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怎麼?你要開壇說法不成?”

“非也。我是在感慨。”

“天下事莫非如是,有什麼好感慨的?”

“我在感慨招員外和刁氏兄弟的故事。”

“招員外?刁氏兄弟?”

“九釜山招尚慈你也不知道嗎?”

“哦,招大善人啊,誰不曾聽過!他善名天下聞,你叫他招員外,我還不知就是招善翁呢!你提起了九釜山,我纔想起,招善翁便是在九釜山起家的。”

“刁氏兄弟原本也是在九釜山腳下起家的,只不過招善翁是在山陽的龍圍鄉,刁氏兄弟則在豹頭鎮出世;招善翁至少要長刁氏兄弟四十年,原本並不相識,沒想到日後都發了跡,碰在一起,生出了這許多事……”

“你說的刁氏兄弟,莫不是‘潑風萬勝刀’刁千帆刁老英雄的後人?”

“便是刁勻、刁勾兄弟。”

“刁勻、刁勾?原來是刁千帆的兒子!他們日後不是加入了羅祥主持的西廠,成了作惡多端的番子嗎?沒想到卻是刁老英雄的後人!”

“刁千帆的‘潑風萬勝刀’,可以說是武林一絕,他的人脾氣雖大,卻是行俠仗義之士。

愛打抱不平,結果,吃了幾次官司,落得一身貧病,連刀法也只傳了刁家兄弟不到五成,便撒手塵寰,一瞑不視了。”

“當真是英雄落難。”

“何止落難,連個安葬的地方也沒有呢!幸好,他們茅屋後本有一方小水塘,後來漸漸乾涸了,結了實泥,刁氏兄弟傷心之餘,便想把老父安葬在那兒,可是,兩人把錢掏出來,連買副棺材的錢都沒有,於是只好把家裡三柄單刀,拿去典當,以此來兌錢安葬刁老英雄。”

“真可憐。刁家兄弟孔武有力,他們各得刁老英雄五成真傳,在武林中已算是立得起旗杆了,不過,就是不學好,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只結交了三教九流的酒肉朋友。刁千帆一死,刁氏雙雄本想當掉兵器,但迴心一想,又覺不值,便糾合那一干豬朋狗友,想冒險行劫,搶它一票,便可爲亡父風光大葬。”

“嘿,聽來用心良苦,他們這般作法,只怕刁千帆死難瞑目了。”

“他們還在亡父遺骸前上香哩。刁勻位稟道:‘爹爹,你保佑我們順利得手,撈一大筆回來,再爲你鋪排殮葬。’刁勾也哭說:‘爹,你窮足了一輩子,咱兄弟也窮了半輩子了,不搶是不行了,你在天有靈,就保佑保佑我們吧。’他們那羣狐羣狗黨,倒是聽服刁家兄弟的調派,都爲了替刁氏兄弟籌款葬父搶劫。”

“這也算是義氣?”

“這只不過是瞎起鬨,不過,畢竟要比有福同享有難不相共的無義之徒來得強一些。”

“難道……你剛纔說,刁氏兄弟跟招善翁生了事,莫不是他們……去劫招家?”

“這倒不是,這時候,招善翁還沒有發跡。刁勻、刁勾糾合了七八個流氓,去劫‘豹頭鎮’把家的錢。”

“把家?”

“把南風是在吏部當官,家裡很有點財力。刁氏雙雄直闖把家,把把家老幼抓了起來,正想大肆搜掠。不料堂前停着一副棺木,追問之下,把家老幼全哭了起來,把家有一位姓克的管事,比較見過世面,躡懦道出因由,刁氏雙雄才知道原來把南風因附同東林黨,被錦衣衛頭子馬永成進讒,下獄毒死。把家財產,一概充公,連這屋字田地,不久也將被查封。把家大小,投靠無門,悲不欲生。堂上停的棺槨,正放着把南風的屍首。”

“閹黨可恨,天理難容,刁氏兄弟竟……劫得下手?”

“就是劫不下手。刁氏雙雄還把餘下的一點銀子,贈恤給把家老太,黯然而去。”

“刁氏兄弟回到茅舍,發現禍不單行,刁老英雄的遺骸竟給野狗拖嚼,少了一隻腳板,而他們連手上的一點銀子也給了人,悲痛之餘,把刁老英雄匆匆埋了。”

“真慘。”

“可難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過了九天,那姓克的管事竟找來刁家,把刁氏雙雄都嚇了一跳。”

“他來幹什麼?刁氏雙雄可沒搶財劫色,也沒難爲人家!”

“便是。原來把家已被髮配充軍,克管事認得刁氏雙雄,那晚目睹刁家兄弟的義行,又聽到他們父親新喪一事,便找上門來,主要是因他懂堪輿之術,想自告奮勇,替刁老遺骸找個好穴位,不收分文。刁家兄弟這才知道克管事不是帶人來抓他們,這才放了心,便給克管事引路,到刁老英雄的墳上去。不料,克管事一見墳地,即變了臉色,跺着腳切齒的道:

‘浪費了一個大好的穴地!”

“爲什麼?”

“刁家兄弟也忙問:‘爲什麼?’克管事嘆着氣告訴他們,原來這塊地俗稱‘糞頭’,是三爛九絕之地,否極泰來,除非死者必須要天葬,還要四肢不全,更不能覆以棺木,掘地要深逾八尺方行,因地氣已泄,不能掘地重葬,並需在九天後,移屍再埋,原地改種葛蒲,才能聚穴位之精華。刁氏兄弟一聽,跳了起來,忙表明葬時無錢買棺木,且因人多,掘土甚深,當時野狗噬屍的事,並剛好這是到了第九天頭上,克管事聽罷大喜,即令重掘,要移屍他葬。刁氏兄弟將信將疑,克管事道:‘這是能庇廕後人大富大貴的穴位,決不可把地氣白白泄了。’於是三人動手,掘出餘骸,忽見坑裡有兩把手叉子,原來正是那晚刁氏兄弟搶劫,插在腰畔防身的,悲愴匆忙間遺下在坑裡,克管事仰天長嘆道:‘天意,天意!’……”

“又什麼天意了?”

“這卻不是好事。原來這穴位是見不得金器的,一旦見兵刃,則富不耐久,貴不堪留,暴發暴斃。且不能見金,見金則兇;亦不能遇布,遇布則危;更不能逢水,逢水則亡。”

“怎麼會這樣玄?什麼叫見金?什麼叫遇布?又什麼叫逢水?”

“刁氏兄弟也是這樣問,克管事卻說:‘日後你們自然便會知道,願多作善事,常懷善心,自消災解危。’刁氏兄弟都有些莫名其妙,更不以爲然。說也奇怪,過了不久,刁氏兄弟的一身武功,竟爲西廠頭子羅祥所重用,成了他的親信爪牙。刁氏兄弟一旦得勢,便作威作福,強辱民女,殘害忠良,魚肉百姓,可謂無惡不作。”

“我呸!這樣富貴法,不如不富貴!”

“許多人一朝得勢,便忘本來。起初克管事亦替他們管賬,後來見他們實在鬧得不像話,也黯然別去,臨行前還揮淚說;‘是我害了你們。’刁氏兄弟以爲他心生叛逆,着人攔途把克管事殺了。”

“豈有此理!刁氏兄弟一入閹黨,人心大變了不成?刁老英雄一生耿介,泉下有知,如何瞑目?只不過……這又關招善翁啥事?”

“招善翁在六十歲以前,都很貧寒,只不過他窮雖窮,行善如常。招善翁每到街上,只要看到被人遺棄的小狗小貓,或餓得奄奄欲斃的小動物,必定加以飼養,或買下放生,或抱回家裡撫養,對蛇。狼這等惡毒獸類也不例外,至於乞丐、貧窮,更加體恤關照,以致他每次外出,不但人人都稱他‘招善人’,連每頭的貓狗都瞄瞄、汪汪的向他招呼。他只是一個編草鞋的,但被人稱作‘招善人’,可見行善全憑心意,不分貴賤啊。”

“招善翁真名不虛傳。”

“有一次,鄰家財主特別關照招善人,招善翁打了一百對草鞋,得了一筆小錢,路上遇見一位外來的青年相士,相士看了他一眼,咦了一聲,再站定端詳他的顏面。招善翁以爲相士要招攬生意,便要贈帛,相士搖頭謝拒,只說:‘去買塊地吧,越大越好,越荒蕪越妙。’招善翁莫名其妙,但見相師器宇烏宇不凡,想想也想買塊地以終老,把那些可憐無依的小動物和貧寒孤兒,覓一遮風蔽雨之處,便在九釜山陽買了塊高地,不料……”

“不料什麼?”

“你道這塊地裡有着什麼?”

“有着什麼?”

“黃金啊!招善翁本待閒來耕作,不料卻掘出了金礦。鄉人中有專冶金銀的,都自告奮勇,來替招善翁開採。這一發掘,金礦源源不絕,偏是除了這塊荒地,到處連半點銀砂都無。

招善翁從此發達,人人都說善有善報,招善人成了招員外,他第一件事便把原先地主找來,金礦收益,還贈他一小份。又四處打聽那相師的下落,終在鄰縣找着了他,懇意力邀,願常年供奉。相士始終微笑不允。只說:‘禍福無門,因人自招,招員外行事仍持善心,萬勿忘形。’可是招善翁仍三番四次力邀,盛意拳拳,相士便說:‘你跟我在前山最面風向陽處,起了一間屋宇給我,每月供我八十兩銀子,如何?’招善翁口裡連忙作允,日後,也真的在相師指定之地建屋,還按月囑人把銀子呈上……”

“那相師拿這麼多的銀兩幹什麼?他真的愛財麼?”

“這裡面可有下文。招善翁暴發後,可忙這忙那,便不得暇重訪相師,也把此事忘了,只吩咐長工帳房,把錢按月送去。招善翁也行善如故,和藹如昔。如是過了大半年。這時候山陰刁氏兄弟的頂頭上司羅祥,竟被刺殺,刁氏兄弟生性好賭,暴富後更濫賭,弄得告貸無門,加上一些九流術士和心術不正的堪輿師,在刁氏兄弟耳邊進讒,說什麼山陽招尚慈在前山截了你的龍脈,應想個法子治他云云。刁氏雙雄因心生毒計,竟向錦衣衛頭子馬永成密稟,以得馬永成的信重。果然,馬永成假公濟私,以招員外私掘國寶爲名,家產、礦場一概充公,歸刁氏兄弟接收。”

“哎呀!這樣一來,招善翁豈不又打回原形了。”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富貴本是浮雲。只不過,招善翁正仿惶無計,忽有小廝來請,招員外心中疑惑,直至到了那屋前,只見佈置幽雅,隱約記起這是當日自己命人爲相師所建之屋宇。這時,相士自內廳步出,笑着告訴他:‘我早料有此劫,替你在此龍脈留住了龍眼,任誰奪去了龍身都無用,徒招災害而已。此時此地,註定要有兩家致富。但一得兇終,一得善終,只憑個人修持。’招善人這才知道,相士把他按月的銀兩,把街頭上的乞丐,貧病之上,乃至貓狗禽畜,全收養此處。使招員外有此存身終老之地,他自己卻一文不取。”

“這相士莫非是神仙中人,難道他是……”

“你別忘了,招善人雖有着落,但刁氏雙雄並不放過,偏是礦場易手後,遇上北河匯濫,礦場全灌了水,礦場全坍塌了。馬永成遷怒雙刁,雙刁掛怨於招善人,竟惡向膽邊生,又聞說招善人在山陽處過得不錯,便學當年故技,深夜持刀,要劫招員外出氣。

“哎呀!”

“還好,他們一翻進牆來,就遇上了那青年相士。兩人施展萬勝刀法,非但不得一勝,且連那相士的衣袍也沾不上。相士一掣長竿,一招便打落二人手中的刀。竹竿一抖,原本收卷在竹竿上的白布,便霍地揚了起來,上面書寫着五個大字……”

“什麼字?”

“‘神相李布衣’。”

“啊,是李布衣,果真是李布衣!”

“刁氏兄弟這時候也醒省了,想起克管事曾說過:‘見金則兇,遇布則危,逢水則亡’的話,而今真全碰上了,忙掉頭就溜。李布衣叱道:‘克用山是我的師侄,他不學武功,只學堪輿,對你們有心相助,你們卻不感念恩情,還不放過他!’揚手打出兩片絞子,打碎了刁勻的左足踝和刁勾的右膝蓋,兩人負痛蹌踉,仍沒命的逃,欲奔回佔據爲己用的招善人大宅子。不料,恰好遇上洪流,把兩人捲進礦洞裡,活活淹死……。”

“真是報應不爽!”

“所以我纔有感嘆。”

“你的故事可真不少!”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江湖上天天發生着那麼多有趣的事,又有這麼多有趣的人物,我怎會沒有話題?”

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
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四篇 追命的命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一篇 大俠蕭秋水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八篇 刺客唐斬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七篇 白衣方振眉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五篇 鐵手的手第九篇 張炭的炭第十四篇 息紅淚的淚第二篇 神相李布衣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十篇 唐寶牛的牛第十二篇 雷損的損第十五篇 蘇夢枕的夢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八篇 黑衣我是誰第十三篇 戚少商的傷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第三篇 冷血的血第十一篇 遊俠納蘭第六篇 無情的情第十六篇 沈虎禪的禪第十七篇 諸葛先生