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三章 詠梅

談起梅花,自然不能不涉及到“四君子”。

所謂“四君子”,是指梅、蘭、竹、菊四種植物,而梅花居首。

將梅花與蘭、竹、菊相提並論,並冠以“四君子”的雅號,據說源自明代黃鳳池輯錄的《梅竹蘭菊四譜》。

必須明確的是,梅花成爲“四君子”之一是在明代,但梅花被視爲君子的象徵卻早在此之前,如前文引宋代王安石、林逋、陸游的詩詞中,梅花即已呈現出一種君子的形象和風采。

中國傳統觀念認爲,蘭、竹、菊和梅花一樣,也都具有君子的高尚品格—梅,堅貞傲岸;蘭,深谷芳菲;竹,中通外直;菊,東籬隱逸。

由此,梅、蘭、竹、菊分別代表着中國傳統文化所崇尚的四種品格—高潔、清逸、正直、淡泊,受到文人墨客的賞識和推崇,成爲他們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的絕佳題材。

此外,梅花又與鬆、竹合稱“歲寒三友”,或與竹合稱“雙清”,寓意均與“四君子”相同。

由此可見,君子具有各種不同類型,蘭、竹、菊、鬆是君子,周敦頤筆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是君子,陸游筆下“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的梅花也同樣是君子。

大千世界,林林總總,具有君子品格的植物又何止四種?

那麼,爲何不是“五君子六君子”或“七君子”,而只有“四君子”呢?

這是因爲,“四君子”是從四季當中各選出一種代表性植物,其花期或生長期分別與四季相對應。

但只要稍有植物學常識的讀者就會發現,梅花的花期是在冬季,“梅、蘭、竹、菊”與“春、夏、秋、冬”無法對應。

這似乎令人感到困惑。

實際上,與“四君子”相對應的四季並非如平常所說的“春、夏、秋、冬”,而是“冬、春、夏、秋”—梅花的花期一般在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正值隆冬;

蘭花的花期一般在三月至五月,是爲春季;

竹子最茂盛的時節一般在六月至八月,正值盛夏;

菊花的花期一般在九月至十一月,是爲秋季。

之所以將冬季開放的梅花置於最前,乃是爲了突出梅花作爲“四君子”之首的地位。

“四君子”的排序除了“梅、蘭、竹、菊”之外,還有“梅、蘭、菊、竹”或“梅、竹、蘭、菊”等不同說法,但既能夠突出梅花的榜首地位又能夠依序與四季相對應的則只有第一種說法。

梅花屬於薔薇科,與同科的桃花、李花、杏花、梨花、櫻花、海棠等是“姐妹花”,因此它們在形態上頗有相似之處,有時不容易區分。

但梅花有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上述各花的花期均在春季,且開花時葉子已經長出(櫻花除外);只有梅花的花期是在冬季,早於其他各花的花期,且梅花開放時梅葉尚未萌發。

這正是陸游所吟詠的“無意苦爭春”之意。

此外,蠟梅(又名臘梅)的形態也與梅花接近,且其名稱中也有“梅”字,故不少人誤以爲蠟梅就是梅花。

其實蠟梅屬於蠟梅科,與薔薇科的梅花毫無親緣關係。

梅花是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文人畫反覆表現的題材之一,歷代擅畫梅花的畫家數不勝數,畫史所載及歷代傳世的梅花題材畫更是浩如煙海。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當然如上所述,梅花歷來被視爲君子的象徵併名列“四君子”之榜首。

其次,梅花的客觀形態極具美感,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正如《芥子園畫譜·梅菊譜序》對譜中梅花的描述:“蒼古曲折,活潑蕭疏,不特冷韻晚香,襲襲動人,更一種意在筆先,神遊境外之妙。”

此外,梅花還是中國畫基礎訓練的必備科目之一,因爲梅花的筆墨表現技巧頗具代表性,掌握之後可以廣泛應用於其他花卉甚至山水、人物的描繪,從而有助於學者對中國畫共同規律的領會。

讀過龔自珍《病梅館記》的讀者也許還記得,該文以反面的形式來談論“文人畫士”心目中梅花的審美標準:“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以欹爲美,正則無景;以疏爲美,密則無態。”

爲了達到這一標準,他們採取各種手段對梅樹加以摧殘。

而龔自珍則表明自己對這種做法持否定態度。

實際上,該文只是一篇“政治寓言”而非藝術評論,以借物託諷的手法議論政治,借“病梅”之事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壓制人才、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的弊端。

況且他反對的其實只是對梅樹橫加摧殘的做法而非這一審美標準本身。

恰恰相反,他借別人之口所說的這番話,的的確確就是梅花的審美標準,而且也是絕大多數梅花題材畫在造形處理上所遵循的原則。

試想,如果這樣的審美標準是錯誤的,那麼林逋的詠梅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豈非一派胡言?

包括梅花盆景在內同樣以“曲欹疏”爲審美標準的盆景藝術豈非成了“垃圾”?

當然,這裡絕無否定梅花的自然美之意。

無論是自然之美還是人工之美,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梅花題材畫作爲中國花鳥畫的一個重要門類,同樣受到時代思潮和社會風尚的影響,其發展歷程與風格嬗變可謂中國花鳥畫尤其是文人畫整體發展歷程與風格嬗變的一個縮影。

據記載,早在南北朝時期,繪畫作品中就已經出現了梅花,但畫者姓名不可考。

能夠確知畫者姓名者則從唐代開始。

《芥子園畫譜·畫梅淺說》對唐代以後擅畫梅花的畫家及其畫法有較爲全面的記載:

“唐人以寫花卉名者多矣,尚未有專以寫梅稱者。

於錫有《雪梅野雉圖》,乃用於翎毛上。

樑廣作《四季花圖》,而梅又雜於海棠、荷、菊間。

李約始稱善畫梅,其名亦不大著。

至五代滕昌祐、徐熙畫梅,皆勾勒着色。

徐崇嗣獨出己意,不用描寫,以丹粉點染,爲沒骨畫。

陳常變其法,以飛白寫梗,用色點花。

崔白專用水墨。

李正臣不作桃李浮豔,一意寫梅,深得水邊林下之致,故獨擅專長。

釋仲仁以墨漬作梅。

釋惠洪又用皁子膠寫於生綃扇上,照之儼然梅影,後人因之盛作墨梅。

米元章(米芾)、晁補之、湯叔雅、蕭鵬摶、張德琪俱專工寫墨。

獨揚補之(揚無咎)不用墨漬,創以圈法,鐵梢丁橛,清淡勝於傅粉。

嗣之者徐禹功、趙子固(趙孟堅)、王元章(王冕)、吳仲圭(吳鎮)、湯仲正、釋仁濟。

仁濟自謂用心四十年,作花圈始圓耳。

外此則茅汝元、丁野堂、周密、沈雪坡、趙天澤、謝佑之,爲宋元間之寫梅著名者,汝元世稱專家。

佑之但傅色濃厚,學趙昌而不臻其妙也。”

從以上記載可知,唐代畫家樑廣曾創作《四季花圖》,選取梅花、海棠、荷花、菊花作爲四季花卉的代表,並將這四種不同季節開放的花卉並置於同一畫面中。

第二零六七章 雲氣爭奪戰第九零八章 雍正之死第四三六章 萬年琥珀第二一五八章 出大事兒了第一二七一章 破爛青銅門第四五五章 駛向公海第二九六零章 倒插門皇帝第一八三五章 神秘鈕釦第四五一五章 冒險都是值得的第四三九零章 嘲笑和挑釁第七六四章 蛇麟的秘密第三二八二章 古董彩票第四二零九章 秘聞(三)第二三六九章 一代梟雄第三一五二章 筆筒的盛宴 2第六一九章 老師傅生氣了第三六四七章 帶着徒弟賣古董第二二零六章 翡翠與鑽石的友誼第二七九九章 小村有墓第三二八三章 洛杉磯父母官第一一四零章 熱鍋上的拍賣師第三四三三章 盧芳齋第二七零二章 木心兒第一一一八章 贗品大放送第五二七章 大生意第二七四七章 鑑寶先鑑人第四五九八章 詭樹第三八五七章 無形的報復第七四九章 鬧鬼了?第四五七九章 會法術的大爺第四百章 黑市的“信譽”第二零一五章 好東西也不能亂放第一六四九章 我來試試你的手段第四七二七章 黑鎢砂第一五四五章 咱也成偶像了第六二三章 寶藏領路人第二九三八章 袁大頭銀幣第三十九章 失蹤的考古隊第四零九九章 又因爲年齡被瞧不起了第六九三章 緬甸大佬第二三零零章 二王之爭第二四零一章 得寸進尺的救命恩人第一二八一章 海下宮殿第二七二三章 宋版書第四七二七章 黑鎢砂第四二三二章 可怕的許願 2第三七六零章 庸才害人第四五六章 豪華巨輪第三六六一章 誰是白癡(二)第三三七零章 龍鈕大印(一)第三九七四章 可怕的煞氣第三七八零章 人財兩得第一九三二章 要玩就玩大點第一六一一章 被圍了第三五零四章 驢老闆第三十二章 賭石第二八五五章 有理有據,義正言辭第一七八四章 私人動物園第四七九章 昔日官宦心頭好,今朝一件抵萬金第二八三章 老宅子第一零三九章 海天夢香第四七六二章 不要命的盜墓第二零四三章 她的名字叫素問第八二二章 石中皇后第三七七六章 借錢第一七一三章 心繫一人第二六九四章 民間盜墓第三四六章 五福臨門第四零二二章 “官印”第一三八九章 破解古文字第四七三三章 玉有靈性第四二七五章 合作第三零三二章 弊病第七零二章 這纔是專業的第二一八零章 千門長老第三九五五章 幾百年前的屍骨第二二零零章 千王之王栽了第一二七五章 挖個大墓第三零二五章 小聰明沒用第二一二三章 被破壞的風水寶地第八八四章 重禮第四八零八章 有問題第四零五零章 牛眠之地第一五九四章 過猶不及第三二五章 比瞞天王更厲害的人第四四六零章 小衆的珍貴藏品第三六六三章 古玩收藏中的“雷”第四三八章 身份第二九四五章 沒落的法國貴族第一七零零章 一個人的中標第一四五四章 禿頂大叔還是刮鬍子帥哥第三八八章 高古玉第四八零零章 金屋藏嬌第一零三五章 花錢如流水第三九七三章 日夜兇光第一二四八章 生意人腦筋轉得快第一八六章 瘋子的買賣,瘋子的等待第二七九零章 巴山玉第四七七三章 小封魔符第四八四一章 意外
第二零六七章 雲氣爭奪戰第九零八章 雍正之死第四三六章 萬年琥珀第二一五八章 出大事兒了第一二七一章 破爛青銅門第四五五章 駛向公海第二九六零章 倒插門皇帝第一八三五章 神秘鈕釦第四五一五章 冒險都是值得的第四三九零章 嘲笑和挑釁第七六四章 蛇麟的秘密第三二八二章 古董彩票第四二零九章 秘聞(三)第二三六九章 一代梟雄第三一五二章 筆筒的盛宴 2第六一九章 老師傅生氣了第三六四七章 帶着徒弟賣古董第二二零六章 翡翠與鑽石的友誼第二七九九章 小村有墓第三二八三章 洛杉磯父母官第一一四零章 熱鍋上的拍賣師第三四三三章 盧芳齋第二七零二章 木心兒第一一一八章 贗品大放送第五二七章 大生意第二七四七章 鑑寶先鑑人第四五九八章 詭樹第三八五七章 無形的報復第七四九章 鬧鬼了?第四五七九章 會法術的大爺第四百章 黑市的“信譽”第二零一五章 好東西也不能亂放第一六四九章 我來試試你的手段第四七二七章 黑鎢砂第一五四五章 咱也成偶像了第六二三章 寶藏領路人第二九三八章 袁大頭銀幣第三十九章 失蹤的考古隊第四零九九章 又因爲年齡被瞧不起了第六九三章 緬甸大佬第二三零零章 二王之爭第二四零一章 得寸進尺的救命恩人第一二八一章 海下宮殿第二七二三章 宋版書第四七二七章 黑鎢砂第四二三二章 可怕的許願 2第三七六零章 庸才害人第四五六章 豪華巨輪第三六六一章 誰是白癡(二)第三三七零章 龍鈕大印(一)第三九七四章 可怕的煞氣第三七八零章 人財兩得第一九三二章 要玩就玩大點第一六一一章 被圍了第三五零四章 驢老闆第三十二章 賭石第二八五五章 有理有據,義正言辭第一七八四章 私人動物園第四七九章 昔日官宦心頭好,今朝一件抵萬金第二八三章 老宅子第一零三九章 海天夢香第四七六二章 不要命的盜墓第二零四三章 她的名字叫素問第八二二章 石中皇后第三七七六章 借錢第一七一三章 心繫一人第二六九四章 民間盜墓第三四六章 五福臨門第四零二二章 “官印”第一三八九章 破解古文字第四七三三章 玉有靈性第四二七五章 合作第三零三二章 弊病第七零二章 這纔是專業的第二一八零章 千門長老第三九五五章 幾百年前的屍骨第二二零零章 千王之王栽了第一二七五章 挖個大墓第三零二五章 小聰明沒用第二一二三章 被破壞的風水寶地第八八四章 重禮第四八零八章 有問題第四零五零章 牛眠之地第一五九四章 過猶不及第三二五章 比瞞天王更厲害的人第四四六零章 小衆的珍貴藏品第三六六三章 古玩收藏中的“雷”第四三八章 身份第二九四五章 沒落的法國貴族第一七零零章 一個人的中標第一四五四章 禿頂大叔還是刮鬍子帥哥第三八八章 高古玉第四八零零章 金屋藏嬌第一零三五章 花錢如流水第三九七三章 日夜兇光第一二四八章 生意人腦筋轉得快第一八六章 瘋子的買賣,瘋子的等待第二七九零章 巴山玉第四七七三章 小封魔符第四八四一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