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

“哈!哈!沈虎禪!”

“沈虎禪這個名字,並不可笑。”

“沈虎禪這個人看來也不可笑。”

“那……那你笑什麼?”

“我在笑嗎?”

“不是你笑,難道是我在笑不成!”

“對了,便是你笑。”

“咦?這算什麼?禪?”

“不是,是我在笑。”

“我今天說的是沈虎禪的禪。”

“據說,沈虎撣那一把阿難刀,能夠天下無敵,便是因爲他練的既不是魔刀,也非神刀,而是創悟了:禪刀。”

“不錯,禪刀是沈虎禪獨有,他曾在懶殘大師門下學藝,懶殘大師見他資質聰悟,骨格清奇,便導他以禪悟道,要他自己創出一套獨一無二的絕世刀法。學了兩年,懶殘大師有意試試他的功力,便把他叫來禪室,其時外面正下着大風大雪,沈虎禪在外面敲了好久的門,懶殘大師都不相應,徑自在室內烤起火來……”

“懶殘大師這樣做,只怕是別有用心吧?”

“這個當然。直到快要天亮的時候,懶殘大師纔開門,只見沈虎禪直冷了一晚,全身冷得僵硬,身上臉上也沾滿了雪霜;見懶殘開門,只一笑道:‘早。’懶殘大師點頭道:‘很好,你受了我一夜的風刀霜劍,也不還手,更不發作,火候和耐力,算是到家了。’遂把沈虎禪請了進,要他隔着爐火,面對面的坐下來。又說:‘現在到你向我出刀,我要看看你的殺氣和刀法如何?’沈虎禪右手拔刀,突然,左手掌力一吐,擊在火焰上,火舌又一卷,懶殘大師正全神貫注在沈虎禪的拔刀上,火光突然一長,髯末被燒了一小縷,心中大怒,道:

‘我叫你出刀,你怎麼施暗算?’沈虎禪不慌不忙地道:‘這就是我的火刀焰劍,教大師受驚了。’”

“好啊!懶殘大師又怎麼說?”

“懶殘也明白了沈虎禪的意思、知道眼前這個人已悟得刀法精要,便要把自己畢生悟刀的心法傳授給沈虎禪。”

“到底是悟刀還是悟道?”

“你說呢?”

“……沈虎禪又怎麼說?”

“你先聽懶殘怎麼說:‘我這兒是數十年來悟刀法精要的心法,你受了這本冊子,日後便是我衣鉢傳人,‘自在門’便由你來統領……’沈虎撣接過了那本冊子,一笑,就丟進了火爐裡——”

“什麼?”

“懶殘大師也驚得跳了起來,連忙搶救,攪得讓火燒焦了幾處長衫,氣得向沈虎禪戟指大罵:‘你這算什麼意思?’沈虎禪卻很平和地道:‘你要我自行悟道,還教我什麼悟刀心法?我要是“自在門”的弟子,何必要承受這種不自在的東西!’懶殘一聽之下,忽然間啊了一聲,萎然坐了下來,垂首看自己燒焦了的鬍子、燒壞了的僧袍,苦笑道:‘沒想到,你卻讓我悟了道。’”

“你有沒有聽說過沈虎撣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受過上屯的一蔡姓人家的恩惠?那蔡姓人家在他飢餓的時候,給他吃給他穿的,他就替這家人砍柴燒飯,打獵割禾的,以作回報。”

“看來沈虎禪大概不會在那兒待得太久吧?”

“淺水怎能容蛟龍?不過,沈虎撣一面潛修刀法,一面替那家人勞作,也呆了足有一年半的光景,有人說,他本來是留半年的,後來的一年,可以說是爲了那件事……”

“慢着,那是……什麼事?”

“蔡家有一個女兒,叫做蔡嫣姐。聰明伶俐,美麗可愛,正值豆蔻年華,蔡家員外、夫人,視她若掌上明珠,平素她與沈虎禪甚談得來,笑鬧在一起,蔡家的人都信得過沈虎禪,也就沒加干涉。不料,過了半年,蔡嫣姐就有點不對路了……”

“什麼不對路?”

“她的肚子,一無比一天的大起來了。”

“譁!這不得了!”

“這還了得!他們責打蔡嫣姐,蔡嫣狙哭哭啼啼的,說什麼也不透露誰是孩子的爸。蔡夫人見門裡出了這樣子的醜事,鬧着要去撞柱自盡,蔡嫣姐哭着求阻,才抽抽泣泣的說出沈虎禪的名字來——”

“啊,沈虎禪這太過份了!”

“豈止過份!蔡員外和蔡家的人,怒衝衝的找沈虎禪理論,還罵他禽獸不如,說他受了恩,卻恩將仇報。沈虎禪只問了一句:‘誰說的!’蔡員外氣上了頭,劈頭給了他一棒子,罵道:‘我女兒說的!你還抵賴不成?’沈虎禪也沒招架,亦沒閃躲,捱了這一輪棍子,血自額上滲滲而下,只說:‘哦?’蔡姓人家恨極,毒打了他一頓,還是蔡嫣姐替他求情,蔡員外一時也難以取決,既不想女兒嫁給這等無行貧徒,又不想將逐斥,反逞了他的自在。沈虎禪也不離去,只細加照顧蔡嫣姐,那時候,大家都很鄙視蔡嫣姐,沈虎禪卻耐心照料着她,直至她臨盆,產下麟兒……”

“這當然了,沈虎禪總不能夠不負責任。”

“唉,這故事還有後頭呢!”

“那你還不快說?”

“如斯過了年許,有次,有個叫樑丙寅的人,高中回來,吹吹打打的,派人來說媒,要迎娶蔡嫣姐。蔡員外可一時胡塗到了家,弄了半天,才知道這樑某人是大半年前自己的家丁,後來不知爲何,無故辭去,直至科舉取錄進士,光宗耀祖,纔敢回來迎娶蔡嫣姐。蔡氏夫婦細問之下,才知道樑丙寅纔是那孩子的爹!這一下水落石出,蔡家忙去跟沈虎禪致歉,沈虎禪聽了,只淡淡地道:‘哦?’第二天,蔡員外大排筵宴,一是爲女婿得了科名回來,值得慶賀,二是要向沈虎禪公開表示歉意,筵席已開,沈虎禪卻遲遲未到,派人去請,才發現人已去如黃鶴,不知何蹤了……”

“你有沒有聽過‘虎禪殺薨’的故事?”

“說來聽聽。”

“‘蒼屏派’和‘更衣幫’同是武夷山上開家立戶的門派,彼此一直守望相助、相安無事。可是,有一日,在‘晚對峰’間出現了一隻靈佑,十分罕見,於是兩派都想要奪爲己有——”

“慢着,什麼是薨?”

“薨似兔而鹿腳,青色,水經注裡曾提過,這次出現的還是斑耳貂毛,更相傳是靈粑神物,難得出現。兩派爭個不休,在那隻薨的洞口前鏖戰不已,死了不少好手。沈虎禪便在這時候,正要過去調解……”

“這恐怕調解不易吧?”

“是呀!沈虎禪勸解無效,‘蒼屏派’的人說:薨是靈物,當然是我派的!‘更衣幫’的人說:薨是神物,誰也不能將之取走!沈虎禪說,好,反正我是外人,我進洞裡看看,把他抓出來,你們再爭奪好了。他提刀走進洞裡去,果然把那隻薨抓了出來,大聲問:‘這是神物嗎?它保佑了誰?’兩派的人都答不出來,沈虎撣又指着地上的死者揚聲問:‘這是靈物嗎?這些人是爲啥而死的?’衆人又答不出。沈虎禪一刀將薨殺了,說:‘得道的人便不該殺人,該殺的便不必道。’然後大步而去。兩派的人,只得一隻死了的薨,誰都不再爭了。”

“哎,這彷彿是個中當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聽說唐寶牛與沈虎禪初識的那一段,也妙得很哩!”

“是啊。唐寶牛年紀甚輕的時候,他的幾個朋友,都說沈虎禪武功要得、氣派無雙,爲之拜服。唐寶牛聽了不服,要去找沈虎禪決鬥。沈虎禪便說:‘好,可是我跟你一旦交手,不知還能不能活命,你讓我先完成一樁心願,如何?”唐寶牛答允,但又怕他逃脫,便一直盯着他。原來沈虎禪是要去刺殺方士不笑上人——”

“不笑上人?”

“對,當時朝政日非,蔡京當國凡二十年,權傾天下,欺上凌下,而又生性貪污,極盡聚斂,對民力毫無顧惜,多方侈靡迷惑徽宗,獲其歡心。其中一項,便是誘徽宗耽於迷信,妄視天帝降凡,建迎真宮,置道階、立道學、鄉道史,大興土木,不恤民情。官吏趁此取用內孥,貪得無厭,緊緻盜賊蜂起,內憂外患,其中有方士林靈素等,得上寵信,美衣玉食,賜田千畝,威福盡作,倚勢虐行。不笑上人爲這幹人中武功最出色的數人之一。沈虎禪見國運日衰,不惜殺此人以示儆尤,以阻騙神弄鬼之惡風……”

“對,這種人該殺。可是殺了他,等於殺了皇帝的心肝寶貝,沈虎禪豈不——?”

“這就不是麼?沈虎禪日後就成了‘寇’了。可是問題是:不笑上人,武功高強,足智多謀,皇帝還派了大批高手保護他,別說行刺,連接近也難着呢!”

“結果怎樣?”

“沈虎禪三次都殺他不着。後來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掘了一條隧道,直通不笑上人的丹房、才把他一刀殺了——”

“沈虎撣那時還只是一個少年人,他能夠一手殺了不笑上人,足以名動天下,但他也身負重傷,告訴唐寶牛說:‘我心願已了,你可以動手了。’唐寶牛這幾個月來,跟着沈虎禪,知道他的爲人俠烈,不折不撓,武功高絕,光明磊落,心儀不已,還幫他一起動手掘隧道呢。怎會跟他決鬥。”

“說來沈虎禪是點化了唐寶牛。”

“沈虎禪也點化了禪師初一呢!”

“初一是有名的禪師,怎讓他點化?”

趵突泉附近有虎患,有巨虎出沒噬人,沈虎禪聞悉,便趁月夜裡殺了巨虎,不料初一也想去收服那虎,但遲了一步,便很生氣的得起袖子罵他:‘可惡!你殺人就可以,虎吃人便不可以!’沈虎禪回身一刀斫在自己的影子上,說:‘這虎我也殺了。’說罷而去,初一因而大悟。”

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
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