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四章 乾隆御墨 1

乾隆御墨,因爲上面有字兒還有圖案,所以其實是很容易辨認的,不像大千紙,因爲很難辨識,所以大部分人是分辨不出來新紙和陳紙的區別的。

撿漏的可能性估計不大了。

不過張天元現在並非一定要撿漏,只要東西好,他完全可以買下來,這不成問題。

“放心吧,我不是說了嘛,咱不差錢。”

張天元笑了笑道。

雜項收藏裡面,古墨收藏算是比較小衆的,但是對於他這個開辦了博物館的人來說,那可意義非凡的。

雜項收藏的品類之多,內容之繁,涉及面之廣,是其他諸如瓷、玉和書畫、銅器等等大類收藏不能比擬的。

可以說,雜項古玩是最能廣泛代表和體現古代的上至皇家貴族,下至草根百姓的多元化文化特徵,他不僅凝結着炎黃百姓的生活情感和理想,而且也昭示着華夏民族的個性和精神,也可以說精美的古玩雜件具有無窮的魅力,蘊含有高雅的文化藝術品味,無不閃耀着中華文化的華彩。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一個對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知之甚少的人,在精神上就會缺乏一種歸屬歸”。

張天元來美國的時間也是不斷了,有將近一年時間了。

這麼長時間以來,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身處異域文化的條件下尋求自己的心靈歸屬,如何在多元化的文化環境中珍惜、維護、繼承、發揚自已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傳統。

從初來美國不久,在這世情多忘舊的年代,他找到了以收藏來自中國的文物古玩來消解思鄉之愁的捷徑,從中不僅獲得了精神歸屬之感,同時也增進了民族的自尊心,也使他感悟到,在這文化千差萬別的另一環境中,只有通過收藏本民族的文化藝術品,才能克服對環境中的不適應。

在他賞玩各類心儀的藏品的時候,如同正與自己的先民在對話,其時,就不會有身居異鄉爲異客的感覺,否則,就會像離根的飄零落花,不知隨波逐流在何處,不知何處是歸宿。

每一個有民族責任心的炎黃子民,當他在遠離故國的異國他鄉,在由多民族,多種文化元素匯聚在一起的國度裡的時候,既會融入和適應當地的文化環境,更會將愛護、弘揚本民族文化爲己任,在他周圍有收藏興趣的同好朋友之中都有這種共同的認知。

與收藏陶瓷、玉石、青銅和字畫等大類藝術品相比,其古玩雜項的真僞鑑辨存有更大的難度。

這不僅是因雜項品類多,範圍廣,必須要掌握多方面的鑑賞知識的緣故,而是古玩雜件的真僞鑑別涵蓋面更加廣,它除了有如同瓷、玉、畫等所存在的年代的真僞、款識的真僞,作者的真僞等嫌疑之外,還得要注意材質的真僞,工藝的真僞等等更多的疑點。

隨着技術的進步,冒充古玩雜件藝術品的作假手法更是層出不窮,枚不勝舉,防不勝防。

比如以塑料、樹脂、化學彩料等來代充自然玳瑁、象牙、印石、琺琅和漆器等作假的藝術品在國內外的古玩市場上時有發現;

也出現大量採用模壓、電腦機刻等現代技術來冒充古人所刀鐫手刻的精美工藝之假品,其他的偷樑換柱,移花接木,金蟬脫殼等等的作假手段更是一一難表。

中國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沒那個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

張天元之所以敢在這異國他鄉玩古墨、古紙,就是因爲他有這個本事,他能看懂雜項古玩。

古墨也是雜項收藏之一。

製作古墨最開始多用松煙、油煙,隨着審美的提高,後來的古墨逐漸加入了珍珠、玉屑、龍腦、麝香等名貴藥材,再經過十幾道工序,千搗萬杵而成。

因此,古墨大多墨質如黑玉、芬芳宜人。

而且,高檔的古墨還融匯了衆多名家的技藝,集繪畫、篆刻、書法於一體,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

又因爲古墨的題材涉及到山水風光、花鳥蟲魚、帝王將相、風俗民情等方面,能從一個側面表現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狀況,所以,歷經千百年而流傳下來古墨就成了濃縮歷史的藏品。

古墨的種類很多,最具價值的古墨是御墨和珍玩墨。

古墨的比較高成交記錄發生在2007年的年底,一套十錠裝的清乾隆御製西湖十景集錦色墨以448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平均每錠古墨接近50萬元。

這套墨即是御墨又是珍玩墨,所以價值纔會如此之高。

張天元仔細審視着放在那裡的乾隆御墨。

確切的說,這是一款硃砂墨。

該清硃砂御墨四角內凹,略成矩形,通體硃紅。

有楷書“御墨”及“乾隆丁巳年制”等字樣。

並鈐篆書“世掌絲綸”方印。

背面爲紡織式圖案。

字及印均施以金彩。

有木盒一。

清內務府制御墨,外間很少流傳。

外間“御墨”,多是徽州墨家承製的墨品。

總體看來,內庭制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雖然材質上乘,但工藝保守,水平反不如徽州名家制墨。

不過,從收藏角度看,物以稀爲貴,二者價值也就不相伯仲了。

1737年(乾隆丁巳年)款的御墨,還涉及“再和墨”的問題。

所謂“再和墨”即指以殘碎舊墨重新制作而成的新墨。

有人認爲,凡署乾隆丁巳與辛卯年款的,都是“再和墨”。

在沒有足夠的文獻及實物證據的情況下,該說頗嫌武斷。

硃砂墨,是爲了適應繪畫及圈點批文等實際需要而生產的一種硃紅色墨。

對硃砂的使用可追溯到殷商時代。

據分析,甲骨文上的紅色痕跡,就是使用硃砂所致。明代時已經形成了系統的硃砂墨製造法。

清代皇帝常以紅色墨在奏章上批示。

清代,內務府御書處設庫掌、匠役,專務制墨。

內務府製造御墨始自康熙朝。

根據留存實物,共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朝製作御墨,其中乾隆朝數量較多,質量較高。

乾隆帝登基後,曾特地招募徽墨高手來教授內務府墨作工匠,其無疑對提高墨作製造的御墨水平有很大幫助。

張天元心中竊喜,不管是從外形還是氣味上來判斷,這都是一件真正的乾隆御墨。

第二二四三章 黃金艦隊第四五五八章 九死一生的可怕之地第七五八章 國情不同第四二五四章 棒槌的要價第一零三九章 海天夢香第一二八八章 怪魚第三四九章 天衣無縫第三六一七章 宣德抱月第二零七三章 住宅的形和勢第一五八九章 差點餓死的專家第四三七一章 九龍玉帶(一)第五二八章 男人的雄心壯志第二二二一章 武器系統第四零五零章 牛眠之地第七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二二五零章 海上轟鳴聲第一六一三章 就是個夯貨第三零六九章 張天元獅子大開口第四八零七章 相墓第二一零八章 生坑明器第一零八零章 奇貨可居第一八零六章 擂臺賽開始第一四六二章 鷹羣、狼羣第三八四二章 按錢論罪第六七八章 妙手點金第三五一二章 香火第二零六八章 望氣第四零一二章 唐代秘色瓷第四四三三章 寶玉和英雄(二)第一一二六章 我不要當英雄第五三四章 豐厚收入第二零二三章 開枝散葉,寶樹成長?第七四一章 神秘谷第三九八二章 可怕的水庫第三五八六章 小氣鬼第七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零二八章 琥珀鑲玉第一零五四章 倫敦古董市場第一七七五章 人沒死第二七六二章 哥是天才啊第一六零零章 步步緊逼第四一五二章 開天眼第一八六九章 護心鏡第一三九七章 猛漢第一二八五章 出海第三七六六章 珍妃之印第八一一章 作死的金導第二三三七章 不服老也不服輸第一六四七章 洋記者的中國經歷第一二一章 晚到了四百年的瓷器第二零九四章 天明堂第八八四章 重禮第二二一八章 船長和船工第三九六三章 死灰復燃的神目族第二零三九章 玉石廠選了個風水寶地第五七二章 雙喜臨門第一一八二章 親哥哥第三二七七章 茶聖的紅顏知己(二)第五五零章 真假難辨第四六三零章 殺人的畫 2第四四九三章 樹墩和盧比第一一零一章 私人博物館第四五八章 毒舌第九三九章 曹老闆第三六九零章 漆豆第一二一章 晚到了四百年的瓷器第1418章 有錢用在刀刃上第五九二章 地圖和文字第二六一七章 可憐又可恨第二零九八章 神羅集團的雕刻精英們第四二七八章 危險的交易 2第二九七九章 葫蘆第三八六五章 土豪馬萬三第四五二九章 熱火朝天的採香大軍第一六一四章 調研第三五二三章 一面牆的玉器第一九九四章 飛來之地第三三一章 作古玉器第八九二章 仙女第四三九四章 張天元修道第二五七五章 神秘石第二三八一章 土皇帝的夢第三一八八章 與虎謀皮第四七零四章 對手第八十一章 有點奇葩的拍品第二五零一章 寒江獨釣第四六三二章 風水死局 1第一零七一章 一明一暗,同時進行第二七二一章 印的緣分第四七零八章 瞧不起第四四四四章 海獸葡萄鏡第八八四章 重禮第二四八二章 就是拆你臺!第三八零章 黑市來人第三二五二章 收藏價值很大啊第四七二七章 黑鎢砂第二一三二章 盜洞第二六一二章 意外的新發現第九十五章 土豪的世界第三六二四章 鏟地皮的都非“好人”
第二二四三章 黃金艦隊第四五五八章 九死一生的可怕之地第七五八章 國情不同第四二五四章 棒槌的要價第一零三九章 海天夢香第一二八八章 怪魚第三四九章 天衣無縫第三六一七章 宣德抱月第二零七三章 住宅的形和勢第一五八九章 差點餓死的專家第四三七一章 九龍玉帶(一)第五二八章 男人的雄心壯志第二二二一章 武器系統第四零五零章 牛眠之地第七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二二五零章 海上轟鳴聲第一六一三章 就是個夯貨第三零六九章 張天元獅子大開口第四八零七章 相墓第二一零八章 生坑明器第一零八零章 奇貨可居第一八零六章 擂臺賽開始第一四六二章 鷹羣、狼羣第三八四二章 按錢論罪第六七八章 妙手點金第三五一二章 香火第二零六八章 望氣第四零一二章 唐代秘色瓷第四四三三章 寶玉和英雄(二)第一一二六章 我不要當英雄第五三四章 豐厚收入第二零二三章 開枝散葉,寶樹成長?第七四一章 神秘谷第三九八二章 可怕的水庫第三五八六章 小氣鬼第七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零二八章 琥珀鑲玉第一零五四章 倫敦古董市場第一七七五章 人沒死第二七六二章 哥是天才啊第一六零零章 步步緊逼第四一五二章 開天眼第一八六九章 護心鏡第一三九七章 猛漢第一二八五章 出海第三七六六章 珍妃之印第八一一章 作死的金導第二三三七章 不服老也不服輸第一六四七章 洋記者的中國經歷第一二一章 晚到了四百年的瓷器第二零九四章 天明堂第八八四章 重禮第二二一八章 船長和船工第三九六三章 死灰復燃的神目族第二零三九章 玉石廠選了個風水寶地第五七二章 雙喜臨門第一一八二章 親哥哥第三二七七章 茶聖的紅顏知己(二)第五五零章 真假難辨第四六三零章 殺人的畫 2第四四九三章 樹墩和盧比第一一零一章 私人博物館第四五八章 毒舌第九三九章 曹老闆第三六九零章 漆豆第一二一章 晚到了四百年的瓷器第1418章 有錢用在刀刃上第五九二章 地圖和文字第二六一七章 可憐又可恨第二零九八章 神羅集團的雕刻精英們第四二七八章 危險的交易 2第二九七九章 葫蘆第三八六五章 土豪馬萬三第四五二九章 熱火朝天的採香大軍第一六一四章 調研第三五二三章 一面牆的玉器第一九九四章 飛來之地第三三一章 作古玉器第八九二章 仙女第四三九四章 張天元修道第二五七五章 神秘石第二三八一章 土皇帝的夢第三一八八章 與虎謀皮第四七零四章 對手第八十一章 有點奇葩的拍品第二五零一章 寒江獨釣第四六三二章 風水死局 1第一零七一章 一明一暗,同時進行第二七二一章 印的緣分第四七零八章 瞧不起第四四四四章 海獸葡萄鏡第八八四章 重禮第二四八二章 就是拆你臺!第三八零章 黑市來人第三二五二章 收藏價值很大啊第四七二七章 黑鎢砂第二一三二章 盜洞第二六一二章 意外的新發現第九十五章 土豪的世界第三六二四章 鏟地皮的都非“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