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六章 華夏佛韻

庫房裡,兩塊翡翠已經被分成了兩塊大的,還有剩餘的一些,這兩塊大的,自然是要做成大件的,而剩下的那些,也不會浪費掉,田宇將它們很合理的設計成了手鐲、掛件、戒面之類的東西,總之是儘量做到物盡其用,不浪費一點點材料。

畢竟這兩塊翡翠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極品啊,浪費一點,那都是非常可惜的。

“張老闆,我打算先做手鐲和小件,這些做起來比較方便,也比較簡單,就當是先讓手熱起來吧,之後再做大件你覺得怎麼樣?”田宇問道。

“行啊,我看你把圖都做出來了。”

“手鐲的圖比較簡單,因爲都是定式的,不需要動腦子去設計,當然比較簡單了。”田宇介紹道。

手鐲,亦稱“釧”、“手環”、“臂環”等,是一種戴在手腕部位的環形裝飾品。其質料除了金、銀、玉之外,尚有用植物藤製成者。手鐲由來已久,起源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時期。據有關文獻記載,在古代不論男女都戴手鐲,女性作爲已婚的象徵,男性則作爲身份或工作性質的象徵。在古代社會,人們還認爲戴手鐲可以避邪或碰上好運氣。

而作爲翡翠手鐲,也是非常講究的,從清代開始,就十分盛行,還分成了各種類型,比如說美人鐲、貴妃鐲、平安鐲、福鐲等等。

儘管每一種手鐲造型上都有所不同,但卻都有定式的,不需要設計者費太多的腦筋。

總的來說。翡翠手鐲可以分成兩類,就是扁條手鐲與圓條手鐲。

要說到區別。其實也就只有三點而已。

這其一,就是圓條省料。扁條盡料:先說用料,圓條,中圈正樁,大概是10mm寬,8-9mm厚,而扁條是12mm寬,6-7mm厚,圓條窄扁條寬,圓條厚扁條薄。

其二。扁條光強,圓條光小:就光澤面和熒光來說,扁條由於寬,光面大些,而扁條由於圓弧在兩邊,底部爲平,弧度大,所以熒光會集中映射在整個鐲身,而且由於寬而薄。種份水頭展示得更加完美,而圓條的由於窄,光面小些,由於圓弧在最上和最下。弧度小,所以熒光的映射面也小良多,當然水頭也會表現力弱些。

就完美盡料的設計上來說。開扁條固然會少幾片,但是不僅有最恬靜佩帶效果。和最錦繡完美的外觀表現,還可以有完美厚大的鐲芯尾料而且還更有可能多出環中環來。所以說,扁條鐲子逐漸流行而圓條鐲子逐步退出市場,是一個提高,而不全如傳說中,爲求省料而設計得來的。

所以往往扁條大圈的鐲芯,還可以開到一隻小圈的環中環。

而中間的鐲芯,還可以一開二來做正樁花件。

就用料來說吧,開圓條鐲子,同樣的料比扁條正裝,十片會多出兩片來,同樣的料子,做正樁扁條能切出十片料的,假如做正樁圓條就會有12片,圓條的鐲芯,不僅薄些,而且由於圓條鐲比扁條厚2mm左右、窄2mm左右,也會小一些。

就是說同樣可以做10只扁條鐲子的料,可以做到12只圓條。好比睡覺的時候,鐲子滾得手臂上方,圓條鐲會咯手咯到疼,扁條不會,貼手再怎麼緊,都不會咯到。由於圓條的裡面厚進去大約2mm了。

但是,圓條外徑比扁條大2mm,好比中圈正樁,55的圓條鐲外徑,就相稱於57的圓扁鐲。

一件料子能出多少鐲子就是賭石一個最原始的計算方式,從這點來說,圓條鐲子實在比扁條鐲子省料的。

這其三,扁條貼手,圓條咯手:圓條完全不貼手,由於裡面是突出的圓骨,會在手上滾來滾去,扁條貼手,基本只要合手,佩帶都很恬靜,現代的女性不同於古代,足不出戶不用幹什麼活,基本都是電腦、駕駛、寫字、家務都要乾的,貼手與不貼手的佩帶恬靜效果,差很遠的。

在過去,大部分翡翠手鐲那都是圓條的,不過現在圓條手鐲已經漸漸被扁條手鐲被替代掉了,這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

田宇設計的這些個桌子,就是扁條手鐲,因爲這是要出售的,不是收藏,那麼肯定要考慮到舒適度的問題了,對於現代女性來說,扁條手鐲顯然更加合適。

“原來是這樣啊,不過這對你們這些內行是如此,對於我這樣不懂光身件的人來說,弄起來可就難嘍。”張天元笑道。

“對了張老闆,我昨天琢磨了很久,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都做成圖紙了,想給你看看,如果你覺得可以的話,咱們就開工,如果你不是很滿意,那還按照原來的計劃進行。”田宇又說道。

“什麼新想法?”

田宇打開了自己的電腦,然後讓張天元去看上面的兩張設計圖。

“這其中一張是八仙過海,另外一張則是華夏佛韻。”

“看你上面標註的數字,這應該是非常大的兩個大件啊。”

“沒錯,我原本是打算將八仙分別做出來的,但是那樣實在太浪費材料了,畢竟這兩塊極品翡翠那麼大,如果說分成八塊,真得是太可惜了,所以我就想了,是不是可以做成兩個大件,一個是整體的八仙過海,一個是整體的華夏佛韻,所有的繪圖和設計,都按照翡翠原本的形狀來做,這樣既不浪費,也能體現出翡翠大件的價值,畢竟這麼大的兩塊翡翠也不多見啊,還是這麼好的料子。”田宇解釋道。

張天元對八仙過海比較瞭解,只是粗略看了一下,將比較多的注意力放到了華夏佛韻那個設計圖上。

華夏佛韻的正面,釋迦牟尼佛端坐中央。佛座前春色蓮花如拳頭大小,含苞欲放。燈光之下略顯紫色,爲翡翠中少有;釋迦佛身後侍立着阿難、迦葉兩大弟子;旁邊。代表“悲”“智”“行”“願”的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緊圍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是栩栩如生的十六羅漢。這些自然構成衆星拱月聆聽心法的精妙之圖。

田宇真得是下了功夫了,將自己的心血都融入到了這張設計圖之中。

完成之後的華夏佛韻,估計淨重可以達到四十斤左右,這比起國寶“中華佛韻”要輕很多。

被帝都崇文區政府視爲鎮區之寶的巨型翡翠藝術品《中華佛韻》,通過了我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鑑定評估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鑑定。專家們認定其材料爲緬甸冰種高檔翡翠原石,世間罕有,彌足珍貴,併爲其頒發了政府、專家及業界認可的價值證書,其身價瞬間劇增到數億元人民幣。

這個經過衆多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歷時五年的精心設計、精心雕琢的巨型翡翠《中華佛韻》原石高125釐米。寬145釐米,厚60釐米,重量達1340多公斤,是迄今爲止我國發現的最大一塊翡翠。

雖然田宇的這個小了太多,但關鍵在於,田宇要完成的這個,材料卻比那件國寶好得多。

那個不過是冰種高檔翡翠,而這個缺失老坑玻璃種,帝王綠級別的頂級翡翠。這之間差着很多檔次呢。

所以千萬別看這個小,如果說價值的話,只怕完成之後,比那件國寶更加珍貴。

田宇一個人的能力或許比不上衆多的設計師。但前往別忘了張天元的存在啊,他雖然不擅長光身件的製作,但是卻可以在這個作品完成之後進行最後的完善。

以他的能力。絕對可以讓這個東西變成獨一無二的頂級存在。

“你這兩個設計都非常不錯,我同意了。就按照這個新方案來,另外雕刻後的粉末也不要浪費。麻煩你幫忙收集起來,我另有它用,碎掉的翡翠,即便是你認爲無法再做成掛件的,也不要扔了,全部都收集起來,行嗎?”張天元同意了田宇的新設計,不過提出了一個很奇怪的要求。

田宇有點不太理解這個要求,但是張天元既然說了,他肯定是要照做的。

那麼張天元收集這些東西究竟爲了什麼呢?

理由當然是有了,雖然他無法做到無中生有,但是卻可以將粉末和碎片進行修復重組,讓它們重新變成完好的翡翠,這樣的話,又可以用來賺錢了。

大件可能做不了,但小件卻肯定能行。

所謂翡翠的“種”也叫“種份”,指的是結晶顆粒的粗細大小,結晶顆粒越小,種越好,結晶顆粒越大,種越差。粗分爲老種、新種、新老種,歐陽秋眉將其分爲:老坑種、深青種、鐵龍生種、雍曲種、絲瓜綠種、梅花鹿種、芙蓉種、豆種、玻璃種、冰種、油青種、雷劈種、跳青種、金絲種、花青種、白底青種、“八三”種、“八二”種、卡達種、紫羅蘭種、紫青玉、烏雞種、紅玉、黃玉、福祿壽種、幹青種、墨翠共26種,其中玻璃種和冰種合算一大種。

而張天元手上的這些可是最好的老坑玻璃種啊,浪費了未免太可惜了。

如今種好的翡翠的價格是我們一般收藏者或是佩戴者望塵莫及的,一些藏家將翡翠收藏轉向了種水較好的翡翠小件,這些翡翠小件質地通透,水頭十足,觀賞把玩起來非常的漂亮,這些小件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種好,但是“翠”色較少,但是憑藉着優質的種底依然受到了許多佩戴者的喜歡和追捧,這些結構細膩,粒度均勻,通透細膩的好種小件稱爲收藏界十分看好的翡翠收藏新觀之一。

但是試想一下,如果說種好的翡翠,做成小件價格也合適的話,是不是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出錢買呢?

這是肯定的。

如今很多有錢人那是有錢沒處花,不知道要去做什麼,而翡翠小件的收藏,就成爲了很好的選擇了,買下來之後,不僅很有檔次,而且還能夠保值,說不定傳個幾代,甚至十幾代之後,就成了至寶了。

再說了,就算沒那麼久,要知道老坑玻璃種的翡翠就是新品那也一樣是非常值錢的,如果說後代真得是遇到困難了,賣了也可以救急啊。(未完待續。。)

第四四零三章 失魂落魄的左竹真雄第六五四章 奇貨可居第一二零二章 死板的人啊第一六三四章 破局第二二四六章 “釣魚”第六九二章 打劫啦第三五二九章 王者之鉞(一)第二六七五章 金絲種第一五零四章 男人的寵物就要兇猛第五一八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五三一章 考較廚藝第二零四九章 風水羅盤的妙用(一)第一二五三章 扇面第二二九章 心狠手辣第一三七九章 灌頂第一七五八章 貓眼第五一三章 趕緊弄個孫子出來!第八八零章 收購第二四八一章 被詛咒的寶劍第二五三三章 古錢幣引來了專家羣第六五七章 萬事大吉第一零五七章 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第三五二四章 荒唐皇帝,正德通寶第三七六五章 鐵證第五九九章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三六三三章 掐絲琺琅銅胎獅子第四二九三章 魚和枇杷圖第一九一七章 好戲開始第四五三四章 神廟寶藏第三五二七章 外熱內冷第三零二六章 古仿金裝第三三一八章 忘年交第二一三章 要面子不要錢第三零零九章 就是有錢,任性!第四六四七章 賭木第一五四六章 龍紋護肩第五十章 世外桃源或人間地獄?第三六五四章 破煙盒也有人收藏第一八一九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四三零八章 四千五百萬的豪宅第三二九九章 趙孟頫的書畫第二五一二章 整個大計劃第二四六五章 居心叵測第四九四章 五五開第三七零八章 不經意的“值錢”一瞥第一九三零章 意外收穫第二一三八章 開棺第三八九四章 姜壞的心思第一六一零章 獨門秘方第二二零八章 大案子第一四二二章 鷹王候選人第二八三六章 隕鐵和後卿第三一七四章 瓷藝第四零七五章 十個?還是十二個?第三一五七章 天價竹雕第三七九九章 賊喊捉賊第三七八五章 緣分第三一四九章 顛倒真假第四四零八章 交易中的意外第三二三五章 24K純金人渣(一)第三二八一章 齊天大聖墓(二)第三零五三章 國石第四七四零章 胸有成竹的陳總第三四五五章 老馬上當第二六七零章 所謂撿漏第三四三八章 宋代鈞瓷第三五五七章 朝元仙仗圖(一)第四零零一章 協會的邀請第三五零三章 熊貓金幣第二九三一章 鏡子第四七九八章 喪門和弔客第一零六七章 變成了自己曾經最恨的人第一九零二章 人馬一體第二一九一章 瞎詐唬第二一八五章 特殊的骰子第二八七零章 武館發泄第四五八四章 人類世界好可怕第五七八章 抵達緬甸第二九九二章 石頭記手稿第一零七一章 一明一暗,同時進行第二五九四章 古代科技(二)第一五九三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四章 右軍第一人第二八四九章 草包將軍(一)第三八一一章 托爾比山的大鯊魚先生第一五一七章 王公子上當第八七九章 分身乏術第三二八七章 萬曆古書第二五四三章 神秘銘文第四二三六章 輪迴第三三五二章 犀牛角杯第五八六章 象牙編織第三八八一章 國內友人來找第三五五二章 李蓮峰(一)第九三四章 品鑑石後第九四三章 三年不見紅,見紅吃三年第二五二章 王母的詛咒第一七三章 賭性第二三四六章 一塊翠激起千層浪第四五一三章 發現沉香林
第四四零三章 失魂落魄的左竹真雄第六五四章 奇貨可居第一二零二章 死板的人啊第一六三四章 破局第二二四六章 “釣魚”第六九二章 打劫啦第三五二九章 王者之鉞(一)第二六七五章 金絲種第一五零四章 男人的寵物就要兇猛第五一八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五三一章 考較廚藝第二零四九章 風水羅盤的妙用(一)第一二五三章 扇面第二二九章 心狠手辣第一三七九章 灌頂第一七五八章 貓眼第五一三章 趕緊弄個孫子出來!第八八零章 收購第二四八一章 被詛咒的寶劍第二五三三章 古錢幣引來了專家羣第六五七章 萬事大吉第一零五七章 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第三五二四章 荒唐皇帝,正德通寶第三七六五章 鐵證第五九九章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三六三三章 掐絲琺琅銅胎獅子第四二九三章 魚和枇杷圖第一九一七章 好戲開始第四五三四章 神廟寶藏第三五二七章 外熱內冷第三零二六章 古仿金裝第三三一八章 忘年交第二一三章 要面子不要錢第三零零九章 就是有錢,任性!第四六四七章 賭木第一五四六章 龍紋護肩第五十章 世外桃源或人間地獄?第三六五四章 破煙盒也有人收藏第一八一九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四三零八章 四千五百萬的豪宅第三二九九章 趙孟頫的書畫第二五一二章 整個大計劃第二四六五章 居心叵測第四九四章 五五開第三七零八章 不經意的“值錢”一瞥第一九三零章 意外收穫第二一三八章 開棺第三八九四章 姜壞的心思第一六一零章 獨門秘方第二二零八章 大案子第一四二二章 鷹王候選人第二八三六章 隕鐵和後卿第三一七四章 瓷藝第四零七五章 十個?還是十二個?第三一五七章 天價竹雕第三七九九章 賊喊捉賊第三七八五章 緣分第三一四九章 顛倒真假第四四零八章 交易中的意外第三二三五章 24K純金人渣(一)第三二八一章 齊天大聖墓(二)第三零五三章 國石第四七四零章 胸有成竹的陳總第三四五五章 老馬上當第二六七零章 所謂撿漏第三四三八章 宋代鈞瓷第三五五七章 朝元仙仗圖(一)第四零零一章 協會的邀請第三五零三章 熊貓金幣第二九三一章 鏡子第四七九八章 喪門和弔客第一零六七章 變成了自己曾經最恨的人第一九零二章 人馬一體第二一九一章 瞎詐唬第二一八五章 特殊的骰子第二八七零章 武館發泄第四五八四章 人類世界好可怕第五七八章 抵達緬甸第二九九二章 石頭記手稿第一零七一章 一明一暗,同時進行第二五九四章 古代科技(二)第一五九三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四章 右軍第一人第二八四九章 草包將軍(一)第三八一一章 托爾比山的大鯊魚先生第一五一七章 王公子上當第八七九章 分身乏術第三二八七章 萬曆古書第二五四三章 神秘銘文第四二三六章 輪迴第三三五二章 犀牛角杯第五八六章 象牙編織第三八八一章 國內友人來找第三五五二章 李蓮峰(一)第九三四章 品鑑石後第九四三章 三年不見紅,見紅吃三年第二五二章 王母的詛咒第一七三章 賭性第二三四六章 一塊翠激起千層浪第四五一三章 發現沉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