘禮。”

接着,楊銘又饒有興趣的看向宋老生,說道:

“這次孤來河東,一方面是要去聞喜看看煉窯的情況,另一方面,就是見見你們幾個人,你現在只是河東的兵曹參軍,但是手裡握着孤的精銳私軍,品級雖低,權力可不小了。”

宋老生趕忙道:“能爲太子效力,是卑職的榮幸,但求爲太子練出一支天下最精銳的無敵之師。”

“很好,”楊銘點頭道:“孤的這支私軍,就交給你和世廉了,將來或許有大用處,且等待時機,一朝得顯,便是鵬程萬里。”

宋老生大喜過望:“卑職是個粗人,只知唯太子之命是從,以不負太子和蕭老的栽培。”

“好,”楊銘微笑舉杯:“諸位請滿飲此杯。”

堂內一干人紛紛起立,朝楊銘敬酒。

竇慶笑哈哈的喝完後,一抹嘴坐下,道:

“喬鍾葵來信,希望能來河東覲見太子,不知太子見不見?”

“一郡太守,非要務重事,不宜擅離其職,告訴他,以後有機會見的,”楊銘道。

喬鍾葵眼下也是傍上楊銘了,自己兒子喬淳已就在東宮任職,所以他認爲自己就是太子的人,聽說楊銘要來河東,就請竇慶幫忙問問,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見見太子。

畢竟是自己的後臺,還是需要時常見面,促進感情的。

當晚,楊銘留在了河東王府,於翌日清晨,啓程前往聞喜縣。

聞喜,是裴氏的老家,這個地方只有姓裴的說了算,誰來都不好使。

當楊銘抵達聞喜縣城外的時候,烏泱泱近千人的迎接隊伍,早已經在城門外等候多時,其中也有獨孤懷恩。

“告訴他們,我不進城,讓他們在前帶路,去煉窯場看一看,”楊銘囑咐陳奎一聲後,後者將他的這層意思通傳了下去,於是裴家分出數百騎在前帶路,往縣城東面的深山當中行去。

而獨孤懷恩,則是被楊銘叫進了車廂。

分別大半年,這小子現在的臉都曬脫皮了,不過表情非常興奮,看樣子進展不錯。

獨孤懷恩不等楊銘提問,興奮的搓手道:

“裴家幫了大忙了,找到幾處不錯的礦場,易開採,質地還好,眼下六座煉窯已經建起來了,畢竟是初期,先期出爐了一些兵具,不怎麼樣,慢慢改善吧。”

楊銘道:“慢不了啊,要是能慢,我也沒必要親自跑一趟了,閻毗求我幫忙,讓我在年底之前務必給他交付一批軍械甲冑,好讓他應付陛下。”

“管他幹嘛?這是陛下給他的差事,又不是給你的,犯不着幫他,”獨孤懷恩道:

“冶煉鑄造,工藝極爲複雜,不是說快就能快的,慢工才能出細活,煉窯點火沒多久,很多工序還不完善,事先跟你說清楚啊,我可快不了,再說,我這是出精品,不是給朝廷供應軍需的。”

楊銘笑道:“這話你跟陛下說去。”

“我不敢,我也就跟你發發牢騷,”獨孤懷恩撇嘴道:“我要是跟他這麼說,他能賞我二十杖。”

這小子畢竟是楊廣的親媽獨孤伽羅親手撫養過兩年的,在楊廣心裡,屬於是很親近的表兄弟了,加上性格就是這樣,所以嘴巴不把門,楊廣也並不在意。

楊銘笑道:“我先看看情況再說。”

礦場基本分佈在湯營鄉一帶的深山中,那麼煉窯自然就在湯營鄉了,分佈在鄉里的六個村莊當中,礦石皆取材於湯王山一帶的大小山巒。

湯王山原本叫條山,後來改爲景山,歷史上,商湯在此地發兵,與夏朝軍隊在鳴條決戰,滅夏建商,所以此山改名爲湯王山,沿用至今。

山中蘊藏着豐富的鐵礦資源,有些不好開採,而容易開採的礦點,這一次裴家也挺夠意思,主動都給指明瞭。

所以目前爲止,開採一項,還是非常順利的,路也被裴家花大功夫修好了,山中礦石源源不斷的被送入湯營鄉。

村莊內,遍地煙霧升騰,打鐵的聲音絡繹不絕,非常刺耳。

大隋的冶煉工藝,非常落後,環境也差的一批,好在這裡安置有太府寺的專業人員,早早開挖了下水渠,引污水排出村外,否則村子裡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楊銘所在的這個村莊,叫石門村,有煉爐十八個,因爲所有礦石都出自一個礦窯,所以一個村莊單獨可稱之爲一個煉窯。

每個礦場出來的礦石材質都是不一樣的,不能混搭使用,所以一個村的煉窯,用的是一個礦場的鐵礦,不能更換其他礦石。

這裡營房遍佈,都是工人們的居住之所,本來不大的村莊,眼下人口飆升,商業也隨之繁榮起來,賣什麼的都有,包括賣身的。

雲定興做爲專家,陪同在楊銘左右,爲楊銘介紹着整個冶煉鍛造的工藝步驟,其中,楊銘就在一座冶煉棚內,見到了來自山東的工匠,用的就是北齊綦毋懷文的灌鋼技術。

雙液淬火法外加只能用慄炭燒窯。

慄炭就是慄樹燒成的木炭,用這玩意起火,火中雜質較少,不易污染鐵質。

其實這裡面,主要是對一些化學元素的規避和應用,具體到底是什麼,楊銘也不懂。

於是他在獨孤懷恩和雲定興等人的陪同下,親自觀摩了一場冶煉過程,幾十個最好的工匠,手腳不停,滿身大汗,仔細的操作着。

燒鐵鼓風,大棚內的溫度瞬間就升起來了,楊銘也是一身大汗。

月落日升,工匠們扒開爐底,然後一團像棉花般的火紅色鐵渣緩慢的流了出來,這就叫塊鍊鐵了。

大隋的冶煉爐都不大,一人多高,所以鼓風效果差,熔點也提不上去,所以燒不出鐵水來,只能燒出塊鍊鐵,就是眼下這個棉花狀的鐵渣。

接下來就是淬火冷卻,它是柔軟的,你拿不起來,必須冷卻一下,讓其稍微硬一點,而淬火冷卻,也可以排除鐵渣內的一些雜質。

冷卻是非常消耗的時間的,大概一個時辰後,三名工匠拿着鐵鉗將其夾起,然後放在鍛臺上,叮叮噹噹的開始鍛打。

正所謂打鐵趁熱,只有這個時候,你才能將一個鐵塊,經過不停的鍛打,鍛造成你需要的形狀,這可是功夫活啊,非常消耗時間和體力。

又過了兩半時辰,一柄刀身打成了,這個時候,鐵刀內部結構已經定型,可以直接入水冷卻,嗤的一聲,整個大棚內被煙霧所充斥。

刀柄都是木製的,上面鎖有鐵環,爲的是防止木柄開裂與緊固刀身。

至於開刃,就簡單了,不是啥技術活。

一把刀就是這樣做成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楊銘只覺這樣的工藝太落後了,怪不得閻毗快愁死了,這種產量,何年何月才能配裝百萬大軍啊?

要知道單是一副甲冑,就需要幾十個工匠日夜不停的幹一個月才能完成。

楊銘覺得自己這次的河東之行,恐怕要呆很久了。

第600章 皇帝帶貨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第726章 五座大橋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701章 自命不凡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617章 楊老八三七一章 裴看穿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二六一章 寡婦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627章 潮汕地區六七章 御史中丞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三四章 造化弄人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710章 蠻子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09章 大昏招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705章 水軍出動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一零六章 上嫁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七四章 家大業大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51章 十五道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515章 攔河大壩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574章 平反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95章 嘔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479章 任人唯親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34章 東西聯盟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647章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477章 總領西路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740章 留活口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七十章 一車美酒四四章 說和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
第600章 皇帝帶貨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第726章 五座大橋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701章 自命不凡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617章 楊老八三七一章 裴看穿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二六一章 寡婦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627章 潮汕地區六七章 御史中丞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三四章 造化弄人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710章 蠻子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09章 大昏招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705章 水軍出動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一零六章 上嫁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七四章 家大業大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51章 十五道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515章 攔河大壩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574章 平反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95章 嘔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479章 任人唯親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34章 東西聯盟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647章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477章 總領西路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740章 留活口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七十章 一車美酒四四章 說和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